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建设的理念与路径

    时间:2023-11-02 16:36:2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建设的理念与路径

     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是专业育人过程的核心部分,是专业建设的重点领域,也是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提出了提升思政工作质量、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的具体要求。教育部等十部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也从“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和“善用社会大课堂”两个方面规范了“大思政课”的实施方式。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即“三全育人”),自觉融入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等专业建设各领域各环节。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建设(以下简称“思政融入”)是学习贯彻“新时代高教40条”和“大思政课”政策精神的重要工作,对于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建设的实践内涵

      课程思政主张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显性思政功能,蕴含丰富思政元素的其他公共课、专业课及实践教学等育人环节发挥隐性思政功能。“思政融入”意指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专业育人全程,既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显性思政功能,也发挥非思政课的隐性思政功能。思政融入赋予专业教育以思想灵魂,使专业教育由正确思想和价值观引领,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资源体系和育人方式。

      (一)思政融入坚持“三全育人”原则思政融入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全育人”原则指导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融入专业建设全过程的实践探索。思政融入以专业为载体,发掘专业特点和优势,挖掘专业核心价值,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全要素,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助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的形成。思政融入的关键在于“融合”,即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融合”的实现条件是“三全育人”:“全员”意味着专业领域的每一位教职工都应成为思政教育者;“全过程”意味着大学生专业学习生活过程应成为浸润思政意识、常识和行动的成长过程;“全方位”意味着专业教育各环节各领域都应挖掘、渗透和强化思政元素。

      (二)思政融入是专业教育综合育人的重要途径任何阶段的教育都是基础性和专业性并存的,同时也是知识性与思想性并存的。教育是由知而识、从识到智的过程,教育过程不是“学以致用”的功利追求过程,而是通过知识学习发展生活智慧、善化生命价值的过程。智慧不是“奇技淫巧”或“八面玲珑”,而是“守正出新”。“守正”是前提,“出新”是成果。教育要坚守的“正”是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人格立场。专业课程是专业领域内或专业领域间的知识、经验和活动的集合,是历经数百万年人类实践积淀的知识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高校专任教师应努力、认真、全面地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内容与结构,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专业实践效果,真正发挥专业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

      (三)思政融入是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核心素养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阶段支持和成就一批又一批德才兼修的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基础教育领域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思路为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提供了启示与借鉴。大学生核心素养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不同,其要在21世纪科技发展的具体背景下界定,并在此前提下推进大学课程、教学和学习的变革。核心素养是关于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的最重要的东西,即“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素养不仅仅是素质,也是素质的养成过程。核心素养教育不是堆砌素质的教育,而是素质养成过程的教育,育人过程是核心素养教育的关键。与中小学课程学习相比,大学的学科专业特性更强,同时又在课程目标、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跨学科专业的横向或纵向关联。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不是某一学科专业领域孤立的任务,而是不同学科专业协调配合共同育人的目标。思政融入与大学学科专业育人过程在时空上高度契合,且思政元素是不同学科专业及课程教学相关联的“整合器”和“聚焦点”,是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保证。

      二、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建设的现存问题

      从当前一些专业的思政融入实际看,目标定位偏失、内涵认识失当和育人过程脱轨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思政融入的目标定位偏失本科教育应该做到“四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初心、回归本分、回归梦想。思政融入是引领新时代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和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本科教育实现“四回归”的重要抓手。实践证明,最有效、最能打动人心的思政教育往往是通过思政元素与学科专业领域内课程要素自然融合、有效迁移而实现的结果。然而,一些专业课教师仍无法准确厘清思政融入的核心目标定位,找不到持续推进思政融入的支撑点和着力点,导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足、结合不紧,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独立、封闭运行,出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此外,思政融入的目标定位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功利化倾向,一些专业课教师有“蹭热度”之嫌,在当下高等教育领域思政教育改革热潮兴起之时,热衷于思政类课题或基金项目申报,而在专业育人实践中并未从“三全”协同育人原则出发,未把思想政治元素真正融入专业建设和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二)思政融入的内涵认识失当作为近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课程思政”这一术语早已被高校教师普遍认知,但一些专业课教师和大学生仍习惯于将课程思政工作视为应由党委、学工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或院系全面承担的工作,认为思政教育不应在专业教育中占据太多课时或太大内容比重。甚至有专业课教师认为,专业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大学生专业素养训练,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专业教育的辅助任务。更有甚者认为,专业教育有其独立、完整的体系,思政融入会冲击或打破专业教育的既有格局。这些认识的错误首先在于对思政融入的内涵理解失当。课程思政“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特别是从对‘人’的争夺的激烈程度来思考‘育人’问题的”,这应成为高校教师应知应懂且主动践行的常识。准确把握思政融入的内涵是扎实开展思政融入工作的观念前提,有此前提才能有效促进专业教育综合育人功能的发挥,真正促进大学生的德才兼修。

