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工作总结 > 正文

    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与系统

    时间:2020-08-25 08:45:4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与系统

     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绝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联系又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主要特征:一是它的整体性;二是它的结构性,还有层次性和开放性。

     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过程性(07年新加)

     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科学既是揭示联系,也是揭示过程,不把事物当作过程就没有科学。把世界看作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作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这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

     规律及其客观性。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人的意识活动却受规律的支配。唯物辩证法的诸范畴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本质和现象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表明: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又要求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和偶然性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割裂开来会产生三种错误观点:机械决定论、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以及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完全割裂开来的观点。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提高实践活动自觉性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把握可能性这个范畴要注意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要区分两种(好或坏)可能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要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从而获得实践的成功。

     事物存在的质、量 、度。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掌握适度原则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

     量变和质变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其区别的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其联系是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量变中渗透质变,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量变,即在质变中包含新质在量上的扩张。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

     对立统一规律(重点)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矛盾即对立统一。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07年新改)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各有其作用。同一性的作用是:①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②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斗争性的作用是: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国实行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哲学基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彻底辩证法的前提,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也就是构成每一事物(过程)的诸多矛盾以及构成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以及不同的解决矛盾的具体形式。任何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其中包括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这种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也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的形式。在社会领域还有对抗形式和非对抗形式的区别。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是:普遍(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特殊(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它们的联系是: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着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07年新加)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①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②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③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两者对立的实质。

     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是“照辩证法办事”的生动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深刻体现了发展的本质内涵,发展是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科学发展强调人是发展的主体,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体现了依靠人民谋发展和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观点;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协调矛盾各方关系的辩证方式;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体现了辩证法的发展过程性思想。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就包含认识的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逻辑;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认识的发展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就某个具体事物而言,人们对它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又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反对割裂二者统一的“左”和右的错误。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不断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以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目标。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真理和价值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即凡是真理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但真理与价值又是有区别的,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真理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价值则强调客观攀物满足人的需要的特点,而人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满足人的不合理需要的这类事物所体现的价值,与真理常常是相悖的。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对象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甚至是最高价值,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意识形态的本质、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相对应的哲学范畴。社会存在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则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那些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称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体表现在:( l )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具体的,抽象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2 )意识形态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意识形态是历史的,永恒不变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3 )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4 )在一个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思想上、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

     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具有特殊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l )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表现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 2 )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3 )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形态能动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这两大功能上。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生产力的状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的活跃的、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或保守的因素,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只是在不同时期,其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不一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由此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显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的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它们的辩证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它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其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它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剩余价值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表现为等蛋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即形成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水平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各部门利润率水平,二是利润率不同的各部门的资本量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不能把平均利润率看作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单的和绝对的平均。平均利润率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总的趋势。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执行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资本要保存和增殖自己的价值,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循环。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中的每种职能形式上的资本,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而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因此,产业资本循环就有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

     分析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与此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也可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I)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部类(Ⅱ)即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由三部分构成: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剩余价值(m)。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c+v+m构成,是研究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及其两种方式

     社会再生产按照它的规模是否发生变化来划分,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资本积累作为追加资本投人生产,追加的资本包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看,有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是依靠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原有生产的规模。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则是在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扩大生产场所的手段来扩大原有的生产规模。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所应具备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即I(v+m)=Ⅱc。这个条件表明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基本实现条件可以引申出另两个实现条件:一是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即I(c+v+m)=Ic+Ⅱc。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二是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即Ⅱ(c+v+m)=I(v+m)十Ⅱ(v+m)。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上述三个条件不能具备,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根本不同,区别在于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 l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2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 3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收入分配结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特点是:第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而不是社会唯一的分配原则。第二,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第三,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第四,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所有者投人各种生产要素,取得相应的收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的重大发展。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分析】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有相互矛盾的方面,也有相互统一的方面,过分地强调哪一方面,都是片面的。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给劳动者公平合理的收益,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效率是实现公平的条件和基础,效率低下,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就不能或难以为实现公平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困。因此,不能把公平与效率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活力进发、注重公平的社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问题,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

