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要“杂”也不难|炸酱面

    时间:2019-02-07 04:31:3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是前人形容江南春天烂漫景象的名句。我记不准确了,一下子又无法查证。但“杂花生树”四个字是不错的,联想到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是不是呈现了这种景象呢?
      副刊的内容要广要杂,这是已故老社长赵超构先生再三强调的主张。其实也不止是赵超老有这样的看法。记得“文革”结束后一两年吧。唐�先生在一家报纸上发表怎样办副刊的文章,就提出内容要多样,要杂,还要有情趣……与赵超老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不谋而合。做副刊编辑工作的人,只要心中有读者,一定也能体会到“杂”在版面上的重要性。你编得好看不好看,关键就在“杂不杂”。
      早先的副刊我不敢妄加评估,就说复刊后的晚报“夜光杯”,两个版,一个编辑方针:综合性。内容的要求也是一个字:杂。但两个版的“杂”又要有些区分,我们的努力是:一个版文化气息浓一些,一个版生活气息强一些,但也不是截然不相干,希望做到文化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文化。安排稿件,有时我们又故意作些渗杂。如果将两个版合在一起作全面的“概观”,能让人感觉到还是一个整体,品种的选择,长短的搭配,疏密的设计,既错综复杂,又自然大方。我们特别留心,在一个版面上不要登题材相同的稿件,最好连续几天之内的版面上,题材也不要重复。今天有吃的,明天还是有吃的,后天再有,写得再好,也显得单调乏味了。
      说到“杂”,就要想到杂文;说到杂文,就要想到林放的《未晚谈》,自然是杂文的代表作。但林放自己并不这样看,他只是照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写去,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现在“夜光杯”上的杂文专栏是《世象杂谈》,作者很多,细作研究,各人也是各人的写法,各有不同。正因为有不同,才能招致有不同要求的读者的喜欢。如果杂文的写法都遵循一种模式,即使是鲁迅的模式,杂文也没有办法兴旺起来。
      再想想,难道放在杂文专栏里的是杂文,其他的就不是?我认为流沙河先生写的诠释词义字源的小品《书鱼识小》,素素女士三言两语迸出思想火花的《谈心集》等,就算不挂“杂文”的牌子,也是耐人寻味的“杂感”。他们的文体有异趣,文词有奇趣。唯其如此,才为读者所喜欢。差异,奇异,是“杂”的特征。
      我记得,“夜光杯”曾经选用过一篇四川某地一位陌生人的来稿。作者以一个小皮匠的口吻,写信给他们那里的一爿皮鞋厂,“感谢”这爿厂制造的皮鞋质量粗劣,促成他修皮鞋的生意大为兴隆云云。通篇都是嘲讽的语气,很有趣,这不是也非常富有“杂文”意味吗?多从读者来稿中发现一些这样的作品,版面的气氛会更加活跃。
      游记是“夜光杯”的来稿中占有较大比例的一类。现在旅游之风大盛,出国旅游也是很平常的事,而归来之后写游记也就成了一种时尚。作为编者,选用什么样的游记稿有时也有点犯难。写新发现的景点是否为讨好,人家还没有去过,你先去了,把情况介绍一下,也就可以了。
      已经熟悉了甚至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的地方呢?比方杭州,能否写出新鲜意趣来就要看作者的水平。好像就在今年早些时候,“夜光杯”刊登了黄裳先生写他在杭州玩了两天的经过,在看似平淡的记叙中有着被忽视的历史图像,更有意在言外的弦音,这样的游记是很难得的。有了应不惜篇幅,予以发表。
      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版面上,也刊登过一篇那时还是一位普通作者(后来也成了报人)写的“九元九角游杭州”。文中作者经过仔细的核算,用最节省的代价比如吃阳春面睡浴室通铺等,苦中作乐,也能在杭州玩一天一夜。相信的读者真的去了,也不会这么苦待自己。编者所以选用,就看中此稿的另一种格调,另一种趣味,是比较俗的,但俗得不讨厌,也是点缀版面的一朵“杂花”。
      版面上要“杂”也不难,只要编者的兴趣广泛一些,多接触一些事物,多为各式各样的读者想一想,就可以了。

    相关热词搜索: 不难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