      (三)思政融入的过程脱轨课程思政坚持“三全”协同育人原则,思政融入需结合专业特质,从专业建设全局系统谋划,通过育人过程各方因素有机整合协调推进。从行为逻辑上讲,开展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其次要解决怎样做的问题,最后要解决如何评和如何改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指专业育人过程的核心环节,特别是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环节。在专业建设的工作现实中,上述环节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轨的现象依然存在。课程建设与思政脱轨现象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一些专业出于完成课程思政任务要求的功利目的,把课程思政资源过度集中于部分课程或部分教师,导致其他课程和教师缺少实践课程思政的机会和条件,阻滞了“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格局的形成。第二,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思政教育目标的对应设计不够,课程思政在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耦合性和关联性不足,无法发挥专业课程整合联通的一体化、全方位协同思政育人功能。第三,重科研轻教学的高校教师考评机制客观上制约了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上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基层教学组织和教研室对思政融入专业课程设计和教材的支持和督促不足,难以把专业课程教材内容与思政内容真正融为一体。第四,部分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健全,有些专业课程敷衍应对,所选择的思政案例或思政教育方式无法吸引学生,课程思政效果不佳。教学过程与思政脱轨现象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一些专业课的教学改革尚未探索出既体现专业特点和育人目标,又很好地贯彻课程思政要求的特色化教学思政方案,专业课教师受专业教学思维局限,还不能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第二,专业课教师的学术背景大多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专业理论和方法,即便是毕业于师范类专业的教师,短期的岗前培训也不足以支撑专业课教师从容应对复杂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工作,这就使得专业课教师既要提高教学胜任力,又要顾及思政融入,二者兼顾起来有所困难。第三,专业课教学评价体系中关于课程思政的评价设计不够,师生课程思政敏感度不足,影响思政融入的效果。专业实践与思政脱轨现象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思政融入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思政元素分散、重复,或与专业实践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基因式、弥散式的专业实践思政体系尚未形成。第二,思政融入专业实践的方式不当,在实践教学中将思政内容生搬硬套、简单移植、强行灌输等错误做法依然存在,影响育人效果,甚至助长实践教学的“低级红”“高级黑”现象的发生。第三,思政元素在专业实践评价体系中缺失,思政目标与专业实践评价结合度不紧密,或只涉及浅层次的思政评价标准,使思政融入专业实践的评价失去了应有意义。专业教育承担着专业人才培养任务,也承担着综合育人使命。专业教育必须准确、务实地认识到思政融入专业建设全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渗透思政元素的育人目标体系和过程体系建设,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建设的“三全育人”大格局。

      三、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建设的目标追求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在育人目标方面是高度一致的,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将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与专业培养要求相结合后,思政融入的目标追求具体化为培养“德才兼修”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一)思政融入的目标突破点“德才兼修”育人目标的实现,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专业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通过思政融入不断提高思政工作质量和专业建设质量。通常情况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主要考虑三个依据:一是政策依据,即党和国家关于该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政策要求与导向;二是行业依据,即本学科专业所服务区域、行业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三是校本依据,即本校本学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和传统。三个依据事实上都指向“德才兼修”的育人目标,而“德才兼修”本就包含了思政育人和专业育人的双重融合目标内涵。思政融入应立足专业建设现实矛盾和主要瓶颈进行目标定位突破,主要突破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理念上确定思政融入的目标,各专业应从学理上深度梳理思政融入本专业的核心理念、重要意义和根本内涵,挖掘课程思政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融合点,确立思政融入的观念前提;二是在实践中分解思政融入的目标,当思政融入专业建设的目标确定后,专业建设应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等育人过程三大关键领域着力,以本专业办学条件、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为基础,优化课程体系,改进课堂教学,推进专业实践变革;三是加强实现思政融入目标的保障机制建设,培养兼具思政胜任力和专业教学胜任力的师资队伍,建设与思政融入相配套的专业建设制度,开发充足且实用性强的思政资源。

