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与网络意识形态的联系与区别探微
时间:2020-11-28 20:16: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白蓉 胡海利
关键词: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联系与区别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4 — 0041 — 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①随着网络进入社会生活,网络意识形态应运而生。面对当前网络空间中日益激烈的意识形态现象和斗争,厘清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区别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一、意识形态与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
从词源看,“意识形态”(ideology)一词是由“理念”(ideo)和“逻各斯”(logos)共同构成,“理念”即“观念”,“逻各斯”即“学说”,“意识形态”也就是“观念的学说”。“观念学”最早是由法国思想家特拉西以哲学概念提出的,在他看来“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学是有其确定的含义的。观念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认识的起源 、界限和认识的可靠性的程度”②。除具有哲学理论方面的含义外,特拉西还赋予其实践意义,他认为意识形态不仅是一切科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社会的理论基础,以为人类社会服务为主要目标。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起源和本质等方面对“意识形态”进行了科学解释,并阐述了其基本立场,为我们正确理解意识形态的内涵奠定了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德意志思想体系在本质上具有“虚假性”,是颠倒的社会意识,也就是说对于“意识形态”的理解只是局限于思想与观念等方面,而不是从社会存在、人的实践等客观物质条件出发理解意识形态的本质,也就是说其在本质上它颠倒了存在和意识、物质和观念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不以实践为出发点的意识形态在本质上只能是“虚假观念”。直到1859年,在《<政治性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才将“社会意识形态”定义为“思想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③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最终使得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真正解释了意识形态的本质。根据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阐述,俞吾金教授認为,意识形态即“在阶级社会中,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基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其根本的特征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幻想的联系来取代并掩蔽现实的联系。”①由此,意识形态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体系: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事物的想象、看法和认知,存在于社会共识、哲学观点之中,或者是由统治阶级向社会成员所提出的价值观念。因此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意识形态是从观点和理念等要素出发的对某一事物的感观思想和理解;第二,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体系:从对象来说,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以理论化、系统化的形式真实反映着社会存在,是以社会存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思想体系;从结构来说,意识形态是一个整体、综合的概念,即它包括政治、法律、哲学、道德、文学艺术等为主的多方面具体意识形式。这些意识形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现实社会,以不同层面共同构成意识形态这一有机整体;第三,意识形态是一种价值体系。意识形态从总体而言是一种抽象的思想理论,但它又不以纯粹抽象的形态存在,它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指向一定的社会现实,即它总是从某一特定阶级的立场和利益出发反映着社会存在,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是指导人类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动力。
网络进入社会生活,网络意识形态也随着互联网技术而出现。目前就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学界并没有达成学理性共识。部分学者秉持技术论的主要观点,他们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一种在网络空间中对传统意识形态的复制;是“基于网络信息工具的使用而产生的新的意识形态领域,是传统意识形态要素在网络信息空间的延伸和再现”②。还有部分学者秉持主体论的主要观点,即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行为主体基于个体利益考量,将表征自身思想、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以多元话语叙事方式融入并作用于网络空间中,而形成的具有特定阶级属性的价值观念体系。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网民看待网络世界的有机的思想体系,代表着网民的利益,指导网民的‘行动,并通过虚拟社会反作用于现实社会,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新范式。”③
综合上述观点,网络意识形态是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以线上多元网络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念为基本要素同线下社会高度融合而形成的反映网民利益诉求的网络空间价值观念体系,是传统意识形态发展的新范式。
二、意识形态与网络意识形态的联系
网络意识形态不仅是意识形态发展的新范式,更是意识形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切关联。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二者所属范畴相同
首先,意识形态是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范畴而存在。就意识形态来说,它并不是表象的东西,相反具有总体性特征。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它所表达的是“一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统治阶级情感、表象、观念的总和,是涉及到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观念体系。其次,网络意识形态同样也是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范畴而存在。就网络意识形态来说,它作为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新式样,其生成与发展过程固然与技术要素息息相关,但究其根本,它仍然是代表着特定网络行为主体的思想观念,反映了网络意识形态传播主体在网络空间中的价值倾向和利益诉求。
因而,意识形态与网络意识形态二者同属于观念的上层建筑范畴。一方面,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同以政治、法律、道德、哲学、文学艺术等为主的观念上层建筑一样,都具有总体性与全面性特征,存在并体现在社会方方面面之中;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作为主体观念和行为的体现,在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中,二者以观念体系、思想体系的形式存在,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和对价值观念的表达,并对社会进步发展具有强烈的反作用。
(二)二者存在基础相同
意识形态以实践为存在基础。首先就意识形态而言,它并不是人脑天然固有的,而是源于并基于社会实践存在。从唯物史观视角来看,意识形态必然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而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活动都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从这一层面来说,意识形态也是有意识的人的活动,究其根本正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基于实践而不是其他方面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最终才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其次,网络意识形态同样以实践为存在基础。作为意识形态新样态的网络意识形态并不产生于抽象的存在,而是建立在网络行为主体所创设的虚拟现实基础的网络实践,根本而言网络意识形态基于实践而存在。网络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表达多元网络行为主体思想意识和利益诉求的价值观念体系,总是基于社会实践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也就是说,一方面,人类的具体社会实践为网络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网络意识形态又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工具在网络空间中表达着多元网络行为主义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诉求,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着网络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三、意识形态与网络意识形态的区别
