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调查报告 > 正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教案

    时间:2021-03-02 04:01:0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第1单元 负 数 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负数产生的意义。明白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2、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难点:体会负数的重要性,理解负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 和 3℃ 各代表什么意思?)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

    (2)教师讲解0℃的意思: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1)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2)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3、教学例2。

    (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3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存入(+)”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像2000,500这样的数表示的是存入的钱数;而前面有“-”号的数,像-500,-132这样的数表示的是支出的钱数。

    (3)教师:上述数据中500和-500意义相同吗? (500和-500意义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

    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快速而又准确地表示出向东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进20步和后退25步吗?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师把学生的表示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4、归纳正数和负数。

    (1)你能把黑板上板书的这些数进行分类吗?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展示分类的结果,适时讲解。

    像+8,+4,+2000,+500,+100,+20这样的数, 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数,前面的+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像-8,-4,-5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负数。

    (3)那么0应该归为哪一类呢? 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发表意见。

    (4)归纳: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5)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 鼓励学生注意联系实际举出更多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2题。

    组织学生动手填一填,在小组中交流检查。

    四、作业布置 1、先读一读,在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8 +23 17 -41 5.5 -0.7 0.004 0 正数:( )
    负数:( )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3题。

    第2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数 【教学目标】 1、借助直线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
    初步体会直线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以及正数与负数的比较。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直线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

    难点:充分理解正数、0、负数,能正确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用白板课件演示教材第5页的主题图。

    教师: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3。

    (1)教师: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

    (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3)让学生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4)教师总结:
    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

    2、观察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①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②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师及时小结:
    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4、5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第2单元 百分数(二)
    第1 课时 折 扣 【教学目标】 1.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2.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折扣”的含义。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 (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课件出示)
    (3)引导提问: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 (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5)学生动手操作、计算、讨论,找出规律:
    原价乘以70%恰好是标签的售价 或 现价除以原价大约都是70%。

    (6)归纳定义。

    通俗来讲,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如八五折就是85%,九折就是90%。

    2、解决实际问题。

    (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①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②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原价×85%=实际售价 ③学生独立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①导学生理解题意:只花了九折的钱怎么理解?以谁为单位“1”? ②学生试算,独立列式。

    ③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并板书。

    3、提高运用 在某商店促销活动时,原价200元的商品打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几个,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个商品售价多少元? 引导学生分析,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让学生明确:“折上折”相当于连续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练习题。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

    第2课时 成 数 【教学目标】 1.明确成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2.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成数的理解和计算 难点: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学生汇报相关报导)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成数的含义。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成数 分数 百分数 二成 十分之二 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
    350×(1-25%)
    方法二:350-350×25% =350×75% =350-350×0.25 =350×0.75 =350-87.5 =262.5(万千瓦时) =262.5(万千瓦时)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第4、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第 3课时 税 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可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绿色圃中小学教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

    难点:税额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课讲授 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10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 (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5% = 30×0.05 = 1.5(万元)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5、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10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第 4 课时 利 率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
    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2.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以及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一来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来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利率 二、新课讲授 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例题中王奶奶存入的5000元就是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

    (2)阅读教材第11页表格,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学会填写存款凭条。

    课件出示存款凭条,请学生尝试填写。然后评讲。

    (要填写的项目:户名、存期、存入金额、存种、密码、地址等,最后填上日期。)
    4、利息的计算。

    (1)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计算连本带息的方法:
    连本带息取回的钱 = 本金+利息 (3)学生阅读理解例4,计算后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5000+5000×3.75%×2 =5000+375 =5375(元) 答:到期后可以取回5375元钱。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2、李阳的爸爸将一笔款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是4.75%,到期时得到的利息是5700元,李阳的爸爸当初存入的是多少钱? 3、乐乐把5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两年,年利率是3.75%,到期后,他准备把利息的80%捐给“希望工程”。乐乐捐给“希望工程”多少钱? 四、课堂小结 什么叫本金?什么叫利息?什么叫利率?如何计算利息?怎么计算取回的总钱数? 第 5 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2.通过归纳整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认真审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们更多的应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来回忆下之前的内容。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随机板书,绘制表格。

    知 识 回 顾 知 识 回 顾 知识点 内 容 摘 要 解题关键 折扣 几折表示百分之几十 原价×折扣数=现价 1、找准单位“1” 2、正确理解数量关系 成数 几成表示百分之几十 税率 应缴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取回总钱数=本金+利率 二、综合运用 课件出示例5。

    1、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利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归纳出解题思路。

    提问启发:“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 引导回答: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元。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归纳整理解题思路:
    (1)在A商场买,直接用总价乘以50%就能算出实际花费。

    (2)在B商场买,先看总价中有几个100, 230里有两个100,然后从总价里减去2个50元。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再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A商场:230×50%=115(元)
    B商场:230-2×50 =230-100 =130(元)
    115<130, 答:在A商场买应付115元,在B商场买应付130元;
    选择A商场更省钱。

    4、总结思考:在什么时候这两个商场价格差不多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解。

    2、完成练习二第12题,再集体交流订正。

    3、完成练习二第13题。“折上折”是什么意思?这么计算呢? 4、完成练习二第14题。

    5、完成练习二第15题。提示:增长为“-0.068%”表示什么意思?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将如何运用到生活中呢 第6课时 生活与百分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16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设计合理存款方案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信息搜集的全过程,提高搜集信息和综合运用信息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成功的喜悦,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搜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难点: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

    教学教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生课前搜集现在的利率和存款方案 教学过程:
    1、活动一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储蓄的相关知识,知道了生活中离不开百分数,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生活与百分数。(板书:生活与百分数)
    师:昨天我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让你们去调查一下附近银行的最新利率,并与教材第11页的利率表进行对比,了解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我了解到现在的活期存款利率是0.35%,和2015年10月公布的利率一样。

    生2:我了解到现在的三个月的定期存款年利率是2.85%,比2015年10月公布的利率高了1.75%。

    生3:我了解到现在的六个月的定期存款年利率是3.05%,也比2015年10月公布的利率高。

    生4:我了解到现在的一年的定期存款年利率是3.25%,也比2015年10月公布的利率高。

    生5:我了解到现在的两年定期存款年利率是2.10%,和2015年10月公布的利率一样。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师:你们知道国家为什么要调整利率吗?(向学生介绍:国家为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增长,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况来随时调整利率。)
    2、活动二 (1)调查理财方式。

    师:除了以上关于利率的事情,你们还调查到了什么? 生1:我还调查到了银行除了有普通储蓄存款外,还有一种是购买国债。

    师: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1: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券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生2:我补充一下,教育储蓄存款的利率和整存整取的定期利率一样。六年期的按定期5年的利率。

    生3:我还调查到国债分为三年期和五年期,它的利率比定期利率要高很多。三年期年利率是5%,五年期年利率是5.41% 师:你们了解得真详细,这下我们大家对国债就更清楚了,谢谢你们。

    师:板书国债的利率。

    (2)提出探究问题。

    课件出示:李阿姨准备给儿子存2万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学,请你帮李阿姨设计一下,黑板上的三种理财方式哪种的收益更高? (3)学生用计算器独立完成后,进行小组内的交流。

    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三种方式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式,先让学生讨论清楚三种储蓄方式,然后自己独立思考,再列式计算,最后通过对比发现本金和存期相同时,利率越高利息越高。

    3、千分数和万分数 (1)千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千分数。千分数也叫千分率。与百分数一样,千分数也有千分号,千分号写作“‰”千分号具有一切百分数的特点。例如:某市2012年人口总数是3500000人,这一年出生婴儿28000人,该市的人口出生率是8‰。2011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604万人,出生率为11.93‰,死亡人口960万人,死亡率为7.14‰;
    自然增长率为4.76‰。

    (2)万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万分之几的数,叫做万分数。万分数也叫万分率。与百分数和千分数一样,万分数也有万分号“‱”。万分数也具有一切百分数和千分数的特点。例如:一本书有10万字,差错率不能超过1‱,即该书的差错数不能超过10个。

    4、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第 3 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1)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 学 过 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教材第17页的建筑物及物品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这种形状的物体,谁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形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样的形状。

    2、 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教学例1:认识圆柱 (1)认识圆柱的面。

    师: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看书,引导归纳。(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2)认识圆柱的高 a.操作思考: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b.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c.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d.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8、19页“做一做”习题。

    2.做第20页练习三的第1题。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圆柱的知识,你们对圆柱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第2课时 圆柱的认识(2)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 学 过 程】 一、 新课导入 1、 出示一些圆柱形建筑物以及其他圆柱形物品图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二、探究新知 例2:圆柱的侧面展开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2)
    操作探究。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3)
    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归纳: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9页“做一做”习题。

    2.做第20页练习三的第2~5题。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圆柱的知识,你们对圆柱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第3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1)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引入 1. 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同学们,圆柱的表面积指什么?怎样求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二、教学新知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的含义。

    (2)推导公式。

    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3)小组讨论。

    (4)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即:S=Ch。

    (5)练习:完成第21页的“做一做”习题。

    2.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2页“做一做”习题。

    2.完成第23页练习四的第1、6题。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圆柱表面积的知识,你们对圆柱表面积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第4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2)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引入 2. 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圆柱的表面积公式是什么?侧面积公式是什么?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例4。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 (3)尝试计算 (4)汇报订正。

    2、学生独立完成P22“做一做”第1、2题,老师巡视,并指导,让学生学会灵活的应用所学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3、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2页“做一做”习题。

    2.完成第23页练习四的第2~5、7题。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圆柱表面积的知识,你们对圆柱表面积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第5课时 圆柱的体积(1)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旧知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揭示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教学新课 1、例题5(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

    (2)教具演示。

    (3)通过观察,讨论。

    (4)引导归纳。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2、应用公式 尝试完成教材第25页的“做一做”习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的第1、2、4、6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圆柱体积的知识,你们对圆柱体积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第6课时 圆柱的体积(2)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1、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2、应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旧知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复习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6 (1)出示例6,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 (2)学生尝试完成例6。

    (3)集体订正。

    ①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 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答:因为502.4大于498,所以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习题。

