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民国时期文献的价值和保护

    时间:2021-04-18 07:59:2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民国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期,虽然只有短短的38年,政治跌宕起伏,文化事业繁盛,其文献在百年之后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本文从史学和学术两个层面论述了民国文献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并阐述了民国文献的保护问题。

    关键词:民国文献;史料价值;学术价值;民国文献保护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逊位,中国从帝制时代进入共和时代,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政体——中华民国,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而代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转型期,简称“民国”。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均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其产生的文献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之总和,且忠实地记录了民国的各个方面,政治纷争,军事对抗、经济发展,文化异彩纷呈等都留存于文献之中,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民国文献目前尚无一个权威的定义,一般而言,“民国时期文献指的是形成于1912年至1949年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档案、手稿等。据《民国时期总书目》统计,民国时期出版的中文图书达124000余种,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民国文献中社会科学类和文艺类书籍占绝大多数,科学技术类仅占11%;其中,社会科学和文艺两大类中又以文学、政治、经济的为多,这三部分约占收录总数的45%。民国时期的报刊种类至今没有确切数据,仅《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计划收录的出版期刊就达25000余种,内容集中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教育、思想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情况。数量庞大的民国文献涵盖了哲学、史学、文学、教育、艺术、军事等领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时,亦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1 民国文献的价值

    1.1 民国文献的史料价值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内忧外患不断的时期,于内,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是表面的共和并没有带来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相反,政治威权结束后带来的是国家孱弱,政治混乱,军阀割據,党派纷争、民生凋敝等乱象;于外,则是继续遭受帝国主义国家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侵略,特别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阻断、打乱了中国的国家建设进程。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都留下了浓妆重彩的一笔。

    史学研究注重史料,史料是历史分析的重要佐证。民国时期的文献浩如烟海,官方文献,学术著作,民间私人日记、信函等林林总总。在当时以各自的立场和观点记录了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多角度展现了历史事实,为后世研究民国历史提供了详实的历史史料。殷鉴不远,研究者可以依据史料从不同角度剖析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澄清谬说,还原历史的真相。例如:《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汇编1911-1949》全面、系统地搜集了涉及民国外交的档案和史料,内容涵盖民国各个历史时期,全面反映了民国的外交发展成程。

    1.2 民国文献的学术价值

    随着帝制时代的结束,加之晚清以来西方文化的持续输入,民国时期的学术文化暂时摆脱了政治权威的控制,人文学者在固有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文明因素,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中外杂陈,或全盘西化,考据分析加实证主义,确立了有别于传统学术的新研究范式,呈现出多种思潮多种流派竞相发展时期,史学家称之为“第三个诸子百家时代”。

    在此期间,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涌现出一批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他们的立场、观点、学术思想势必要借助文献载体进行传播,各种出版机构也争相为其出版他著述,演绎学术历程,一大批学术群体和海量学术著作应运而生。例如,学术史上最为称道的“三史”(以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为代表的哲学史体例;以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诊、钱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为代表的学术史体例;以侯外庐的《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为代表的思想史体例)即是典型。再如,胡适的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就是中国论述逻辑学和哲学方法的开山之作。又如,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就是以关注生活、时代、社会为特色的唯物史观学派的开山之作。其他如现代考古学学术群体及其丰硕的学术成果,像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等都是典型代表。

    许多学派在1949年之后,因诸多历史原因逐渐淹没在文献的长河中,为人所遗忘或淡漠,也正因如此,时至今日已经成为重要的学术史料。

    2 民国文献的现状

    民国覆亡今已达半个世纪之久,其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却日显重要。但是民国文献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其现状与我国文化大国的地位不匹配,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民国文献会在时间的消磨下消逝,民国历史的传承载体——民国文献将成为空白,民国历史也会出现断层。无法保留当时的历史。

    2.1 民国文献馆藏政策和馆藏条件堪忧

    虽然民国时期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但是它在图书馆馆藏中处于何种地位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位。较古籍善本而言,它没有悠久的历史价值,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新版图书相比,在出版发行规范和现实功能方面均有所欠缺,可谓既不古也不新,因此许多图书馆缺少对民国时期文献保存的重视,保存方法也非常单一,几乎和普通图书没有分。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转型期,民国时期图书也是历史特殊时期的见证者,由于没有根据民国文献的特殊性制定特殊的馆藏政策,加之民国时期文献利用率不高,这些珍贵的历史载体便理所当然地束之高阁。

