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张悟本 张悟本过后,我们还能相信谁

    时间:2018-12-24 17:06:3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张悟本的迅速走红和突然没落,留给我们思考的不在于他创造了怎样的理论,赢取了多少利润,真正需要社会关注的,是帮助他成名的背后力量和公众的判断力。      张悟本终于恢复了他的本来面目,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自己受到了蒙骗,平白无故的花了几千块钱,吃了那么多的长茄子,喝了那么多的绿豆汤,间接还为绿豆投资商做了不少贡献,现在终于觉得张悟本先生那些理论似乎也不是那么正确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揭示张悟本身份的问题,他已经从一个中医世家子弟回归了下岗工人,当然身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张先生所标榜的那一套食疗养生理论,伴随着他那一本《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起,在远离科学的同时,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野,只是给现在的人们增添了不少谈资。
      
      奇谈怪论,我们为什么相信
      
      已经有很多的专家学者揭示了张悟本理论的伪科学性,从科学角度去看他的观点和理论,有很多甚至不值一驳。在悟本堂曾经排队几个月,得到与张悟本见面机会的咨询者或崇拜者,拿到的是基本一样的方子,付出的却是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在电视上人们坚信绿豆和长茄子可以拯救自己,在花了2000元咨询费和几千元加急费终于见到张大师本人后,人们只有更加坚信绿豆和长茄子是最神奇的药物。奇怪的是,张悟本这种看似神奇实则荒谬,有些甚至完全违背常识的观点竟然得到了那么多的关注和支持,这本身是很不寻常的。
      如果你在大马路上碰到一个人说吃绿豆可以治百病,在配上其他的食品就可以治好高血压、糖尿病,甚至是癌症,你肯定以为他是神经病,如果这个人再找你要2000块钱做咨询费,你肯定会把他扭送派出所。但是当这么一个人顶着各种头衔出现在电视上,他的书摆在书店里,他的诊所就在首都北京而且生意兴隆,这时人们好像失去了基本的判断能力,变成了一个个最好的卫道士,盲目的接受着别人灌输的理论。这些形形色色的养生怪招本身已经无法让人提起兴趣了,但它的发布者如何走到这一步却很值得探讨。
      
      中医养生,高速发展带来隐忧
      
      有人说,张悟本事件不是一个医疗卫生事件,而是一个典型的营销案例。无论怎么定性,张悟本都从根本上抓住了人们的心理,他或者他的运营团队找到了一个好的时机。现在的人们最缺的是健康,最看重的也就是健康,张悟本正是抓住了这样的大好时机,当然有这种眼光的不是他一个人。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报刊杂志,无论是出版社还是投机者,都把健康养生看成是吸引眼球的大好手段。
      在中国,看病难看病贵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和正规医院里几百元的医药费比起来,中医诊所的发展似乎已经远远超出了想象。近年来,许多的中医诊疗机构和不少民间老中医自发开办的诊所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也吸引了众多渴望治疗疑难疾病或调养身体的患者前来就诊。这类诊所往往有较高的挂号费或诊疗费,且需要病人和咨询者经常复诊或调整用药,由此产生的利润十分可观。简单的说,西医虽然费用也不低,但如果不找号贩子,最好的专家号也只需要十几块钱,主要的费用花在了检查和药费上面。而中药本身费用并不高,但到中医诊所看病并不省钱,原因就是较高的挂号费,或者叫诊疗费,往往达到百元以上,甚至达到几百上千元。
      由于中医诊断较多依靠医生的判断和经验,相对西医有更大的主观性,因此医生本身的素质更为重要,这也造成了许多病人愿意花费更多的钱去找名气大、经验丰富的老中医。随着人们越来越舍得在健康上花钱,私人中医诊所大行其道。然而当越来越多的患者对中医趋之若鹜的时候,很少有人考虑这些专家教授、中医世家都是突然从哪里冒出来的。
      除了诊所,类似悟本堂这样的养生机构也逐渐发展起来。在看病之外,养生保健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张悟本正是在这个时候火了起来。而他的成功,得益于在推广和营销上精心的安排和策划。
      
