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论彝剧文本及音乐设计] 酷我音乐2018手机版

    时间:2019-02-04 04:34:4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彝剧文本以散文体、民歌体、五言体、七言体、十言体为其唱词格式。彝剧应形成本剧种的唱腔体系。   关键词:彝剧的产生;彝剧文本;音乐设计      彝剧最早产生于云南楚雄州永仁县中和乡直苴彝族聚居地区。解放后直苴地区的彝族戏剧创作演出活动很快得到发展,1958年12月直苴业余演出队12名演员与大姚县昙华山公社业余彝剧团联合组成“大姚县红旗人民公社业余彝剧团”,参加在大理召开的“西南民族文化工作会议”,演出了《青年们的心》《半夜羊叫》等剧目,受到了与会代表及文化部夏衍副部长高度赞扬和肯定,并将其创作的剧目正式定名为――彝剧。
      一、彝剧文本
      文本的样式对舞台的表现形式有着很大的影响,彝剧的剧本有以下的一些特点。唱词格式是在彝族民间诗歌词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散文体、民歌体、通常以五言体为主、有五言四行、七言四行、五九交叉句及自由体。押韵不太严格,但要求节奏鲜明,抑顿挫有致。词格对唱腔结构的变化常有较为直接的影响。
      (一)五字句的唱词结构。五字句的唱词结构源于用彝文记载的诗歌句子结构形式。彝剧剧本的唱词,继承了彝族传统诗歌的结构方式来写词。如:彝剧《疯娘》“树木开了花,草也开了花,荞麦开了花,荞子生了娃。”
      (二)自由诗体的唱词结构。为了更好地反映丰富复杂的人物思想感情,彝剧唱词在继承彝族传统诗歌表现手法的基础上,也逐步突破五音节的诗歌句式,采用长短句的自由诗体来写唱词。例如《疯娘》“想你不知怎么好?天上的月亮刚出来,就被云彩遮住了。儿子刚生出来,就被阿奶抱走了。”
      (三)七字句、十字句等的唱词结构。随着彝剧的发展,创作们学习借鉴姊妹艺术、龙其是汉族剧种的编剧法,吸收汉族诗歌的音韵、格律来丰富彝剧文学剧本创作。如《篾独尼闹店》中是唱段:“百样都是命中带,命中不带求不来。富民政策好倒是好,引人致富我不发财。”这类唱词注意了诗句的规整,合辙押韵。
      人物对白采用汉语彝腔,并采用彝族擅长的比兴手法润饰。如小彝剧《半夜羊叫》中的台词:“是呀,是呀!你晓得这几天大家盼合作社就像群蜂找窝,飞来飞去没个地方落脚。今天啊!我们的代表罗颇就要回来了,人人都高兴得要折山茶花铺路,唱调子搭桥。”这样的台词在彝剧文学剧本里比比该是。这是创作彝剧剧本的重要特点,也是彝剧的特色之一。
      彝剧以反映农村题材的现代小戏为主。如:小彝剧《蔑独尼闹店》《掌火人》《独若哧》《莫勒借爹》《醉审》《真假乡长》等;当然也创作出了一些大型彝剧,如大型彝剧《衰牢春秋》《铜鼓祭》《米依鲁》《疯娘》等,这些剧目,无论是小戏还是大戏,都有部分优秀作品分别获得国家及各级政府的奖项。但从所得奖项来看,剧本获奖不高。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剧本的“文学性”下降了,影响了剧本的评奖。剧本创作面方只注重了它的生活性,即――松毛味,羊膻味。当然,我不反对所谓的松毛味,羊膻味。没了这些东西,彝剧的特色也就削弱了。在剧本创作时应注意彝剧的语言特色,同时也要注意适度的应用彝族民间土语、俗语及比兴。有的剧本不管人物性格如何,剧中人物一开口就是土语、俗语、比兴言语,说出来话如同一人,这样一来降低了剧本的文学性。
      彝剧剧本创作的高低及样式,关系到彝剧的建设及发展,它是彝剧的生命所在。
      怎样才能创作出一个既有文学性、民族性、彝剧特色的,适合彝剧这一剧种表演的优秀剧本。创作者要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提高剧本创作的文学性,但又不要失去民族性,即――松毛味、羊膻味。更重要的一点,应向其它成熟的剧种学习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善于从其他民族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的彝剧创作样式。
      二、彝剧音乐、唱腔
      音乐、唱腔是剧种的标志之一。音乐是剧种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刻画地域特色、强调人物个性的重要语汇。彝剧音乐主要是以彝雄彝族各支系的山歌小调、舞曲、器乐曲。如《梅葛调》《曼莫若调》《过山调》《放羊调》等。舞曲、器乐曲如《芦笙曲》《月琴曲》小三弦《唢呐曲》等,为音乐素材编创配曲而成。
      彝剧唱腔有单一,结构比较简单,以一句式、二句式、四句式为主,也有六句、八句和多句式的;也有按段落可以分为两段、三段、四段一直到多段体的;有按速度变化,用散板、慢板、中板、快板的结构组成的;也有曲调随着唱词跑,句式或段落不很规整的。在演唱形式上,有独唱、对唱、齐唱、领唱伴唱(即当地彝族群众年说的“凑腔”“帮腔”)、重唱、合唱等等。但从彝剧剧本创作看,特别是大型彝剧,剧中人物缺少核心唱段,这样一来给人感到剧种不成熟,有的专家也多次提到个问题。也有人说彝剧唱腔受彝族民间音乐的限制,唱词不宜太长,理由是彝剧音乐来自彝族间的一些山歌小调,如大型彝剧《臧金贵》《疯娘》的唱段都缺少人物核心唱段。我在创作小彝剧《真假乡长》时,在剧本创作上做了尝试,戏进行到高潮处时,剧中主要人物乡长,有一段十八句的核心唱词,演出中每当演员演唱到这段唱词时,观众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这说明彝剧用同样能唱出精彩的唱段。笔者查看了几个大戏的彝剧本子,都没有超过二十句的唱词。笔者创作了个大戏彝剧本子,里面有一段二十八句的唱词。导演说,音乐设计拿着这段唱词还不怎么设计唱腔,这说明一个问题,彝剧唱腔尚未成熟。
      戏曲音乐的一个重要特点――程式性。戏曲与歌剧虽同属音乐的戏剧,但它们之间的区别却很明显。其显著的标志,即在于戏曲音乐的程式性。《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发展史》将彝剧定为戏曲。从发展的方向看,彝剧走的一条戏曲化的路子。但彝剧至今尚未形成固定的唱腔体系――板腔体、联曲体。楚雄彝族各支系都有自己的丰富的民歌曲调,收集到的就有上千首。常用的也有四、五百首,但是作为彝剧唱腔创作的设计,没有几首留传下来,每一剧用后就丢了。作为一个剧种,应该有自己的唱腔体系,供剧种各类性格人物选用的唱腔设计的曲调。
      中国戏曲是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在长期艺术积累中,戏曲艺术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结构形式和表现方法;在“唱、念、做、打”上都有一套规范化的程式。彝剧唱腔的创作设计应该向这些成熟的剧种学习。当然,彝剧唱腔是走“板腔体”还是“联曲体”“民歌体”,这还有待彝剧音乐的创作设计者们去研究探讨。笔者认为,彝剧应形成本剧种特色的一套完整的音乐、唱腔体系,这样对剧种的发展有利。
      
      参考文献:
      [1]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局《彝剧志》 1991年出版
      

    相关热词搜索: 彝剧 文本 设计 音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