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调查报告 > 正文

    学习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发展目标心得体会2020

    时间:2021-03-05 14:00:5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进出口量稳质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学习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发展目标心得体会5篇》,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从推动到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开启新征程

     

            肖汉平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长江经济带的11个省市,先后于2016年、2018年、2020年在重庆、武汉、南京三市亲自主持召开了三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从推动、深入推动到全面推动,三次会议彰显总书记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战略上“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治国理政方略。
            久久为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显成效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第一次座谈会,并明确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活力。这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吹响了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进军的号角。
            近5年来,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以持续改善长江水质为中心,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累计搬改关转化工企业8000多家。到2019年1月至11月,长江经济带优良水质比例达82.5%,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长江经济带沿线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在全国的地位凸显,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领跑全国。数据显示,5年来,长江经济带沿线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都超过50%。2020年上半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超过21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6.3%,总量占比持续上升。5年来沿江11省市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践证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而是辩证统一;
    共抓大保护非但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反而促进长江经济带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变与不变: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谱写发展新篇章
            人类发展不是在人和自然之间二选一,而是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既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继承,也是可持续发展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更是中国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客观现实的重大理论贡献。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之中。在长江经济带推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中国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次重要的探索实践,它必将对中国乃至全球未来发展模式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继2016年1月5日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后,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经过近五年生态环境治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控制,但离绿色发展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在2020年11月14日第三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明确要求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找出问题根源,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要加强协同联动,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推动上中下游地区的互动协作,增强各项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要注重整体推进,在重点突破的同时,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性和整体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这次讲话为“十四五”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指明了新方向。
            跨越五年的三次座谈会,是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里程碑。五年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座谈会主题从“推动”向“深入推动”,再向“全面推动”演进,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调始终不变。正是因为这个变与不变的绿色坚持,万古奔腾的长江,才奔涌出生生不息的绿色波涛,生物多样性显生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长江经济绿色发展将跨上新台阶,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新篇章。
            育新机开新局:构建发展新格局,引领高质量发展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为此,沿江省市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各自定位,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加快培育更多内陆开放高地,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探索有利于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有效途径。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长江经济带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责无旁贷的使命。踏上新征程,长江经济带将继续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守绿色发展本底,守好一江碧水,推进上中下游协同联动发展,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
    畅通国内大循环主动脉,构筑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各国需携手应对挑战,推动世界经济走上正轨

     

