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印度心灵导师的生命沉思课] 生命的沉思

    时间:2019-01-16 04:59:4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艾内斯・艾斯华伦(Eknath Easwaran) 是印度知名的作者和演说家,是全球公认的沉思修行的创始人和永恒智慧的引导人。与著名灵性大师吉达・克里希纳穆提一样,同是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新时代运动”紧密相连的思想大师,在西方具有广泛影响力。1959年,他作为“东西文化合流运动”的东方学者代表前往美国。1960年,他开始在美国系统地教授沉思课,并在大学里开设有学分的沉思课,将沉思这一东方智慧带入西方文明。1978年,《沉思课》出版,初版时即售出195000册。他还是圣雄甘地的挚友,深受其思想影响,并著有《Gandhi,the Man》一书,第一次从思想角度解读甘地的一生。艾斯华伦共著有26本心理灵修书籍。最为著名的著作有《沉思课:印度心灵导师的生命沉思课》等。
       艾斯华伦在《沉思课》一书中,用生动的故事,平实的语言,简单的道理,一步一步地引领着读者走上心灵净化之路。
       舍己为人,最后得到好处的不是别人,是自己。
       专注地工作,就会发现工作并不无聊,无聊的是工作者的心灵状态。
       训练自己,不要沉迷于感官刺激,那样,否则人的活力就像漏桶里的水,流尽了,却没有成果。
       繁忙的时候,训练自己平静下来,不要焦躁地团团转或者总想一次做两件事,因为那样带来的压力会让我们的身体崩溃。
       ……
       这些艾斯华伦在书里说的话,是俗世中最澄澈的心灵,闹市里最纯净的声音,他的那种平静,不是隐居山林不参俗事得来的,而是在热闹的世俗生活中修得的,这刚好可以让我们借鉴。如何在忙碌繁琐和快节奏的生活里,保证自己不乱方寸,心平气和,有时候就像一种妄谈。可是看看艾斯华伦,他好像轻而易举地就在匆忙间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站立位置,让人觉得又惊奇又不可思议。
       沉思,在印度已有两千年的传统,人们把它叫做“悲伤的终结”或者“生活艺术的掌握”。不管是孩子们在学校里,还是成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有沉思的习惯,以求得心灵的安宁。以下将这位印度的心灵导师的永恒智慧进行点滴整理,以使我们的心灵由狂躁转而宁静、由挣扎归于和谐。
      
