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工作总结 > 正文

    中文演讲稿-中国驻克罗地亚大使馆

    时间:2020-09-16 08:30:5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科技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申知非大使在鲁杰博什科维奇学院的演讲

     2011年11月23日

     尊敬的拉马利亚克(Danica Ramljak)院长:

     朋友们: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很高兴来到鲁杰博什科维奇学院,就中国科技创新政策、成果和挑战及中欧合作等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鲁杰博什科维奇学院发起的“驻克大使演讲”项目为克专家学者及民众更好的了解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及发展,进而借鉴、促进克科技创新的进步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使得我们有机会向克各界人士介绍本国科技创新和发展等情况,为增进各国与克在各领域的紧密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我就任中国驻克大使已经一年多了,每当我向中国的朋友们介绍克罗地亚,除了这里美丽的风光,勤劳善良的人民这些基本情况之外,我会着重介绍克罗地亚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我一定会谈到伟大的科学家尼古拉 泰斯拉,伟大的发明家彭卡拉等等,他们是克罗地亚的骄傲,是人类进步的推动者,今天人们享受着便利的生活,不能忘记这些前人的伟大创新,更不能忽略科技创新是人类长远发展的永恒动力。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也是科技创新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3世纪末,出生在克罗地亚的伟大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到达了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他眼中的中国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经济蓬勃发展的东方国度,他开启了西方与中国的交往大门。

     今天的世界与中国和马可 波罗的时代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各国交流与合作愈加深化、和平与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的全球背景下,更多地了解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发展状况,有助于大家以欧洲的视角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世界的科技创新和发展状况,把握世界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下面,我将从中国发展的成就与所面临的问题、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和发展目标,中欧及中克合作等方面跟大家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今天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GDP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已达60000亿美元,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经过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突破了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技术,一大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过去五年,中国三大产业均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2006至2010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5%,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2.1%,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40.5%上升为43.0%,上升2.5%,投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截止2010年底,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到6552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时速250至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有3676公里,时速达200至2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有2876公里,而正在建设之中的高速铁路有1万多公里。2006年,全长1142米、最高海拔5072米的中国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工程建设克服了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创造了世界高原铁路建设的奇迹。在载人航天领域,2008年9月,中国神舟七号 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历史性成功,中国航天员首次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和空间科学实验,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2011年9月29日,中国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11月1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发射成功并于11月3日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009年9月8日,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商用大型客机C919外形样机在亚洲国际航空展上正式亮相。C919最大载客量150人,计划于2014年实现首飞,2016年完成适航并投放市场。截止2011年10月21日,C919客机已收到中外8家客户共165架订单,包括美国GE Capital Aviation Services航空公司。2011年7月,中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最大下潜深度超过5000米,达5188米,继美、法、俄、日之后,中国载人深潜器历史性地跻身“世界深海俱乐部”,意味着中国海洋科学考察队将有能力对深海目标进行更精细的探测。自2003年以来,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70%以上。到2010年底,中国风电建设总容量已达4200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一。2004年以来,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8000兆瓦,占当年全球产量的一半,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2010年底,中国推出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其实测性能是目前已知全球最快计算机的1.425倍,成为全球计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从1998年到2008年,中国研究人员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增加了4倍以上,从仅仅2万多篇增至超过11.2万篇。中国每年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010年,中国科研经费投入超过10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占GDP的1.76%。

     在看到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科技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我们仍然清醒的知道,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还存在着很多结构和体制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属性也将长期不会改变,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对外技术依存度居高不下。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

     (二)自主产品缺乏认可。许多自主创新产品和技术在市场上步履艰难。自主产品缺乏政策环境支持,成为阻碍创新型国家战略落到实处的一个重大问题。

     (三)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虽然中国科研人才总体规模已近六千万,但高层次人才十分短缺,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

     (四)企业难以掌握核心技术,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

     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低,产品附加值低。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处于国际产业链的末端。中国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尚未脱离量大质低、本多利薄的阶段。出口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不足20%,自主品牌产品不到10%。中国出口商品的90%是贴牌生产,利润主要为跨国公司拿走。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的40%都要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全球知名的美国苹果公司产品组装生产线设在中国,如果诸位买了iphone,背面很可能标示着Assembled in China,但是肯定也标示着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曾有经济学家说,中国卖出8亿件衬衣才能买回一架空客A380飞机。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国际水平的四至六倍。中国消耗了全球46%的钢铁、16%的能源、52%的水泥,但仅创造了世界9%的GDP。