    针对纸质文献的保存研究,民国文献理应放置于恒温、恒湿、避光、防尘的环境中,避免在恶劣的环境中被腐蚀、侵化。国家图书馆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在图书保存方面,尤其是为民国时期图书保存提供了较好的保存环境,然而对于延缓纸张酸化和再生性保护等专业方面仍存在较大困难。与之相比,地方图书馆不具备良好的馆藏条件,书库没有恒温恒湿设备和通风系统,所谓的保护只是直接将民国文献放置在简易纸袋中,单纯的起到防尘的作用。经过历史的洗礼,许多图书脆化严重,不少文献的书脊和书页都已破损,稍微一碰成片掉落,甚至个别损毁严重的书籍只是放置在普通牛皮纸袋或包裹在报纸中,既没有起到保护的作用,也不便于文献的开发和利用。

    2.2 民国文献载体酸化严重

    文献的载体为纸张,它承载着传承文化的使命。民国时期,纸张制造技术处于手工造纸向近代机械造纸和印刷过渡阶段,中国传统造纸所用材料为植物纤维,纸张呈中性或碱性,古人在制造过程中就考虑到防虫、防蛀等问题,于是在纸浆中加入中草药成分,因此传统纸张所印制的图书,保存时间久远。民国时期,传统的造纸技术为国人所抛弃,采用西式造纸技术,工业造纸产量大,成本低,为了保证纸张的光洁度,便于印刷着墨,纸张加工过程中加入了很多的添加剂,导致纸张酸性过大,纸张质量较差。如果保存不当,纸张极易老化、脆化。国家图书馆于2004年进行的“馆藏纸质文献酸性和保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1919-1949年,中文图书文献纸张主要为机制纸,属于不耐久纸张,民国图书PH值接近4.0,已经属于极度酸化,严重变色和老化破损,中度和严重老化的比例达到90%,其中民国无数纸张1910-1919年、1920-1929年、1930-1939年、1940-1949年破损比例分别为100%、73%、79%和53%;2012年南京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的PH均值为3.954,纸张的PH值低于5.0即被视为严重酸化,不少地方图书馆如天津图书馆、重庆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都藏有较为丰富的民国文献,但普遍存在着纸张酸化、老化现象,大量图书脆化、掉渣。据研究分析,民国时期纸张的寿命一般为50至100年,大大低于“纸寿千年”的宣纸,如果从1949算起到2016年,已经是67年的时间,民国文献的纸张普遍进入衰败期。因此,有专家预言,如果不及时抢救,民国文献将在50年到100年内消逝殆尽。

    3 民国文献的保护

    民国时期文献既非古籍,也非文物,其重要性不亚于善本古籍,它是中国历史连续性的重要佐证,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基于民国文献的现状,究竟如何切实有效地保护民国时期文献,避免文化断层的出现,当前迫切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3.1 馆藏政策和馆藏条件的改善

    基于民国文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馆藏政策上应给予重要关注,理应在保护理念上引起重视,继而制定出优于普通图书的特殊馆藏政策。

    对民国文献进行原生性保护须通过硬件的改善着手,具体而言,保存条件在建筑结构、湿度温度和空气质量要求、光照和紫外线以及防虫入侵等方面应该量化。例如,南京图书馆2007年迁人现代化书库后,规定民国文献享有和古籍善本同等的待遇,书库由钢筋混凝土整鑄而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保湿隔热、防盗震动功能;密集式书架,不仅防止灰尘、光污染、节省空间,还具有阻燃作用,书架间放置的樟木板,起到了防虫防霉的功效。通过改善书库环境实现了对民国文献的原生性保护。

    3.2 民国文献纸张脱酸

    鉴于民国文献纸张的特殊性,原有的古籍文献修复的方法不适用于民国文献,所以应该展开相应的文献保护工作。酸性是民国文献的大敌,如果纸张能够用技术手段脱酸,那无疑是民国文献保护的福音。

