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中缅关系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前瞻

    时间:2020-10-24 04:23:1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马 一

    中国与缅甸于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今年恰好是7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续写千年胞波情谊的崭新篇章》署名文章,并于2020年1月17日至18日,应邀对缅甸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与友谊,共同打造中缅命运共同体,极大推动了两国关系全面提质升级,掀开了中缅关系的新篇章。中缅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值此中缅建交70周年之际,追溯中缅长达几千年关系史,有利于两国共筑中缅关系的历史记忆,传承中缅友好往来的历史传统,始终如一,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

    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历史情谊

    缅甸是中国重要的传统友邦。中缅山水相连,民族相通,人文相亲,两国人民互称“瑞苗胞波”,情深谊厚,源远流长。正是这种地缘、人缘、文缘等因素的影响,自古以来中缅两国就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早在公元前4世纪,两国人民就克服“山川延邈,道里修阻”的艰难险阻,通过贯穿川滇缅印的陆路天然通道往来通商。

    中缅两国最早建立邦交当在汉和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位于缅北的掸国遣使来朝。总体上而言,从先秦至宋的长时段中,因受限于道路交通和中国内部的状况,两国使团互访的频度不高,往来的规模和水平比较有限。元朝时期,中国再度实现大一统,拓宽了通往缅甸的水陆交通,中缅大规模的经贸往来开始发展起来,陆路贸易迅速发展,海道贸易相当繁荣。明朝时期,明与上缅甸的阿瓦王朝、下缅甸的白古王朝,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清朝时期,中缅关系时好时坏,一度比较紧张,直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缅甸才正式纳入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宗藩体系,两国关系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开启了持续近百年的友好往来、贸易互通。

    总体来看,元、明、清三朝,中缅关系虽发展历经曲折,发生过短暂的摩擦、冲突甚至战争,但民间的互通有无未尝间断,长时期和平友好、平稳发展依然是中缅两国历史关系的主流。

    唇齿相依、患难与共的战斗友谊

    近代以降,中缅两国历史遭际相似,皆时运不济,盛极转衰,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英、法等殖民者东来对中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尤其英国充当了侵华、侵缅的急先锋。英国侵略、吞并缅甸的最终目标是打通由缅甸进到中国西南地区的路线,进而将英国在亚洲的属地连成一片。因而,英国侵华、侵缅彼此配合、相互关联、逐层深入、交互影响,相继发动了第一次侵缅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侵缅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三次侵缅战争,战略目的非常清晰。英国的悍然侵略,揭开了中缅两国近代史的序幕。中国迭经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缅甸则历经三次英缅战争的打击,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中缅两国原有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社会关系遭到破坏,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政治、经济、民族等危机空前深重,难逃被压迫、奴役的厄运。光绪十二年(1886年)英国吞并缅甸后,中缅两国双边关系的性质与内涵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清朝延续近百年的中缅宗藩关系废绝,传统友好关系遭受破坏,对未来中缅关系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然中缅近代反帝国主义的共同遭际也为两国睦邻友好奠定了历史基础。

    和平共处、睦邻友好的胞波兄弟

    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独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国几乎同时期迎来了新生。1950年6月8日,缅甸与中国建交,是当时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非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新时期。但两国关系的发展并不平坦,一波三折,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建交初期,缅甸奉行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一直对中国持有疑惧和防范心理,担心中国干涉其内政,甚至颠覆其政权,两国关系比较冷淡、疏离。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为中缅关系的发展倾注大量心血,1954年两国总理实现互访,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0年两国订立边界条约,圆满解决了两国边界问题,消除了困扰双边关系发展的重大障碍,这是新中国与邻国订立的首个边界条约。

    1960年至1970年,中缅两国关系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发生较大波折,出现短暂恶化,但很快1971年缅甸领导人奈温应邀访华,两国邦交实现正常化,重回健康轨道。此后,缅甸历届政府基本上奉行对华友好政策,两国关系不断磨合,总体平稳,交流往来非常频繁。

    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国、缅甸以及世界格局都发生重大变化,国际与地区秩序重新洗牌的风险持续增大。2010年11月,缅甸举行多党制全国大选。2011年4月,建立自1962年以来的首个民选政府,开启国家转型。2011年5月,缅甸总统吴登盛应邀访问中国,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6年3月,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大选胜出,缅甸进入文官主政的新时代,优先发展周边外交,高度重视对华关系。

    中缅存有巨大的战略利益关系。缅甸地处亚洲“十字路口”,享有“三亚通衢”“两洋陆桥”的美誉,地缘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沟通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印度洋地区的主要陆上通道,是推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国家”,对于我国破解“马六甲困局”保障能源安全、开发西南内陆落后地区和确保西南边境安全稳定,及在北印度洋扩大战略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中国已是缅甸最大外资来源国和最大贸易伙伴,缅甸则积极响应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深化“澜湄合作”机制,建设“中缅经济走廊”,共同打造“中缅命运共同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缅关系在互尊、互信、互助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树立了大小国家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典范。

    守望相助、命运一体的美好未来

    现阶段,中缅关系并非牢不可破,面对各种各样新的挑战,难免出现一些不和谐杂音。国际上,美欧日诸大国重返缅甸,调整对缅政策,大打自由、民主牌,妄图构建针对中国的亚太包围圈;印度实施东进战略,积极拉拢缅甸,遏制中国崛起。缅甸民盟政府始终对中缅特殊关系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忧虑,唯恐自己的国家利益受到损失,在奉行对华友好政策的同时,重视改善、积极拓展与美欧日印的关系,推进各大国形成良性战略博弈,通过有限度的战略对冲,平衡中国对缅的影响。特朗普上台后,中美两国在缅甸的博弈加剧,给中缅双边关系的发展带来很大制约。

    缅甸国情复杂,尚停留在“求稳定”与“求发展”的初級阶段,面临转型与发展的诸多难题,国内长期存在贫穷落后、族群割裂、民族矛盾、军事冲突、政治认同分歧、罗兴亚人等问题等,尤其2020年民盟第一届任期即将结束,缅甸当前的状况与民众的期待还有差距,民盟的支持率和满意度会因此下降。中国对缅甸具有特殊重要性,地缘政治经济关系上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解决以上问题,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不可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胞波感情重,江水溯源长”,中缅两国人民共饮一江水,双方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情谊,彼此存在较大的利益诉求。虽说当前中缅关系面临考验,但更存在机遇。中缅关系保持友好发展,并朝着成熟理性的方向转变,符合中缅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中缅两国应站在建交7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秉持平等、互利、共赢精神,继往开来,守正创新,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弘扬传统友谊,深化互利合作,构建更为紧密的中缅命运共同体,推动中缅关系不断升温升级,续写千年胞波情谊的新乐章。

    【注:本文系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社科类)“广东督抚与晚清保工护侨”(项目编号:2018WTSCX11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梁英明等编:《近现代东南亚(1511-199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责编/谷漩    美编/宋扬

    相关热词搜索: 前瞻 关系 历史渊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