     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有待提高。在扩大劳动就业、理顺分配关系、提供健康保障和确保国家安全等方面,有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从国际上看,中国也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有优势的巨大压力。

     面临上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发展所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实现这一目标,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二、中国的科技创新政策和近期发展目标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依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将为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学和技术重新升温,为解决世界性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开辟新的途径;纳米科学和技术新突破接踵而至,将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为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了新的前景。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因此,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以世界眼光,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纵观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并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面对国际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二) 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10-2015)》。2020年以前,中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共四点,分别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中国将努力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努力建设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相适应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到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在科学技术的若干重要方面实现以下目标:一是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二是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效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三是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四是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五是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艾滋病、肝炎等重大疾病得到遏制,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具备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六是国防科技基本满足现代武器装备自主研制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保障。七是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在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信息、生物、材料和航天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八是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和大学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可以预测,以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实现全面,持续,可协调的目标,走上一条良性健康的发展道路,为人类的进步,全球的发展,世界的繁荣多出更大的贡献。

     三、中欧、中克科技合作潜力巨大

     (一)自1975年以来,中欧关系实现了从建设性伙伴关系到全面伙伴关系,再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快速发展。中欧双方在战略上相互借重,经济上互补共赢,在许多全球性问题上需要相互合作。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欧盟是中国的技术进口最大来源地。1998年12月中欧签署了科学技术合作协定。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在中国2009年的技术进口总量中,有30%来自欧盟。今天,欧洲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比重越来越大,中国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欧洲品牌的汽车,而通过建立合资企业,欧洲也大大地带动和加速了中国汽车业的进步。此外,空客飞机、西门子磁悬浮列车和法国高速列车等欧洲高科技产品都已进入中国市场。克KONCAR公司也已进军中国市场,与中国沈阳特变电工集团合资生产大型变电器。同样,中国产品也大量进入欧洲市场。去年中欧贸易额突破4000亿美元,其中欧盟对华出口同比增长37.2%。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地位和进口来源地。中国作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不断成长的巨大市场为中欧合作提供了无限空间。在当前世界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欧有必要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重点加强在科技研发、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技术、低碳经济等方面的合作。2011年是中国制定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和中国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第六年,也是欧盟实施欧洲2020战略的起步之年。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与欧洲2020战略是中欧双方在国际形势新背景下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或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对各自未来发展的长远规划与指南。二者不仅在发展思路上存在许多共同点,也为中欧扩大互利合作提供了广阔新领域和新空间。

     中克两国是传统友好国家。2005年两国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以来,各领域合作不断丰富和深化。在涉及两国核心利益上,两国始终相互理解和支持。中方理解克融入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努力,衷心希望克早日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我们相信,克入盟后不仅将会丰富中克两国的合作内容,同时克也将成为欧盟内促进中欧关系的积极力量。我们唯一感到遗憾的是,目前两国相互直接投资很少。中方企业对在克投资兴趣浓厚,中国政府所倡导的中国和企业走出去战略就是鼓励中国企业到世界市场投资寻求合作与发展。克罗地亚是东南欧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国家,我们希望看到不远的将来中克两国的各领域合作都有所突破,包括科技创新领域。同时我们希望克方能够对来克投资的中国企业提供便利。我相信,随着克罗地亚入盟和经济复苏,我们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一定会再创新高。

     女士们,先生们: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依然突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发达经济体复苏疲弱,主权债务问题突出,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经济体受此影响,出口下降,通货膨胀压力较大。世界各国迫切需要团结起来,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历史证明,科技创新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灵丹妙药,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早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约西波维奇总统在11月2日的电视讲话中提出“Croatia can be a fair society only if it is an active and innovative society”。11月初在法国戛纳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提出了“保增长、促稳定”的积极信号,我愿引用胡锦涛主席在峰会上提出的5点建议结束今天的讲话,即“坚持在增长中兼顾平衡,坚持在合作中谋求共赢,坚持在改革中完善治理,坚持在创新中不断前进,坚持在发展中共促繁荣。”

     谢谢!

     现在,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