    2、完成练习五的第3、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圆柱体积的知识,你们对圆柱体积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第7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提出问题 师: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们遇到过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问题,你们还记得是怎样解决的吗? 2、 揭示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出示例7, (1)读题,理解题意:
    条件:瓶子内直径是8厘米,瓶内水高7厘米,瓶子倒置后无水部分的高18厘米的圆柱。

    问题: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2)质疑。

    这个瓶子是圆柱吗?怎样求出它的容积? (3)实物演示。

    用两个相同的酒瓶,内装同样多的水进行演示。

    (4)尝试解决。

    3.14×(8÷2)2×7+3.14×(8÷2)2×18 =3.14×16×(7+18)
    =1256(cm3)
    =1256(ml) 答:这个瓶子的容积是1256ml。

    2、引导归纳。

    3、 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可以利用体积不变的特性,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再求容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7页的“做一做”习题。

    2、完成练习五的第7~15题。

    第8课时 圆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2、 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展示教材第31页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2、揭示课题:圆锥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圆锥形物体。

    2、教学例1,圆锥的认识。

    (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后,说一说圆锥有哪些特征? (2)讨论交流。

    (3)认识圆锥的高。

    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4)引导归纳。

    圆锥的特征: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扇形。

    三、课堂练习 1、活动游戏。

    将三角形纸片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 2、 完成第32页“做一做”的习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圆锥的知识,你们对圆锥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第9课时 圆锥的体积(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1、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提出问题。

    出示一个铅锤,并提问:你有办法知道这个铅锤的体积吗?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2。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 (3)实验探究 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让学生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4)讨论探究。

    (5)引导归纳。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练习六的第1~6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圆锥体积的知识,你们对圆锥体积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第10课时 圆锥的体积(2)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2、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回顾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计算几个简单的圆锥体积。

    二.新知探究 1(1)出示例3 已知近似于圆锥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这堆沙堆的的体积。

    (2)要求沙堆的体积需要已知哪些条件? (3)题目的条件中不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应该怎么办? (4)分析完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将计算步骤写在教科书第26页上.做完后集体订正。(注意学生最后得数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2题。

    2、完成练习六的第7、8、9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圆锥体积的知识,你们对圆锥体积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第4单元 比例 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活动,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接龙游戏 2:3=():()=():()=():()=():()........ 二. 探究新知 (一)
    视频导入 1. 歌唱国旗的儿歌----进行国旗教育。

    2.引导学生回忆在哪些场合见过国旗。

    (二)
    理解比例的意义 1. 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1)
    出示操场和教室的两面国旗的尺寸,并根据这两面国旗的尺寸写出长与宽的比。

    (2)
    求出这两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 (3)
    指明什么是比例,并揭示课题。

    (4)
    介绍比例的分数形式。

    (5)
    出示天安门和签约仪式下的国旗尺寸,并根据这两面国旗的尺寸,写出长与宽的比并求比值。

    2.深化理解比例的意义 (1)两面国旗的宽与长的比的比值也是相等的,两面国旗的宽与长的比也可以组成比例。

    (2)两面国旗的长与长的比、宽与宽的比的比值也相等,每两面国旗的长的比与宽的比也可以组成比例。

    (3)揭示不同国旗形状不变的奥秘。

    3.归纳小结:比例的意义 三. 巩固练习 (一)
    举一反三,我会写 请你写出比值是5的两个比,并组成一个比例。

    (二)
    深思熟虑,我会判 1.判断下列每组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

    (1)
    0.6:0.2和 (2)20:5和1:4 小结: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2.下列各表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路程/km 30 40 时间/时 2 3 总价/元 100 200 衣服数量/件 5 10 (三)
    对号入座,我会选 1.下列哪些是比例呢? 8:2 2 :1 =9:4.5 40:5=4×2 小结:比和比例的区别。

    2. 下列能与 组成比例的是( )
    3:5 5:3 3. 9的所有因数配上( )可以组成比例 27 2 10 (四)
    灵学活用,我能行 小组合作要求:请用照片中的4个数写出比例,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写得最多。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和比例有关的知识,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第2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 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比例,谁能说一下什么叫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0.5:0.25和0.2:0.4       1∶5和0.8∶4;
        7∶4和5∶3            80∶2和200∶5 (一是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同,二是看他们化成最简比是否相同)   3、今天老师将和大家再学习一种更快捷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同学们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41页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和内项。

    (学生看书时,教师板书:2.4:1.6=60:40)让学生指出板书中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学生回答的同时, 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2. 4 : 1.6 = 60 : 40       外项   内项 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出示例1。

    (1)教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

    (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生分别计算出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

    教师板书:
    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2)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存在这样的特点呢? 学生分组计算前面判断过的比例。

    (3)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所有的比例都有这个样的特点,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特点说出来?(可多让一些学生说,说得不完整也没关系,让后说的同学在先说的同学的基础上说得更完整.) (4)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并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教师说明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5)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 指名学生改写2.4:1.6=60:40   这个比例的外项是哪两个数呢?内项呢? 当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 怎么样?(边问边画出交叉线) (6)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相等。以前我们是通过计算它们的比值来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的。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后,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三、拓展应用       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能写成几组就写几组) 5、8、15和24         总 结: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通过以上学习,大家一定进一步了解比例了吧?          四、作业布置  1、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3:4和6:8能不能组成比例。

    2、先应用比例的意义,再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9和9:12 0.5:0.2和10:4 1.4:2和7:10 第3课时 解比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能力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目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那么组成一个比例需要几项呢?   3、比例有几种表示形式? 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1、出示埃菲尔铁塔挂图   2、出示例题   (1)读题。

      (2)从这道题里,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3)在这信息里,关键理解哪里?(埃菲尔铁塔模型与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比是1:10)   (4)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1:10)(板书)   (5)还有一个条件是什么?(埃菲尔铁塔的高是320米)   (6)我们把这个条件换到我们的这个关系中,就是(板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320=1:10)   (7)这道题怎么列比例式解答呢?请同学们想想,想出来的同学请举手。

      (8)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解:设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为x米”,把这个x代入这个数学模式中就组成了一个比例式(板书x:320=1:10)   (9)这样在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还有几个项不知道?   (10)不知道的这个项,我们来给它起个名字,好不好?叫做什么?(板书:未知项)   (11)指着x:320=1:10,问:“这个未知项是多少呢?那怎么办?”谁上来做做? (指名板演)   (12)为什么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呢?10x=320×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13)对了,把上面的比例式改写成下面这样一个等式,就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改写成了一个等式,这个等式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呀?(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那么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就叫做什么?(解方程)那么在这个比例式中,我们知道了任意三项,要求出其中一项的过程又叫做什么?(解比例)出示比例的意义。

    (15)我们解出的答案对不对呢?怎么知道?可以怎样检验? (把结果代入题目中看看对应的比的比值是不是能成比例.)   (16)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引导学生从比例的意义上来解。

    3、教学例3 过渡:我们知道比例还有另一种表示形式,当是=这样形式的时候,又该怎么解呢?   (1)出示例3,问:这题与刚刚那个比例有哪些不同?   (2)解这种比例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找出比例的外项、内项)   (3)在这个比例里,哪些是外项?哪些是内项?   (4)解答(提问:你们是怎么解答的?)、检验。

      (5)= 三、拓展应用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乘积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项是3,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四、总 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第4课时 正比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1、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及其判断方法。

    难点: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现思考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四顾旧知,复习铺垫  1、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  2、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求工作效率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

    (1)
    出示例题情境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表格。

    问:你有什么发现? (3)
    说明正比例的意义。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明确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板书出示: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子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理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4)
    用字母表示 (5)
    依据下表中的数据描点。(见书)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四、课堂练习:  1、P46“做一做” 2、练习九第1、3~7  第5课时 反比例 【教学目标】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的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关的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积一定,进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的关系式。

    难点: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下面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购买练习本的价钱:
    0.80元,1本;
    1.60元,2本;
    3.20元,4本;
    4.80元6本. 2、 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2、教学例2。

    (1)
    出示课文例题情境图。

    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① 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

    ② 杯里水的高度不相同。

    ③ 杯子底面积小的,水的高度比较高,杯子底面积大的,水的高度比较低。

    (2)出示表格。

    杯子底面积/cm² 10 15 20 25 30 … 水的高度/cm 30 20 15 10 5 … 请学生认真观察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

    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不难发现:底面积越大,水的高度越低,底面积越小,水的高度越高,而且高底和底面积的乘积(水的体积)一定。

    教师板书配合说明这一规律:
    30×10=20×15=15×20=„„=300 (3)归纳反比例的意义。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明确说明反比例的意义,并板书。

    板书出示: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4)
    用字母表示:xy=k 三、拓展应用 练习九第2题 四、总结 说一说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特征。

    五、作业布置 完成P48“做一做” 练习九第8~12 第6课时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

    2.生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

    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能判断正、反比例并应用正、反比例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 1、 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4、时间一定,工效和工作总量。

    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教学补充例题 出示表1 路程 5 10 25 50 100 时间 1 2 5 10 20 表2 速度 100 50 20 10 时间 1 2 5 10 分组讨论、交流:说一说怎样想的,同时填空。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中每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速度 =时间 判断:
    (1)
    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2)
    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3)
    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 3、比较正比例、反比例的关系 正反比例的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使变化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反比例是变化相反,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相对应的每两个量的积一定。

    三、 巩固训练 1、做一做 判断单价、数量和总价中的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关系。为什么? 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
    总价一定,数量和单价( )
    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 )
    2、判断下面一些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3、(1)除数一定,( )和( )成( )比例。

    被除数—定,( )和( )成 ( )比例。

    (2)
    前项一定,( )和 ( )成 ( )比例。

    后项一定, ( )和( )成( )比例。

    (3)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三总量,如果长是一定的,宽和面积成正例关系。这三种量再什么条件下还能组成比例关系,是哪种比例关系。

    四、作业布置 练习九第13~16 第7课时 比例尺(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能力目标: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情感目标: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难点: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教学过程】 一、 创境激疑, 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但这么辽阔的地域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并提问: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板书课题:比例尺 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出示例1,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2、探索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的方法。

