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试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时间:2021-03-02 08:03: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当今世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高层次人才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高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自身规律,加快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途径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对人才的渴求尤为突出。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肩负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历史使命,自身必须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本文就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与途径进行探讨。

    首先,加快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明确指出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更要靠高等教育,这就要求高等院校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学校必须在国家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高等学校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关键环节和核心因素在于有没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必须把吸引、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切实地抓紧抓好,使其成为集聚人才的战略高地。因此,高等学校只有切实做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才能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担负起特殊的重要使命。

    其次,加快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面对新时期国际竞争挑战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把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持系统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核心问题和重大战略决策。高等学校承担着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面对以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才问题更加突出,人才资源已成为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取得人才资源优势比其它任何资源优势都更为重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对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制定和调整人才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开发战略,构筑人才高地,抢占人才制高点。可以说,加快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应对新时期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

    再次,加快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大学的迫切要求。人才问题,始终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已把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作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大学这一战略重点的重大举措。大学的知名度不在大楼,而在大师。据上海交通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和高等教育研究所最新提供的资料表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有9项,其中最重要的是科研成果卓著、学术声誉很高、学术大师汇集、教师素质很高。一个学校的科研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师资水平。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代表科学研究的国际前沿,拥有大批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和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往往是经过严格的筛选程序,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世界杰出科学家、划时代科技成果的发明者。在这个问题上,不看房子,人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拥有一流的人才才有可能进入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大学的行列。

    综上所述,加快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如何加快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呢?

    第一,从战略上定位高层次人才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是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前提。高层次人才队伍是高校教师整体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关键群体,既是教师队伍中教学科研的骨干,又是学校广大教师的奋斗目标。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就没有高水平的成果,一个学科一个学校就没有特色,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没有安身立命之本。高层次人才队伍反映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他们的素质和水平是一个高校在国内外地位的主要标志,对高校的发展起到全局性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学校从发展战略的高度上去认识这些教学科研骨干的作用与地位,并通过宣传、教育和政策导向形成有利于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的共识和氛围,在管理理念上树立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重在落实。在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应该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效益最高的地方。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同样如此。在此基础上,整合资源,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整体上的政策环境和氛围,形成师资队伍建设的合力。

    第二,发展学科,加强学科群建设是加快新时期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学校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都是依据学科建立的。学校应当认真摸清自己的传统学科、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以及在这些学科上的高层次人才,因为学科的建设是以高层次人才为载体的。一要围绕高层次人才建立“工作团队”集中力量进行科研攻关、项目攻关,申请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协助其开展创造性的工作。二要结合高层次人才的学科性和学科自身发展特点,加强学科群建设,拓展学科覆盖面,改革组织结构,完善校、院、系三级管理模式,建交开放性实验室、研究所、课题组等各类矩阵式结构组织的管理制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创造更大事业的发展空间。三要解决好“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关系,通过重点扶持拔尖人才,使其迅速摸准国内和国际科技发展的动向,抓住机遇建设新的学科生长点,并为高层次人才依据学科发展规律配备一支精干队伍,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学科方向重点突破。四要强化发挥学科与学术带头人的领头雁作用和学术信息传递的“桥梁”作用。通过优势的学科群来吸引人,形成人才引进、稳定与学科建设良性互动,带动学校教师资源的重新整合,加速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第三,营造开放性的学术氛围,是加快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高校的学术氛围营造与培育必须纳入到高层次人才建设环境当中来,并作为高层次人才建设的重要一环。高校应当建立完善学术讲座、学术研讨等内部学术交流制度和对外交流学习制度,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丰富校园学术生活,并从制度上鼓励学校各机构承办各类国内外学术研究会,鼓励高层次人才兼任各类学会职务,加强学者互访;加强国内外高校之间、研究机构之间、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鼓励高层次教师参加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并担任国际会议的组织者,在国际会议发表论文,对学校内部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应给予更多支持;组织教师出国做访问学者、进修、留学、培训,是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也可以引进部分优秀国外学者从事高校教学与科学研究活动;丰富、活跃的学术交流也是吸引国内外人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学校知名度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四,制定高层次人才整体性的培养方案,为高层次人才的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做到以情感人。制订整体性的培养方案,有利于充分开发稀缺的高层次人才资源,克服管理中“重加压、轻指导”的倾向。学校应当成立专门小组来研究高层次人才的全面培养与发展计划,而不是处理日常的师资管理。要针对高层次人才的思想、个性、专长等,结合人才成长规律、学科建设需要,对他们进行职业与岗位培训,提供职业发展远景,明确目标导向,建立灵活的、个性化的职业进步和提升系统,并根据高层次人才事业发展的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减少高层次人才的时间与精力浪费,使他们能够潜心教学和学术研究,提高时间利用效率,也是提高教师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要鼓励高层次人才更多地参与学校的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充分发挥他们的学术专长。对管理能力特别强的,可以提拔到相应的管理岗位上,担任行政职务。要帮助高层次人才协调工作、家庭、自我三者之间的关系,完善高层次人才的保障机制。

    总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师资队伍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关键所在。抓住了高层次人才建设,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担负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也只有这样,才能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有力保证,才能真正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母国光.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J].求是,2003(11).

    [2]李卫红.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推进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J].神州学人,2004.(8).

    [3]刘鸣.以人为本的高校师资管理理念与实践[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4.(3).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Z].人民日报,2004-01-01.

    相关热词搜索: 队伍建设 高层次 试论 途径 意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