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

    时间:2023-02-03 14:03:4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

     学校可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改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及其特点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张岂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传统文化内涵是多方面的,包括观念文化、历史文物、民风民俗等。由此,传统文化大体是指中华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物质、精神层面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它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概念,学界有许多不同说法。张岱年把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归于人本取向。罗豪才认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天下一统的国家观、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兼容并蓄的文化观、勤俭耐劳的生活观,钱逊先生则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载体。

      综上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价值内涵,同时为文化创新提供理论源泉,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将传统文化进行思想层面的深度剖析而凝练成的现代价值,大体表现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及刚健有为等价值系统。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其课程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其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人文性”阐述是“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这体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致力于用更加人文化、传统化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提升学习能力,促进形成正确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此外,习近平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指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八个“统一”,其中“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就指出: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性质与特点及国家对于思政课的地位重视,决定了它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必要性

      针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面临的教学困境,传统教育中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能够为其提供借鉴意义,两者相融的必要性也有迹可循。

      首先,当今学校教育大多侧重于智育而忽视培养学生其他能力,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自古就十分重视教育,商周时代就逐渐形成“六艺”教育体制,注重教人以德行与智慧,而非单纯的知识。此外,古代教育思想中蕴含丰富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例如孔子认为“贤才”是道德完善的人,编纂的“六经”成为古代教育中重要的参考书目。因此,道德教育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古代教育中汲取经验和灵感,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实效性。

      其次,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文化功能,只注重灌输基础知识。道德与法治学科理论性较强,概念较抽象,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失去兴趣和积极性。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思想则可以弥补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存在的局限性。第一,古代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爱好和水平进行针对性教学。第二,传统教育强调学生发挥主动性以培养良好的品格,引导学生通过“自省”、“慎独”的方式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该从传统教育中汲取经验,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现存问题

      1.优秀传统文化大多被当成应试知识来学习而不是作为成长的素养来教育。真正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有效实施。如今受我国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近年来教材中对传统文化挖掘不足,内容缺乏系统性且理论性较强,实践性不足。以九年级上册为例,教材在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教师往往只在讲授相关知识点时,才会提及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并只将其作为应试内容看待。教授时,整体描述较空泛且远离实际生活,不利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也就无法深入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因此,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将定义作为考点,而应在教材设计和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以系统的、有层次的方式展现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并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在生活和文化建设中运用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2.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仅作为理性知识而没有养成传统的家国情怀。据调查,当前初中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普遍缺乏兴趣,主要还是对其认识不到位,多数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单纯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知识点,对其精神内涵无法做到深刻理解与阐释。《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研究》一文中提到,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功利主义等价值观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偏差,对学习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传统文化中确有消极成分,我们在教学中要能正视消极成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检测只是作为文化知识应用考试而没有作为生命养成的素养评价。由于九年级上册涉及传统文化的知识最多,教师往往只在讲授相关知识时,才会提及其价值,并只作为应试内容看待。当前中考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现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模式还不够完善,评价内容主要以课堂所学的知识为主,很少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方式则是以终结性评价为准,缺乏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最终评价还是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忽略能力与情感目标的评价,不利于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对策

      (一)教育者应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

      首先,教育者要自觉学习和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加强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首要任务,要让教师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融入思政教育。其次,教师应发挥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主动搜集和整理有关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使理论知识贴近学生实际,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例如,讲授《延续文化血脉》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充分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这一课将传统文化分为传统习俗、传统文艺、传统建筑和传统思想,教师可以根据这四个方面分别结合本地特色课程资源来开展教学,通过展示能够体现当地传统特色的图片及视频,增加学生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二)开发和利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应贴近初中生认知心理和生活实际

      我们在向青少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应当寻找他们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式、内容和途径。学校和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充分挖掘符合学生需要和兴趣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使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有利于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每个地域都有自身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地方特有的方言,还是传统建筑特点,亦或是英雄人物事迹等,对这些优质文化资源进行有选择地开发利用,将其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有利于更好发挥育人效果。

      (三)改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中,大多以理论学习为主,远离实际,学生的关注度和兴趣不高。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以“知行合一”的理念贯穿教育教学过程。

      1.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选择某个在传统文化方面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此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使其得出合理结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增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和文化自信。

      2.采用渗透式教学方法。我们要增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实践性,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与活动中,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在教学中以传统文化为基调,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实用的、新颖的内容,与实际相联系。

      3.运用对比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可以根据对象的不同分为“纵比”和“横比”。前者是比较过去与现在;后者则是对比同一时间段内的同类事物。采用横向对比法时,可以让学生对比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对比古今文化,如比较古今的孝文化,在比较中寻找和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4.采用专题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应依据教材中不同传统文化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专题,进行分组讨论、小组辩论等。例如在讲“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时,可以对比传统哲学中“变易之学”的内容,开展专题教学。

      (四)学校应营造浓厚的尊重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学校可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改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与现代教学、科技手段等相结合,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成为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其一,学校应贯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理念,鼓励教师之间加强交流,共同寻找将其融入课堂的创新点。其二,学校应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设立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栏,展示相关活动作品及教学成果,同时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景观,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其三,学校还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便于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站,还可以利用微信、QQ等软件,建立班级群,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内外交互式学习。

      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其所包含的优秀教育理念、哲学思想、民族精神等极具当代教育价值,对处于成长重要阶段的初中学生能够起到很好的德育作用。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都应当充分挖掘优秀传统德育理念和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联系,并在具体教学中有意识地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