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策划方案 > 正文

    (弘扬沂蒙精神彰显时代价值

    时间:2020-08-26 08:04: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弘扬沂蒙精神 彰显时代价值

     中共蒙阴县委党校 张文卿

     【内容提要】“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灵魂。沂蒙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在沂蒙老区的一种具体承载,是沂蒙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先进群体意识。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沂蒙山区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突飞猛进,人们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有了新的变化,为沂蒙精神不断地注入了新的内容。经济建设以及各项事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沂蒙精神之花,已开遍整个沂蒙大地,并结出丰硕果实。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沂蒙精神已经超越了时空,具有普遍的意义。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沂蒙精神 发展 弘扬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的群体意识和精神风范,反映了沂蒙人民的政治信仰、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是山东党政军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升华优秀民族文化品质,逐步形成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时代精神。它根植于沂蒙大地,哺育着沂蒙人民,鼓舞着沂蒙人民奋勇前进。这一精神集中体现了沂蒙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是推动临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沂蒙精神不断地从实践中吸纳新的内容,不断地丰富、充实,达到新高度,进入新境界,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反映了沂蒙精神的与时俱进性,展现了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发掘革命文化内生力,推动临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沂蒙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临沂作为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几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加上世代相传的勤劳、质朴、勇敢、智慧等优秀品质,构成一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历史文化内生力,为沂蒙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沂蒙精神,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在党的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光荣传统。1938年,党中央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指示建立沂蒙抗日根据地。1939年,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山东,到达沂蒙山区之后,山东党、政、军机关,华东局、华东军区机关相继在沂蒙山区建立;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在这里工作、战斗过。当时的沂蒙山区成了山东乃至华东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这样的历史背景,这样的历史实践,就是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的漫长的岁月里,沂蒙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五种形态:一是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精神形态;二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设时期的沂蒙精神形态;三是改革开放以来至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沂蒙精神形态;四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世纪末的沂蒙精神形态;五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新时期的沂蒙精神形态。

     沂蒙精神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沂蒙精神首先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心一意为民族解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行为的感染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为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而奋斗的纲领,经过大革命时期、十年土地革命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从纵向看,沂蒙精神发端于临沂历史文化,形成于革命文化,发展于现代文化,是不同形态沂蒙精神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临沂优秀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文化与改革开放现代文化的有机统一。在革命战争年代,饱受“三座大山”压迫之苦、对新生活充满强烈向往的沂蒙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以极大的热情和崇高的精神,积极参军参战,碾小米、做军鞋、送弹药、抬担架,全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参军入伍,100多万人参战支前,6万多革命烈士牺牲在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了同仇敌忾与日寇血战到底的著名"抗日楷模村"渊子崖,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大批先进典型。党的培育,血与火革命战争的洗礼,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沂蒙人民逐渐形成了坚信党的领导、热爱人民军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的政治信仰;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顾全大局、勇于奉献、自我牺牲的价值观念。沂蒙人民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政治觉悟,无疑是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来源。而作为当代形态和最高形态的新时期的沂蒙精神,是在沂蒙精神前四种形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容更丰富,时代特点更明显。

     从横向看,沂蒙精神产生之后,又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得以丰富和发展。沂蒙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文明成果,渗透在临沂市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通过沂蒙人民的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军事文化、社会文化、群众文化显现出来,是沂蒙文化的灵魂。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人民继承发扬这种精神,战天斗地,治山治水,使历史遗留下的贫困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沂蒙人民把沂蒙精神与改革创新意识结合起来,开拓奋进,锐意创新,干事创业,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子,迎来了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历史新时期。沂蒙精神不仅属于沂蒙山区,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是山东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1992年7月,江泽民同志到临沂视察,对沂蒙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写下了“弘扬沂蒙精神,振兴沂蒙经济”的题词,这既是对沂蒙精神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临沂人民的极大鞭策,为新时期沂蒙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使沂蒙精神得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所以无论从新时期沂蒙精神的历史地位上看还是从其实践意义上分析,沂蒙精神都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别重要的价值。

     二、弘扬沂蒙精神的必要性

     沂蒙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是沂蒙人民留给我们的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1999年1月,胡锦涛同志到临沂视察时指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临沂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创立了光辉的业绩,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临沂人民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改革开放以来,把发扬革命传统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沂蒙精神。”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沂蒙精神已经超越了时空,具有普遍的意义。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弘扬沂蒙精神是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需要

     沂蒙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是沂蒙人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过程,强调的是思想解放对沂蒙精神形成、发展的促进作用。革命年代,敌强我弱,要想坚持斗争,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沂蒙人民在党的邻导下,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唤起了人民的自尊心和救国热情,不畏艰难,英勇奋斗,以弱小的队伍和简陋的武器,与阵势强大的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战胜内外强敌,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从另一方面来讲,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中,明显地包含了解放思想、不安于现状、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意志和气质。沂蒙精神所具有的这种显而易见的时代意识,对于促进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可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沂蒙精神的灵魂,是中国革命得以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