      包装与营销,张悟本成名之道
      
      首先要塑造自己产品的价值,主要的手段就是对自己的身份进行包装。 专业是让人信任的基础,要想得到公众的信任就必须要把自己打造成“专家”。出生于四代中医世家,6岁开始随父学医,父亲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食疗临床经验二十余载,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卫生部首批国家高级营养师,号称当代“中医食疗第一人”,不管是出身,家庭环境,或者专业背景,张悟本俨然就是一个“专家”的形象,在消费者心中有权威,有影响力,有公信力。所以张悟本的每次亮相都能吸引公众的密切关注。
      接下来还要传播自己的产品价值,张悟本当初的名气不大,但他却懂得依靠人民日报出版社这样的权威出版社,为他出版了那本《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接下来在全国收视率领先的湖南卫视作为主讲嘉宾;在央视制作团队精心创作的《大国医道》电视栏目的《食疗篇》担任主讲,做了30集专题片《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就这样,张悟本的“绿豆理论”在权威的媒体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实现了他想达到的目的。
      在张悟本成名后,依靠越来越大的知名度,他名医问诊的业务风生水起。在定价上,堪称中国最贵名医,挂一个号要2000元,挂1800元的号要排到2011年,挂300元的号要等到2012年以后。我们不知道他和他背后的利益集团究竟赚了多少,但一定是盘满钵满。
      然而这个仅仅靠包装和炒作而迅速火起来的所谓“专家”,因为名不副实,被大众和媒体一起掀翻。近几年,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几起:2009年,红极一时的被大众称为“刘太医”的刘弘章因违法制售伪劣产品罪被起诉;2008年8月,号称能排毒治癌的台湾养生大师林光常因欺诈罪被台北地方法院判刑两年零6个月,其《无毒一身轻》一书在大陆总销量达到数十万册。
      
      媒体与出版商,利益与责任
      
      为什么如此虚假的专家却层出不穷呢?通过对这几个案例进行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媒体在“造神”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如今的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进而获取高额的广告销售收入,可谓极尽所能。这是媒体的一种泛娱乐化的营销方式。产品或服务品牌、娱乐内容以及媒体平台,这三者构成了娱乐营销一个十分经典的价值方程式。其实质是披着娱乐的“皮“,行商业之“实”。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无可厚非。我们不反对娱乐,我们亦不反对娱乐营销,令我们深深焦虑和担忧的是,媒体在这场泛娱乐化的营销“商业竞赛”中,失去了应有的社会责任。
      在电视节目之外,更多人通过《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这本书了解张悟本的理论,与图书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养生类图书一样,这本书也是完美包装的产物。尽管《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但业内人士都知道,该书由北京鹏飞一力出版公司策划。按照业内的潜规则,普通书一个书号一两万元,高一些的三万,在此过程中,出版社获利收钱,却放弃了全部的责任。
      近年来,几乎每一本畅销书背后都有一个策划团队。上电视只是一种包装手段,像张悟本那样讲些“骇人听闻”的言论,是出名的最快方式,出名后书就能畅销。近年来知名的养生专家的包装手段大同小异,本质上跟快女快男的炒作没什么区别。一些养生专家被冠上“国家领导人保健医生”、“中医世家”、“中国食疗第一人”、“教授”等虚构身份,频频在媒体露面,风头丝毫不亚于娱乐明星。如今很多读者爱买畅销书,但他们在买书时,通常不是根据自己对书的判断,而是根据媒体的宣传,参考各种各样的排行榜。有些排行榜的榜单是“打出来”的,这在业界不是秘密,但普通读者很难知道。所谓打榜,就是出版方或营销机构短时间内从打榜的卖场或网络书店购买大量图书,使这本书的“销量”猛增,从而占据榜单的显著名次,然后拿这个名次来宣传。而公众从这种种的炒作手段中得到的各种信息和知识,又有多少可信度可言呢,我们只不过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盲目信从者罢了。
      “他本身的言论危害性并不大,他只不过让人多吃点绿豆罢了,没什么害处。”许多人这样为张悟本开脱。正因为此,大多数公众现在也只把张悟本事件当成了笑谈。而当未来有更多其他人用同样的手段为自己扬名,吸引公众眼球时,大家真的还能记得自己当初的盲从吗?媒体和出版商也许更应该拷问自己,为了商业利益而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不会永远只是节目停播或者退书了事,当你们真的失去大众的信任而成为张悟本之流牟利的工具,那时才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相关热词搜索: 还能 过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