    提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的比,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谈话: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提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120km=12000000cm 24 :12000000=1 :5000000 三、拓展应用 教材56页1、2题 四、总 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 第8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
    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
    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
    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难点: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体验。(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老师这有一张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照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照片很小,学生看不清楚。)教师逐步将照片放大两次,使学生看清照片。

    师:这么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为什么刚才我们看不清,现在却看清了呢? 2、联系生活实际。

    (1)观看主题图。

    师:通过放大照片我们看清楚了照片,看来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物体放大,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把物体缩小。(多媒体课件)来看看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你们知道他们反映的是哪种情况吗?可以联系人物的活动来谈。(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举例。

    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指名说一说。

    师:看来放大缩小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应用还是十分普遍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一)感知图形的放大。(多媒体出示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
    1、初步感知画在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

    师:我们已经认识过许多的平面图形了。老师把正方形、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分别画在了方格纸上。大家看一看画在方格纸上的三个图,我们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谈。

    2、理解要求。(多媒体出示例4的要求)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3、通过画正方形了解画法。

    师:按2:1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其实就是要把原图形的各条边 放大到原来的2倍。谁能以这个正方形为例来具体说一说怎样画出它按2:1放大后的图形。学生试说。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并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得。指名代表用实物投影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4、经历画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过程。

    (多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己画出两个图形按2:1放大之后的图形,并在小组互相检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画的过程。

    师:直角三角形和其他的两个图形不同,它有一条斜的边,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的。学生展示画法。

    5、置疑。(学生提出自己的置疑。)
    (1)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生提出的置疑。

    (2)选取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和找到的答案。教师配合多媒体课件随机演示验证的过程。

    学生试概括发现,多媒体出示。(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它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 (二)感知图形的缩小。

    师: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画法以及放大后图形的一些特点。如果把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该怎么画,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之后会不会也有什么特点呢?出示缩小的要求。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交流评议。选取学生代表的作品展示,多媒体完成按一定的比缩小后画出的图形。

    学生试说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

    三、拓展应用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组合图形,自己设定一个放大或缩小的比,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按这个比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

    四、总结 学生试总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特点。

    五、作业布置 教材60页做一做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每条边都按一定比例放大 每条边都按一定比例缩小 第9课时 用比例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能力目标: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难点: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学生再次读题,理解题意。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 问题中有哪三种量?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是变化的? ② 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 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2)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3)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元。

    = 8=28×10 = =35 三、拓展应用 教材63页3、4题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说给大家听听吗?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五、作业布置 教材64页6、7题 【板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 例5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元。

    = 8=28×10 = =35 第10课时 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能力目标: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反比例的量,加深对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难点: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反比例的量,加深对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二、 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二、 探究新知 1、教学例6 (1)出示例6情境图,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指名回答)
    (2)学生根据例5的解题思路思考:题中已知两种量?什么是一定的?已知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 (3)学生独立解答。

    (4)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三、拓展应用 完成P62“做一做”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说给大家听听吗?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五、作业布置 教材64页8题、9题 【板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 例6 解:设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几x天。

    25x=100×5 x=(100×25)/25 x=200 第5单元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第1课时 鸽巢问题(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难点: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一些公共场所或旅游景点见过电脑算命吗?“电脑算命”看起来很深奥,只要你报出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和性别,一按键,屏幕上就会出现所谓性格、命运的句子。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鸽巢问题”之后,你就不难证明这种“电脑算命”是非常可笑和荒唐的,是不可相信的鬼把戏了。(板书课题:鸽巢问题) 教师:通过学习,你想解决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结为:“鸽巢问题”是怎样的?这里的“鸽巢”是指什么?运用“鸽巢问题”能解决哪些问题?怎样运用“鸽巢问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图)
    思考问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探究证明→认识“鸽巢问题”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

    (1) 操作发现规律:通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2) 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总有”和“至少”是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一定有1个笔筒里的铅笔数大于或等于2支。

    (3) 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

    方法二:用“分解法”证明。

    把4分解成3个数。

    由图可知,把4分解成3个数,与枚举法相似,也有4中情况,每一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是不小于2的数。

    方法三:用“假设法”证明。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证明都可以发现:把4只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无论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只铅笔。

    (4)
    认识“鸽巢问题” 像上面的问题就是“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在这里,4支铅笔是要分放的物体,就相当于4只“鸽子”,“3个笔筒”就相当于3个“鸽巢”或“抽屉”,把此问题用“鸽巢问题”的语言描述就是把4只鸽子放进3个笼子,总有1个笼子里至少有2只鸽子。

    这里的“总有”指的是“一定有”或“肯定有”的意思;
    而“至少”指的是最少,即在所有方法中,放的鸽子最多的那个“笼子”里鸽子“最少”的个数。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

    ‚如果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2,那么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铅笔;
    如果放的铅笔比笔筒的数量多3,那么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只铅笔……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支铅笔。

    (5)
    归纳总结:
    鸽巢原理(一):如果把m个物体任意放进n个抽屉里(m>n,且n是非零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了放进了2个物体。

    2、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题2情境图)
    思考问题:(一)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为什么呢?(二)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呢?10本书呢? 学生通过“探究证明→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一)。

    (1)
    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数的分解法证明。

    把7分解成3个数的和。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共有如下8种情况:
    由图可知,每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不小于3,也就是每种分法中最多那个数最小是3,即总有1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

    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

    把7本书平均分成3份,7÷3=2(本)......1(本),若每个抽屉放2本,则还剩1本。如果把剩下的这1本书放进任意1个抽屉中,那么这个抽屉里就有3本书。

    (2)
    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发现: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学生通过“假设分析法→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二)。

    (1)
    用假设法分析。

    8÷3=2(本)......2(本),剩下2本,分别放进其中2个抽屉中,使其中2个抽屉都变成3本,因此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10÷3=3(本)......1(本),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书。

    (2)
    归纳总结:
    综合上面两种情况,要把a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如果a÷3=b(本)......1(本)或a÷3=b(本)......2(本),那么一定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b+1)本书。

    鸽巢原理(二):我们把多余kn个的物体任意分别放进n个空抽屉(k是正整数,n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进了(k+1)个物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0页的“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集体交流、纠正。

    2、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三的1-2题。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集体交流、纠正。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第2课时 鸽巢问题(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知“鸽巢原理”的含义,会用“鸽巢原理”熟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用“鸽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会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难点:理解“鸽巢原理”,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讲《月黑风高穿袜子》的故事。

    一天晚上,毛毛房间的电灯突然坏了,伸手不见五指,时他又要出去,于是他就摸床底下的袜子,他有蓝、白、灰色的袜子各一双,由于他平时做事随便,袜子乱丢,在黑暗中不知道哪些袜子颜色是相同的。毛毛想拿最少数目的袜子出去,在外面借街灯配成相同颜色的一双。你们知道最少拿几只袜子出去吗? 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揭示课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利用鸽巢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3。

    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w W w .X k b 1.c O m (出示一个装了4个红球和4个蓝球的不透明盒子,晃动几下)
    师:同学们,猜一猜老师在盒子里放了什么? (请一个同学到盒子里摸一摸,并摸出一个给大家看)
    师:如果这位同学再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的?要想这位同学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验证各自的猜想。

    指名按猜测的不同情况逐一验证,说明理由。

    摸2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1红1蓝;
    2红;
    2蓝 摸3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2红1蓝;
    2蓝1红;
    3红;
    3蓝 摸4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2红2蓝;
    1红3蓝;
    1蓝3红;
    4红;
    4蓝 摸5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4红1蓝;
    3蓝2红;
    3红2蓝;
    4蓝1红;
    5红;
    5蓝 教师:通过验证,说说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想要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3个球。

    2.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为“鸽巢问题”。

    教师: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不能总是猜测或动手试验吧,能不能把这道题与前面所讲的“鸽巢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呢? 思考:
    a.“摸球问题”与“鸽巢问题”有怎样的联系? b.应该把什么看成“鸽巢”?有几个“鸽巢”?要分放的东西是什么? c.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讲解:因为一共有红、蓝两种颜色的球,可以把两种“颜色”看成两个“鸽巢”,“同色”就意味着“同一个鸽巢”。这样,把“摸球问题”转化“鸽巢问题”,即“只要分的物体个数比鸽巢多,就能保证有一个鸽巢至少有两个球”。

    从最特殊的情况想起,假设两种颜色的球各拿了1个,也就是在两个鸽巢里各拿了一个球,不管从哪个鸽巢里再拿一个球,都有两个球是同色,假设最少摸a个球,即(a)÷2=1……(b)当b=1时,a就最小。所以一次至少应拿出1×2+1=3个球,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结论:要保证摸出有两个同色的球,摸出的数量至少要比颜色种数多一。

    三、课堂作业http://www .xkb1. com 先完成第70页“做一做”的第2题,再完成第1题。

    (1)学生独立思考。

    (提示:把什么看做鸽巢?有几个鸽巢?要分的东西是什么?)
    (2)同桌讨论。

    (3)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第1课时 数的认识(1)
    【教学目标 】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1.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基础知识。

    2.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教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小学六年中我们都学过哪些数?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这些数的例子吗?说明每个数的具体含义。

    请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数据来汇报,指名在黑板上写下这些数。

    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听一听数读得是否正确,看一看黑板上的数写得对不对。

    2.教师用课件出示一组数,弥补学生的不足。

    (课件出示:
    如: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m。

    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只有-25℃。

    今年我市空气质量达到良好的天数占全年的。

    这本词典有1722页。

    一条围巾的成分:羊毛40%、化纤60%。)
    3.把黑板上的数分一分类。

    4.揭示课题。

    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这就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几种数,这几节课我们就把这几种数的意义和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我们今天先复习自然数和整数。(板书课题:数的认识)
    二、归纳整理 自然数和整数。

    1.教师提问: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0表示什么?有没有最小的自然数?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教师提问:谁知道我们学习的哪些数是整数?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问题:能不能说整数就是自然数?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

    教师向学生说明: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整数,除了自然数,还学习了一些小于零的整数即负整数,这些负整数到中学要更深入的学习。

