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顾炎武与《日知录》:顾炎武日知录

    时间:2019-02-14 04:31:1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日知录》堤明末清初大思想家、大学者顾炎武所著。   顾炎武(1613-1682年),字宁人,江苏昆山亭林镇人,故又号亭林。早年曾参加当时政治性的团体――复社,议论朝政,反对宦官权贵。青年时代便留心经世致用之学,关注百姓疾苦和国家大事;明亡后参加苏州、昆山一带人民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曾化名蒋山佣,装成商贩,在大江南北隐姓埋名生活达20年。他的后半生,大半时间是在旅途中度过的。他遍历华北各地,结交豪杰,观察山川形势,念念不忘恢复明室。晚年卜居华阴。康熙时征召博学鸿儒,开明史馆,尽力想网罗他,但是顾炎武累次拒绝,他说:“绳刀俱在,勿速我死”,富有民族气节。他崇尚实学,博极古今,于诸经群史、历代典章、河漕兵农、天文舆地、艺文掌故、音韵训沽靡所不究。主要著作有《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日知录》、《顾亭林诗文集》等。其中《日知录》是他积三十佘年读书心得,编次而成。自言“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是他一生学问和思想的结晶。
      《日知录》初刻本为八卷,于1670年(清康熙九年)刻于淮安,称符山堂初刻本。后来作者陆续有所增补,于16了6年成三十卷。遂初堂藏版三十二卷是他的弟子潘来于1695年(康熙三十四年)在福建建阳刻印的,那时顾炎武逝,世已13年。道光初,黄汝成采潘未,阎若璩数家之说,纂为《日知录集释》:其后,顾氏八卷和潘氏三十二卷本罕睹于世,而黄氏《集释》本则风行海内。
      
      笔者有幸得藏潘来于1695年(康熙三十四年)在建阳刻印的《日知录》一部,上下两函,十四册,三十二卷。实为不易得之珍品。
      《日知录》是笔记形式的著作。顾炎武曾把其内容概括上、中、下三篇。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文。《四库全书提要》对其内容有进一步的分述:“大抵前七卷皆论经义,八卷至十二皆论政事,十三卷论世风,十四卷十五卷论礼制,十六卷十七卷论科举,十八卷至二十一卷皆论艺文,二十二卷至二十四卷杂论古义,二十五卷论古事真妄,二十六卷论史法,二十七卷论注书,二十八卷论杂事,二十九卷论兵及外国事,三十卷论天象术数,三十一卷论地理,三十二卷为杂考证”。潘未对此书评价很高:“意惟宋元名儒能为之,明三百年始未有也”。顾炎武的实学思想和基本观点在这部书中得到了系统的发挥。
      在对道器关系的论述上,顾炎武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他说:“盈天地之间者气也”(卷一《游魂为变》条),“非器则道无所寓”(卷一《形而下者渭之器》条),认为充满天地间的无非是气,气聚而为万物,散而为太虚。万物由气构成,最后又回复为气,这一万物生灭变化的必然规律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这就批判了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顾炎武还指出“形而上者渭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非器则无所寓,说在孔子学琴于师囊也。已习其艺然后可以得志,然后可以得其为人。是虽孔子之天纵,未尝不求之象数也。”故其自言日:下学而上达(同上《形而下者谓之器》条)这是以孔子学琴为例说明道在器中,抽象的原理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孔子学琴必须首先练习弹琴的技术(数),然后才能把握琴曲中所包含的情志,进而体会到作曲者的人格。所以“下学而上达”,必须由具体经验上升到抽象的原理。
      在对于鬼神看法上,顾炎武重人事而不迷信鬼神,具有唯物主义的思想。对于上帝、天神,地狱持否定的态度:他说,上帝司祸福,天神察善恶以及佛教的地狱都是不存在的。他认为善与善相感,恶与恶相感,只是气化感应的结果,就像水向下流,火向上升一样,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他反对佛教的轮回说,赞同明朝哲学家吕仲木的见解,认为要是人部长生不死,世界上就容不下这样多的人;要是死了就变成鬼,那么也容不下这么多的鬼,有死的也有生的,而现在新生的,并不是已死的转生。所以说“夫灯熄而然,非前灯也、云霓而雨,非前雨也。死复有生,岂前生耶?”(卷一《游魂为变》条)。顾炎武还企图用物质的因素来说明鬼神,“气之盛者为神,神者天地之气”(同上),把神还原为物质的气。
      在认识论上,顾炎武比较正确地阐明了感性和理性的关系。他主张不能“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强调不能离开直接经验求一以贯之的抽象理论:另一方面他又指出认识不能停留在见闻上,而应在博学的基础上“观其会通”真正把握一以贯之的道理。他说:“奸古敏求,多见而识,夫子之所自道也:然而进乎是者。六爻之义至赜也,而曰‘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三百之诗至泛也,而日‘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此所谓“予一以贯之者也”(卷七《予一以贯之》条)。这是说只有在“好古”、“多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理论,才能以简驭繁,举本该末,如《易》卦六爻由彖辞来概括,《诗》三百篇用“思无邪”一言来概括,即是其例、同时,也只有发挥理性思维的作用,把握了一以贯之的道理,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在知行问题上,针对明末空疏浮华,随世浮沉的风气,顾炎武主张知行统一。他提出“天下兴亡,匹夫与有责焉”(卷十三《正始》条)。有了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还要“博学于文”,他说“博学于文,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卷七《博学于文》条)。认为从礼制、音乐到人类全部文化部属于学习的范围。那便是“修己治人之实学”而非“空虚之学了”。这就是知和行的统一。
      总之,顾炎武是一位讲究实际,经世致用的思想家。他反对空谈道德性命,而要求解决国计民生的实际问题,这些都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的哲学也有局限性,他没有从根本上否定鬼神的存在,也没有摆脱孔孟的唯心主义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他认为“生而为父母,殁而为鬼神”(《鬼神》条),这就给宗教迷信留下了地盘,也是他无神论思想不彻底的地方。也由于他对清文化程度的低估,对清王朝适应汉文化的能力缺乏了解,才使自己带着对已经腐朽没落的明王朝的“愚忠”而逝去-这也是文人士大夫在历史大变革时期“不适应”的悲哀。

    相关热词搜索: 顾炎武 日知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