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固本之举

    时间:2020-12-06 04:09:4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立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与时俱进地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标志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并明确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根本指引、以“新发展格局”为战略支点、以“高质量发展”为原则要求的一系列新的任务。站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角度,《建议》关于“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的文化建设给出了新的战略定位和目标要求,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深入理解、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有关战略部署,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就“文化建设”之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固本培根、铸魂育人等重大意义以及不同阶段的现实要求等,给予进一步梳理。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重要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说,它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其核心要义是“全面”。到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不仅仅是指“国内生产總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硬性指标,还包含思想引领、国民素质、舆论保证、精神力量、智力支持等软性指标在内。这主要是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指向“共同富裕”的,更是指向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如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也是如此。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在文化人类学的意义上,基于特定生产、生活方式而产生的文化认同,是维系特定民族共同体的强大纽带,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根”与“魂”。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根本上还是在于它深入骨髓、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古老的中华帝国一溃千里,濒临亡国灭种。然而,又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得中华民族绝地逢生乃至凤凰涅槃呢?用毛泽东的话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对于今天的中华民族而言,马克思主义就是意识形态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的文化观念,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当今世界,尽管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但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一刻没有停息,反而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等影响下呈现出新的态势。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在于,基于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影响力、话语权等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日益凸显,甚至成为决定大国博弈最终胜负的关键因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我国面临统筹做好发展和安全这两件大事的历史任务,体现在文化建设上,就是必须在坚守文化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或者是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绝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积累,根本上还是要在精神上、观念上走向健全而强大。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也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就深刻揭示了“文化自信”对于国家发展以及培育民族精神的极端重要性。按照《建议》的部署,“十四五”时期以及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不论是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还是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以及培育具有更高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国民,都离不开应有的“文化自信”。为此,就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反过来又为特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文化问题的基本观点。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再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尽管执政党面临的历史任务有所不同,但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展望“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以革命文化为高点、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文化建设引领“全面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从20世纪80年代“小康”这个“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提出,到21世纪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构建;从党的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确立,到新发展阶段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随着每一个阶段目标任务的变化,我们党对于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逐步深化,而贯穿始终的是就“文化”之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大动能作用的深刻把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致力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浩荡实践,既创造和铸就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也使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展到新的时代高度。这些都为我们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进而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赋予了强大动力。

    思想引领优势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文化建设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确立为“四个自信”的重要內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体系”并列;围绕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哲学社会科学、思想道德、对外传播、媒体融合、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重要领域,提出一系列精辟论断,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党和政府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坚持以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主旨,着力解决文化领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问题,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以“两个巩固”的加强为主线,以国民素质的提高为根本,以伟大抗疫精神的形成为重大标志,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创建为重要载体,我国文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

    文化自信愈加坚定。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的民族,在千百年自强不息的奋进中,先后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为主题的革命文化,以及基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从号召全党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到推动这一党的创新理论“走入寻常百姓家”,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到传承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再到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塞罕坝精神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主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扬的时代主旋律。尤其是通过这次疫情的生死考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铸就了光照日月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从中折射出的是空前高涨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而“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一代在“中美博弈”“三大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火热的斗争实践中经受磨炼,坚定了方向,陶冶了情操,擦亮了眼睛,激发了斗志,更向人们展示了敢于担当、勇往直前、可堪大用的良好精神面貌。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部署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一些长期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破解,一大批基层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不断涌现,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投入保障体系更加完善。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超过4万亿,占GDP比例连续8年在4%以上。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有力推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2019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53.01万所,在校生2.82亿。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3.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6%。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初步建成,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的物质生活,也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近年来,在中央有关部门统筹实施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创建为物质载体,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各项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参与文化建设各项事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空前激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89个、文化馆(群众艺术馆)33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353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94747个。与此同时,文化产业有新的发展。全国共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2.02万家,从业人员164.59万人。截至2020年10月15日0时,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以129.5亿元人民币(约合19.3亿美元),首次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特征的文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型媒体越来越成为人们获知信息、社会交往以及商务合作的平台;以党报党刊党台为基干的主流媒体直面挑战、积极变革,在媒体融合发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取得重要成果,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大为增强;等等。

    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文化是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今世界,透过“文化”而展开的“国家叙事”以及价值观的竞争不仅没有消停,反而日趋激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近年来,与日益增长的经济等“硬实力”相适应,我国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也在持续扩大。除了以往“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等“国家年”活动的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以“孔子学院”为基本载体的国际汉学交流以及智库之间的合作向纵深拓展,以中央媒体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国际传播能力明显提升,文化产业领域有序开放步伐明显加快。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以“长城”“故宫”等为符号的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理念的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广泛传播,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而不同的良好国家形象通过这次疫情大考得以充分彰显,等等。