    结合上面的复习和板书,将板书补充成如下形式:
    3.小组整理数的其他知识。提问:关于数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1)学生自由发言。

    (2)小组合作学习,重点讨论下面的问题。(出示讨论题)
    a.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 b.你能说出哪些计数单位? c.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完成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师说明:整数和小数都是按十进制计数法写出得数,其中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各个计数单位所站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练一练:填空(口答)。

    27046=2×( )+7×( )+0×( )+4×( )+6×( )
    说出4004.04这个数中的三个“4”分别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什么,这个数中的三个“0”各起什么作用? 4.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从整数、小数、分数三个方面回答。

    整数、小数的比较方法。

    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从同分母、同分子、异分母三个方面小结。教师逐一指名回答。

    分数和小数 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复习有关分数的知识。

    2.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展示整理和复习的结果。

    教师结合各个小组整理和复习的情况,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并注意突出“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做如下板书: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a÷b=(b≠0)
    3.通过直观图形,导入对小数意义的整理和复习。

    4.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1)什么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3)什么是循环小数?循环小数可以怎样写?小数是不是都小于1? 5.组织各小组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发表看法,教师板书如下:
    6.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分别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

    板书:0.1=0.10=0.100=…… =……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 (因为小数可以看做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所以小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特殊情况。)
    练习:填空(口答)。

    做一做,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出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下面这组数有什么特点?他们有什么规律? 0.108 1.08 10.8 108 108 百分数 (1)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

    提问:我们已整理复习了有关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谁能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几?还有百分之几没有完成? (2)结合刚才的回答,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3)“一节课的任务已经完成了80%”也可以说“已经完成了”,我们能不能因此就说百分数和分数的意义完全相同呢? 请同学们议一议: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百分数常用%来表示。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不表示具体的数量,百分数与分数的意义不完全相同。

    (4)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三、课堂作业 教材73页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四、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请你们把自然数和整数的有关知识整理一下并在小组中交流。

    第2课时 数的认识(2)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整除、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意义,能熟练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等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并正确解决有关问题。

    2.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分析了数的组成和分类,今天我们来回忆下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

    二、 归纳整理 1、由“整除”这个基本概念引出有关概念。

    举例说说什么叫整除,什么叫约数和倍数。

    如24÷6=4 36÷12=3 24能被6整除 36能被12整除 思考:3÷2=1.5 6÷1.5=4这两个式是否表示整除关系?为什么? 总结整除的概念:
    进一步理解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把24、36分解质因数,通过分解来进一步理解上述概念)
    举例说说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以及偶数与奇数。

    2、提问:非0自然数有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非零自然数根据是不是2的倍数,分成偶数和奇数;
    根据所含因数的个数,分成质数和合数。

    回答:什么是奇数、偶数?什么是质数、合数? 教师指名一一回答,并要求学生记住100以内质数表。

    三、课堂作业 教材74~75页练习十四第2、5、6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四、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请你们把分数和小数的有关知识整理一下并在小组中交流。

    第3课时 数的运算(1)
    【教学目标】 1.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2.培养学生运用法则熟练计算的能力和对学过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比较异同、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本质。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1.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2.对四则运算法则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六一”快到了。同学们为欢庆“六一”在精心准备,瞧,有的折幸运星,有的做蝴蝶结,有的用彩带做中国结,还有的买来了矿泉水,真热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

    如下所示:(有条件的教师可通过这些问题创设情境图)
    ①同学们折了37颗红星,23颗蓝星,一共折了多少颗星? ②同学们买了40瓶矿泉水,每瓶0.9元,一共要付多少钱? ③有24m的彩带,用做蝴蝶结,做蝴蝶结用去了多少米? ④有24米的彩带,用做中国结。做中国结用去了多少米?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些问题。

    (3)教师:在解决问题中,你们使用了哪些运算? 学生可能说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二、复习讲授 1.复习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1)学生自己编题并列式回答。(写在练习本上)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求小组同学互相补充纠正编题和列式出现的错误。说出运用了哪种运算,这种运算的意义是什么? (3)小组汇报,其他同学注意补充纠正。说说用到的每种运算的意义是什么? 教师板书 28+36= 36-28= 36÷28= 28÷36= 0.9×40= 40÷0.9= 24×12= 12÷24= (4)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指名说说整数、小数、分数的哪些运算的意义相同?哪些意义有扩展? (5)你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吗? 师生总结:
    2.整理四则运算的法则。

    (1)复习加法和减法的法则。

    ①出示三道题,请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学生观察后回答,指出错误分别是:相同数位没有对齐,小数点没有对齐,没有通分。

    ②三条法则分别是怎样的?(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分母相同时才能直接相加减。)
    ③前两条法则的要求反映了一条什么样的共同规律?能用一句话概括吗?(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2)复习整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①出示两道题:对照下面两道题,口述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②把上面两道题改编成小数乘除法。

    1.42×2.3,4.182÷1.23,让学生在整数计算的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③教师:通过上面的计算,你们发现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小数乘除法先按整数乘除法法则计算,小数除法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后,也按整数乘除法法则计算。不同点:小数乘除法还要在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3)复习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①课件出示 指名说一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②分数乘法和除法在计算方法上又有什么相似点和不同点?(相似点是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
    不同点是分数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数的倒数。)
    3.完成教材第76页的“做一做”。

    计算后说一说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73.05-3.96(小数点对齐)
    27.5×1.4(积是两位小数)
    3.12÷15+4.71(0占位)
    12.5×28-19.3(先乘法后减法)
    (要先通分)
    (转化成分数乘法一次性计算)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 第4课时 数的运算(2)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能正确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3.通过探索运算定律的应用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经历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5.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的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1.整理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

    2.能够准确灵活地选择简便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六年,已经学习了几级运算?几种运算?还记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系统的复习一下吧。

    二、复习讲授 1.复习四则运算的顺序:
    课件出示:
    5400-2940÷28×27 教师:这是两道四则混合运算的题,说说这两道计算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谁能说说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复习简便运算:
    课件出示:
    3.87+2.99 75.2-19.8 10.47-5.68-1.32 5.39-2.88-1.39 4.37++0.63+ 1.25×72 38×56+44×38 94×101 提问:把简算的式题进行分类,怎么分? 学生分类后汇报,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分? (1)加上或减去接近整数、整十数的运算。

    3.87+2.99 75.2-19.8 =3.87+3-0.01 =75.2-20+0.2 先让学生说出简便方法,教师再总结:像这类题目简算的时候一般先加上或减去整数,多加了几就减几,多减了几就加几。

    (2)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运算简便。

    指名说出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内容并用字母表示。

    板书:a+b=b+a (a+b)+c=a+(b+c)
    计算下面的题。

    4.37++0.63+ 指名板演,其余的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提问这样结合的目的是什么?(凑整)
    (3)根据减法性质,使运算简便。让学生说出减法的性质内容并用字母表示。

    板书:a-b-c=a-(b+c)
    a-b-c=a-c-b 学生做下面的题:
    10.47-5.68-1.32 5.39-2.88-1.39 一人板演,其余的同学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教师:为什么要把后面两个数加起来?(凑整,也就是必须在能凑整的情况下才能用这个性质,否则就弄巧成拙了。第二个题目交换位置也是为了凑整,所以一道题到底怎样计算简便还是要认真分析题目的特征,再选择适当的性质来计算。)
    (4)根据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使运算简便。让学生说说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内容并用字母表示。

    板书:a×b=b×a a×b×c=a×(b×c)
    (a+b)×c=a×c+b×c 1.25×72 38×56+44×38 94×101 教师:这三道题各应怎样简便运算?请三名学生板演,其余的同学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说说你的理由。

    1.25×72 =1.25×8×9 (算式中有125应想到8,因为125×8=1000,乘积得整百整千的数,算起来方便。)
    38×56+44×38 =38×(56+44)
    (两个不同的因数相加组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这样计算起来简便。) 94×101 =94×(100+1)=94×100+94×1 (一个因数接近整十、整百,拆成和或差的形式。)
    (5)教师:我们已经回顾了加法、减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除法又有哪些运算性质呢? 学生回答,教师整理。

    除法的运算性质(除数不为0):
    板书:
    a÷(b×c)=a÷b÷c a÷(b÷c)=a÷b×c 3900÷(39×25)
    5700÷(57÷9)
    先让学生利用性质进行计算,并请两名学生板演,做完后集体订正。

    3900÷(39×25)
    5700÷(57÷9)
    =3900÷39÷25 =5700÷57×9 =100÷25 =100×9 =4 =900 3.课件出示。

    例1:计算:4× 让学生观察这道题中的数有什么特点。

    提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这道题在计算时用到了哪些运算定律? 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77页下面的“做一做”的题。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答案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掌握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步骤,理解并掌握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的两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复习简单应用题。

    (1)
    算一算。

    过程要求:
    ① 利用计算卡片逐一出示算式。

    ② 学生口算,直接说出计算结果。

    ③ 选择部分算式要求学生说一说过程与方法。

    (2)下面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①六年级学生为灾区捐款,六年级(一)班捐款105元,六年级(二)班捐款98元。两个班一共捐款多少元? ② 学校图书馆买来150本故事书,借给五年级(一)班48本,还剩多少本? ③农具厂每天能够生产56件农具,7天能够生产多少件农具? ④水果店有24筐苹果,要6天卖完,平均每天要卖多少筐苹果? ⑤成绩展览会上要展出48本大字本,每张桌子上放8本,需要几张桌子? ⑥五年级有学生136人,其中5/8是女生,女生有多少人? 教师:逐一指名列式,并要求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它表示的是什么意义?(说出加、减、乘、除。)
    教师小结:这些都是一些简单的应用题,从以上的应用题可以看出,简单应用题都是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而且问题与两个已知条件都是直接相关的。也就是说,都是可以由已知条件经过一步计算直接求出答案。如果是一道复合应用题我们又该怎样入手呢?怎样熟练地掌握解题技巧呢? 复习复合应用题。