      (二)思政融入的基本目标思政融入以培养“德才兼修”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德才兼修”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的素养定位,是融人生理想与信念、人生价值与责任、专业情怀与认同、专业知识与能力等素养维度的整体要求,决定着一个人的持续建构力和终身适应力,应成为各专业始终坚持的人才培养导向。思政融入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为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是“拉郎配”,而是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内在要求。培养“德才兼修”的人才只有通过思政融入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浸润”的过程,可谓“润物细无声”。专业思政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原则。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位教职工都应成为人才培养的执行者、支持者和帮助者,都应成为每个大学生德才兼修的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每个教职工都应切实履行教书育人职责,致力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融入应不断提升专业综合育人质量,强化专业综合育人特色。各专业之所以要重视思政工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思政工作对专业特色和专业品质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思政融入得越“实”“准”“牢”,专业综合育人质量就越高,专业综合育人特色就越鲜明,专业建设品质就越是能得到较高的认可度。总之,思政融入应以培养“德才兼修”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为方式,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原则,不断提升专业综合育人质量,强化专业综合育人特色。

      四、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育人过程的方式

      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是专业育人过程的核心部分,是专业建设的重点领域,也是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思政融入课程建设的方式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建设,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学校的理想、愿景、价值等观念的落实,都离不开课程这一重要载体。课程在专业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思政融入课程是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课程形式表现为课程方案、课标标准和教科书等物化文本,其实质是与学生专业学习与成长密切相关的知识、经验和活动的总和,是学生经历的全部学校生活。课程的基本问题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其中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与教学问题重合,现主要讨论思政融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方式问题。课程目标应同时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德才兼修的人才培养要求。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课程“三维”目标的影响,一些高校教务部门在课程目标问题上也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需强调的是,“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具有内在逻辑的作为“一个整体”的“三维目标”。将“三维目标”整合为一个整体的基本线索是“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的基本领域包括正确价值观和必备品格,这是与思政融入高度关联的领域。正如论者指出的,核心素养作为引领和抓手,“为开展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建设指明方向”。思政能否融入课程目标,关键看思政元素能否转化为课程目标内蕴的正确价值观和必备品格。课程模块设计应符合融思政与专业目标于一体的课程目标。课程模块是对课程内容的结构化组合,反映课程建设者对该课程领域的理性认识水平和课程建设水平。一些专业课教师习惯于以该课程领域某一部或某几部经典教材为依据,结合学分和学时实际设计课程模块。这种设计方式有助于学生学到本课程领域的经典知识、理论和方法,但在时代性、前沿性和创生性方面就显得很薄弱。课程内容须根据科技发展、社会生活、时代变迁而调整,真正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无论是否以经典教材为依据设计课程模块,课程建设者都应对课程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各模块,服务于德才兼修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总体上包括三类:一是基础类内容,指本课程领域的基础概念和基本定理、定律或原理,具有经典性特点;二是应用类内容,是根据基本原理发展出来的实践性知识与能力,具有实践性特点;三是开发类内容,是依据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开发出的指向理论或技术转化的知识,具有操作性特点。思政元素具有“浸润”“撒盐”的特点,能融入任何一类课程内容,且课程内容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思政融入课程内容不是难题。

