•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寓言”考

    时间:2021-02-25 08:02:5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寓言”一词在小说领域的使用,较早出现于唐代,用于批评笔记小说中的虚妄不实之作,或标示“以文为戏”之作的虚构寄寓性。宋元时期,开始用以特意模糊笔记小说实录传闻和有意虚构的界限。明代,开始用以更多地评价传奇小说,实际上成为传奇小说幻设虚构和寄托言志文体意识确立的标志。同时,在白话小说兴起之初,“寓言”随即被借用,并逐渐成为白话小说以自觉虚构和主体寄托为核心观念的文体意识发展成熟的标志。近代以来,随着伊索寓言传入中国,“寓言”由古代理论批评术语逐步转型为现代文体概念。

    关键词:寓言;小说;伊索寓言

    作者简介:王庆华,男,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小说和小说学研究;杜慧敏,女,文学博士,上海政法学院新闻传播与中文系副教授,从事中国近代小说与翻译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11)04-0124-07收稿日期:2011-03-20

    “寓言”作为文体术语约始于近代,但作为批评术语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被广泛运用,而尤盛行于小说批评。在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领域,“寓言”用以指称小说文体的虚妄、虚构和寄寓等特性,对于促进古代小说文体的自觉虚构意识和思想情感寄寓意识的发展成熟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厘清这一术语在古代小说学史上的渊源流变,有助于揭示古代小说“幻设虚构”、“言志寄托”等文体意识的生成过程和发展脉络。

    “寓言” 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1](P948)郭象《庄子注》注“寓言十九”:“寄之他人,则十言而九见信。”[1](P947)陆德明《经典释文》:“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1](P947)这里,“寓言”指通过假托他人的言论来论说自己的观点,或者说是将自己的观点寄托在他人的言论当中。《庄子·天下》:“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奇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1](P1098)结合《天下》篇整体来看,庄子认为,由于世人沉迷不悟,不能用端庄而诚实的言词向他们讲述“寂漠无形,变化无常”的大道,必须用“谬悠”、“荒唐”、“无端崖”的“卮言”、“重言”、“寓言”来讲述。可见,“寓言”同“卮言”、“重言”一起,是与“庄语”相对的一种论说大道的方式,具有虚构的特点,用它能够广泛地阐发事理。把《寓言》、《天下》结合起来考察可知,《庄子》之“寓言”是指一种出于虚设、具有寄寓性质的论说方式,用这种方式来阐发事理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庄子》之后,“寓言”一词在论诗、论文、论史,特别是在论戏曲中,被广泛使用,并进一步发展丰富了其原有的内涵。

    “寓言”一词用于论诗,多与诗歌寄寓比兴的特点有关。如钟嵘《诗品·诗品序》:“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刘熙载在《艺概·赋概》里对钟嵘“寓言写物”解释道:“风诗中赋事,往往兼寓比、兴之意。钟嵘《诗品》所由竟以寓言写物为赋也。赋兼比兴,则以言内之实事,写言外之重旨。故古之君子上下交际,不必有言也,以赋相示而已。不然,赋物必此物,其为用也几何。”[2](P95)显然,此处之“寓言”,明显是指“赋兼比兴”的诗歌创作方法,也就是“以言内之实事,写言外之重旨”。

    “寓言”一词用于论文,有时指出于虚设、有所寄托之言。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3](P2143-2144)司马迁虽然用“寓言”评论《庄子》一书,但他用这个词的含义已经比《庄子》“寓言”的意义更加宽泛,泛指出于虚设,并且具有寄寓性质的故事、言论。另外,用“寓言”论文有时仅指文章虚构的内容,如范温《潜溪诗眼》“山谷论诗文优劣”一则云:“司马迁(学)《庄子》既造其妙,班固学《左氏》,未造其妙也。然《庄子》多寓言,架空为文章;《左氏》皆事实,而文调亦不减《庄子》,则《左氏》为难。”[4]将“寓言”和“事实”对举,说明在他看来“寓言”具有和“事实”相对相反的意义,即想象虚构。