    1. 出示教材第78页第10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提问:
    ①解决问题时一般可以分成几个主要步骤?每一步做什么? ②分析数量关系时有几种方法?你运用的是什么方法? ③需要借助线段图等直观手段吗? ④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在小组之间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首先,理解题意,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

    其次,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再次,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最后,进行检验,写出答案。(检验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步骤,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2.教师:同学们,我们就按刚才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来解决第10题吧! 这道题已知什么和什么,求什么?指名回答。

    教师:同学们,你们经常是怎样分析题意的?你知道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有几种方法吗? 让学生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解决问题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两种:
    ①综合法:从已知信息入手,利用已知信息看能解决什么问题,直到求出未知数。

    ②分析法:从所求的问题出发,逐步找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条件,依次推导,直到问题解决。

    3.教师:请你用喜欢的方法来分析这道题吧。

    学生分析题意。教师:如果这道题用分析法来分析题意应怎样思考呢? 要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就要找到六(2)班的作品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回答:通过分析发现,得到六(2)班的作品与六(1)班有关系。同学们画出线段图吧。

    ① 教师: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几分之几? (六(2)班的作品是六(1)班的“1+”。)
    ②教师: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实际是求什么? (实际是求六(1)班的“1+”是多少,也就是求32件作品的“1+”是多少件。)
    ③教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请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请同学们自己列式解答并检验。

    教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为了方便我们分析题意,还应该记住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你能说出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收入、支出、结余 收入-支出=结余 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速度、路程、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 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 本金、时间、利率、利息 本金×利率×时间=利息 请以小组为单位,先举例说明数量关系的意义,再填出每组数量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指名汇报,教师完成板书。

    教师:复杂应用题都是以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基础的,所以掌握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式对我们来说很有帮助。

    二、课堂作业 教材78页“做一做”第1、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案:(16.5-15)÷15=0.1=10%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于解决问题的困惑解除了吗?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第6课时 式与方程(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能正确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看到这些字母,你能立刻想到什么? 课件出示:
    BTV SOS kg NBA …… 同学们能很快的说出这些字母或字母组合表示的意义吗?说明字母在生活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式与方程。(板书课题)
    二、复习讲授 复习字母表示数 1.结合谈话导入说说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优越性? 教师:用字母能简明的表达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2.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练习。

    (1)填空。(课件出示)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①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那么s=( )。

    ②b乘5.6可以写作( ),还可以写作( );
    a乘h可以写作( ),还可以写作( )。

    ③a、b、c、d表示非0自然数,那么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可以用字母表示( )。

    (2)订正后提问:在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3.师生共同总结在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2)省略乘号时,应当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3)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

    4.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1页的第一个“做一做”。

    (2)根据题意写出各式表示的意思。

    一种滚筒式洗衣机,单价a元,商城第一天卖出m台,第二天卖出9台。

    m-9表示( )
    m+9表示( )
    ma表示( )
    9a表示( )
    (m+9)a表示( )
    (m-9)>a表示( )
    三、课堂作业 教材第82页练习十六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检验。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7课时 式与方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能根据题意正确的列出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问题。

    2.使学生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检查、验算的习惯。

    4.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的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本大节第一部分内容:字母表示数,今天继续学习剩下的内容。

    二、复习讲授 1.复习方程:课件出示: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为什么? 同学们准确的进行了判断,那什么是方程呢?用方程解应用题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 (2)回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提问:根据上面的练习,说一说什么是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关系? 教师小结: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必须含有未知数;
    ②必须是一个等式。两者缺一就不是方程。

    教师:你知道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吗?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区别? 学生讨论后回答,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数。求解方程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教师:说一说,你怎样解方程?解方程时应用什么知识? 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2.复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案例:学校组织远足活动。原计划每小时走3.8km,3小时到达目的地。实际2.5小时走完了原定的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下列问题。

    ①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②用方程解答的解题步骤是什么? ③在做题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的? (3)订正,汇报。

    指名说思路。

    算术法:3.8×3÷2.5=4.56(km)
    方程法:
    解:设平均每小时走x千米。

    实际的速度×实际的时间=计划的速度×计划的时间 2.5x=3.8×3 x=11.4÷2.5 x=4.56 答:平均每小时走了4.56km。

    (4)提问:根据上题的解答,谁能说一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
    ①审题,用x表示未知数;

    ②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答案。

    提问:你认为其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步?为什么? 指出:列方程解决问题要按照解题步骤进行,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因为方程是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来的,只有等量关系找正确,对照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才正确(板书:关键是找等量关系),计算结果不写单位名称。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81页第二个“做一做”。

    解答后说一说数量之间的关系。

    2.教材第82-83页第8~10题。

    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解答完成后,全班交流。交流各自采用的等量关系。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第8课时 比和比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含义及性质,会化简比和求比值,会解比例。

    2.经历比和比例的复习,体验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理解比和比例、求比值及化简比等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你知道比和比例的哪些知识? 学生逐一说出一些知识后,教师揭示课题。

    二、归纳整理 1.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出示表格,通过提问进行填空。

    引导提问:
    什么叫做比?举例说明。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什么叫做比例?举例说明。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1)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2)指名学生汇报,汇报时注意举例说明,并进行集体评议。

    (3)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表格。

    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 指名学生回答。

    练习:解比例:
    一人板演,其余做在草稿本上。

    2.复习比、分数、除法的关系。

    提问: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比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出示表格:
    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组织学生认真填写表格,并议一议,相互交流。

    用投影仪汇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进行集体评议。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教师举例:5∶6==( )÷( )
    由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做在练习本上。

    3.复习求比值和化简比。

    出示习题:化简下面各比并求比值。

    请四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做完后集体订正,请同学们说一说求比值与化简比的方法。

    出示表格。

    化简比与求比值的不同之处 (1)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填写表格。

    (2)学生互相议一议,互相交流。

    (3)指名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

    教师板书:
    4.复习比例尺。

    (1)什么叫做比例尺? 指名回答后,教师板书: =比例尺 (2)说出下面各比例尺的具体意义。

    ①比例尺1:3000000表示 ②比例尺20:1表示 ③比例尺表示 组织学生先想一想,同桌相互交流。

    教师指名说。(多点一些基础较差的人说)
    (3)巩固练习。

    ①求比例尺。

    一条绿化带长350m,在平面图上用7cm的线段表示。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②求实际距离。

    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5cm。求AB两地的实际距离。

    学生独立作业后再集体订正。

    答案:①1∶5000 ②400km。

    三、课堂作业 教材85页练习十七第1题。

    学生独立作业,然后再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比和比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吧。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第9课时 比和比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进行判断。

    2.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掌握正反比例的概念、判断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 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

    (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正比例,什么叫反比例?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要点:
    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随着增加,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也随着减少;
    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中,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反而增加;
    两种量的积一定。

    你能用字母表示正、反比例的关系吗? 板书:正比例:
    (一定)
    反比例:xy=k(一定)
    (2)举例说明。

    ①牛奶的袋数与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

    说一说:
    a.这里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b.什么量是一定的? c.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d.写一个等量关系式。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相互交流。

    教师逐一指名说。

    ②每袋面包的个数与所装袋数。

    说一说:
    a.这里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b.什么量是一定的? c.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d.写一个等量关系式。

    组织学生审题并思考,然后同桌相互交流。

    教师逐一指名回答。

    (3)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若成比例,请指出成什么比例? 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②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③订《少年报》的数量和所需钱数。

    ④小明从家到学校,行走的速度和时间。

    ⑤圆的周长和半径。

    ⑥圆的面积和半径。

    由学生做在草稿本上,再集体订正。

    要求每一题都要说出理由。

    答案:正比例 不成比例 正比例 反比例 正比例 不成比例 (4)用比例知识解题:
    大家回忆一下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后,师生共同概括:①认真审题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③设未知数x;
    ④列出比例式(含有未知数);
    ⑤解比例;
    ⑥检验。

    (5)教学举例。

    ①修一条公路,全长12km,开工3天修了1.5km。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多少天? 要求按照解题步骤一步一步的完成。

    教师: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什么?路程(工作量)和时间。

    两种量成什么比例?(正比例)
    说明理由:=工作效率(一定)。

    题中的等量关系应该怎样表示? 全部工作量∶全部时间=3天工作量∶3天 由学生列出比例式,教师指名回答:
    解:设未知数x,解比例。(过程略)
    解完比例要求学生注意检验。

    ②师生共同完成教材第84页例4。

    二、课堂作业 教材85页练习十七第2题。

    学生独立判断,教师指名回答。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2.图形与几何 第1课时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比较、辨析,使学生巩固直线、射线、线段和各种角以及垂线和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从今天起,我们复习图形与几何初步知识。这节课先复习线与角及平面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进一步认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平面图形的分类。

    二、归纳整理 1.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课件出示问题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①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
    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教书板书:
    ②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③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④组织学生做教材第86页第2题第(Ⅰ)小题。

    指名学生回答,订正。

    2.复习角。

    课件展示问题2: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②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所画出的长短没有联系。

    (4)组织学生练习:教材第86页“做一做”。

    (5)指名学生汇报,订正。

    3.复习三角形、四边形、圆。

    课件出示问题3: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和四边形?圆有什么特点? ①学生分组议一议,相互交流。

    ②学生汇报。

    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板书 教师指名学生说出每种图形的特征。(较差的学生多让他们说)
    ④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表示三角形、四边形的分类吗?组织学生议一议,写一写。

    指名学生把写的过程予以汇报。

    教师加以总结,用课件展示教材第86页第1题的图示。

    组织学生练习,教材第89页练习十八第1题。

    指名汇报,订正。

    三、教材释疑 教师:刚才复习了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想必同学们可能还有些疑难,请同学们互相提问,互相交流。

    四、课堂作业 填空。

    (1)一个等边三角形,从一个顶点起,用一条线段把它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2)圆的位置是由( )决定的,圆的大小是由( )或( )决定的。

    (3)把一个等边三角形沿一条高分开,分成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 )度和( )度。

    (4)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是64°,顶角( )。

    (5)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是50°,两个底角各是( )。

    (6)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是顶角的2倍,它的顶角是( )。

    先独立思考,后指名一一回答。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2课时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知道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经历回顾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加深对公式推导的认识,培养学生借助直观图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不同含义;
    根据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教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有关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不陌生的,怎样系统地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呢? 学生议论,说说自己的想法。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回顾与整合。(板书课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
    二、复习回顾 1.周长和面积的含义。