    纸张脱酸是解决文献老化、保护民国文献的有限途径,但长期以来也是文献保护的一大技术瓶颈。2014年11月,经文化部认定,作为首批“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之一的古籍保护科技实验室在国家图书馆创立。经实验室的不懈努力,已编制完成“民国时期文献库房建设规范”,该规范对文献存藏单位的民国书库建设具有实用性的指导意义。针对脱酸的难题,国家图书馆开展了“民国时期文献脱酸研究与脱酸设备研制”项目,成功研制出小型批量脱酸设备与脱酸溶液;为民国时期文献各种液相脱酸方法制定操作规范,使各单位在进行民国时期文献手工脱酸或批量脱酸时能够有章可循。以上的研究,为进一步解决民国时期文献的酸化问题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3.3 民国文献的缩微化、数字化

    在原生性保护的基础上,专家学者认为,缩微复制与数字化也是民国文献保护的最有效方法。截至2010年,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与各成员馆共抢救各类文献12.4 万种,其中民国时期图书71755种、期刊15351种、报纸4361种。据统计,目前采集到的相关馆藏数据约80万条,其中国家图书馆17万条、南京图书馆近7万条、重庆图书馆6万余条、吉林省图书馆4.5万条、山东省图书馆3.5万条。

    在数字化方面,国家图书馆完成数字化转换民国时期文献34806种共计935万页;上海图书馆完成民国时期文献数字化转换13195种;重庆图书馆完成馆藏全部民国时期图书、期刊、报纸的数字化,数据量达4TB;南京图书馆近两年开始数字化项目,已转换民国时期图书1500种,共3200册45万页。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各收藏机构以利用和保存为目的纷纷建立民国时期文献数据库。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国家图书馆的“民国时期文献专题资源库”,现可通过互联网向读者提供民国时期的4350种期刊、8172种图书、4568篇法律文献的电子影像全文浏览;教育部主持的“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迄今实现2.5万册民国时期书刊的在线阅读与检索;上海图书馆制作了《民国时期期刊篇名数据库》;重庆图书馆制作了《清末民初报刊篇名索引》,在广域网上提供民国时期文献检索服务;南京图书馆开发的《中国近代文献图像数据库》收集民国时期照片、图像6652种,涵盖多个专题。

    相关文献专家建议:一方面要继续开展传统缩微复制拍摄;另一方面要加快数字缩微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对已完成数字化的文献,应有计划地开展数字存档工作,在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光学拍摄与数字扫描同步化生产过程,实现传统缩微技术与现代数字技术的有效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民国时期文献全文资源库,实现网络化无障碍阅读。

    3.4 民国文献的再出版

    缩微复制和数字化诚然是保护民国文献的有效技术手段,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对原始文献造成损害,民国文献的再出版不失为保护文献的良好举措。目前民国时期文献的整理出版主要有目录编纂和影印出版两种方式。其中,目录编纂代表性成果有:1981年出版的《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收录了全国50家图书馆1957年以前所藏的中文期刊近两万种;《民国时期总数目》于1986年至1997年间由当时的北京图书馆编纂,收录了1911年至1949年9月间的中文图书12.4 万余种;国家图书馆编纂的《民国时期发行数目汇编》于2010年出版,全面系统地收录了民国时期编印的各种图书发行目录。

    在影印出版方面则涌现出一批品质好、学术价值高的大套系列影印丛书。如1989年由上海书店影印出版发行的《民国丛书》;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陆续汇集并影印出版的《大型民国文献丛书系列》,包括40余种民国时期文献汇编;中华书局自上世纪90年代初陆续推出《中国近代期刊汇刊》系列丛书。

    总之,随着人们对民国文献价值认识的加深,民国文献的保护会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再加以保护技术的辅助,民国文献的价值和保护无疑会有更大的改进,中国历史演变历程不会因民国文献的消逝而造成中国文明的断层。

    参考文献

    [1]吴永贵.民国出版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2]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的主要特色与成就[N].光明日报,2004-12-21(8).

    [3]郑春汛.民国文献的价值与保护对策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4):40-42.

    [4]刘建忠.论民国文献的史料价值与保护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6):77-79.

    相关热词搜索: 文献 民国时期 价值 保护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