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刍议中国画枯树意象的文化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时间:2020-05-10 09:12: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谭娟

    摘要:自古以来,枯树是我国文人和画家在创作中非常关注与喜爱的题材,在不同作品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深层内涵,具有自身独特的意象演变过程,能够给观赏者带来别样的审美感受,在美术作品中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文将阐述中国画中枯树意象的文化内涵及艺术形象,并随着历史发展的脚步探寻中国画作品中的枯树意象演变过程,旨在为中国画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枯树 意象 演变 中国画

    枯树题材是中国画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形似到逐渐被赋予更多内涵而抛弃形似,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古代画家创作情感和美术发展的演变,中国画中的枯树审美价值一方面充分体现在艺术作品中的物态形式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枯树意象引发观者产生的情感、思想上,包括寂寞、讽刺、愤怒、悲伤等,这些感情被寄托在枯树上跨越时间、空间一直流传了下来。

    现阶段我国对于中国画中枯树意象的研究工作还较少,没有充分发挥出枯树意象在中国画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深刻分析、了解中国画中枯树意象的文化内涵,有助于细细品味枯树意象的形象艺术,对历史长河中不同时代画作的枯树意象展开探讨,有利于推动中国画中枯树意象演变的研究。

    一、从中国古代文学探究枯树意象的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是指以文化形式为载体所呈现出来的人类思想、情感与精神方面的内容,包括创作者的个性风格、作品时代背景下的深思感悟等。枯树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被画家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其主要文化内涵的探究可以从中国古代文学枯树意象体现入手。

    (一)生命与理念

    我国古代很多文学作品都对中国画中枯树的寓意有所体现。以《庄子》为例,其中的一句“心如枯槁之木”正是将枯树和人心融为一体,对枯木附加了人的身心及生命寓意。又比如《画古木寒塘野老独行》中,石涛的一句“枯木道士心”将人的理念和枯树融为一体,利用枯树表达了更多对生命、家国、理想信念方面的感悟。

    (二)仁德语境下的枯树意象内涵

    枯树在仁德语境下被赋予了三大含义。

    其一是悲苦的内涵,比如庾信在《枯树赋》中写到“此树婆娑”后,紧接一句“生意尽矣”,悲苦感顿时迎面而来,让读者立即产生了情感共鸣。

    其二是承受命运的意象内涵,将枯树最终在匠人斧刀下木屑飞溅、被制作成供人把玩的物件,寓意为生命被“剥削”后,难以再有以往的风采和生机。

    其三是家国情怀的意象内涵,有些文人将自己对国家的感情寓意为枯树对根系的感情,表达出更为浓郁的情感。[1]

    二、中国画中枯树意象的形象艺术

    枯树的外观形象有很多特点,古代画家抓住这些特点将其融入绘画中,形成别具一格的枯树形象艺术,将枯树与艺术创作结合到一起。中国画中的枯树形象多为看上去已经朽败枯萎或者即将死亡,有些枯树只剩下树干,在秋季或冬季背景下没有一片叶子,怪松、瘦梅、老藤等畸形树干都被融入画面创作中。也有些枯树虽弯曲畸形,却在观赏中给人以遒劲沧桑的震撼感觉,传递着它特有的力量和壮美。有些枯树在谷底被寒气所包围,却仍旧顽强地面对恶劣环境,虽然最终变得奇形怪状,却能够让人在观赏中感受到它自身的愤怒和不甘之意,体会到其顽强的气息,感叹这种被毁灭却依然生存的悲剧之美。

    三、中国画作品中的枯树意象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笔者追随历史发展进程,通过分析、观察、感悟枯树意象发展中的变化,力求构建完整的演变过程。

    (一)搖曳的秦汉枯树

    秦汉是中华民族艺术风格确立的重要阶段,也是美术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美术创作在战国绘画发展基础上,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演变态势。其中的枯树形象多以与人或景对立摇曳于光影之间的方式出现,有着古意气息,多体现出具有残破美的意境。例如《弋射收获图》是东汉时期的画像作品,枯树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画像上部渔猎图、下部收获图场景紧密融合在一起,营造了农作的氛围,虽然主景为莲蓬、荷花、水鸟、群鱼,不过有了枯树这个背景以静态形式衬托,达到了动静皆宜的效果,让人在观赏时仿佛感受到秋天收获的快乐和凋零的残破美。

    (二)伸臂布指的唐代枯树

    众所周知,盛唐时期我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中国画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更加迅速,是一个出现了很多绘画巨人和全新绘画风格的年代。不过,初唐时期的山水画技巧和水平还略显稚嫩笨拙,很难描绘出真实壮丽的自然景观。枯木在中国画中的形象和意象略有“伸臂布指”的变化态势。

    例如《游春图》这幅展子虔创作的山水轴画作品,作者在绘画中呈现了当时贵族游春的热闹情境,采取了错觉处理的方式对空间关系做了更好的体现,其中的枯树形象由于在早春时节,所以没有布满树叶,只是以没有树叶的形态走进画面,山体中有大量形态一致的枯树重复出现,让整幅作品早春气息更加明显。不过由于树干和造型的变化处理过于单一,且枯树在画面中仅仅体现在远山中,造型的设计和绘画上具有写实的装饰意味。

    (三)五代宋初的寒林之景

    随着枯树绘画趋于写实,五代宋初的中国画中所呈现出来的枯树形象和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李成、荆浩等著名山水画家增加了对松石的研究和绘画,造就了松石的独立,给枯树的绘画发展打开了新的一扇门,很多全景式的松石小景作品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2]中国古典寒林中枯树的重要性愈加突出,成为关键组成部分,利用枯树所呈现出的孤独凄凉的寒林之境层出不穷,传递出了冷寂荒凉的寒冷境界。画家在设计和绘制枯树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描绘真实的景色,枯树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点,给整个画面增加了浓郁的地域氛围。

    例如李成的很多作品中,描绘了冬季北方平原上虽然枯树上树叶脱落,却暗藏生机的平原独特的寒林景色,暗示着春风拂面而来时枯树的枝芽会再次萌生成长,最终必将生机勃勃,献给人们一片充满活力的景色。作者将这种景色特点通过枯树绘画传递给了观赏者,让人能够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感受一定的人生哲理,震撼于生命的伟大,品味到苦尽就会甘来的人生道理,同时迸发出对生活要保持无限希望的追求之情。

    相关热词搜索: 刍议 枯树 中国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