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对照材料 > 正文

    浅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养成

    时间:2020-08-31 08:46: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浅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近年来“语文核心素养”又成为新的焦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提出了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强调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但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学过于重视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的单一化,忽视了教学中“人”的主体地位,造成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文知识面狭窄,错别字多。语文学习习惯差,学生不爱看书、不爱背书,无法潜心学习。阅读写作能力薄弱,缺乏文学鉴赏能力等。随着不良现象的日益,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反思,寻找能够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肤浅的见解: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石。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没有任何的灵丹妙药可以与兴趣相提并论。爱因斯坦曾说过“对于一切知识,爱好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孩子走在兴趣的道路上,一直为自己喜欢的事儿而努力,就会激发他学习的积极性,也因此会引领他为了自己的梦想有思考地活着,兴趣爱好和梦想才是一个孩子战胜困难、努力学习的动力源泉,当你粗暴地命令孩子学习时,不如找到他的兴趣,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对于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教育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如:在学习《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我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捉蟋蟀,并且要求周一上学时把战利品带回课室进行展示。喜爱动物、好奇好动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这次还有了“免死金牌”在手,孩子们便更雀跃了,作业刚布置下来,课室就炸开了锅,短短的几分钟,孩子们对蟋蟀的热情迅速加温,甚至连平时害怕昆虫的胆小的女孩子也因担心没有作业上交而主动请教调皮的动物专家。如何寻找蟋蟀?用什么方法可以捕捉它们等一系列相关的话题油然而生。

     一个别开生面的作业,让孩子们把生活与学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虽然,实际上捉到蟋蟀的孩子并不多,但当这一只只活生生的小黑虫参与到我们的课堂时,孩子们多么希望对它有更多的了解与亲近。有了情感的铺垫,同学们不但热情高涨地把课文学完了,还全班掀起了一股研究昆虫、阅读《昆虫记》的热潮。从兴趣着手,通过实践,让学生自发地对科学知识,对生活产生共鸣从而变得乐于思考、专心研读、积极探索,这不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吗?

     二、习惯是关键

     好习惯会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教师要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既要正面引导,也需要强制养成。对于小学生,尤其要注重以下八个习惯的养成:一.拥有积极阳光的学习心态;二.认真刻苦学习;三.勤于动笔,热爱阅读;四.表达清晰,书写规范整洁;五.好问好学,善于思考;六.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七.善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八.敢于质疑,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以点带面,持之以恒。例如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我在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从一笔一划学起,把每一个汉字写端正写规范,本子必须要保持干净整洁。每次评改都需要树立榜样,对于认真书写的同学我会在他的本子上贴上一个小的红五星以示奖励。每个单元进行一次总结,对长期认真书写的同学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颁发奖状,同时也注重鼓励在不断进步中的孩子。这样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在全班形成了一种风气,学生也逐渐养成了认真书写,整洁有序的习惯。

     三、课堂是主阵地

     语文课堂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如何创设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教师的课前精心准备,课上灵活机智,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参与获得知识,尝到探求知识的乐趣,并努力把外在的兴趣引向内在的学习。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激发他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如学习童话时,我总是让学生们自选角色表演课本剧,另外,我还经常采用猜谜语,分角色朗读,小话剧表演等方式创设生动的课堂情景,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特色,将个人爱好、思想感情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使课堂教学既呈现出语文教学的共性,又展示出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使自己的教学设计能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如,在上国学课《正心》一课时,我让学生结合注释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要求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讲译文,再互评出国学大王。每个学生都渴望当国学大王。自学时就非常用心,讨论也异常热烈,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对内容已了然于心,甚至还能举一反三,把书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互相联系,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了结实的基础。平时,只要涉及到启示感悟的问题,我总是告诉他们言之有理即可,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与适时的点拨。这样就达到了让学生乐于开口,善于表达的目标。

     四、综合实践活动是催化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活动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成为语文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我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每周擂台赛”,古诗、歇后语、成语接龙,国学经典等,学生轮流走上擂台,自己选择对手,自己出题,自己评点。胜了奖励输了惩罚,就这样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在积累与展示的过程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认真落实每天的经典诵读小课。结合我校的国学教育,我在坚持每天与学生进行国学经典朗读以外,还会在班内不定期地开展朗诵会。校本课程精选优秀古诗文作品,涉及写景、立志、惜时、做人、求学等方面,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并能够谈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长期训练,学生既掌握了大量的经典诗文,又锻炼了朗读记忆,还陶冶了性情,培养了审美能力,深层次加深了学生的文化积淀。

     3、课外阅读常抓不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往今来大量的名言警句都不断地告诫后人读书的重要性。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阅读更是一门必修课,也是最直接最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捷径。老师除了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阅读,还可以指导学生举行读书沙龙、读书分享会、故事演讲比赛等。只要让学生找到了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他们必然能乐在其中。

     总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始终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实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终极目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以爱促学,指导学生扎扎实实走好语文学习的每一步,让学生凭借着坚实丰富的语文素养,放飞明天的梦想。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