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时间:2020-11-25 16:07:5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杨镰鸣+李雨声

    【摘要】高职大学生如何在诸多的社会压力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需要自身的心理调节,更离不开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因此,积极探究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课程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构建

    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俨然成为时下各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的高职大学生正在或将要面临来自社会诸多的压力和挑战,而他们整体的心理素质状况又略显得不尽人意,加之高职院校心理教育素质课程还存在许多问题,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效果令人担心。因此,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从心理知识宣传到“救人自救”的状态,积极探究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课程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课程的现实意义

    1、高职大学生所要面对社会环境发生快速变化

    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职院校培养的大学生是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一线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院校将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而高职大学生整体由于入学分数低等原因,综合素质偏低尤其心理素质也略微偏弱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经济体制需要改革、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创新驱动、双向性对外开放战略需要深入展开等问题都和高职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另外,用人单位所需人才也提出新要求,个人能力不在是人才考核的唯一标准,个人品德、个人抗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协同、人际沟通等也纷纷被大多企业纳入了面试环节。为此,社会环境快速发展变化,给高职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高职大学生人生黄金期正与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时间相重叠,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高职大学未来就创业必备的一项素质。

    2、高职大学生自身心理特点

    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欠佳,概况有以下特点:1、智商高,情商低。有些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弱,不能客观地了解自己,加之高中学习成绩不理想,恶性循环,所以缺乏自信心。2、自制力差,缺乏恒心。一些学生抗挫能力、抗压力、抗诱力弱,做事情常常朝三暮四,不能持之以恒,缺乏意志力。3、动手能力强,抽象思考力差。喜欢专业技能课,内心抵触理论课,理论课没有学习兴趣。4、情绪焦虑抑郁,偏执与强迫显著。担心自身学业和未来前途,做事好高骛远,个别同学在理解认识问题上存在偏执心理。5、对未来没有规划,人生充满迷茫。个别学生没有人生规划,凡事依靠父母,“啃老族”。6、人际关系紧张,内心孤独。个别同学深受同学关系、室友关系乃至亲子关系的困扰,无法静心学习。

    造成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的原因很多,有个人和家长本身缺乏对相关心理学的认识;
    有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个人意志品质、性格、习惯不良等问题;
    有社会环境发展变化快,升学就业择业等竞争给高职大学生造成不可小觑的心理影响;
    还有学习成绩长期的不理想,在其内心深处形成了严重的挫败感,学习动力不足;
    最后缺乏正确自我认识,理想我和现实我“傻傻的分不清楚”,不能做出客观的自我评价,同时缺乏人生目标和为实现目标所具备的坚定意志品质,对自己没有准确定位,常常陷入自己编织的烦恼、忧虑和矛盾的大网中,甚至还为自己的迷茫而独断专行、刚愎自用。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不完备,师资力量尚欠缺

    课程体系方面,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占2学分,课时为32—36学时,课程性质为公共必修课,以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然而,高职大学生由于在校时间相对较短,很多高职院校为保障专业课课时,对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课进行压缩,单双周授课,打破了该课程教学体系的整体连贯性,教学效果也得不到根本上的保证。师资的整体状况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部分高職院校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课的任课教师,“零专业”背景,也没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教学效果令人堪忧。

    2、教学内容重理论,学生理解太困难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课程理论内容涉及过多,教学内容枯燥,将专业性过强的心理学知识照搬到高职的课堂,学生难以理解,学习兴趣降到冰点。

    3、教学模式太单一,学生常有枯燥感

    面对高职大学生的学情,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直接限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采取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学生无法通过体验、团训等方式感受到学习心理学的兴趣,进而对心理健康素质课也产生了厌烦感。

    4、心理疏导缺设施,宣传活动不持久

    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对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不重视,把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推脱给心理辅导教师。殊不知,心理辅导具有一定的过程性,短则3个月,长则一学年甚至整个在校期间。欠缺心理辅助设施,常常让心理辅导教师感到力不从心。每年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校团委等几家部门都会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随着5月结束相关宣传也将会结束,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起不到加深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1、课程体系改革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课程是提升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在保证充足的课时里,传授给他们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与技能,根据学生心理需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将教学内容与各门课程恰当融合,全方位熏陶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把良好的心理状态带到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工作中。

    2、教学方式改革

    高职大学生感性认知强,他们更多的喜欢切身实地的感受,为此大学生心理素质课的教学方式应多采取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组织学生将发生在自己和周围同学身上的心理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微视频的方式拍摄下来,既能够记录自己心路历程同时也能起到对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正面宣传,“救人自救”。

    3、“互联网”+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课程

    在“互联网+”时代下,创建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课程网络平台,如微信公共号、QQ师生联系群、电子邮箱,拓宽师生之间的联络渠道,更好的为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服务。

    4、发挥学生自身力量

    学生自身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帮助学生成立大学生素质协会,下设心理剧社、心理影视播放社、心理知识宣讲团等等学生组织,调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心理素质教育之中,以点带面等相互影响,共同提升高职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状况。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 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 教育文化论坛, 2016(06).

    [2] 卢志高.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构建[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6(04).

    【作者简介】

    杨镰鸣(1984—),女,辽宁锦州人,法学硕士,辽宁理工职业学院思政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李雨声(1982—),女,辽宁锦州人,法学硕士,辽宁理工职业学院思政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 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构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