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飞行大神”何涛:,俯首一桨一叶间,仰望冲上云霄时

    时间:2021-01-28 20:07:1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杨子娇 许幼飞

    2020年5月7日凌晨1点,重庆市永川区中山路街道。

    夜阑人静,万物沉睡,只偶闻几声虫鸣。

    而此时,何涛位于街道一角的工作室内却灯明如昼,车床、铣床、雕刻机以及各式各样的电动工具挤满了这个不算宽敞的空间,机器的运转声正在低沉而有规律地嗡嗡作响。

    何涛是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无人机智能巡检中心的一名工程师,此刻他正伏在案前,全神贯注地调试着手里的小物件——第四代喷火清障无人机的矢量喷头。

    “它的创新点在于可以自由旋转,清障无人机在作业时无需整体调整角度来对准电线上的缠绕物,只需要单独调整喷头的方向即可,操作便捷性大大提高。”何涛称。

    正如同事陈建欣所形容的那样:“何涛对待无人机,就两字:入魔。”这位老搭档的评价,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何涛与无人机十余年的不解之缘。

    韧劲:始于热爱,成于执着

    何涛今年37岁,他的身上一直有一股韧劲。

    幼年时,何涛是爸妈眼里的“千翻儿”(重庆方言,调皮之意),更是家里大小电器的“天敌”——年少的他对拆卸机器十分痴迷,家里的电器都被他拆了个遍。

    随着动手能力的逐渐增长,8岁的何涛已经能够熟练地装配机械和电子元件了。

    “上初中后,我组装了人生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很有成就感!”何涛笑道,“邻里间谁家电器有故障需要维修了,总会拿来让我修。”

    2001年夏天,何涛参加高考,但考试成绩却并不理想。

    “落榜后,我跟着一名师傅学机电维修,每日与发动机、电焊机、小型变压器为伴。车工、铣工、钳工,自己轮番上阵。”何涛回忆道。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虽然干的是自己喜欢的事,但我还是在2002年的夏天决定去复读。”何涛说。

    2003年,经过努力,何涛考上了四川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如今,哪怕已经十几年过去,但回想起那段埋首在电器和工具之间,消磨于一钉一铆的日子,何涛仍旧很感叹:“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短短的一年学徒生涯,看似枯燥乏味,却为他后来成为“无人机发烧友”,打下了坚实的实操基础。

    谈起无人机,何涛如数家珍。从大学起,他就开始关注航模,利用课余时间逛网站、泡论坛,加QQ群讨论学习,广泛涉猎相关知识,“那个时候航模还没有普及,价格昂贵,就只能看看”。

    直到大学毕业,进入四川甘孜供电公司工作,手头逐渐有了一些积蓄后,何涛这才迎来人生中的第一架航模——他花费1800元,购买了一架亚拓450二手直升机航模。

    “当时这个航模很多配件都是坏的,也飞不起来,但我还是很喜欢。我把所有损坏的零件全部换上新的,一点点把它修好。”对于人生中的第一架航模,何涛很珍惜。之后的几年里,玩遥控航模、研究无人机技术、自学专业知识,成为他工作以外最大的乐趣。

    2012年,何涛从甘孜供电公司调动到永川供电公司。

    2015年,永川供电公司购置了第一台四旋翼无人机,但缺专职飞手。何涛当即递交了申请书,用他自己的话说,“终于开始做自己真正擅长并热爱的事了”。

    钻劲:用大力有余,入细心愈研

    5月1日,荣昌区110千伏昌坡北线15号塔附近。

    “三二一,喷火!”伴随着倒数声,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喷出一米多长的火焰,不一会儿,高空电线上的缠绕物便被烧成灰烬全部掉落。

    “厉害!”有人竖起了大拇指。

    操控着喷火清障无人机的何涛,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

    喷火清障无人机的发明还要从2016年说起。

    在一次与同事的交谈中,何涛得知处理输电线路上的空飘物时难度较大,还必须停电操作。随后的几天里,他天天琢磨这个难题,反复思考解决办法,最后想到利用无人机搭载喷火装置对线路上的异物进行带电清除。说干就干,何涛利用身边一切可以获得的材料,对自己的一台小型四旋翼无人机进行改造升级——家里的密封盒被拿来当作油箱,就连汽车雨刮喷水泵也被他“征用”为油泵。

    经过不断调试改进,第一代喷火清障无人机终于初具雏形,等待接受检验。

    那是一个下午,何涛与同事前往永川区毛家坡大桥旁一条35千伏的线路上进行首次试飞,任务是清除缠绕在电线上的一处塑料薄膜。

    “起飞!”无人机的四旋翼开始飞速旋转,但由于当天风速较大,加之无人机的动力配置相对较弱,无人机的飞行很不稳定,大部分动力都消耗在了悬停上。

    “花了好几个小时。”回忆起那个时刻,何涛仍旧心怀忐忑,“但最后还是成功了!虽然过程比较曲折,但至少证明了这个设计是具有可行性的。”

    随后,何涛不断改进自己的设计。2016年,第二代六旋翼喷火清障无人机正式投入使用,成为重庆市首台喷火清障无人机,填补了高空电力线路清障作业的空白。

    如今,何涛的喷火清障无人机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

    四年时间、四代产品,更新换代的背后,是何涛及其团队日复一日勤勤恳恳、殚精竭力的付出,但何涛还不知足,平日里不是在电脑上画图,就是在实验室里改装。激光笔对准、矢量喷头旋转等一系列功能正等待“上线”中……

    干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同许多匠人一样,何涛的身上总避免不了留下些手艺活儿的“印记”。

    “几年前,有一次我正在专心调试无人机,手肘不小心碰到了控制杆,桨叶突然快速旋转起来,右手的肌腱一下就被切断了。”何涛指着手腕,“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不是疼,而是糟了,要被老婆骂!”

    然而,即使是在伤口愈合期,何涛也没有停下来,他的理由很简单——“我的左手还可以操作电脑,不受影响的”。

    “没别的,就是喜欢。”喜欢这个词,在对何涛的采访中,被提到了很多次,他认为喜欢就是一件很纯粹的事,自己会不由自主地被带着引向深入。何涛掰着指头算:“你看,想要玩好无人机就要了解飞行原理,同时要懂得机电知识、内燃机知识;当市面上买到的配件满足不了我的需求时,我就要自学车床、铣床的操作使用;后来发现手工加工精度不够,就要转向数控加工;数控加工需要自己画图,我就又学习了建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知识的道路没有尽头,追求爱好的路上更是熙熙攘攘。

    2015年,何涛牵头组织了渝西片区爱好者成立航模协会,长期组织会员前往永川的中小学开展航模进校园活动,为孩子们宣传普及航空知识。

    不仅如此,何涛的无人机还在其他方面大放异彩——协助警方逮捕杀人嫌疑犯、帮助永川区人民武装部在防空演练中捕获非法无人靶机。

    荣誉如潮水般涌来,何涛工作室的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证书、专利、奖章。

    然而在目前所有荣誉中,“巴渝工匠”称号是何涛最有成就感的一項。

    匠人,专注于不断雕琢自己的作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作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何涛亦是如此,“‘巴渝工匠这个称号是对自己多年来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的莫大肯定”。

    “无人机是我毕生的热爱,可以的话,我想一直干到退休。”时光留下的不仅是对技艺的磨炼,同时也在打磨着何涛执着的匠心。

    相关热词搜索: 大神 俯首 一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