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我的激情燃烧的岁月_石光荣大儿石林结局

    时间:2018-12-30 04:30:4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我生于1964年,当时父亲正在南京陆军学院学习,通讯不发达,他是通过电报知道这一消息的,看大街上到处写着钟山,听上去也挺响亮,就给我起了这么个名字。   我生在沈阳,7岁去了吉林,因父母被打成“彭黄集团”分子,去了新疆,在一家部队农场中改造,1981年底才平反。我在姨妈家寄养,直到我当兵,整整9年,其间和父母一面都没见过。
      刚离开部队大院,特别失落,因为落差太大了。部队实行供给制,条件优于地方,父亲工资二百多元,当时一个老工人才能拿四五十。在我们大院,首长基本上都有保姆,要么单位配,要么自己请,有的家有两三个。别的不说,至少用车有保障,那时一个县也未必有辆轿车。
      落差大,这就给了我一种忧患意识,矫情点说,叫悲情意识,毕竟到了别人家,处处不能给人家添麻烦,要自立和发奋,学会坚持和忍耐。
      在部队大院,小孩经常结伙打架,我那时小,没怎么赶上,都是哥哥姐姐上阵,要么两派打,要么和院外打。部队子弟多在八一学校,其中也有地方的孩子,两派总打架。
      到吉林,情况还一样。上学书包里基本不装书,用报纸包一块砖头,抡起来就是武器,包上报纸,是怕老师检查,受处罚。每天上学,兜里揣着自制匕首,腰里缠着三节鞭,这样心里才踏实。
      那时军帽、“军挎”(军用书包)流行,好多小孩抢了就跑,被抢的追上去就打,要么用匕首捅,因此被打死、扎死的人很多。
      我的匕首是自己用砂纸打出来的,两面开刃,也扎过,不过都是照不那么要害的地方,总之,常去医院,要么就是别的家长牵孩子找上门来。
      最悬的一次,是一个比我们大两届的孩子总欺负我们,我们就伏击他,放学时他骑车经过,我们7个人一起砍砖头,结果把他太阳穴下面打塌陷了,差点给打死,他住了半个月的医院,因为说不好是谁干的,7个人每家赔了二十多元。
      从那儿以后,就没怎么打过架了,因为家里看得严了,二十多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这么赔,谁也撑不住。
      16岁,我去当兵了。在那时,这是最好的选择,我没参加高考,因家里条件不好,承担不起学费。那时比较幼稚,总想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走得离家越远越好,结果去了内蒙古赤峰郊区。11月到部队时,冷得受不了,都是睡大通铺,一间房子四五十人。吃得很差,冬天只有冻白菜,还洗不干净,一碗白菜汤,下面是一指厚的泥沙。
      早上三个半两重的馒头,粥随便喝,但是高粱熬的,不好喝,一周才能吃一次面条,那时正是能吃的年龄,真是吃不饱。在部队,等级森严,老兵威信大,在他们面前,什么话也不敢说,只能规规矩矩。我给父亲写过信,想换单位,父亲回信说他13岁当兵,还没枪高呢,不也走过来了?你都16岁了,应该自己解决问题。他认为我需要的不是调动,而是磨砺。
      在部队干了一年半,还没享受到老兵的威风,就考学离开了,23岁毕业,我当了排长,许多战士年龄比我大,所以还是战战兢兢。
      我从小想当作家。这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其实很正常,当时同龄人中80%想当作家――过去文化生活贫瘠,只能通过小说来体会另外一种人生,而青春期的幻想,也只有通过写作才能抒发出来。在部队,写作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我的主业在当排长、干事、助理工程师等,当时常怀疑自己,担心将来能不能吃这碗饭。
      20岁时,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到25岁时,要能经常发表作品,后来果然做到了,不仅是小文章,小说也可以发表了;便又给自己定下新目标,到30岁时在圈内有点小名气。后来,我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作家班,开了眼界,认识了很多作家,觉得自己与他们比也不差,而且还有年龄优势,他们大多三十多岁,有的都四十多岁了,这下我有自信了。能坚持下来,因为那时也没有什么房子的压力,整体氛围还不太强调经济,绝大多数人都靠工资,虽然低,但基本生活有保证,所以没怎么想太多。
      1997年,我离开了部队,回到地方,很多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唱军旅歌曲。我不爱唱,因为唱歌难听。但我喜欢听,通过歌想到自己的青春岁月,一幕幕往事翻过,不管当时多么苦多么不容易,此时却都是美好的。
      离开了部队,所以能重新审视它,有了许多新的发现。我是怀着写父亲那一代人的情感,来写《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我父亲就是石光荣式的干部。在老一辈军人中,也有很多儒雅、斯文的,但在基层,石光荣是主流,经历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写这部戏时,周围人都觉得这个题材太老,没新意,我也觉得不太新颖,但情感使然,还是继续写下去了,当时可没想到会火。
      2002年12月,我被特招进部队,重新穿上了军装,成了专业作家。那时我工资已有五六千元,到部队,工资只有两千七百多元,但还是答应了。一是有军人情结,二是专业作家不坐班,将来写不动了,也还有保障,靠写作谋生,总有一种焦灼感,踏实不下来。
      《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成了名人,优点是自己的声音有人听了,作品也有人读了,能被人了解,这是一种幸福。作为作家,自己的声音传递不出来,别人听不到,这是悲哀。
      现在我在作家、编剧、制片三个职业中串来串去,即将开拍的《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是几年前写的,当时跟风的片子太多了,就一直没拍。如果拍了,可能会沦为一般作品。今天影视剧又进入新的迷惘期,不知道写什么好了,希望通过这个题材,来拓展一条新路。
      石光荣的老年变得更睿智、更丰富,而他的三个孩子正赶上上世纪90年代,那十年确实太快了,大家忙着奔小康、奔生活,忙忙碌碌间,就把自己奔老了。作为中年人,希望通过这部戏,对生活有一个总结与回顾。
      今天我们的社会更加多元化,信仰也更纷杂,但不管你信什么,生活中不能没有激情,没有激情,信什么你也高尚不起来。不论社会怎样变化,骨子里这点东西不能丢,否则这社会就不再是人性善的弘扬,而是人性恶的泛滥。
       摘自《北京晨报》

    相关热词搜索: 激情燃烧 岁月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