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伊索寓言的修辞学研究

    时间:2020-09-18 04:22:4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由于故事生动,想象丰富,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饱含哲理等特点,深受儿童,大人的喜爱。本书通过简短而精炼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易察觉的人间真理,而且大多是以动物为主,通过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将从《伊索寓言》中家喻户晓的《狐狸和面具》、《孔雀和白鹤》、《农夫和蛇》、《夜莺和燕子》、《发现金狮子的人》和《马、牛、狗和人》六篇入手,来归纳寓言故事中常用的修辞格,探讨寓言故事的语言特点。

    关键词:寓言故事;修辞格;语言特点

    作者简介:周梦(2000-),女,汉族,河南许昌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6--02

    作为在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伊索寓言着力表现内涵的讽喻和教训,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对儿童成长和成人处事都具有指导意义。同时运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动物或植物拟人化,让寓言故事更生动,更具体,更具有趣味性。接下来我们会从这六个短篇寓言故事来探讨伊索寓言中所运用的比喻,比拟,排比三种修辞格。

    一、比喻

    比喻,又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就是在心理联想的基础上,抓住并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其中一个事物来展现、阐释、描绘相关事物,交相辉映,混为一体。比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大类。比喻修辞格的使用可以使人物特点更加突出。在《狐狸和面具》和《孔雀和白鹤》中,比喻修辞的运用,使狐狸、孔雀、白鹤的性格特点更加明显,更具有讽刺意味。

    ①狐狸潜入了一个演员的住所,在衣柜里四处翻腾,最后找到一副大大的、十分中看的魔怪面具。他把面具拿起来端详了一番,不禁叹道:“唉,多好的脑壳呀!偏偏没长脑子,太可惜了!”

    ②孔雀嫌白鹤羽毛的颜色不好看,就嘲笑他说:“我穿金着紫,你的羽毛却是一片煞白,毫不美观。”白鹤回答说:“我高歌于星际,翱翔于苍穹,你却只会像地上的公鸡一般行事,趴在母鸡的身上瞎折腾。”

    句①把狐狸不识事物以及识力低下的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他把“面具”比作“脑壳”,以为它没有脑子,殊不知它只是一个面具。不识真面目却还在妄加评论,这警醒世人要谦虚行事,谦虚说话,谦虚做人。句②是孔雀和白鹤的对话,双方各有特点。白鹤把“孔雀”比作“公鸡”,认为它和公鸡一样。我们都知道,每个人或者每个动物生来就是与众不同的,不必嘲笑别人它所不具有的外貌,或许你也没有别人身上的优点,这其实也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衣着朴素而享有盛誉,胜似服饰华丽而声名狼藉。”朴实做人,实在做事。

    与小说文体相比,寓言故事更加直接,具体,一目了然,孩子也易于了解,读懂故事。在寓言故事中使用比喻修辞格,无论是本体,还是喻体,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或者是大家身边所熟知的事物。但在小说类文体中,喻体相对比较晦涩或者复杂。在巴金作家的小说《家》中,“风在空中怒吼,声音凄厉,跟雪地上的脚步声混合在一起,成了一种古怪的音乐,这音乐刺痛着行人的耳朵,好像在警告他们:风雪会长久的管治着世界,明媚的春天不会回来了。”运用借喻,把“风雪”比作旧势力,把“明媚的春天”比作新势力,“风雪”和“明媚的春天”作为喻体,比喻和拟人手法的结合使用,来表达“新势力”势必要与封建势力这股“风雪”有一番争斗。巧妙地运用了借喻方式表达了斗争初期的恶劣环境。小说文体中的“新势力”、“风雪”等名词得是在了解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下才能理会其中的含义,而且这类小说中的隐晦名词较于寓言故事中的“面具”、“脑壳”、“公鸡”也难理解。

    二、比拟

    比拟,就是利用心理联想机制,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拟人,就是把生物或无生物当作人,给他们以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声情笑茂。在寓言故事中,作者往往把动物、植物当作人,赋予他们人的感情色彩和形象色彩。在《农夫与蛇》、《夜莺和燕子》中,就有这样的描写:

    ①眼看自己的一斧子落了空,农夫心里十分害怕,唯恐蛇为报一斧之仇,把他也咬死了,于是便试图与蛇讲和。不料蛇回答说:“我一见那块被劈成两半的石头,你一见那座埋葬你儿子的坟,你我之间就再也谈不上有什么好感了。”

    ②燕子劝夜莺学她的榜样,在屋檐下栖身,和人类做邻居。夜莺回答说:“不,谢谢你,我可不愿勾起对往事的回忆,实在太痛苦了。”

    在《农夫与蛇》中,给予动物蛇以人的特征,而且能够与农夫谈话,双方因为一些纠葛,农夫想要和它和解,蛇却断然拒绝。无论何时,因为深仇大恨双方无法解决两者间的矛盾,但我们应该记住:生活在这世上,要以一颗宽容之心待他人,做到本心向善,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依旧值得期待!