            张茂荣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2020年已经成为过去,但这一年必定会因战后最严重的衰退而在世界经济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展望2021年,世界经济预计将会延续2020年下半年以来的复苏格局,但诸多风险恐给复苏进程带来强大“逆风”和不确定性。
            回首2020,世界经济在危机四伏中走过一年。2020年的世界经济以新冠疫情的暴发和蔓延为主要背景。受疫情带来的“大封锁”冲击,世界经济陡然陷入衰退,并创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降幅。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20年世界经济将萎缩4.4%,其中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分别萎缩5.8%、3.3%。在主要经济体中,除中国保持正增长外,其他国家均出现大幅衰退。如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分别下降4.4%、8.3%和5.3%,作为重要新兴经济体的印度降幅竟然达到惊人的10.3%。
            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同步陷入衰退引发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下滑,导致世界经济复苏更加艰难。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下降9.2%。联合国贸发会议的预测显示,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将下降40%,自2005年以来首次跌破1万亿美元。世界经济两大引擎的贸易和投资的“熄火”,直接将世界经济拉入深渊。
            各国在危机应对上“自扫门前雪”,使世界经济更加混乱不堪。相较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主要经济体“同舟共济”协调一致采取行动的杰出表现,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危机期间主要经济体严重缺乏合作精神,在疫情方面相互指责推诿,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只顾应对本国危局,全然不顾及政策外溢效应对他国造成的后果,当初作为全球经济治理主要平台的二十国集团沦为“清谈馆”,导致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在危机应对上毫无章法,事半功倍。
            展望未来,2021年世界经济将迈向复苏,但存在高度不确定性。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随着各国开始解除封锁,世界经济触底反弹。各主要经济体第三季度经济数据都非常亮眼,如美国经济年化季度环比增长33.1%,创1947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
    欧元区经济较二季度增长12.5%,创1995年有统计以来的最大增幅。
            在此背景下,主要国际经济机构对2021年世界经济的预测变得相对乐观起来。IMF于10月份发布的预测结果显示,202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5.2%,美国、欧元区、中国、印度等主要经济体都将出现较大增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2月1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到2021年底,世界经济有望恢复到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水平。
            不过,客观冷静地看,2021年世界经济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和风险。
            一是疫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存疑。2020年入冬以来,全球疫情再度反扑,尤其是最近英国等国出现病毒变异,传染性陡增,更增加了2021年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如果疫苗不能实现大规模接种,疫情将继续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全球供应链就难以完全恢复正常,航空、酒店、旅游等行业也无法彻底摆脱困境,世界经济将继续低迷。
            二是各国天量债务带来金融危机隐患。疫情暴发后,各国普遍采取大规模的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救助措施,导致全球公共债务不断攀升。据IMF预测,2020年全球公共债务将升至GDP的101%,创历史最高。国际金融协会预计,到2020年底,全球债务总规模将达到277万亿美元。不断增加的巨额债务严重限制各国政策回旋空间,一旦遇有风吹草动,恐会引爆债务和金融危机。
            三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虽然拜登将于2021年1月就任美国总统,但以“美国优先”为主要特征的“特朗普主义”却不会“寿终正寝”。而且,国际金融危机后西方泛起的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恰恰是特朗普上台和“特朗普主义”大行其道的推手。西方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会随着拜登的上台而消失,全球贸易摩擦仍会造成国际经贸关系紧张,打击市场信心和世界经济复苏动能。
            重重阴霾之下,中国经济是一抹难得的亮色,2021年中国将继续担当世界经济的重要稳定锚。中国疫情控制出色,为中国经济提前复苏提供了根本保证。虽然对疫情防控仍不能放松警惕,但中国国内经济活动持续回归正轨,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信心和希望。根据IMF的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2%,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而且,中国持续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积极扩大进口,与各国共享中国机遇,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胸怀和担当。OECD发表报告称,新冠疫苗的投入使用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加快恢复,是提振市场信心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
    预计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1/3。这充分表明了中国经济对正在负重前行的世界经济的极端重要性。未来,中国将坚持多边主义立场不动摇,与各国携手应对风险与挑战,努力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上正轨。
            

     

    刘伟:以新发展格局重塑我国经济新优势

     

        文|刘伟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编者的话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抉择。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将进一步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本报邀请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专家学者,阐述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战略抉择的背景条件、政策考虑以及实施方向。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最近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如何以新发展格局重塑经济新优势、推动新发展,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回答的重大课题。
        

        构建新发展格局由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
        

        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深度参与全球化进程,依靠对外开放、吸引外国投资和参与全球化贸易等方式迅速发展,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这也使得我们对国内市场的开发不足,造成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等方面的问题,经济内在风险加大,对外部市场的依赖也过大。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产业体系受到剧烈冲击,国际间经济、金融与贸易流动更是一度出现双向中断,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与此同时,西方经济体潜在增长率大幅下降,一些发达国家也通过本次疫情发现自身产业空洞化严重,开始着手重建本国制造业,纷纷试图将外迁海外的产业重新迁回国内。
        

        所以,过去那种全球经济运行方式很难在当下继续维持,原先中国经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发展模式也难以持续。
        

        就我国经济发展本身阶段性特征而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的突出特征,就在于要素成本全面大幅上升,依靠要素成本低形成的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减弱,要素禀赋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新动能和新优势仍在培育过程之中,在许多方面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加之一些西方国家的限制和干扰,使得我们在国际大循环中面临更多的风险和困难,迫切需要一个能够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新格局。
        

        回顾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个时期的我国经济增长,客观上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依靠出口拉动经济的动能明显减弱,国内需求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打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外循环协同发展,构建双循环新格局,是大势所趋。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我们要以主动调整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总的来看,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一是构建供求不断趋向均衡的国民经济循环。首先是总量均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宏观上经济增长的波动性低、周期性淡化、增长稳定。这既能有效克服经济短缺,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还可以有效缓解产能过剩,防止经济衰退和就业问题。其次是结构均衡。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资源配置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的均衡,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矛盾主要方面的条件下,结构性均衡就更为重要。在总量和结构趋向均衡的基础上,形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一方面以需求牵引供给,真正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有效供给;
    另一方面以供给创造需求,真正以高质量高效率的供给开拓市场需求。
        

