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金融惠农”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0-06-29 03:32:4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俞沉

    为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作用,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自2018年10月起,桐乡农商银行在省农信联社和桐乡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创新“党建+金融”模式,全面实施服务党群创业创新“金融惠农”行动。

    一、实施服务党群创业创新“金融惠农”行动的主要做法

    桐乡农商银行以“三治信农贷”为主载体,实施服务党群创业创新“金融惠农”行动,为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农业经营主体和村级组织提供普惠式资金保障。

    (一)创新方法,使“三治信农贷”务农务实

    坚持党建为基,通过组建联盟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多方协同为党员群众提供无担保、无抵押的纯信用贷款。一是组织“启信”。桐乡农商银行党委与桐乡市委组织部、11个镇(街道)党委,农商银行各支行党支部与全市211个村(社区)党组织分别签订党建联盟协议,深化农商银行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共建工作。二是精准“立信”。村党组织根据“六无三不准”授信底线,即“无违法违纪、无不良品行、无违反村约、无高息借贷、无过度融资、无负面征信,不准出借他人、不准用于购房、不准流入股市”,将炒房族、投机客、违法者、失信人等列入“黑名单”,确保授信对象精准、资金流向合规。三是三治“评信”。创新贷前信用评定机制,将征信关口移至银行审核前。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發挥三治融合体系中基层“两会三团”(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百事服务团、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民情熟、威望高的优势。

    (二)创新形式,使“三治信农贷”便捷便利

    坚持便民为本,为党员群众提供一证立信、一卡通办的便捷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一是一网通“审信”。运用移动互联、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建立完善信贷运行服务体系,信贷过程按照初始评议、公议授信、组织审定、银行授信、金融指导、自助办贷、用信评估、后续服务等8个简便流程。二是大数据“授信”。农商银行运用大数据方法建立“三治信农贷”诚信体系数据库,根据村党组织审定的“三治”评议结果,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为依托,整合公检法、社保、市场监督、税务等单位数据资源,为每个授信农户自动生成相应的授信额度,并实行“一次核定、三年有效、循环使用、随借随贷”。三是智慧化“取信”。发行金融市民卡73万张,整合社会保障、银行金融、公共服务等功能,实现网上自助放贷提款。党员群众通过金融市民卡登录手机APP或网上银行,只需“刷脸”就能获得贷款资金,实现金融服务24小时营业、随借随还、“0”秒到账。

    (三)创新内容,使“三治信农贷”增信增效

    坚持普惠为要,将组织资源、信贷资源、政策资源统筹起来,让“三治信农贷”惠及千家万户。一是会商“联信”。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领衔,组建专项工作小组,搭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定期联席会商推动各方资源信息共享,及时研究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力争及早实现“三治信农贷”农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业经营主体授信覆盖面均达90%,把家家户户的信用潜力释放出来。二是指导“用信”。农商银行坚持把服务挺在最前面,结合深化“三服务”活动组建“金融惠农”先锋队,引导推动金融骨干与村干部、三小组长、党员中心户一起开展入户走访,做好用贷服务、贷后评估、创业指导等工作,手把手教群众用好“三治信农贷”。三是精准“增信”。注重把优质信贷资源更多更好地投向农村集体经济,着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发展。对双带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党员群众和特殊困难群体,实行提高授信额度、放大利率优惠等措施,满足各类群体的生产生活需求。

    二、实施服务党群创业创新“金融惠农”行动的成效分析

    “金融惠农”行动较好地解决了农村信用评定难、农民贷款难贷款贵、金融资源普惠面不足的问题,受到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普遍欢迎。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

    结合大走访和“三服务”活动,在党建联盟组织下,党员干部、三小组长和农商银行金融骨干一起,在工作日每晚5点至8点、周末节假日全天,逐个村民小组挨家挨户上门走访,集成宣传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环境整治等党委政府重点工作,解读惠农政策,指导贷款操作,普及金融安全知识,征询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把党组织惠民服务挺在了最前面,让普惠金融的大旗真正竖起来了。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乡风文明导向

