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基于时事议题式主观题的教学实践

    时间:2023-04-15 11:14:0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基于时事议题式主观题的教学实践

    辩证思维是对思维的思维,是科学精神中的核心思维能力,提升辩证思维能力能让人更好地思考,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时事政治教学是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历年的高考都有时政材料作为主观题的背景材料。教师围绕“时事议题式主观题”开展教学,围绕议题,强化辨析,是顺应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举措。时事议题式主观题教学以学习者为出发点,以恰当的时事议题为引领,以有效的活动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要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助中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开展序列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1围绕主题议事析理 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是对思维的思维,是科学精神中的核心思维能力,提升辩证思维能力能让人更好地思考。英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认为,科学要求个体养成根据事实材料得出结论,再从进一步的观察和体验中去检验它们的心理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可思考、可探究、可评价、可反思的时事议题,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基础上,围绕议题开展有效活动,克服学生非理性的直观判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凸显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

      加强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培育,关键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思,正视自己思维中的非理性因素,在坚持知识科学性的基础上,主动探究试题情境和设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议题分析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在探究活动中拓展视野,引领学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议题的选择要能有效地支持、服务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呈现并运用相关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方法;能充当组织教学内容、贯穿逻辑线索的必要环节;其内在意涵要具有丰富的、现实的、可扩展的解释空间。如x年Ⅰ卷主观题38题第一段材料中阐述了马拉松热;x年Ⅰ卷主观题39题材料是针对个别蓄意宣扬“港独”的候任议员的闹剧展开分析;x年Ⅰ卷主观题39题材料分析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材料没有回避一些问题,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港独”、社会道德滑坡等问题,即命题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并不限制考生的想象力,为辩证思维、理性思维的发挥预留了很大空间。要求考生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理性分析,正视问题。从如何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何解决问题等方面来着手,更能立体地呈现考生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从考生的理性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答案中,观照出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程度,在解题过程中凸显对学生理性品格、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

      2注重整体化生成 加强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逻辑思维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特征。因此不能将知识机械分割为一个个彼此孤立的知识点,将教学过程沦为零散知识的堆积过程,导致知识的碎片化。教师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坚持知识的整体化生成,培养学生整体上调动、迁移和运用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分析和综合是高考政治主观题要求考生处理材料的常见思维能力,统计近四年的主观题可见:

      而就高考主观题阅卷反馈来看,很多考生对事物的比较、综合能力较弱。如xx年全国Ⅰ卷要求考生以纪录片《记住乡愁》的首播为背景,启发考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解答时应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知识范围,设问属于“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样”等有效信息。“是什么”的重点落在辨别事物的性质上,“为什么”“怎么样”的问法,更多地强调把重点放在如何运用知识上,为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逻辑思维能力,答案要形成有机的关联,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统一整体的认识。“有机关联”,意味着用组合方式为试题的主旨服务,也就是说“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内在逻辑关系围绕同一个中心“记住乡愁,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文化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等知识之间的关联,是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这一主观题的设问在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不难,难在建立深刻的逻辑性联系,将其纵向综合,融为一个完整的思维整体。有考生在审题作出的答案中用“中华传统文化”代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分析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和意义”就浅尝辄止,与本试题“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美德”的要求相去甚远。

      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比较和综合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此外,归纳、演绎等逻辑推理能力也应该加强,以真正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避免生搬硬套教材上的相关论述,出现思维漏洞。

      3处理好“议题式”与“情境式”教学的关系

      xx在《情境教学精要》中指出: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优化情境,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从情境教学立场看,时事议题式教学属于情境教学范畴。通过新材料搭建试题新情境、提出新问题,是高考命题的一条基本原则。教师应力求凭借相关情境的创设,围绕议题,指导、组织富有成效的活动,呈现生活中真实的情境,力求可操作、可把握。“时事议题式主观题”创设的“情”,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熟悉的生活环境能够拉近生活与知识的距离,点燃学生激情,激活学生思维。二是要找出议题目标与学生情感的交叉点,从学生生活与教材的交叉点中去确定议题,把学生提出来的有价值的社会热点转换为议题。“时事议题式主观题”有极强的情境性要求,这就要学生能在细节处体现思维的缜密,必须要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以更具思辨性地完成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将自身代入其中,换位思考,以推动议题探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纵观近三年全国卷主观题,无不需要考生有明确的主体意识:

      训练学生面对“时事议题式主观题”的每一个情境的时候,要让学生换位思考,在作答政治主观题中赋予自己一个新的身份,成为一个情理德法的思考者,一个政治活动的参与者,一个依法行政的组织者等等。然后以此为起点,去探究面对的问题、承担的任务、解决的方法和可能的效果。探究能力是创新意识的集中表现。在考试过程中,探究实际上表现为一种态度,是对未知知识研究的欲望,既反映出考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又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领域中收获赞许,提升能力,增强自信。

      4引导学生储备和运用时事素材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将年度国内外重大时事以及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作为情境材料呈现在试题中,是思想政治学科高考命题的一种重要形式。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话题,也是学生极感兴趣、乐于交流的时事话题。但话题不等于议题,话题转化为议题需要提出真实问题,雕琢具体情境,学生才能开展探究活动。

      基于此,时事议题的选择要兼顾社会关切与学科内容。时事议题既要包含学科具体内容,又要聚焦社会热点热词,既要有开放性与引领性,又要能体现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引入时政议题、社会热点分析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将真实的社会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自我展示,拓宽学生的视野,唤醒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时事议题主观题”素材储备应当对国际国内的新闻进行筛选编辑。要注重综合性材料的阅读,如时评、社评、综合素材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央视新闻》《焦点访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了解时事,然后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类型将国内国际新闻、重大社会热点等素材进行分类,对专题性、系列性的新闻热点持续关注,收集整合,阅读交流。同时,要养成多看、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的习惯;关注身边生活、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如“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等。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时代的需求相结合,不断积累自身的人生体验和思想感悟,在高考主观题中体现自己富有正能量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学科素养。

      “时事议题式主观题”教学是对传统型教学的继承和发展,与新课标“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时事议题为主要内容”的要求相符合,与“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来回答问题”的考核目标与要求相契合,体现着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开展“时事议题式主观题”教学能促进开放民主教学理念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渗透,增加学习者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内在获得感,锻炼学生的思维水平,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使他们成为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新一代青年。


    相关热词搜索: 时事议题式 主观题 教学实践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