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虽然联系密切,但是二者的具体特征又有所不同。把握意识形态与网络意识形态的区别,可以分别从传播途径、话语体系、斗争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
(一)传播途径不同
在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意识形态传播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意识形态传播途径来说,首先,各单位组织开展政治学习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各单位每周或每月都会定期组织各成员进行政治学习,通过会议报告或者文件传达的形式宣传相关政治信息,以传达上级重要指示精神,促进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其次,教育传播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方式。课程教学是较为隐蔽但牵涉范围甚广的一种意识形态传播途径。目前,小学、中学、大学都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对学生进行学术观念、政治理论、思想情感、品德行为等多方面的传授,以此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师生对意识形态的认同感。第三,媒体传播是意識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从以广播、电视、报刊为主的传统媒体到以手机、互联网为主的新兴媒体,都为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渠道和载体,进一步拓展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范围,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加深入人心。
当前网络已然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从传播主体来看,相比于传统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多元化。网络时代实现了人人“自带麦克风”“一人一媒体”的环境,意识形态的发声与传播已不再为权力与等级所限制,每一个网络行为主体都可以成为网络意识形态传播主体,凭借互联网技术,依靠数字化信息实现多样化价值观念的传播。通过多元化的网络意识形态主体,意识形态传播获得了更大的便捷性。从传播过程来看,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使得多媒体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文字、纸媒、电视等受时空因素影响较大的传统传播载体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新媒体技术影响下,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元化、开放化的网络平台使得海量网络信息和应用程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每个网民都成了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主体,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意识形态之“网”。网络的开放、即时与互动等特性使得意识形态信息只要一旦被发布,就有了频繁的被推送、被阅读、被转发,传统单一维度的传播变为多维立体的传播,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意识形态工作成效。
(二)话语体系不同
话语即言语,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如:理论体系;语法体系;工业体系。”①因此,话语体系即在恰当的语法指导下,由一系列语义、语词、语汇等要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话语集合。马克思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②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意识形态必须要依靠话语体系才能够传播。作为对社会知识体系和信仰结构的有序表达,意识形态话语蕴含了特殊的政治关切,传达着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③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意识形态话语也从较为零散的演讲和文章转化为日益成熟、规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不断发展成为系统化、逻辑化的话语体系,对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塑造和规范具有重要意义,意识形态依靠话语体系的普及对社会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与革新,人们思想和观点的表达有了更加开放的载体和平台。在话语表达上,一方面,新媒体介入为网民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表达渠道和话语平台,人们的自主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每个人都可以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架构自己的话语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内涵。另一方面新媒体以其自身所具有的即时性、多样性、互动性、个性化、去中心化等内在优势,为网民创生了微信、微博、微视频等交互性极强的新载体,它们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于一体,逐渐产生一种融合性的话语表达形式,形成了一种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将偏向于理性与观念的意识形态以更为形象化、多样化的形态呈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意识形态话语与网络行为主体间的距离感。
(三)斗争形式不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①。一般来说,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斗争主要是国家间或者政治集团间的思想对抗。在这一过程中,斗争主体真实在场,其身份具有现实性和透明性。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传统意识形态的渗透过程总体呈现的是垂直结构,具有外显性、具体性等特征。在意识形态斗争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基础围绕国家利益、主权之争,凭借经济、军事、科技等多方面优越性,逐渐传播和推崇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以此向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控制。
随着信息化社会进程不断加快,意识形态斗争逐渐转向以网络作为主要载体。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同现实空间的意识形态斗争相比,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斗争主体并不真实在场,而是以虚拟身份远程操控,即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掩藏其真实身份,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扩大了斗争双方中的参与力量,使得意识形态斗争更为复杂激烈。另一方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开始呈现向多领域发展,意识形态的渗透不断向水平结构方向过渡,具有隐蔽性、技术性等特征。网络的开放性和交融性使得各国家不断将意识形态斗争从制度、主权等的冲突更多地转向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博弈与较量,这使得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更多的渗透于各个国家,具有了全球性特征,其结果往往更为不可预测。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9.
〔2〕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刘伟.意识形态生产的三种形态:知识、话语和权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01).
〔6〕张文彬.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研究——以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7.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