    “寓言”一词用于论史,也有寄托之意。如曾国藩读《史记》后说:“太史(司马迁)传庄子曰:‘大抵率寓言也’,余读《史记》亦‘大抵率寓言也’。列传首伯夷,一以寓天道福善之不足据,一以寓不得依圣人以为师,非自著书,则将无所托以垂不朽。次管、晏传,伤己不得鲍叔为之知己,又不得如晏子者为之荐达。此外如子胥之愤、屈贾之枉,皆借以鸣其郁耳。非以此为古来伟人计功簿也。”[5](P75)这里所说的“寓言”就是把个人的思想感情寄托在他人他事上的有所寄寓之言。

    在论戏曲时,“寓言”一词主要指称戏曲创作的凭空虚构或寄托言志。李渔《曲部誓词》:“余生平所著传奇,皆属寓言,其事绝无所指。恐观者不谅,谬谓寓讥刺其中,故作此词以自誓。窃闻诸子皆属寓言,稗官好为曲喻。《齐谐》志怪,有其事,岂必尽有其人;博望凿空,诡其名,焉得不诡其实?”[6](P130)李渔为了向人们解释自己的戏曲创作绝对没有讽刺他人的意思,特别发此誓词,声明他的传奇剧都是虚构的。这里的“寓言”就是虚构的同义词。清焦循《剧说》卷四称:“《南阳乐》言武侯相北地王谵,灭魏、吴,复兴汉祚,盖寓言也。”[7](P167)因为《南阳乐》讲诸葛亮消灭魏、吴两国,兴复汉室的故事,明显与史实相左,具有虚构的成分,焦循认为这部戏曲已经不属于历史剧的范畴,而是寓言。可见焦循所说的“寓言”就是指虚构的戏曲内容。明顾起元《坐隐先生传》中提及晚明汪廷讷所作的传奇作品《环翠堂传奇》:“有乐府传奇十数种……率借人以写己怀,得寓言比兴之意。”丘濬《伍伦全备记》第一出《副末开场》〔临江仙〕:“这本《伍伦全备记》,分明假托扬传,一本戏里五伦全。备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 “寓言”在这里又指在戏曲创作中寄寓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圣贤之道。可以说,以明清传奇为“寓言”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共识,明徐复祚《曲论》:“要之,传奇皆寓言,未有无所为者,正不必求其人与事以实之也。”[8](P234)李渔《闲情偶寄》卷一《词曲部·结构第一·审虚实》:“传奇无实,大半皆寓言耳。”[9](P15)

    综上所述,“寓言”一词作为理论批评术语虽涉及领域广泛,引申之义也比较丰富,但主要内涵相对较为明确单一,即寄寓性和虚构性。

    “寓言”在小说领域的使用更为普遍,较早是在唐代。唐及唐以后,“寓言”一词广泛运用于文言小说和白话通俗小说领域,成了小说评论中用于评价小说虚妄不实或虚构寄寓之特性的一个常用术语。

    刘知几《史通·采撰》:“嵇康《高士传》,好聚七国寓言;玄晏《帝王纪》,多采《六经》图谶,引书之误,其萌始于此矣。”[10](P84)在此,“寓言”主要指《高士传》的虚构性。《史通·杂说下》:“嵇康撰《高士传》,取《庄子》、《楚辞》二渔父事,合成一篇。夫以园吏之寓言,骚人之假说,而定为实录,斯已谬矣。”[10](P382)刘知几借用“寓言”是为了突出“偏纪小说”中一些作品的虚妄难信,这与其强调采撰要考核征实的史学思想密不可分。在刘氏观念中,大量载录传闻的“偏纪小说”虽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史家可以“征求异说,采摭群言”[10](P84),但其对此类著述中诸多虚妄失实之作的批判也十分严厉:“其失之者,则有苟出异端,虚益新事,至如禹生启石,伊产空桑,海客乘槎以登汉,姮娥窃药以奔月。如斯踳驳,不可殚论,固难以污南、董之片简,霑班、华之寸札。”[10](P84)“又讹言难信,传闻多失,至如曾参杀人,不疑盗嫂,翟义不死,诸葛犹存,此皆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傥无明白,其谁曰然。”[10](P85)“寓言”之被借用于小说学正与此史学思想背景密切相关。

    相关热词搜索: 寓言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