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征与发展逻辑

    时间:2023-08-26 16:07:5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征与发展逻辑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现在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能力上,就是要进一步夯实校企合作的基础,在新的发展平台和发展能级上具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更深入的合作内容、更多元的合作项目,以融合的“全”“深”成就合作的“准”“势”,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一、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发展特征

      (一)高水平的支撑经济能力

      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经济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维度,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新兴产业不断兴起,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尤其是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力推进,我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等快速发展,一大批“互联网+制造”、智能工厂、数字工厂等新生产、新业态、新模式大量产生,岗位标准、岗位技能、岗位能力等逐步发生革命性变化,需要大批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进行支撑。职业教育现代化要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共生发展,不断提升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能力,在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专业发展能级对接产业发展能级、技术技能人才水平对接岗位新标准等层面具有更强的契合度,推动教育链、人才链融入产业链、创新链,加快技能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切实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地输血。

      (二)高质量的现代职教体系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职教体系所呈现的高质量,应重点体现于三个层次:一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的高质量。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进行协同衔接,未来通过国家学分银行、国家资格框架等全面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成果互认、资格资历互认、实践技能互认等,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职工和产业工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和晋升通道。二是职业教育不同层次有效贯通的高质量。在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一体化职业学校体系基本建成的基础上,以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产教协同融合等为主线,全面促进职业教育不同层次的发展质量,使各层次的职业教育既能够在纵向上为学生实现学历层次的跃升,又能够在横向上保障教育教学资源的延续性和优质性,最终使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实现质量合力。三是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无缝衔接的高质量。职业院校在高水平完成相应人才培养任务的同时,还要具备面向企业职工、社会人员提供优质职业技能培训的能力,应切实瞄准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和劳动者技术技能提升需求,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等融入技能培训之中,提升面向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的服务能力。

      (三)高标准的人才培养能级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维度上,要进一步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结构与竞争力的要求,分析研判行业企业的发展潜质和技术技能岗位的未来需求,强化对于技术技能人才在能力水平、知识结构、实践技能、综合素质等各层面的审视,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具有前瞻性的专业课程体系知识图谱,全面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培养质量和标准,以高标准的人才培养能级对标我国战略性、重要性行业产业人才需求,能够实现定制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

      (四)高效能的产教融合实力

      校企全面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和最突出的人才培养优势。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现在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能力上,就是要进一步夯实校企合作的基础,在新的发展平台和发展能级上具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更深入的合作内容、更多元的合作项目,以融合的“全”“深”成就合作的“准”“势”,使职业院校能够服务支撑行业技术改造、关键核心技术应用创新、工艺改进、产品升级,使企业能够助力职业院校获得最先进的技术技能要素、最新的岗位标准体系、最契合的仿真实训场所,真正达到人才培养与生产实境的“零距离”,促进产业发展的需求结构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教育结构全方位衔接。

      二、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发展逻辑

      (一)规模与质量相统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高质量需求和整个产业不断地迭代升级,大规模的人口要持续地转化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而职业教育作为目前教育体量最大、教育层次最丰富、培养面向更契合产业实际的教育类型,必须要坚持规模与质量相统一的逻辑。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则又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是在保障规模基础上下一步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在我国人口政策调整成效不够显著、劳动力人口呈总体下降趋势以及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持续加大增量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教育和存量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训,确保这些劳动力具有更强的就业能力和更高的岗位适应能力,是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同步推进,努力为所有适龄人口和有意愿进行技能提升的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元、优质高效的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与培训是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应有逻辑。

      (二)兜底与赋能相统一

      职业教育具有兜底、强基、助困、赋能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面向贫困地区与人群大力实施精准化教育投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中国迈向新征程,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要具有更强的赋能能力,主要是赋能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地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实用人才、管用人才,优化农村人力资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赋能技术工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帮助他们获得更强的知识和技术技能水平,增强其进入工作岗位的能力,使其获得更好的收入进而尽快转化为中等收入群体;赋能人民群众的就业技能,使广大群众具有更优质、更先进、更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全面增强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三)技能与德育相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的富足和高度的文明程度是其重要的特征。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要以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底蕴作为己任,按照“全面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要求,将技能培养与德育培养相统一,全面彰显中国职教的独特内涵和魅力。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制造业,而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是高素质、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中国职业教育源源不断地向实体经济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以及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技术创新动能,是做强实体经济、推动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基础。新时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不局限于具有传统高超实际操作能力的素质,而是更多地融合数字化素养的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高层次、复合型技能人才,是现代产业工人与现场工程师的结合体。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要将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使其既掌握一技之长,又具有崇高的工作荣誉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素养和道德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教育教学中,培养具有坚定信仰和高尚道德的现代公民,让学生成为“心中有信仰,手中有绝活,脚下有力量”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四)升级与创新相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要瞄准绿色经济发展的要求,立足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和新兴战略性产业低碳发展的总要求,着眼于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契机,一方面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定位,根据产业绿色发展的现实,淘汰一批面向传统重污染、高能耗产业的专业,改造、转型、升级一批不完全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专业,在专业内部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验实训体系中注入节能环保、生态保护的最新技术技能,增强专业发展与产业绿色发展的匹配度;另一方面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山水林田湖草沙产业、现代农业、新能源等创新性开设专业,以优质的专业发展和高度契合的人才培养能力支撑绿色经济。

      (五)内生与外联相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坚定地发展自身的同时,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互利互进是我国发展的一贯方针。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一个重要的发展逻辑就是坚持内生与外联相统一,在全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能够持续地吸收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长处,学习借鉴他们的优质做法和创新举措,加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合作和友好协作,在做大做强中国职教的基础上,又不断地把中国职教发展的成果与世界各国共享,实现职教现代化发展的开放合作和互利共赢。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