    (1)周长 教师:哪位同学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吗? 学生思考、回答 指名学生汇报,使学生明确并板书: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教师:计量周长采用的是什么单位?你能举例吗?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单位? 组织学生议一议。学生思考、回答。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评议。

    可能会答出: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等。由于周长是计量物体周围长度的总和,故采用长度单位。

    (2)面积 教师: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吗? 学生思考、回答。

    指名学生说一说。

    使学生明确并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围成平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教师: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学生思考、回答。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可能回答: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3)比较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师:半径为1㎝的圆的周长比面积大,这种说法对吗? 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学生结合问题计算回答。

    可能有两种答案:
    ① 周长比面积大。

    ②无法比较,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综合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不同,单位不同,不能比较大小。

    2.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1)教师:我们学习了六种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想一想,最早学习的是哪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它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组织学生分小组议一议,再指名学生说一说。

    学生思考、回答:长方形 学生根据回顾的结果汇报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C=2(a+b)
    S=ab 教师逐步展示课件中长方形,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字母,长方形内的方格,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2)课件展示正方形 教师:正方形与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你能否以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推导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组织学生讨论,相互交流。

    学生回顾,相互讨论,汇报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C=4a S=ab 教师用课件展示相关的内容。

    (3)课件展示平行四边形 教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组织学生画一画,算一算。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并议一议,相互交流。

    学生汇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师用课件展示相关的内容。

    (4)教师:推导三角形和梯形的计算公式的过程,有相同之处吗?谁能说一说推导的过程。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可能会回答出:都是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课件展示三角形和梯形,组织学生议一议。

    指名学生说一说公式及推导过程。

    学生议一议,汇报结果S三角形= S梯形= 课件展示相关的内容。

    (5)课件展示圆 教师:圆的周长公式是怎样得出来的? 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学生回顾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生汇报,可能会说出:是通过实验得到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认识了π,得出了计算公式:C=2πr 也可能会说出:把圆分割成小块,拼成长方形、正方形等。S=πr2。

    (6)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探究其中的规律。

    三、课堂作业 1.填空。

    (1)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比三角形的面积大7cm2,三角形的面积是( )cm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cm2。

    (2)小圆半径为2cm,大圆半径为3cm,小圆周长与大圆周长的比是( );
    小圆的面积与大圆的面积的比是( )。

    (3)把一个圆形纸片剪开,拼成一个宽等于半径,面积相等的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56cm2,原来圆形纸片的面积是( )cm2。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 )
    (2)一个圆的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它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 )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cm,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 )
    3.解决问题:
    给缸口直径是0.95m的水缸做一个木盖,木盖的直径比缸口直径大5cm。木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沿木盖的边钉一圈铁片,铁片长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

    第3课时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知道它们的特点。

    2、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加深学生对 立体图形的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概括化。

    3、通过实际操作,经历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体验直观观察,实践操作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归纳各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三视图及正方体、长方体的特点。

    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三视图及正方体、长方体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立体图形的认识 1.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第4题的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

    2.指名学生说说各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3.指名学生说一说图中各个字母表示的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用课件逐一显示字母所表示的名称。

    4.上面的图形能分类吗?可以怎样分?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每个面都是平面 都有一个曲面 教师注意板书。

    5.长方体与正方体。

    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点 教师:长方体与正方体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能归纳整理吗? 组织学生分组议一议,动手写一写,并互相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下表:
    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教师:上面我们比较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那么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组织学生分组议一议,相互交流。

    并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圆柱和圆锥。

    教师: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特点呢?你能说一说吗? 组织学生观察,书面写一写,小组议一议。

    指名学生汇报,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并板书:
    圆柱:三个面,上下两个圆是底面,侧面是一个曲面。

    圆锥:两个面,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1.复习表面积的计算 立体图形的面积 (1)复习表面积的定义。

    提问: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请同学们拿出立体图形的模型,看看这些形体,一边用手摸,一边说出每个形体的表面积包括哪几个部分的面积? 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哪些面的面积之和?圆柱的表面积是哪些面的面积之和? (2)复习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什么形状?侧面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 展开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或高),宽相当于圆柱的高(或底面周长)。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提问:什么样的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是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高展开的侧面是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相当于底面周长或高。)
    (3)归纳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①请同学们根据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围成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在教材上用字母表示出计算每个图形表面积的方法。

    ②指名顺次口答归纳出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字母公式:S长=(a×b+a×h+b×h)×2 S正=6a2 S圆柱=2πrh+2πr2 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

    教师:将一块石头放进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里,你们发现了什么?请解释这一现象。

    学生观察、讨论后汇报。

    (水面高度升高了,因为石头占了圆柱体容器中水的空间)
    教师:这个有趣的现象曾经启发了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发现了一个物理定律,从而给人类打开了征服海洋的大门。有兴趣了解如何计算这块石头的体积吗?你有办法计算出石头的体积吗? 教师:要计算石头的体积,我们可以借助于规则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

    引出课题:后面我们一起复习有关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

    (1)围绕目标自主复习。学生在教材第88页用字母表示出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边写边思考这些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汇报。教师重点引导出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指名学生口答各种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师随着在每个立体图形后面板书相应的体积公式。

    提问:这些体积计算公式中哪一个是其他几个的基础?我们是怎样由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其他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的? (课件演示推导过程)
    教师进一步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在图形之间用箭头表示出来。

    (3)归纳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

    教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这样一些形体的体积,都用底面积乘高计算。

    3.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一个底面为梯形的立体图形,如何计算它的体积?一个六面体呢?类似的其他立体图形呢? 学生甲:它们也都可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教师:说到这个相同点,我想起了昨天遇到的一个问题。昨天我上超市买了两种包装(一种罐装,一种软包装)的椰汁,它们的高相等,它们的容积哪一个大?怎么判定?(出示实物)
    学生乙:先计算它们的容积,再比较就可以啦。

    学生丙:因为他们的高相同,所以,只比较它们的底面积就可以了,哪个的底面积大,哪个盛的椰汁就多。

    教师给出两个包装物,请学生算一算哪种包装里的椰汁多。

    学生独立计算,允许用计算器。

    学生汇报。

    追问:求容积按什么来计算的?要注意什么? 小结:计算容积按计算体积的方法进行,要注意应从容器里面测量长度。

    (2)出示500g大米。如何测量这些大米的体积?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学生甲:可以把米堆成圆锥形,量出底面半径和高再求体积。

    学生乙:还可以把米放在长方体的容器里(如文具盒等),量出长、宽、高再求出它的体积。

    学生丙:把一张长方形纸围成圆柱,把米倒进去,亮出它的底面周长和高,再求体积。

    二、课堂作业 1、做教材第90页练习十八第9题。

    2、练一练。

    把一个底面直径是2m,高是3m的圆柱沿底面直径切成两半,表面积增加了( )m2;
    沿横截面切成两半,表面积增加了( )m2。

    3、判断。

    (1)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能形成一个圆锥。( )
    (2)把一段圆柱形木材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的部分是原来的。( )
    (3)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为原来的两倍,高不变,它的体积也扩大为原来的两倍。( )
    (4)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4课时 图形的运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并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并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投影出示图案(某烈士陵园进门时路道两旁美丽的迎客松)。

    教师:这些美丽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数学知识?(轴对称),今天我们就来回顾相关的知识。

    二、归纳整理 1.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的轴对称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剪出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方法?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一种几何变换——轴对称。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少先队员剪出的图形是一个什么图形? (轴对称图形)
    教师:教材第93页第1题中的四个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各有几条对称轴?剪纸的对称轴又是什么?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3)组织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我们学过了哪些轴对称图形? 指名学生回答,全班集体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

    2.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旋转设计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采用了什么方法设计图案?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另一种几何变换——旋转。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投影出示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议一议,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了多少度。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指名学生汇报,(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旋转了45°)并集体评议。

    通过上面的图形,你知道什么叫旋转吗?(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
    在旋转方向上有几种情况?(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
    教师小结: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时,可以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再旋转不同的角度。

    3.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平移设计的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采用了什么方法设计图案?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第三种几何变换——平移。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由平移变换出来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只是位置变了,形状和大小都不变)进行集体评议。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平移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一是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二是确定平移的距离。)
    4.你会按照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吗? 提问:图形怎样放大?怎样缩小? 学生回答。

    三、课堂作业 1.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相互交流。

    (3)指名学生汇报,着重说一说三种几何变换的特点。

    2.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第1题。

    (1)组织学生观察图形,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

    (2)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3)教师: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找出来。组织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具体评议。

    3.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第2题。

    (1)教师: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答一答,进行集体评议。

    (2)组织学生在教材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再和同桌交换检查。

    (3)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予以投影,并集体评议。

    4.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第3题。

    (1)教师: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组织学生说一说,相互交流)
    (2)教师:能用圆规、三角板画一画这些图案吗? (3)组织学生动手画一画、交流画法。

    5.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第4题。

    (1)组织学生读懂题意。

    (2)组织学生说一说,互相交流。

    (3)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4)教师:除了教材上拼的四幅图以外,你还能拼出什么图案来。

    组织学生尝试拼图,议一议,互相交流。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

    第5课时 图形与位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距离感。

    3.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难点:能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确定物体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表示。)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表示方位的词? (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老师板书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用数对、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二、归纳整理 1.课件出示教材上的街区平面图。

    提问:仔细观察街区平面图,从图中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提问:街区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00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图上一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200m)
    2.根据比例尺提出求实际距离的问题。

    (1)如果从学校到公园大约需要走多少米的路? (2)学生讨论路线。

    教师:这几条路线就是要走的路程,那怎样求出实际行进的路程呢? 学生:先量出图上距离再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路程。