     完善市场体系

     生产要素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统称,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商品化,以商品形式在市场上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流动和配置,从而形成各种生产要素市场。

     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外开放,加快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

     规范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了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制约。要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于: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均衡的需要;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稳。四大目标相互联系又此消彼长,关系复杂,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我国要求在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分析】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以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为重要依据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最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手段。要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调节作用,重要的是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构建和不断完善。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积极进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1948 年4 月,他在《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总路线,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权以及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它反对的只是官僚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除了作为领导阶级的无产阶级之外,还包括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有个认识发展过程,曾经出现“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无产阶级必须与资产阶级争夺对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无产阶级必须通过自己的先锋队—— 共产党来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在与资产阶级联盟时,必须坚持领导权,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此外,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还必须拥有强大的革命武装,这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在中国革命发展阶段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出现“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只有既认清两个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个革命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逐步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或集团在一定目标下结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个基本特点和主要法宝。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主要决定于敌我力量的对比以及中国革命长期性与不平衡性的特点。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则必须分析中国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与变化以及各个阶级、各派政治力量在民族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

     统一战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特别是在国民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两次国共合作的特点明显不同。

     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第一,必须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的关系。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一个是无产阶级与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另一个是无产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其中,第一个联盟始终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第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第三,对资产阶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统一战线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团结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孤立主要敌人。对民族资产阶级(在特定条件下的大资产阶级)要尽可能地联合,以保证革命的顺利进行。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

     1957 年2 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充满着矛盾,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其基本内容有: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其他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在矛盾的性质、矛盾运动的特点以及解决矛盾的途径、方式等方面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这种矛盾的运动具有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即通过社会主义社会自身的调整和改革,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就是社会主义社会自身的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毛泽东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学说。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指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它们之间的性质以及解决的方法有着根本的不同。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必须采用专政的办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只能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二者决不能混淆。在经济上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等。

     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

     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

     【分析】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执政条件下的党的建设问题。他告诫全党:夺取全国的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必须警惕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的思想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具有长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后最容易犯的政治病症就是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统治的遗留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有深远的影响。反对官僚主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贯彻群众路线,是一个长期的斗争。

     克服官僚主义,除了应该加强对于党员的思想教育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从各个方面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并且从党的制度和国家制度上作出相应的规定,以便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需要实现党的内部监督,也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的监督。无论党内的监督还是党外的监督,其关键都在于健全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探索的意义(07年新增)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早的探索者和开拓者。虽然最终未能在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上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功,但他在探索中取得的初步成果,对后来者,却具有基础性、铺垫性的作用,从内容上、理论上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莫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毛泽东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取得的探索上的初步成果,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第二,毛泽东探索的初步成果,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第三,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过程中所表现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理论品格,对邓小平的成功探索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探索是一种开拓,总会有成功和失误,探索本身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毛泽东在一些问题的探索过程中的失误,为后来者在同一问题上的成功探索提供了重要借鉴。正如邓小平所说,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存在着一种连续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人手,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07年 新加)

     【分析】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是指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07新改)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要发展现代农业:二要增加农民收入;三要改善农村面貌;四要培养新型农民;五要增加农业和农村投人;六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指由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粗放型经济增长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人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速度、结构、效益、质量是辩证的统一,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效益才有实在的速度,有一定的速度才能有效益。结构合理与提高效益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持续的经济增长只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结构合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质量是根本保证,没有质量就不会有效益。

     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是: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成为最重要的变革力量;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在当代,衡量是否是先进生产力,主要标志就是看是否内含了现代科学技术。

     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加快科学技术创新与跨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07新改)

     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07新改)重点背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人、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建没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才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一理论是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吸收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l )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 )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3 )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4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5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政府调节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有自己的特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宏观调控能力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强。

     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确定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

     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也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生产过程,都在生产过程中作出了贡献。收入分配应该体现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更好地鼓励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按劳分配是与公有制相联系的分配方式,其他分配方式是与多种经济成分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客观性。处理好不同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一是要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要确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但在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社会公平。公平既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和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注重社会公平,就是要在收入分配中防止出现收入差距过大和两极分化的现象。

     社会主义荣辱观(07年新加)重点 关注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而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

     7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