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太和亭/散文

    时间:2022-08-08 09:31: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太和亭/散文

      太和亭,它不只是见证过三百多年的历史沧桑,见证过绵绵古道上的商业繁荣,它更是集古代建筑艺术、石雕艺术、书法艺术、对联艺术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艺术瑰宝。下面达达文档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太和亭/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太和亭/散文

      当年读高中,要步行三十来里,先走衡祁古道老家大桥至陂林一段,然后再走一段公路到学校。节假日返校,沿途的几个同学就约定个大概时间在古道上的太和亭会合。到了太和亭,我就走了全程的一半了。

      太和亭位于今衡南县茅市镇陂林村,骑路而建。亭子东西两头砌有土形山墙,石质,山墙顶部中间为石葫芦,两边是石狮子,下部两端翘檐系石龙头。所有石雕雕工精美,栩栩如生。亭门东西对开,门上横额镌刻亭名“太和亭”,书法仿黄自元体,阳刻。南北两边无墙,各立一对方形石柱作梁柱,敞开通风。石柱间设有石凳,供路人歇息。亭顶系人字式抬梁,上盖小青瓦,两倒分水。

      亭门及梁柱上共刻有四幅对联,书法欧阳体,每字于如意方框内阳刻。这些对联对仗工稳,构思精妙,形对意联,读起来节律感很强。联作者以写实的手法,情词并茂,款款道来,路人劳苦谈笑于笔底生花。我每次品读这一幅幅对联,似乎是一幅幅情景画在眼前浮现:

      西门联:太甚劳人一肩气歇;和光惠我两腋生风。我仿佛自己就是三百年前那个赶茅洞桥圩场的人,挑着沉重的担子上岭下坡,甚是辛苦。来到太和亭,放下肩上的担子歇一会儿,喘一口气。亭外是柔和的阳光,习习春风吹进亭内,吹拂我身上的疲劳,使我陡增了几分精神和力量。

      东门联:太促行踪一瓢立饮;和风笑语片刻分襟。酷署难耐的夏天,古道上匆匆往来的人们又累又渴,在太和亭舀上一瓢凉茶,一饮而尽。他们坐在石凳上休息,轻风徐来,大家谈笑风生。可恨时光催路人,才停留了片刻,大伙又要各奔前路。

      北侧柱联:太苦风尘息肩坐坐;和平心气促膝谈谈。一伙生意人一路忙碌奔波,累了,卸下肩上的担子,到亭子里坐一坐。他们靠得很近,心平气和地谈些生意上的事情,还有那心里话。

      南侧柱联:太皞司春留行看看;和乐其中停脚歇歇。一群文人走出书斋,到大自然中踏春。他们相约太和亭,吟诗作赋,弹瑟奏琴,大家都乐在其中。此情此景,连司春之神太皞都为之心动,也要停下脚步来看看。

      联作者以“冠对”的艺术手法,将每一联的上下联均巧妙地以“太”“和”二字冠首。这“太和”二字,既彰显了建亭人建亭的初衷,又活现了路人行路艰辛、苦中有乐的场景。太和,也是《周易》天地人三道哲学思想的重要内涵。天地人三道无一不要求达到“和”的境界,天道、地道、人道都要和,和合万物才能生养。天道之和叫“太和”、地道之和叫“中和”、人道之和叫“保和”。而“保和”的意思则是要求人保持住天地赋予的和气,由行为入手,真正做到保和,才能达到中和;中和不丢才能恢复到太和,就是复本归元。

      “太和”二字,在古文献和古诗中也多有出现,如:《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这里的“大和”本义就是太和,表示阴阳会合冲和之气。)《汉书·叙传上》:“沐浴玄德,禀卬太和。”三国魏植《七启》:“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陶唐之世乎。”宋代宋祁《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兴。”清代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积为丰登之庆。”唐代元稹《竞渡》诗:“数极斗心息,太和蒸混元。” 唐代刘长卿《同姜濬题裴式微馀干东斋》诗:“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宋代陆游《蓬户》诗:“白头万事都经遍,莫为悲伤损太和。”......还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太和门”,等等。这些古文献、古诗及故宫中的“太和”,分别包含了天地和合、天下太平、心理平和、社会和谐、家庭和睦、政通人和的意义。太和亭之所以名取“太和”二字,应该是充分汲收了上述这些“太和”的文化意涵,以寄意路人和气、顺利、平安的美好愿望。

      上高中那时候,每次到太和亭,我都习惯性读一读亭子门、柱上的对联,还有亭内东侧的《太和亭引》碑文,以至后来都能熟记于心。

      古道上除了太和亭,还有木瓜亭、松茂亭和倒掉的康安亭,每两亭之间大约三里路程。亭子设置得这么近,和我们当地的地形有关。老家那边地处丘陵,是人们所说的“高山陡冲”地形,山村人出门办事或赶圩场,都靠双腿步行和肩挑背荷,负重行走二三里就会气喘吁吁,需要歇息一会儿。当地一些乡绅,为了帮助南来北往的路人解乏、解渴,就捐资在古道上建筑凉亭,供人们在行途中歇脚休息。亭内还有专人管理,免费提供茶水。《太和亭引》就记述了这一善举:“太和亭近接茅衡,远通粤桂。虽非冠盖游宦之所,而为行人商旅过往之冲。然山岭起伏道路曲折,且当盛夏酷暑无憩息之所以解渴烦,行者苦之。今全崇高、唐文恭、蒋禹墴、陈和轩诸君子捐钱伐石,建置茶亭。又置买全氏凹上田三坵,约计两亩,收以每年田租为茶费,于亭内施茶以济路人,实乃善良之举也!如谓报施之说,君子为所当为,行善必有余庆。康熙三十九年六月初六日”。

      东汉刘熙在《释名》中写道:“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在茅洞桥与斗岭的山水交界之处,有一座太和亭,行人便有亭可憩,劳众苦力方能有“和风笑语”,文人雅士方能“和乐其中”。东汉另一著名学者应劭,他撰写的《风俗通义》中也说:“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应劭描写的“十里一亭”应该是指北方地形比较平坦的地方,一般十里之间才有一亭,故有“十里长亭”一说。相对长亭来说,太和亭这类亭子应该算是短亭吧。无论长亭短亭,古道上的人们来去匆匆,因为生计,终日奔波;因为前程,进京赶考;因为友情,挥手饯别;因为爱情,十里相送......

      2001年金秋,从单位回老家,我特意步行那段熟悉的古道。再过太和亭时,亭已倒塌,西头的山墙只下下半截,东头的山墙还比较完好地矗在地面,亭额及门联也很完整。四根梁柱中有三根立在原地,其中一根从中折断。我爬进废墟,梁柱上所有的对联还清淅可辨。为找到那通《太和亭引》石碑,我翻开瓦砾,搜寻了半天,却就是找不见。

      太和亭,它不只是见证过三百多年的历史沧桑,见证过绵绵古道上的商业繁荣,它更是集古代建筑艺术、石雕艺术、书法艺术、对联艺术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艺术瑰宝。太和亭的倒塌,我除了惋惜,更多的是心酸。

     

    相关热词搜索: 太和亭 散文 个人写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