    与散文相比,寓言故事中使用比拟修辞格,可以把喜爱的事物描写的栩栩如生、亲切可爱,也可以把自己所憎恨的事物,写的丑态毕露。伊索赋予蛇、燕子、夜莺人物特点,把他们之间的交流认为和人类一样,可以用语言沟通,赋予人格魅力。作家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写道:“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撒哈拉了,也只有对爱它的人,它才向你呈现它的美丽和柔情,将你的爱情,用它亘古不变的大地和天空,默默地回报着你,静静地承诺着对你的保证,但愿你的子子孙孙,都诞生在它的怀抱里。”这段对撒哈拉沙漠的描绘全是从拟人的角度去写的,亲切感人,表达了三毛对沙漠的喜爱之情,认为沙漠富有“美丽和柔情”,它还会“回报着你”,甚至还有“怀抱”。与较为简单的寓言故事相比,散文更需要读者去感受它的魅力,在语言层次上,笔者的语言特点也偏文學性,在思想层次上也需要读者去感悟。

    三、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发现金狮子的人》和《马、牛、狗和人》中出现了如下排比句。

    ①运气啊运气,你真令人捉摸不透!你既然给了我,偏偏又不让我拿到手。可叹金子宝贝没给我丝毫乐趣!可叹神的恩惠反倒成了祸害!即使我把它拿走了又怎么样呢?我该如何利用它呢?我究竟该怎么办才好呢?啊,有了!

    ②结果,在宙斯原来分配给人的岁月里,人纯洁而善良;继续活到马给的年岁,人就信口开河,高傲自大;活到牛给的年岁,人就俯首帖耳,埋头干活;可是活到狗给的年岁,人又变得牢骚满腹,动辄发怒了。

    第一句是发现金狮子的人却不会利用金狮子,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如:“我……呢”,“我……呢”“我……呢”?三个反问句显现出此人的不知所措以及有物而物无以致用,突出此人的纠结和犹豫,起到强调道理的作用。第二句的句式整齐,表现出人类的贪婪,同时也体现了马、牛、狗的性格特点,有利于读者分析动物形象,体悟人生哲理。

    在寓言故事中排比句法的使用,可以把故事讲述的更加具体和生动,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晰,显得气势磅礴。而在散文中,排比句法的使用也同样可以使文章语意畅达、感情洋溢、更富有诗意。如:作家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运用“一般排比句”、“层次排比句、”“总分排比句”、“补充排比句”和“排比句群”,增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如文中的“层次排比句”: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都江堰》) 将都江堰的急流浩荡,雄浑气势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极具视觉和心灵的冲击。但寓言故事中的排比句较多是“一般排比句”和“层次排比句”,句式简单,浅显易懂,有利于儿童阅读。

    四、结语

    通过探讨和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寓言故事还是小说、散文,都离不开修辞格。修辞格的使用会让文字更加传神,人物形象更具体,环境氛围更渲染。《龟兔赛跑》的故事我们小时候便明白:看似聪明而且天赋凛然却比不过踏实肯干的人;然而长大后,这一真理仍然不过时,要想成功,1%的天赋还不够,需要加上99%的努力,这一真理适用于所有人,无论是学生,还是成人。这世上不缺乏埋头苦干的人,努力肯干终究会闯出一片理想天地。读伊索寓言,我们会从每个寓言中学得一个道理,小时候读时觉得甚是有趣与感叹,会学习乌龟那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信念,会辨识兔子那种骄傲自满反而落后于他人的骄傲心理;长大后回味反思: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呢?这份道理其实也让我们明白,不能侍才自负;踏实肯干,刻苦努力,才是我们应有的品质。许多寓言故事言在此而意在彼,影射社会现实,揭露统治者的蛮横残暴、欺压百姓,同时也嘲讽人类的缺点,但也突出表现劳动人民的智慧,极具有教育意义,给人以启发。

    伊索寓言中大量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书中舍弃了对人的描写,用动植物喻人,而且书中的动植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身所经常见到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语言诙谐多趣,文字通俗易懂,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免于生涩或难懂,因此利于儿童阅读,利于成人学习最浅显易懂的道理。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学习使用修辞格,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使文章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商务印书馆2018:390,402,403.

    [2]李汝仪.伊索寓言全集[M].译林出版社2019:6,32,54,59,99,232.

    [3]史倡铭.《家》比喻修辞维译研究[D].喀什大学2017.

    [4]罗静晶.三毛《撒哈拉的故事》的修辞分析[D].天津大学.

    [5]李华.论余秋雨散文的排比运用 ——以《文化苦旅》为例[A].湖北: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文化傳播学院,2010.

    相关热词搜索: 伊索 修辞学 寓言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