    文化治理体系日趋成熟。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政治命题以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显著优势”之一,并且在“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一节中,从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以及体制机制和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任务等方面作出了战略部署。这既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改革和治理的历史成就、成功经验、基本原则以及内在规律的精辟总结,同时也从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政治高度确立了“文化治理”的重要维度,明确了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为支撑的一整套制度设计及其治理体系,为我国自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制度基础。我们党和政府从出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到颁布《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再到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更加成熟。实践证明,这一制度体系对于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密团结在一起等,具有显著优势。

    新发展阶段的文化使命

    着眼征求社会各界对“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时明确提出,“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继“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建议》又将其进一步明确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9个远景目标之一,即“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而在“十四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新目标”中,专门针对文化建设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这些无不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呈现出的新特征新要求,面对复雜多变的外部环境带来的新挑战新压力,对于文化“现代化”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于新发展阶段文化建设历史使命的战略定位。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和基本方略的实践要求。所谓“五位一体”,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大领域工作的统筹考量和整体推进;所谓“四个全面”,目前这个阶段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而到了“十四五”时期的新发展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由于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心工作,这也是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决定的。但是“文化”等其他四个方面也是“发展”系统中的不可或缺的因子,更为重要的是,这五个方面相互之间均不是隔离、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深度融合的。其中,“文化”则是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的因子,对“经济”等其他四个方面发挥着方向指引、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等作用。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尽管看不到“文化”的字眼,但深究起来,“文化”可以说贯穿其中。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看,一个“全面”说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上的繁荣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幅度提升等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就“全面深化改革”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其内容不只是指哪一个或几个方面,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全方位、各领域;对于“文化”而言,又涉及教育、体育、科学等部门。2020年11月2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要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等。就“全面依法治国”看,无论是在立法、司法、执法还是守法诸环节,相应的“法治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就“全面从严治党”看,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的形成是根本和关键,而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文化是根本之根本、关键之关键。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主题,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高质量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无疑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在推动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简单地说就是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而“好”的标准不仅是质与量的统一,更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统一。不管是回顾历史,还是放眼未来,“发展”从来都是一个各种因素或变量相互作用的集合体,特别是在当今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呼之欲出之际,表现得更为明显。高质量发展重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害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方式涉及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诸方面,绝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事情。纵观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实践进程和战略指向,科技因素固然非常重要,而包括文化认同、国民素质、创新意识、消费习惯、价值追求等“文化”因素事实上也发挥着潜移默化甚至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也要看到,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基于特定思想文化观念的创新、创意等创造性行为,正在成为影响乃至制约国家产业升级的重大变量,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向“现代化”阶段急剧攀升的国家更是如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重大论断,无疑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这是因为,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地位始终没有变。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极其重大的政治论断。《建议》进一步指出,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相比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之处很多,而“文化”和“精神”层面是重要一点。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后来又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的认识。经过4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在取得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同时,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但总体来看,比较于经济等物质生活领域,“文化”建设的力度亟待进一步加大。从日常生活品质的角度审视,以世界通行的恩格尔系数来衡量,标准是越低越好,折射的是人们日常开支中吃喝等基本生存需要的比重日趋降低。而对应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更高一级的需求则不断提升。不论是“交往”还是“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文化”水平及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化产品,也就成为新发展阶段的必然之举。对此,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指出,“文化企业承担特有社会责任,要指导推动各类文化企业牢牢把握正确导向,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反映中国人民审美追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道德責任,创作生产更多健康向上、品质优良的文化产品”。

    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建议》指出,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文化是凝聚一个民族的心理纽带,也是面对艰难险阻、战而胜之的强大精神力量。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毛泽东讲“美国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精气神”的问题。譬如,他最近先后讲到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等,言外之意显然是立足于当下、着眼于未来。面对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日益增长的外部环境,究竟应如何有理有利有节地予以因应、最大限度地化解之,是一个政治层面的严峻挑战,也是一个精神文化乃至哲学层面的考验。中国人民历来不信邪、不怕鬼,不惹事、不怕事,其中充溢的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以及“舍生忘死”“精忠报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渗透的是以战止战、以武止戈地对和平发展的渴求。如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发展阶段,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复杂交织下,面对面目狰狞、穷凶极恶的反动势力,要想战而胜之,除了要有强大的实力作为基础,还必须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深刻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70多年过去了,如今,随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小康社会”理想即将成为现实,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并生共进的,必将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必将是一个自成体系的世界巨大文明体的崛起!

    题图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现场

    责任编辑 / 罗军生

    相关热词搜索: 文化建设 之举 社会主义现代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