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散文|怀念有大火炕的日子

    时间:2022-05-20 11:19: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散文|怀念有大火炕的日子

      农村人有句习惯礼貌用语,叫上炕哇,要不是往里坐哇,来个亲戚或串门子的,都往炕上请,席地盘腿而座于炕内,既代表一种诚意,又表示一份热情。下面达达文档网小编准备了散文|怀念有大火炕的日子,欢迎查阅。

    散文

      农村大小雪间每户都要杀一口大猪,并邀请村民们一起吃杀猪菜,数十人盘腿坐在大炕里,喝酒吃肉庆祝丰收,顺便录个视频放到村群里面,让出门在外的人看了好生羡慕。居住在城里圈子小,总感有几分冷清。村亲甚至亲亲都觉得越来越疏远了,没有那一条大炕上,围坐十几个人边吃边说,那暖和亲热的氛围。因此特别怀念远去了的有炕日子。北方寒冷之地,居住在平房的人,家家用土坯盘一条顺山大炕,从南墙至北墙,加上炕沿边足有两米宽,高有二尺多,内部全是行道,顶部用炕板封盖,形成一个畅通的纵向网格,锅头和炕头相连,灶堂烟火穿网格出烟囱,大火炕变热,整个屋子变暖,小时候家家都是这样。今天看了暖气片的原理,明白火炕跟它是一个家族,火炕是暖气片的祖先,只是用泥土做了构架,灶台是热源口,烟囱就是出口,墙上擦板子是控制阀。图现在城里住楼房的喜欢地暖,实际古时地炕也有,读《红楼梦》才知,地炕是古建筑中最考究的取暖方式,灼热的烟气走地面下的通道,将砖砌的地面烘热,一般富户才有。

      农村人有句习惯礼貌用语,叫上炕哇,要不是往里坐哇,来个亲戚或串门子的,都往炕上请,席地盘腿而座于炕内,既代表一种诚意,又表示一份热情。过去咱们中旗人又叫“科布尔”人,包含另一层意义,当然只是个民间传说,但足以说明炕对人生活的重要。科布尔之地人最早游走的商人多在游牧人心里,有留来暂往之说,因为“科布尔”谐音和‘炕沿边’相似,不上炕里炕沿边坐一会儿便走,说明不是主人。人常言“家暖一道炕”,有了火炕家总是热乎乎的。尤其屋外冰封雪地时,火炕保暖作用更显现。一条火炕温热度是有次序之分,有大炕头、二炕头、三坑头之说,人们随时代,编不同版本顺口溜,最早大炕头点灯,有了电灯后,变成大炕头拉灯,二炕头歇心,三炕头做梦,四炕头挡风。盘炕是项技术活,盘对灶火不烟炕又热,盘不对麻烦,一般都请专业人做。烧炕也是技术活,随季节变化而变换。春天风大烧柴禾多,夏天天热烧点干粪,秋天凉人忙烧煤,冬天冷烧碳多。

      儿时记忆颇深的地方,就是家里的那条顺山大炕,大炕由南墙至北墙,足有六米长,宽加上木板炕沿有两米,印象中自家大炕是村里当时最大的炕,前面是几扇窗户,一尺高的土窗台,儿时姐弟们都是通过爬窗台学会站立走路,在炕上跑跳蹦跶,站在炕上透过仅有的三大块玻璃,看奇妙的院落,炕铺一条大苇席,平时席子磨烂了边,我母亲用布缝押好。逢年过节灶堂火烧大时,炕头角处席子常被烫烂,衬点木板或铁皮救急。席子实在烂的没法,也只能挨到春节时,我父亲才到供销社买块新席替换,席子最早是苇席,后来变成竹席,最早炕沿是用一条长木头板做的,后来水泥边代替。记得母亲做熟饭,她老坐在坑头边,给一大家人盛饭舀水,炕中央放上两大笼的熟食,一家人围坐炕上其乐融融,热乎乎地吃饭。饭前或饭间时,父亲老训话不听话的儿女,至今总觉盘脚稳手坐在炕上说话,才有威严和神圣感。

      我还见过更大的炕,在科布镇北,马路东有个车马大店,院里全是车马,人住的是一个一眼望不头的大家,一进屋东西两条炕,长长通至北墙,连接两大灶台。车马倌每人一卷铺盖,炕上长长排一溜,店家两位妇人给推莜面窝窝,这一影像至今都记得。过去旅店也是土炕。