        二是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动能推动的国民经济循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既是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也是摆脱西方国家“卡脖子”、提高国际竞争主动权、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更好发挥政府顶层设计、统一布局、组织协调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既要夯实基础研究,又要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既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又要坚持开放创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三是构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战略方向的国民经济循环。以供给侧为战略方向与以需求侧为战略方向的根本不同,就在于供给侧改革直接影响生产者,而从需求侧入手则直接影响消费者。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也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好,首要在于生产者,包括微观上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集合而成的产业组织状况及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宏观经济体系的完备和协调性等。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推动的恰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而且,我国国民经济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总量和结构性失衡,首先是供给方面的问题。所谓的不均衡,主要是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
    所谓的不充分,主要是供给水平,特别是质量问题。
        

        四是构建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的国民经济循环。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重点在于扩大内需,以扩大内需创造市场条件,形成战略基点。我们具有扩大和释放内需的基础。从投资需求来说,我国仍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因而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还是生态环境投资及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投资都有巨大的需求增长潜力,关键在于形成有效的投融资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一起来。从消费需求来说,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年来以高于GDP的增速在提升,拥有规模庞大的国内消费品零售市场,并且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张仍具有很大潜力。关键要改善国民收入宏观分配格局,提高政府、企业、居民、不同部门之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合理性,保证持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此基础上切实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人们的消费预期;
    要抑制房地产泡沫导致过高房价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降低过高的子女教育成本和养老成本,等等。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国民经济各环节之间的畅通循环、相互促进。
        

        五是构建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当前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为16%左右,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时,一个新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就已初见雏形。以中国为枢纽,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形成了以进口最终产品、出口中间产品和初级产品为特征的环流,同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了以进口初级产品和原材料、出口最终产品为特征的环流。面临疫情冲击后一系列新的变化,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同时促进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必须以“一带一路”为重要支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与以往国际产业转移不同。以往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形成发达国家主导并占据高端的全球价值链,转移过程本身也是发展差距拉大的过程;
    “一带一路”建设则是由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倡议推动,共商共建共享,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进而构建新型互利互惠的国际循环体系,实现中国与国际经济双循环的优势互补。
        

        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机统一
        

        从本质上来说,现代化经济体系体现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改革、发展、开放的有机统一,是由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种本质特征,也恰恰是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根本要求。
        

        概括讲,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主要包括七个方面:
        

        一是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新发展格局最坚实的基础在于完备的产业体系,最需要解决的是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关键领域、环节的技术缺失。为此,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
        

        二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能否实现资源配置和流动上的畅通,取决于市场化的水平。如果缺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相互割裂,就不可能形成国内大循环;
    如果与国际经济对接中缺乏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开放,就不可能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三是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畅通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现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脱离有效、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既会严重抑制和扭曲消费,又会严重削弱经济增长动力,不可能形成国内大循环。
        

        四是建设彰显优势、协调互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如果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缺乏协调互动,城乡间二元经济差异显著,区域增长极缺乏优势进而对其他地区缺乏带动效应,那么无论是从供给侧还是从需求侧看,都难以形成国民经济循环,更不可能具备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发展能力。
        

        五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脱离绿色发展体系,经济发展便不可持续,而国民经济畅通循环本身就要求可持续发展,否则便不可能形成国民经济循环。
        

        六是建设多元平衡、安全有效的全面开放体系。没有开放,根本不可能形成双循环;
    没有竞争优势,根本不可能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我们既要积极开展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同时还要认识到,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
        

        七是要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脱离这种制度基础,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活力和宏观调控能力都难以保证,经济运行不可能畅通。
        

        总之,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这七个方面是统一整体,需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根本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及实践路径,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方略,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商业活动指数上升,经济复苏态势长期向好

     