      1、放慢身心
       心灵加速就会得病;心灵放慢便得健全;心灵静止,可臻化境。
       有人说,现代生活之复杂、忙碌、拥挤,已经到了不赶紧就活不下去的地步。我们不必接受这样的观念,我们完全可以在一个高度发达的科技社会中放慢步调,以放松的节奏完成大量艰难的工作。我们可以选择,我们不必只做环境的受害者,也不必因为别人的快捷或催促而加快节奏。
       我们常常觉察不到自己的匆忙。起初是我们的身体在意识的指引下加速。我们在楼梯上奔跑,冲进房间,用力关门――这还主要是身体上的匆忙。但过了一阵,不断加速就会形成习惯,速度会占据我们的心灵。某种强迫性的压力渐渐积累。到了这步就真有麻烦了,因为这样的生活规律是很难更改的。就像眼睛看不见自身的运作,疾驰的心灵同样无法觉察自身的迅速。
       当心灵开始这样呼呼飞转,人就会轻易丧失对思维和行动的控制。许多大意源于匆忙。所有被我们称为“几率”或“命运”的事故,实际上都有明确的因果过程。我们动得太快,以至于觉察不到其中的因果联系。
      2、缓慢和敏感
       当我们的行动越来越快,我们也就对周围人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不敏感。我们会变得沉闷、迟钝、无知无觉。举个例子,如果一大早就匆忙得像发射出去的导弹,那么我们的机警就会下降,我们可能会在无意中伤害到孩子或伴侣。要意识到他人的存在,我们就得放慢节奏,观察周围发生的事件,我们的官能必须保持警觉。
       有时,我们会在速度的驱使下变得旁若无人。当我们快速行动时,身边的人都成了一片模糊,仿佛大雾中瞥见的雕塑,相机捕捉不清的影像。我们的心灵到了别处,留给当下的注意力只够用来避免撞到别人――有时候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我们会在别人伸手去取东西时抢到他们前面;会在门口挤过别人身边;会在离开房间时把灯关掉――不顾别人还在室内;还会大声地自说自话、吹口哨或拿着东西四处敲打,打搅别人――如此种种,都是因为没有真正把别人放在眼里。我们陷在这种匆忙躁动的模式里,东奔西跑,面无表情,眼神空洞。这幅景象并不美妙。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可以彻底改变。
      3、“匆忙病”
       速度催生身体的紊乱,原因往往不外乎压力。当生活的节奏放慢下来,许多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就会不治而愈。
       诸位可能以为压力只会袭击高强度职业,实际上,各行各业的人都会为压力所害――公交车司机、警察、教师、建筑工人、运动员,概莫能外。医生和心理医师能够缓解症状,但有时候,在就医之外,我们还需要做一件事――对目前的生活方式做彻底、永久的改变。
       身体上的疾患往往包含明确的信号――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某样东西正在摧毁我们的身体系统。疼痛和疾病,健康从顶峰滑落,这些都是仁慈的自然发来的信号,它们好比高速公路斜坡上的标识:“停车!方向错误!”要是连这么浅白的提醒都会忽略,那么除了自己我们还能怪谁呢?不幸的是,我们往往拒绝承担这个责任,我们只管在疾病来袭时大喊:“为什么是我?”
       迈尔・弗里曼大夫和雷・H・罗森曼大夫是住在旧金山的两位聪慧专家。两人在对“A型行为”的经典研究中宣称,某种人格类型的人特别容易患上心脏病。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将心脏病与某些身体上的高危因素联系在一起,比如高血压、高血糖、吸烟、缺乏锻炼等。但这两位医生的研究却将元凶认定为患者的生活方式以及形成这种生活方式的思维方式。
       “饮食和香烟只是子弹,”两位大夫写道,“行为才是枪支。”他们认为,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脏病的一大成因是一系列的情绪反应,这些情绪在某一种人身上特别明显,他们“为了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回报而进行着长期不懈的努力,情势需要的话,不惜与其他人或事发生对抗”。
       换言之,这种人格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匆忙。匆忙者极力追求满足和利益,结果换来的却是心脏病。
       这类人的特征是动得快、走得快、吃得快――再加一条,想得也快。如果在他们前面的小汽车或行人移动太慢,他们就会觉得沮丧,甚至愤怒。他们受不了别人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超过自己,就算工作顺利完成也受不了。而等待――无论是在餐馆、银行,还是超市的收银台前――对他们都是一种缓慢的折磨。即便在对话中等待开口的机会都会让他们心急如焚;当对话的另一方词穷时,他们往往会插进来帮对方把句子说完。
       这些繁忙又烦躁的人总想一次做两件事。如果你打断他的工作,向他提问,他会一边答话,一边盘算接下来要做什么。如果你停顿片刻,斟酌字句,试图说些愉快的或有说服力的话,他会立即用自己的话填补空白,而且说得直言不讳、一针见血。跟他交谈,你老觉得他想尽快结束对话。当他游泳时(自称是为了放松),他的心灵还是停留在个人问题和职业问题上,他或许还会叫人把电话都转到泳池边。早上剃须,他会试图同时吃掉早饭――如果还有空吃早饭的话。他一边奔向驶离的公交车,一边将报纸塞进公事包。开车时,他必须收听最新的新闻,车流有多密集都照听不误。

    相关热词搜索: 印度 沉思 导师 心灵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