      冬日母亲坐在炕头做针线一做半夜,我们兄妹几个爬在坑上写作业。到夜间休息时整盘大炕,人睡的满满当当,那会人多家大,充满吵闹也充满温馨。冬天早晨家冷,冷的衣服像铁似的,睡在炕上不愿起,父亲早早生着火炉,挨个给儿女们烤棉腰子,烤暖赶紧穿。人多贴(叠)盖窝成了一项艰巨任务,家里面大的教小的,挨肩肩都得学会贴,需要把枕头被褥,贴放平整挺立,棱角还得分明,在后炕垛好苫上单子才行。快过年时家里面自已生豆芽,母亲把豆芽盆放在盖窝垛底下,为了取适宜其生长的温度,早晚亲自换水,绿豆芽几天就长的齐刷刷白生生,黄豆芽胖乎乎弯生生。早上和好面,把面瓷盆放在炕头角,到时面自然起得鼓蓬蓬的,中午正好蒸馒头,那会的人没有独立的厨房,炕成了厨案,案板一放所有的活全干,什么揉面蒸馒头,切菜,擀面皮,擀饼子,搓莜面,推窝窝。每到正月初一,我父亲烙大半天糖饼,案板上码放饼子齐齐整整,小盘小盆的一放占半炕。冬日夜长大集体时,母亲偶尔请专业队的段师付,到我们家给说书,给师傅沏上酽酽茶水,供上好纸烟,听书人一坐大半炕,那会儿人没收音机电视机等,听人说书老高兴啦。

      过去做事宴时,不像现在到大饭店举办,全是在自个儿家个人做,家人多做事宴也多,一做事宴于炕头上放一糕瓮,窗台上坐一位把糕瓮的师傅,专门看管拿取热糕,我家亲戚我叫姑夫,他老给干把糕瓮的活,有一次还把人家脚让炕头灼着。宴席开始人们都是炕上盘腿坐,规规矩矩按辈份大小,一盘大炕坐两桌。一般自家不够坐,还得借用有大炕的人家家用,我们这一代人,和现年轻人比,做事宴真是太憋屈和简朴。

      每年春季,我妈手工做醋,媳妇们多供好几家人吃醋,炕里边靠着墙,一摆三四个大瓮,有时怕炕温度低,还在瓮上披挂皮毛。炕上一放就是一个多月,村里几个女人们互相帮忙,站在炕上搅醋。

      秋天农忙时,中午吃过饭,家人还能躺炕上小憩一会儿,晚上盘腿坐炕上,大人抽袋烟喝口茶,夜间用炕热温暖身躯,一觉睡醒,所有的劳累疲惫都消除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时,村里生活改善,家家盖起砖瓦新房,炕和锅头用间扇隔开,锅头在厨房里,厨房有了厨柜餐桌,并且炕席被各种花式的油布替代,我家炕上铺的油布,换了好几回,最初是深蓝色油布,后是图案色彩分明的格式油布,最后是鲜艳大花款。媳好把油布擦得光洁明亮,炕成了家里一道风景画,不再用作厨案。不过一到冬闲时,炕上面又热闹了,三五成伙的女人们,开始坐在热炕上围着“亮红尖,争上游”。偶尔邀几个人,坐在热炕上打半夜的麻将。

      冬季如果自家猫咪在炕头烫脑袋睡,第二天肯定要气温下降。过去咱们农村人,个个腰板直溜,就是睡大炕睡出来的,现在人们睡床,反而尽患腰椎病的,因为炕温暖、平直又硬,床凉易塌伏变形。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硬板床席梦思不如一条大炕。一条顺山大炕,一处人间烟火,一处温馨港湾。热乎乎硬铮铮一条火坑,是咱北方高寒地区农耕人生存第一依托,在火坑上诞生、成长、歇息,传承一代又一代。

      “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过去农耕人的希望早已实现,今天全民步入小康生活,随着城镇化推进,到处高楼林立,火炕和人们已渐行渐远,但有火炕的那段岁月里,所有的温馨和快乐,难过和愁惆,成为心中一份厚重的怀念。

     

    相关热词搜索: 散文 随笔 怀念有大火炕的日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