    (3)学生测量,汇报图上距离。

    (课件动态演示)
    在练习本上计算出学校到公园大约需要走多少米的路。集体订正。

    提问:你们还想知道哪些距离? (学校到超市的距离、学校到邮局的距离、银行到医院的距离等。)
    3.复习用数对表示位置。

    课件出示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走?分别是哪几条?哪条路最近? (2)请你写出图上的七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3)银行在小明家的什么位置?小明家在邮局的什么位置? 集体订正。

    提问: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 小结:先横着看,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当中的第一个数。再竖着看,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两个数用“,”隔开。

    三、课堂作业 1.一个电影院装修前的最后一个座位的位置是(30,35),装修后的最后一个座位的位置是(34,36)。

    (1)装修前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装修后又增加了多少个座位? 2.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3.统计与概率 第1课时 统 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统计,加深对平均数的认识,体会统计量的特征和使用范围。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统计量的特征和使用范围。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揭示课题 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 2.引入课题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在进行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如何设计调查表,并进行调查统计。

    二、整理归纳 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教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 学生可能回答:
    (1)身高、体重 (2)姓名、性别 (3)兴趣爱好 为了清楚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个个人情况调查表。

    课件展示:
    为了帮助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六(2)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 组织学生完善调查表,怎样调查?怎样记录数据?调查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再集体评议。

    组织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以小组形式展开调查,先由每个小组整理数据,再由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

    填好统计表。

    统计图 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 条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多少)
    折线统计图(清楚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
    教师:结合刚才的数据例子,议一议什么类型的数据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2.教学例4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例4。

    (1)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小组交流。

    重点汇报。

    如:从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率;

    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分别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人数;

    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情况变化趋势。

    (2)还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收集数据?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如: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实验活动等。

    (3)做一项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订正,使学生明确并板书:
    a.确定调查的主题及需要调查的数据;

    b.设计调查表或统计表;

    c.确定调查的方法;

    d.进行调查,予以记录;

    e.整理和描述数据;

    f.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和决策。

    平均数 教师:什么是平均数?它有什么用处?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组织学生集体评议。使学生明确:平均数能直观、简明地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用它可以进行不同数据的比较,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

    课件展示教材第97页例5两个统计表。

    ①提问: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学生思考后回答 ②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思考的问题)
    a.在上面两组数据中,平均数是多少? b.不用计算,你能发现上面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大小吗? c.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③小组汇报。

    第一组数据:平均数是(1.40+1.43×3+1.46×5+1.49×10+1.52×12+1.55×6+1.58×3)÷(1+3+5+10+12+6+3)≈1.50(m)
    第二组数据:平均数是(30×2+33×4+36×5+39×12+42×10+45×4+48×3)÷40=39.6(kg)
    ④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学生汇报:上面数据的一般水平用平均数比较合适。因为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

    三、课堂作业 教材第96页第3题。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一第2~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可能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2.培养学生依据数据和事件分析并解决问题,作出判断、预测和决策的能力。

    3.使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会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出示情境图。

    表哥:我想看足球比赛。

    表弟:我想看动画片。

    表妹:我想看电视剧。

    教师:3个人只有一台电视,他们都想看自己喜欢的节目,那么如何决定看什么节目呢?必须想出一个每个人都能接受的公平的办法来决定看什么节目。

    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公平的办法确定谁有权决定看什么节目吗? 学生:抽签、掷骰子。

    2.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想出的方法都不错。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可能性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复习讲授 1.教师:说一说学过哪些有关可能性的知识。

    (板书:一定、可能、不可能)
    2.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还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下面举出了几个生活中的例子,请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来判断这些事例的可能性。

    课件展示:
    (1)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一点东西。

    (2)吃饭时,有人用左手拿筷子。

    (3)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3.解决问题,延伸拓展 (1)教师: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各说一句话,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2)课件展示买彩票的片段。

    组织学生看完这些片段,提问:你有什么想法吗? 你想对买彩票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说点什么呢? 三、课堂作业 1.填空。

    一个盒子里装有数量相同的红、白两种颜色的球,每个球除了颜色外都相同,摸到红球甲胜,摸到白球乙胜,若摸球前先将盒子里的球摇匀,则甲、乙获胜的机会( )。

    2.选择。

    一名运动员连续射靶10次,其中两次命中十环,两次命中九环,六次命中八环,针对某次射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命中十环的可能性最大 B.命中九环的可能性最大 C.命中八环的可能性最大 D.以上可能性均等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畅谈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4.数学思考 第1课时 数学思考(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体会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体会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会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进一步体验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学生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一组题,比一比,谁最能干。

    (1)根据数的变化规律填数。

    13、11、9、( )、( )、( )。

    (2)根据下面图形的排列规律,接着画出4个。

    ○□□○○□□○○○□□○○○○ (3)2、4、8、16、( )、( )(课件说明:先出现16、( )、( ),让学生找不到或者不容易找到答案。体会必须要找到规律。再出现2、4、8、16,再次让学生体会要从给出的条件出发找到规律)。

    2.揭示课题:
    教师:这就是我们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难的问题解决不了或不容易解决,我们就从简单问题入手。通过比较、分析,找到规律,然后再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一策略来解决问题。

    二、探索规律 1.游戏引入:表扬刚才发言比较好的同学,与他们握手,然后让学生思考,刚才老师和学生一共握了几次?再选一位同学与其余同学握手,再问一共握了几次,依次……让学生体会到有规律但不容易一下子说出答案,那么全班呢?(临时收集人数)
    这需要我们从人数最少的时候开始找规律,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看成一个点,握手看成连线。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握手问题看成是连线问题。

    2.教学例1。

    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 (1)
    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①给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老师边巡视,观察学生在做什么,怎么操作的,边询问学生是怎么想的。

    (预设:有的同学会很快找到规律并得到结果;
    有的同学能找到答案,但说不清楚规律;
    有的同学不能找到规律,或不能很快找到,但是可以一直画到6个点甚至8个点;
    还有可能能连但有遗漏;
    学生可能很容易发现,用一个点先和其他所有点连接的方法,而其他的方法不一定能想到。)
    ②针对学生的情况,抽一两个人说说自己的发现。其他同学听,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困惑——如果发表格,那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如果不发,那怎么揭示这个规律?(每人发一张白纸,这样难度拔高了,但可以试一试。)
    (2)动手操作,(发现)验证规律。

    已经发现的属于验证,没有发现的,可以依托这一环节去发现。

    方案一:
    用一个点分别和其他点连接,6个点的时候,分别是5+4+3+2+1=15。

    方案二:
    ①连线填表。

    学生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是合作还是独立做。

    如果发一张白纸,就让学生自己设计,有可能就是这样的,也有可能出现其它结果。

    看看图上的数据和自己的操作,思考一下,你会有什么发现?(课件说明:这张表格用课件展示,但是不完整,在课堂上边听学生回答边填写)
    ②交流汇报。

    指名到投影上汇报,教师板书。

    从2个点开始。

    板书:2个点共连1条 学生:3个点共连3条 提问:这3条线段是怎么得到的?(增加一个点,这个点可以和前面已有的每个点都连成一条线段。前面2个点,就增加2条,所以3条。)
    板书:3个点共连1+2=3(条)
    学生:4个点共连6条线段。

    提问:这6条线段又是怎么得到的?(增加一个点,这个点就可以和前面已有的每个点都连成一条线段。前面3个点,就增加3条,所以6条。)
    板书:4个点共连1+2+3=6(条)
    追问:观察算式,6条是从1开始的几个什么样的数相加? 学生:从1开始的3个连续自然数相加。(板书)
    提问:你能快速说出5个点可以连成几条线段吗?是从1开始的几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板书:5个点共连1+2+3+4=10(条)
    (从1开始的4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提问:6个、8个、12个、20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你能自己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吗? 学生列式后回答:6个点共连1+2+3+4+5=15(条)
    (从1开始的5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8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28(条)
    (从1开始的7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12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8+9+10+11=66(条)
    (从1开始的11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20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19=190(条)
    (从1开始的19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总结规律:
    提问:如果有n个点,你能说出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吗?你会用算式表示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规律。

    教师小结:本题的规律也可以用字母表示,n个点可连线段的总条数就等于从1开始的(n-1)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的和,也就是连续自然数的个数比点数少1。

    用算式表示为:1+2+3+4+5+6+7+……+(n-1)
    方案三:
    ①继续思考,你还有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吗? ②学生汇报 两个点能连1条。

    一个点能引2条,那么有3个点就共有2×3,但是每条线段分别重复了一次,所以,实际上有2×3÷2。

    四个点呢?谁能说说怎么连接?四个点、五个点……同理。

    根据规律,你知道15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 第七个问题,再思考,如果有 n个点呢?(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实在说不出来了,再提示)
    有n× (n-1)÷2 解读关系式:点数×(点数-1)÷2 三、指导阅读 计算全班每个人都与同学握手,一共要握手多少次?生答:人数×(人数-1)÷2。

    四、课堂作业 1.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二第1、2、4题 2.按规律填数:
    1+3=( )
    1+3+5=( )
    1+3+5+7=( )
    1+3+5+7+9=( )
    …… 1+3+5+7+9+11+…+97+99+97+…+5+3+1=( )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数学思考(2)
    【教学目标】 1.学生根据已知条件通过列表等直观手段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根据已知条件,运用排除法判断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喜欢看警察叔叔破案的影片吗?警察叔叔根据一些线索进行推理,最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你们想不想进行推理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呢? 1.课件出示简单的推理问题,学生回答。

    (1)小红和小明分别拿着语文书和数学书,小红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那么,他们两人究竟各拿什么书? 学生:根据小红说的话可知她拿的是语文书,小明拿的是数学书。

    (2)小红、小丽、小刚分别拿着语文书、数学书、社会书。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刚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那么小丽拿的什么书? 学生:根据小红和小刚说的话可知小刚拿的是社会书,小丽拿的是数学书。

    2.小结:同学们对简单的推理问题分析得有理有据,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节课,我们学习较复杂的推理问题。希望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作出准确的推理判断。

    二、复习讲授 课件出示例2: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指名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并进行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这里的A、B、C、D、E、F分别表示3个班的6位班长,每班有2个班长,每次开会,每班只有1位班长参加。

    3.教师:第一次到会的有A、B、C,说明A不可能和谁同班?组织学生议一议,并进行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使学生明确:A不可能和B、C同班。

