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观后感 > 正文

    余华《活着》观后感集锦

    时间:2021-11-25 08:56: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余华《活着》观后感集锦

      余华《活着》观后感集锦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故事到这里就截然而止了,但我却还沉浸在悲痛中。

      小说的主人公富贵,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他是他们家族最后唯一的幸存者,经历了家道中落,父母相继去世,子女去世,老伴去世,女婿去世,外孙去世,最后孤独又可怜的跟一头老牛互相陪伴。人的生命是脆弱的,生活在那样一个年代,生命更是脆弱的。有庆那么小,就在童性未泯中去世了,我还没有等到作者描述有庆长成大小伙子,他就去世了。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直接泪流满面。就像富贵说的,凤霞好歹还过了几年大小姐的日子,但是有庆生下来就是过穷日子。这是富贵的无奈,也是作者的无奈。凤霞也是个多么可人的女孩,本以为终于找到了可以贴心过日子的人,谁知道却在生孩子时大出血去世了。苦根,本就是苦命出生的孩子,最后却还是噎死了。死,在那个年代好像是很普通的事,他们一家的变故,是整个那个年代的一个缩影,是当时的写照。然而,主人公富贵,这个贯穿全书的人,从最初的不学无术的地主家儿子,到后来一心一意为家庭的好丈夫,好父亲,再到最后的孤家寡人,一直活着,或许也是他的无奈和悲哀………

      最后,表达下对作者余华的敬意,用朴素的话语表达动人的情感,是位伟大的作家。

      余华《活着》观后感集锦

      初读《活着》,心绪难平,最大的感慨是富贵悲惨不幸的人生。

      他经历过动荡困苦的一生,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相继离去,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与一头老黄牛相依为伴。

      他活着,但失去太多,命运太坎坷,这始终让人觉得太过沉重。

      再读《活着》, 是带着思考和疑问去读的。这一次不只为老人的命运付诸感叹和赋予同情,也开始看到故事背后隐藏的力量和思想。

      对此有所觉悟与反思:

      如果我们是富贵,我们会拥有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一生?是抱怨?悲叹?还是如富贵回首一生时的那般平静?

      为什么人活着是为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以及,为什么说富贵的一生是动荡与苦难的,但他也是幸福快乐的?

      一、经历过苦难平庸,但他依然活着,这是具有力量的一种选择

      故事里有两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

      一是,富贵的人生转折点。

      他前半生活得悠哉安逸,却因嗜赌如命最后输得倾家荡产,可以说他整个人从高处瞬间跌入到了谷底,从此一贫如洗。

      照理说,也许这时该是一个人最萎靡不振的一段时期,但富贵带着一家老小,开始步入自给自足的生活。富贵承担起了这一切后果,承担起了命运转折的重担压力,而没有选择从此一蹶不振,没有只活在悔恨和叹息里。

      这样的命运反差下的遭遇,让人唏嘘,但他还是前进着去生活。

      二是,富贵最后一个亲人的离世——苦根的死

      有人说,苦根是富贵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应该是他的希望,而最后苦根也死了,就等于让他的人生失去了最后一点光亮,这看起来实在太过残忍。

      初看文章时,看到苦根的死确实也让我觉得猝不及防:家人接连死去,剩下富贵和苦根二人相依为命,已经让人觉得如鲠在喉,而意想不到的是比这更加糟糕,苦根也离世了,富贵就失去了所有的亲人。

      一个是他悲苦命运的转折,一个是故事结局里的最后一个亲人的离去,他开始时选择直面这人生,承受苦难的开始,后来苦根之死,就像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被压垮,但他依然活着,没有绝望。

      “如何承受这巨大的苦难?”

      千钧一发。

      让一根头发去承受千万斤的重量,但它没有断,这是活着,有力量的活着,忍受苦难的活着。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一个人经历过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意想不到的、猝不及防的,但他还活着,这时就让人深深感知到生命的重量。

      也许,苦根在结局时给我们的震撼,是那种“生的力量”的升华。我们一次次同情感叹后,紧接着又是一次巨大震撼,这继续使我们加深感知到命运的沉重,我们才这么深刻觉悟到活着的力量。

      一路走来太不易,失去所有,但他还活着,这是真正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二、富贵的一生是动荡与苦难的一生,也是平静和快乐的一生

      当被问起“幸存”和“生活”的区别时,余华这样回答,“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的看法,而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

      我们常感叹到富贵的不幸,是由于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而《活着》中的故事,是富贵自己的生活,有他自己的感受,那不同于旁人看法里的“不幸”。

      一个人活着,他的生活不仅仅是苦难,他是酸甜苦辣的杂合,有悲伤,那也有快乐和幸福。

      旁人看待富贵的人生,是大局面的展望总结,会觉得他太过悲惨。而富贵的人生,是自己一日日的生活点滴,朝夕生活的集合。那里有柴米油盐,有家人,有左邻右舍,还有朋友……他与此相处的感受体验也构成他人生的一部分,这是根植于富贵内心里的情感,旁人无法感同身受。

      所以,除去苦难和不幸,富贵的生活里是有幸福快乐的。

      他有一位慈祥的母亲,有一个不离不弃陪伴在他左右的妻子,有懂事孝顺的子女,也有厚道的女婿,单纯调皮的外孙……他们虽离开了他的生活,但曾有过陪伴他一程的快乐经历。

      他日后记忆起来,就如同我们回忆起我们人生里故去的一位亲人,有感伤,但也有很多很多的幸福回忆。

      另外,身处那个极端环境的时代,相对现在来说太过动荡不安,加载在富贵身上的苦难也就让我们感到格外的沉重。但那是属于富贵的年代,他无从选择和比较,他身处其中,想到的应该是一日复一日的安身立命、想到如何去维持好一家的生活。

      他是平凡的,在那个自己的年代里,和富贵一样,他们大多人的生活是平凡而平静的。

      联想到家里长辈那一辈,他们的生活与富贵有交叉。他们也经历过内乱、文革、大跃进、公社大锅饭的生活,他们也有过生离死别,但他们活着,有属于自己在那个年代背景下的幸福。

      我们在后来与他们相处,有感受到他们生命延续下的力量,也有感受到他们一生走来的不易、平和。

      三、他平静的叙述,不抱怨,不煽情

      余华在《活着》这本书里的表达是朴素平静的,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没有情绪上的抱怨,他不宣泄也不煽情,他只是用朴实的文字将一个老人娓娓道来的故事传达出来。

      他在对人物遭遇的描写上,也是简单的陈述,没有更多情感上的抒发扩展。

      而剩下的是留给读者的想象和共鸣的空间。他的文字很朴素,但却成功激活了我们内心的静水。

      余华说,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

      他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所以,我们大概能够了解到作者创作的情怀。

      太执着于现实,执着自己的失去和悲惨命运,就会斤斤计较,就会被情绪、被命运困扰。会困难的活着,感受不到更多的幸福美好。

      而《活着》平静朴实的描述,不抱怨,不煽情,是超脱于现实,用深广的心怀来看待生命,来传达创作这个故事的意义的。

      一个人经历过苦难,但他还是选择活着,平静与善良,这是平凡、伟大又超脱的。

      超脱,是一种宽广修炼的心怀。

      我想,这是《活着》的厚重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余华 活着 观后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