            盘和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我国经济继续稳定恢复。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2.1%、56.4%和55.7%,高于上月0.7、0.2和0.4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位于年内高点,连续9个月高于临界点。
            看经济复苏态势与否,要从供需两侧分析。
            此次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供给方面,生产指数较上月提升了0.8个百分点。在一些重点扶持复工的行业中,比如与高技术制造相关的医药、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设备等指数均已经高于56%,大致恢复到行业景气时的水平。这充分说明制造业的企业生产已经基本走出了疫情的阴霾,产能恢复明显。
            同时,从需求端来看,新订单指数也明显攀升,较上月提升1.1个百分点,达到了53.9%,通过比较供给指数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已经逐渐趋平,这就说明因疫情冲击导致的供需失衡现象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只有供需两侧同时回温,才能促使经济回归供需最优均衡点,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的提升。
            供需两侧的回暖,得益于我们前期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比如推动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大中型企业先行复工复产,借助产业链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的复苏,这一点在数据上也得到了体现。数据显示,大、中型企业的PMI分别高于上月0.4和1.4个百分点,而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小企业景气度也较上月提升了0.7个百分点。企业是社会生产的的核心力量,只有企业景气度提升了,社会生产才能恢复到正常的秩序,从而实现经济的复苏。
            除了传统制造业以外,服务业商务指数也得到了明显提升,从9月以来一直处于较高的景气区间,尤其是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金融等行业商务指数均高于60%,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社会生产和需求的复苏。正是社会生产秩序的恢复,增加了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的需求量,同时,也正是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增加了对金融市场的需求,从而带动金融市场活动的繁荣。
            因此,整体来看,目前我国无论是从供需两侧,还是产业机构等方面,均已经基本走出疫情阴霾,复工复产情况良好,经济复苏态势明显,许多行业均已达到景气水平,这与海外其他还受困于疫情的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预示2020底和2021年我国的经济形势将持续向好。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经济复苏就没有短板,比如数据显示纺织服装服饰业,自从开年以来一直位于临界点以下,行业景气度仍然偏弱。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外向型发展,出口贸易较多,而受到海外疫情影响,国际产销链受到冲击,叠加人民币增值,导致企业出口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订单增长迟滞,因而一直没有走出阴霾。不过相信随着后续政策的逐步落地,纺织服装行业内向化转变的逐步深入,以及海外进出口景气程度的恢复,该行业也将逐步走出阴霾,长期来看也将恢复到景气的水平。
            综上,窃以为,此次公布的商业活动指数显示,我国供需两侧双双复苏,失衡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产业结构整体发展,制造业服务业均已不同程度走出阴霾,进入景气阶段,虽然还有部分行业仍有复苏空间,但相信随着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地和国内外大循环的建设,也将逐步恢复向好。总体来看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可期。



    世行报告再次展现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

     

            韩文龙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1月5日世界银行发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基于对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和疫情有效控制的预估,报告预测2021年世界经济预期增长率为4%,中国经济预期增长率为7.9%。世行报告再次展现了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良好预期。
            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来源于中国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高质量开放优势等。当前,为了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复杂国际环境影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要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双循环互相促进是恢复和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关键一招。
            从国内大循环来看,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大环节运行顺畅有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调控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问题。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释放市场经济活力。通过需求侧管理,将会更好发挥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通过供给侧的创造作用和需求侧的牵引作用,将会实现经济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进一步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在国内大循环中,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显现。新基建投资的乘数效应、数字经济投资的驱动作用、公共服务投资的支撑作用,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扩大2021年中国的投资规模。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费新基础设施建设、消费环境的改善、消费政策的刺激作用、数字消费的引领作用,以及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改革等的支撑作用,消费将进一步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在国内大循环中,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加速形成。尤其是中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解决影响“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布局前沿技术和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正在大规模涌现。高质量改革和开放的红利正在释放。通过“放、管、服”等改革释放体制机制红利,通过自由贸易区和金融市场有序开放等更高水平的开放,营造一流国际营商环境,以开放促进要素的高效配置、市场机制的改革、竞争力的提升等,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
            从国际循环来看,通过转变方向和开辟新市场,中国经济的国际循环实现了修复,局部有所增强。加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连接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将进一步实现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经贸往来的合作共赢。与欧盟签订中欧全面投资协议,将有利于发挥世界上两大市场的规模优势,将强化中欧之间的经济纽带,增强中欧之间的经济和政治互信。中国与非洲国家签订自贸协定,将加快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将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之间更广泛的经济合作。通过与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双边和多边经贸谈判,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经济外循环的空间范围。除此之外,作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工业品制造国,“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将有利于中国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和投资为全世界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中国产品和服务。
            2021年,随着新冠疫苗的广泛接种,以及国际社会对抗疫关注度的进一步提高,防范措施的进一步加强,疫情的负面影响会逐渐降低。随着国内大循环体系的进一步顺畅、国际循环体系的加快调整,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一定能够表现良好,继续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火车头”。



    快捷搜索:全国两会  政府工作报告  社会经济  发展目标  目标心得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