     革命需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建设同样需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新时期的沂蒙精神本质上讲是一种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当前,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可以激发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下决心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经济能不能快速发展,建设步伐能不能大踏步前进,一个不可忽视的阻力就是思想禁锢和传统积习太深,必须通过弘扬沂蒙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起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创新思想意识,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实现思想认识上的突破性飞跃。

     历史证明,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不断发展,最重要的并不在于我们有无有利的国际国内形势,而在于我们有无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有无强大的精神支柱。弘扬沂蒙精神,坚定立场,知难而进,励精图治,正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保证。

     (二)弘扬沂蒙精神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需要

     沂蒙精神是时代的产物,与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沂蒙精神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在革命年代,沂蒙人民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艰苦创业,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沂蒙人之所以能够爱党爱国、艰苦创业,党之所以能够在沂蒙人民心中有如此大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先进性,能够密切联系群众、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

     江泽民同志曾从讲政治的高度,阐明了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是党执政的基石和发展的根本,是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是党的建设和全部工作的永恒话题。失去先进性,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势必亡党亡国。这就警示我们,对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保先教育一定要抓紧,决不可有半点松懈。弘扬沂蒙精神,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结性,是中国共产党拒腐防变,提高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需要。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每一个党员置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除此之外不能谋取任何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自身的建设,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精神蕴涵的先进性就是不怕苦、不怕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沂蒙精神的先进性突出地从王廷江、朱崇跃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身上展现出来,他们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发挥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模范作用。沂蒙精神作为我们党精心培育和沂蒙人民共同创造的先进群体意识,它所表现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应当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弘扬沂蒙精神,保持党的先进性,最关健的是我们每个党员都能把沂蒙精神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和实践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的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弘扬沂蒙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沂蒙精神本身所具有的诚实、守信、公正、协作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逐渐渗透进社会的各个层面,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纠偏存正的引导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齐鲁文化长期熏陶下,沂蒙人民形成了不等不靠、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思想意识。正如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的:“艰苦奋斗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沂蒙人民靠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劲头,取得了一个个令世人瞩目的业绩,一举摘掉了贫困地区的帽子,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的竞争的经济,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高度自觉地把自力更生勇于创新作为一种能动的进取精神。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地弘扬沂蒙精神,把沂蒙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发挥我们的创业智慧和创业精神,艰苦奋斗、知难而进。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继承优良传统,赋予艰苦奋斗以新的时代内涵,将不畏艰难困苦、锐意进取、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为人民利益甘于奉献的思想品德融入沂蒙精神,发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实践中完成了一次新的文化创新,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念起了重要的补充与扶正作用,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有着不可忽视的激励作用。沂蒙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形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在继承传统沂蒙精神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锻造出新时期的沂蒙精神。新时期的沂蒙精神是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动力源泉,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三、进一步弘扬和实践新时期的沂蒙精神

     (一)要把弘扬沂蒙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新时期沂蒙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一种当代形态,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作为一种文明成果,它己成为中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本身具有值得大力推广和发扬的重大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讲,沂蒙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弘扬和实践这种精神,将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三个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要把弘扬沂蒙精神与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伟大的事业,必须有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精神,也要以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发展中凝成的宝贵财富,是团结和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沂蒙精神充分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本质要求。新时期沂蒙精神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塑造新时期沂蒙人的形象,既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要弘扬新时期的沂蒙精神,把它与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学习邓小平理论结合和统一起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力求实现新时期沂蒙精神理论化。弘扬沂蒙精神,就是从山东实际出发,鲜明生动地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民族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他们继承和发扬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怕艰难险阻,大胆开拓创新,在平凡的工作中争创一流业绩;引导他们大力弘扬讲大局、讲风格、讲奉献的光荣传统,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自觉为党为国分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要把弘扬沂蒙精神与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紧密结合起来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建设,我们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时代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要不要艰苦创业?对外开放了,还要不要自力更生?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时代课题。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江泽民同志指出:"进行伟大创业,必须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伟大的创业,必须大力弘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告诫全党,要牢记"两个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时期沂蒙精神来源于新时期的伟大创业实践,并在这种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它也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它的价值,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因此,在弘扬新时期沂蒙精神的过程中,必须永远将实践放在第一位。

     弘扬沂蒙精神,就要继承和发扬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基本国情,不忘艰苦奋斗本色,积极投身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求真务实、艰苦创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要使新时期沂蒙精神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力求实现新时期沂蒙精神的实践化。

     (三)要把弘扬沂蒙精神与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能不能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关键看能不能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结合,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当今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革,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的党和国家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站在十字路口的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是给沂蒙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树立和贯彻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新的历史使命前,沂蒙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求是实干、无私奉献、顾全大局、为国分忧,沂蒙精神仍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沂蒙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我们沂蒙人民更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围绕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要求,不断努力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更加密切地联系群众,服务人民。要以弘扬沂蒙精神为动力,进一步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坚持"三个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

    相关热词搜索: 弘扬沂蒙精神 彰显 沂蒙 精神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