    教师:第一次到会的有A、B、C,说明A只能和谁同班?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使学生明确:A只可能和D、E、F同班。

    4.教师: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这些条件又说明了什么?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评议。

    5.教师:看了这些条件你有何感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使这么复杂的条件一目了然呢? 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试一试。

    课件展示问题:
    用数字“1”表示到会,用数字“0”表示没到会,填写下表: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填写。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指名学生汇报。(投影仪)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教师: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指名学生答一答,并进行集体评议。(板书:A、D同班,B、F同班,C、E同班)
    6.教师:如果不用列表,能直接根据条件推理吗? 组织学生议一议,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上面的推理过程用了“排除法”。

    三、课堂作业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6、7题。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3)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4)指名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并进行集体教学。

    (5)全班齐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3课时 数学思考(3)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利用等式性质进行等量代换求图形代表的数值。 2.利用等式性质及几何知识,推导两角相等。 3.通过学习活动渗透多元方程及几何证明中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等式性质进行等量代换及几何证明。

    难点:代换及证明的格式要求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以前我们研究过方程,谁来说说什么叫做方程?解方程主要依据哪几个重要的性质? 等式性质:
    (1)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仍然成立。 (2)方程两边同时加或减去同一个数,方程仍然成立。

    二、探索新知 1.填空,说思路。 □+□+□+□=24 □=( )
    △+△+△=24 △=( )
    2.(1)已知△+□=24,△=□+□+□。求△和□的值。 ①学生交流想法:你有什么办法求出△和□的值?(把△+□=24中的△换成□+□+□) ②如何用式子表达出你的方法? ③集体完成解答过程:已知△+□=24,△=□+□+□可得□+□+□+□=24,即4×□=24,所以□=6,△=□+□+□=18。 ④自由说一说解答的过程。 (2)已知○+☆=160,◎+☆=160,○是否等于◎? ①学生交流想法。(两个等式里都有☆,可以运用等式性质求证。) ②如何用式子表达出你的想法呢? 集体完成推导过程:已知○+☆=160,◎+☆=160(根据等式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可推出:○=160-☆,◎=160-☆(因为☆代表同一个数),所以○=◎。 ③自由说一说求证的过程。 (3)巩固练习:练习二十二第9题(可提示运用把两个等式相加或相减方程仍然成立的方法求值。) ①小组交流讨论;
    ②全班交流;
    ③展示优秀作业,强调格式要简明而清楚。 3.教学例4:什么是平角?平角与直线有什么区别?如右图,两条直线相交于点0。 (1)每相邻两个角可以组成一个平角,一共能组成几个平角? ①小组内讨论交流;
    ②全班交流;
    ③评价谁的解法简洁明了。 [展示]想:平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1和∠2,∠2和∠3,∠3和∠4,∠4和∠1,一共能组成4个平角。 (2)你能推出∠1=∠3吗?(可参照例3的方法和格式推导) ①尝试推导;
    ②小组交流;
    ③全班交流;
    ④展示优秀作业。 ∠1+∠2=180°,∠2+∠3=180°。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都减去∠2,可得出:∠1=180°-∠2,∠3=180°-∠2,因为180°-∠2=180°-∠2,所以∠1=∠3。 ⑤自由说一说推导过程。 (3)巩固练习:练习二十二第10题。 ①尝试完成;
    ②全班交流;
    ③展示优秀作业。 ∠3和∠4拼成的是平角。由∠3+∠4=180°,∠1+∠2+∠3=180°(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两个等式两边同时减去∠3,可得出∠4=180°-∠3,∠1+∠2=180°-∠3,因为180°-∠3=180°-∠3,所以∠1+∠2=∠4。 三、巩固运用 1.已知○+△=14,○-△=4,求○和△的值。 (提示:可将两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后,仍然相等,求出○,再求△。) 2. 如图∠ABC=∠BDC=90°,你能推出∠1=∠3吗?由∠1+∠2=90°,∠2+∠3=90°,得出∠1=90°-∠2,∠3=90°-∠2,因为90°-∠2=90°-∠2,所以∠1=∠3。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5.综合与实践 第1课时 绿色出行 【教学目标】 通过计算,设计调查表,分析调查结果联系交通现状,体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进一步应用代数及统计等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讲授 教师:同学们今天都是怎么来到学校的呀?是坐汽车的多呢还是骑自行车或者步行的多呢?翻开课本105页,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绿色出行。

    1.组织学生阅读绿色出行相关材料,相互交流。指名学生汇报对材料的理解,其他同学补充。

    2.讲授第1题。

    教师:根据题中要求的数据,我们需要用到材料中的哪些已知量?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

    学生:①2011年末汽车数量;
    ②一辆汽车平均每年行驶路程;
    ③2011年末私人轿车数量。

    教师:很好,那么请同学们用上述数据求出第1题的结果。

    汽车:49620000×0.16kg=7939200千克=7939.2吨 7932.2×15000=119088000吨 私人轿车:43220000×0.16kg=6915200千克=6915.2吨, 6915.2×15000=103728000吨 3.讲授第2题。

    教师:刚才我们求出了全国的排放量,下面我们帮小明算一下,他们家的排放量。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检查,教师评讲。

    板书:小明爸爸从家到单位的距离:
    20÷60×45=15千米 一年上下班行驶路程:15×2×245=7350千米 排放的二氧化碳量:7350×0.16=1176千克 4.反思。

    教师:根据前面的信息,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①妈妈的单位和爸爸的单位一样远;

    ②妈妈坐地铁比爸爸开车快;

    ③小明的交通方式最环保。

    5.组织学生设计调查表,调查本班学生及家长的交通出行方式。

    6.讲解第106页阅读材料“你知道吗?”。

    组织学生就“绿色出行”展开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教师讲解统计材料中的同比和环比。

    二、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北京五日游 【教学目标】 通过制作旅游计划,进一步理解时间、路程等知识。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对时间、路程的整体把握。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课件展示:我们来帮小明设计一个旅游计划。

    (1)旅游计划包括什么?(5天的全部行程)
    (2)全部行程由哪几部分组成?(日期、行程、交通工具、住宿、费用等)
    (3)哪些景点要去呢?(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博物院、景山公园、王府井大街等)
    2.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利用以上信息,如何安排五日游行程?” 学生汇报,并说明安排理由。教师将各组汇报的计划板书。

    3.将学生们设计的旅游计划和第108页小明的计划对比,看看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如何改进。

    如:第二天小明全家刚到北京就去那么多景点,时间和精力都会不够。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合理支付邮资,经历探究确定邮资、合理支付邮资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进一步理解运用综合知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观看课本第109页的图和邮政相关费用表。

    问:从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如:(1)不到20g的信函,寄给本埠的朋友只要贴0.80元的邮票。

    (2)不到20g的信函,寄给外埠的朋友要贴1.20元的邮票。

    2.一封45g的信,寄往外地,怎样贴邮票? (1)学生观察表中数据,计算出所需邮资。

    (2)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想:每重20g,邮资1.20元,40g的信函,邮资是2.40元。5g按20g计算,所以,45g的信函,寄往外地所需邮资是3.60元。

    3.如果邮寄不超过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如果不能,请你再设计一张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1)不超过100g的信函,需要多少邮资? 学生说一说各种可能的资费。引导列表描述。(课本110页)
    (2)用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可支付的资费是多少? 一张:80分 1.2元 两张:80分×2=1.6(元)
    1.2×2=2.4(元)
    0.8+1.2=2.0(元)
    三张:0.8×3=2.4(元)
    1.2×3=3.6(元)
    1.2+0.8×2=2.8(元) 1.2×2+0.8=3.2(元)
    (3)你认为可以再设计一张多少面值的邮票?学生自行设计各种面值的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4.布置作业:
    如果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过400g的信函的资费,除了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 观察邮票 问:你寄过信吗?见过这些邮票吗? 5.观看课本第109页的图,并说一说。

    (1)上面这些都是普通邮票,你还见过哪些邮票? (2)知道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吗?交流后,使学生明白普通邮票面值种类齐全,可适用于各种邮政业务。

    二、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4课时 有趣的平衡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初步感受杠杆原理,进一步理解反比例关系。经历应用反比例关系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实验操作、探究发现等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难点:进一步理解运用综合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讲授 1.教师:谁能说一说反比例的意义?能举例说明两种相关的量成反比例吗?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

    2.组织活动。

    (1)制作实验用具。

    教师提前布置实验用具,学生准备。

    ①准备的竹竿长度是一米,尽量做到粗细均匀。

    ②在竹竿中点处打孔栓绳子时注意绳子的长度,同时注意检查拎起绳子后竹竿是否平衡。

    ③从中点处开始每隔8㎝做一个刻度记号,尽量等距。

    ④选用的棋子、装棋子的塑料袋要完全一样。

    (2)探索规律,体会杠杆原理。

    ①CAI课件展示第二幅图,问题1: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相同的地方,怎样放棋子才能平衡? 组织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相同的地方,放相同数量的棋子才能平衡。

    ②课件展示第二幅图,问题2:如果左右两个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到什么样的位置才能保证平衡。

    组织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如果左右两个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到距中点相同的位置才能保证平衡。

    ③课件展示第三幅图,问题3:左边的塑料袋放在刻度3上,放入4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4上,放几个棋子才能平衡? 组织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白:要放3个棋子才能保证平衡。

    问题4:如果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6上放入1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几个呢?在刻度2上呢?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并进行指导。

    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评议。

    教师:通过上述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白:一般条件下竹竿平衡的规律是:左边的刻度数×棋子数=右边的刻度数×棋子数 (3)应用规律,体会比例关系。

    ①课件展示教材第112页第4幅图,问题1:左边在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右边分别在各个刻度上放几个才能保证平衡呢? 组织学生应用上面所总结的规律填一填,并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互相评议。

    组织学生验证。

    ②教师:能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发现刻度数和所放的棋子数的关系吗?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白:右边刻度数增大,棋子数反而减少;
    刻度数减小,棋子数反而增大。因此,右边的刻度和所放棋子数成反比例关系。

    二、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