    通过“两会三团”,以“六无三不准”为标准开展“三治信农贷”的信用评定,结果作为授信的范围、额度、利率的重要依据,以鲜明朴素的导向推动乡情更浓、民风更淳。

    (三)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激活了农村创业致富动能

    “金融惠农”行动依托“三治信农贷”,释放了千家万户的信用潜力,把老百姓干事创业的干劲鼓舞起来了。

    (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障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金融惠农”行动强化了对农村融资贷款的扶持政策,把优质信贷资源更多更好地投向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176个行政村合计使用“三治信农贷”3.88亿元。

    (五)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普及了互联网金融

    运用金融科技把服务变得更智能、更便捷,打造的“一证立信、一卡通办”服务体系,实现了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依托人手一张的金融市民卡,老百姓只需一部手机,足不出户就能办理贷款、转账、缴费等业务。

    三、制约金融惠农行动拓面提质的主要因素和对策

    从实践和调研的情况来看,尽管“金融惠农”行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拓面提质过程中,还需解决3个方面问题:

    第一,信用评判信息不对称。“三治信农贷”开展公议授信主要依靠道德评判团、百姓议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对农户家庭的总体信用情况作总体评价。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民对家庭收入、负债等涉及自身隐私的指标较为敏感,不愿主动如实告知,导致农户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难以保证;另一方面,村级自治组织掌握相关信用信息的变化情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第二,风险监督管理不完善。目前,“三治信农贷”在操作管理流程中,道德评判团、百姓议事会分开提出可授信名单和额度,程序上降低了小微权力寻租空间。但在个别村级自治组织中一些骨干成员有较强的话语权,一定程度上存在讲人情、留面子的可能性,或以利益交换形式谋取较高的借贷额度,均可能增加借贷违约风险。

    第三,惠农阵地建设不平衡。依托“金融惠农”先锋服务队走访,较大程度上增强了行动宣传和借贷指导效果,但仅靠走访难以满足后续服务需要,在部分村镇,现有的党建阵地和惠农服务阵地仍需整合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提出如下工作建議:

    第一,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发信用评价综合平台,结合村级组织信用评定结果,通过与公检法部门及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税务、自然资源等涉及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信用信息资源的组织联网,将分散的信用信息资源整合起来,确保信用信息能够及时采集、及时更新、及时运用。

    第二,进一步强化立体式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银行专业信贷员与村法律服务团成员要以工作指导和列席会议的形式,全过程参与“三治信农贷”操作流程的各个环节,确保操作规范、授信额度合理。同时,建立完善党组织、金融机构、农户三方互动合作的信贷风险保障和分担机制。

    第三,进一步推进网格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将农商银行金融服务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深度融合,金融惠农服务先锋队成员担任金融服务网格员,驻点党员先锋站开展常态化惠农服务。

    四、实施服务党群创业创新“金融惠农”行动的启示和体会

    第一,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密切联系群众是党支部的基本任务之一,只有面对面倾听、心贴心服务、实打实解难,把惠民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第二,要坚持大抓基层的导向,强化政治功能,让支部成为基本战斗单元。“支部建在连上”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只有让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好主角,把党员组织起来、群众动员起来,才能确保中心任务有效贯彻落实。

    第三,要坚持改革创新的方法,运用好“党建+”“党组织+”“三治+”“互联网+”等简便实用的举措,找准乡村振兴突破口。

    桐乡农商银行将党组织组织力、“三治”模式、信贷渠道、“互联网+”技术4个方面结合到一起,创新推出“三治信农贷”,把各方所长都发挥出来。截至2019年底,“三治信农贷”已授信农户11.5万户、金额188亿元,覆盖全市86%的农户;累计发放“三治信农贷”10869户、20.96亿元,年末有余额农户9718户,15.94亿元。本次行动有效回应了群众需求,大大提升了贷款效率,同时也为培育党群创业创新给予了强大动能。

    (作者单位为桐乡农商银行)

    相关热词搜索: 惠农 助力 振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