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学校教育的封闭与开放范文精编

    时间:2022-12-17 13:40:4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学校教育的封闭与开放范文精编

    学校教育的开放方面有很多探索,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实验行动就是在着力推进学校教育向世界开放,他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理念,支持学生通过做中学而重构经验等行动,是那个时代将学校和世界融合的可贵探索。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学校教育的封闭

      设立学校这一特定教育机构,并将学校教育作为公共事业,其目的之一,就是按照一定目标和方向拓展下一代的经验,使其超越所处物理和社会环境的限制而连接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因而,致力于打开和扩展学生的经验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特征和使命。

      但是,当学校教育体系日益完备之后出现了一种倾向,就是自身形成了一个封闭体系,学生面对的直接任务,是纵向地成功穿越这个体系,从小学升到中学再升到大学和研究生教育机构。在这个体系中,以编码的学科知识表征着——直至代表了——物理和社会世界,甚而至于最终驱离了真实的世界。因而,在这种教育系统之中,学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书本知识,在各种考试中胜出,而这些考试往往以纸笔考试为主。这种建制的设计者原本希望通过学校教育连接到广阔世界,但是发展的结果却走向了与之不同的方向:学校被置于围墙之中而远离了广阔的世界,教育和学习简化成了“读书”和考试。长此以往,教育应有的育人目标被大大弱化,学生面对真实世界问题的能力也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学生从缺乏学校教育机会时封闭于家庭和生活环境,转而封闭于学校围墙内的学科知识世界和试题之中。

      这几乎成为当下教育的普遍性问题。当然,在探索教育变革时,还应进一步研究这一普遍性问题 在当地情境中的具体表现,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去探寻适宜的实践路径。比如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学校与世界的脱离是显而易见的,长期存在的学生课业负担和课外学习负担重的问题,其核心问题就是应付考试的负担重(而非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负担重),是学生、家长和学校都想成功穿越教育体系,带来的内卷压力大。教育改革真正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发展面对挑战的关键能力,席卷全球的核心素养运动要表达的就是对于这种通用性的高阶能力的关注,典型的就是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我们的教育改革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针对的正是这一问题。教育的育人目标,教师在育人方面——而不仅仅是教书——的使命,也只有在打破当前学校教育的这种封闭状态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转化为有效的实践行动。

      与真实世界的连接推进学校教育的开放

      学校教育的开放方面有很多探索,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实验行动就是在着力推进学校教育向世界开放,他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理念,支持学生通过做中学而重构经验等行动,是那个时代将学校和世界融合的可贵探索。虽然大家总说“桑代克胜利了,杜威失败了”,但是杜威的思想一直被认为是具有穿越时代力量的进步主义的思想,激励着实践者探寻实践路径。他的弟子和追随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出发,一改杜威把世界搬进学校的做法,让学生走进世界、把学校搬到世界和生活中去,力倡并践行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这些让学生亲身接触世界、走进世界、作用于世界,甚至改造世界,从而发展自己、改造自己(杜威认为教育是经验世界的重构)的做法,推进了学校教育的开放,更好地实现了教育的育人目标。

      遗憾的是,这些大刀阔斧的努力,最终限于实验性质的学校。直到今天,学校教育体系这种建制的严密性和稳定性,使得学校教育的封闭状态仍普遍存在。自然,与之“搏斗”的努力也从未停止,至少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类型:

      1. 让学生走出学校的活动,比如社会实践活动、研学实践、夏(冬)令营,这些活动是学生在常规的学科课程之外开展的,主要宗旨在于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世界、丰富学生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等 。

      2. 学校常规课程中部分学习活动的校外拓展,比如说在校外开展一些学科内容单元或者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运用学科知识进行问题解决学习。这些活动是学科学习的一部分,学校旨在通过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学科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迁移知识。

      3. 教师在常规课堂上联系实际问题开展教学活动,比如说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真实问题、真实案例的探究,从而将真实世界的问题作为知识应用的场景,学生通过置身情境的学习更好地建构和理解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连接到世界主要是为了以此支持学生的知识学习。

      4. 逼真的专业化实践式的学习,比如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工程项目设计、社会问题研究等,设计良好的基于项目的学习通常采取这种模式。这种学习方式是更深层的情境学习,而且这种逼真实践(authentic practice)正成为一些国家的教育标准所倡导的教学模式。

      从教育变革的前沿发展看,学校教育的开放正在从边缘性的、点缀式的、拓展性的活动(前面所列的第 1、第 2 类的活动)拓展到日常的教学活动,正在从身体走入学校之外的世界发展到整个认知活动的对象延伸到广阔的真实世界——也许此时学生还是身处学校之内。这样,学校中的学科课程和各类学习活动都成为支持学生连接到更广阔世界的机会,学校日益成为一个 HUB,学生由此通达广阔的真实世界,学校教育由此走向开放。

      信息技术增强学校教育的开放

      学生走出学校的机会毕竟有限,能搬进学校里的世界也毕竟很小,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则能置身学校而实质上走向世界。在情境学习、案例教学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的情境、连接真实的世界、建立校内外互动的协作平台;在科学实验、项目式学习及社会问题研究中,学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协助展开研究 / 探究工作,包括收集和分析数据、开展远程协作、获取资源及指导、向外部世界呈现研究结果或者项目成果(比如在网络平台发布或者参加线上会议)。事实上,很多专业人士在进行专业实践的时候,也是呆在物理空间上和学校教室相似的工作室里。倒过来看,学校可以模拟专业实践环境,学生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逼真的专业实践式的学习。

      这一切让我们看到,与编码的知识主要呈现对于世界的认识结果不同,信息技术不仅在于呈现这种认识结果,更能将知识应用的情境带到学校的学习环境中来,从而建立编码的知识与学校之外的广阔世界的关联,并能够通过在探究世界过程中对于学习者的多途径支持——比如建立协作关系和提供认知工具,让学习过程成为对于世界的探究过程。技术在这一方面的潜能表现为,如布兰思福特等编著的《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在论及技术对于学习的五大支持路径时列出的首条所示,“把令人激动的、基于真实世界的问题引入课堂”,也就是说,促进和增强了学校教育的开放。

      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学校教育的开放呈现出更大的可能。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正在用于学习创新的种种方案,特别是将探索世界作为重要学习方式的创新方案。这两年新兴的元宇宙概念及相关研发行动正在进一步打开人们的想象力。电影《头号玩家》的最后有句话:现实是唯一的真实。但是,我们想象一下,当我们用种种技术手段在学校场景中重造了一个现实,而这个现实提炼了真实世界中的关键情境要素以支持学生更为有效地学习,从学习的角度看,这种设计的现实岂不是一种比现实世界更为真实的现实?当学生进入到这种设计的现实中,他们岂不是就处于开放的世界之中?——虽然他们还身处有着围墙的学校这一物理空间中。

      这样,我们就看到一种正在出现的学校教育图景:学习和真实实践之间的界线日益模糊了,学校与广阔世界之间的界线逐渐消失了,书本知识和实践场景之间的鸿沟趋于弥合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之间的时差逐步缩短了。学校教育系统变成了广阔世界的有机部分,这一系统本身也是一个开放而广阔的世界。20 世纪 90 年代著名学习科学家瑞斯尼克(Lauren Resnick)就说,有效的学习创新项目越来越具有人在真实场景中的学习的特点,在学校教育封闭在自身的系统中时,与真实世界场景中的学习一致、向真实世界开放的学习项目就具有鲜明的创新性,而当学校教育真正实现向世界开放、与世界融合时,这种学习方式就成为常态,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并应为之而努力。
     

    相关热词搜索: 学校 教育 封闭 开放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