      (二)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方式教学不应被简单理解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它实际上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而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课堂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协调学生个体发展和人类文明总体发展之间矛盾关系的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政元素是否真正融入课堂教学过程,直接决定着课程思政成效和育人成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基本问题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有重叠关系,此处不赘述。思政融入课堂教学要恰当处理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属人的要素,在实践中有着多重互动关系。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基本任务,师生在课堂中保持着教和学的职业关系;教和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代表的社会规范与学生代表的年轻一代的交往互动,体现为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实践中的主体,都是主体意义上的完整的人,体现为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高校教师应觉知师生双主体间平等对话关系的实质,避免以说教、灌输甚至强迫的方式规训学生,转而以理解、沟通、对话的方式陪伴和支持学生的成长,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为目标,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建立平等师生关系,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这是保证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思政融入要求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要适当。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位教师都知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之于教学效果的重要性。然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究竟有哪些,这些方法和手段如何与思政有效整合,却是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又一难题。一方面,教学方法是师生围绕教学内容而运用的整套教学行为方式,是师生互动条件下的选择,而非教师单方面的随意行动。另一方面,教学任务不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也有差异。常用教学方法包括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讲授、问答、讨论、谈话等),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实验法、作业法)等。教学手段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所使用的工具或技术,包括视觉手段、听觉手段、视听结合手段及交互教学手段等。无论选择何种教学方法,采用何种教学手段,都应考虑这些方法或手段对思政融入的适切性,顾及师生交往特点、学习任务特点和教学内容特点。思政融入要求持续改进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师生按特定任务要求组合起来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方式,体现着教学活动诸要素的搭配关系。广为人知且被普遍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解决了大规模教学对象条件下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的一致性问题,为教育普及做出了贡献。然而,随着差异教学和个性化发展等价值取向的出现,加之学校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班级授课条件下难以兼顾每个学生、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的弊端日益凸显。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个别辅导、现场教学、合作学习、导生制等教学组织辅助形式,为当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操作范式。专业课教师应将思政元素融入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之中,借助班级授课开展集体教学的优势,辅以个别指导等形式,关注学生整体发展和个性化差异,支持学生专业素养和思政素养同步高质量发展。思政融入要求切实推进教学评价改革。教学评价是运用科学技术或手段测量、分析和评定教学活动质量的过程,具有诊断、导向和调节教育教学的功能。专业课教学评价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评价改革和学习评价改革,特别是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总体来说,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较受教务部门重视,而学生的学业质量评价的受重视度相对不够。但教师教学评价手段也存在缺乏科学性的问题,甚至出现教师为获得较高的评教分数而在教学过程或期末考试中刻意“讨好”学生或督导的情况。教学评价改革必然要求教、学双向并进,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应该具备共同点,教得好不好、学得好不好应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而思政恰恰就能成为这样的标准。思政元素既可转化为教学评价指标,又可转化为学业质量评价指标。考勤、作业和考试等常见评价方式应更注重运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全程、全息、全景展示思政融入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促进效果。

      (三)思政融入专业实践的方式专业实践是大学生在专业课教师和实践教师“双师”指导下,在本专业服务行业现场开展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场体验与实操。在此过程中,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相互转化,以“学用合一”的方式促进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校外专业实践与校内课堂教学环节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体系,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然而,专业实践中的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着思政教育顶层设计不足、实践平台对思政教育支撑不足、实践思政的长效机制不足等问题,有必要通过实践思政的课程化构建、序列化实施和反思性评价加以改进。思政融入需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化构建。有些专业较重视理论课教学改革,轻视了专业实践教学,影响了专业教学质量。事实上,专业实践并非纯粹的实践操作,而是“理(论)实(践)一体”的综合育人环节。有些专业似乎重视实践教学,但也仅仅是按教务部门统一要求开齐开足实践教学环节而已,不同实践环节之间,例如见习、实习、研习之间,往往缺乏必要的关联、逻辑和层次,且存在实践过程空泛、实践内容重复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实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化,即以课程建设的思路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各环节均应体现“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实践各环节之中,充分实践“一践行三学会”(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的专业培养要求,做好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设计,实现专业实践与专业课程之间、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之间协调配合的一体化育人格局。思政融入需要专业实践过程的序列化实施。序列化实施是配合课程化构建的重要举措,也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序运转的必然要求。实践教学各环节应根据课程设计思路,分阶段、分步骤梯度推进实践课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意把握好三种取向的平衡:一是“忠实”取向,即实践教学完全按照既定方案开展,不受实践过程实际情况影响;二是“适应”取向,即实践教学依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调整;三是“创生”取向,即实践教学不囿于既有方案或实践现状,为了学习者素养发展而不断创造支持条件。上述三种取向没有好坏、正误之分,都是专业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必要的策略。专业实践的思政融入主要通过教学实施实现,理性认识、价值观念、思维品质等思政元素在专业实践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转化生成。思政融入需要专业实践教学的反思性评价。实践不是排斥理论的盲目行动,也不是缺乏思考的现实活动,而是在一定思想或理论指引下的反思性行动。反思性是实践的基本特性,专业实践必然是反思性实践,否则其育人价值将大打折扣。以往的实践教学评价有简单化倾向,例如在专业见习、实习的评价环节,由于缺乏硬性的评价指标,实习基地指导教师、专业指导教师往往给学生打一个较高的分数。这样的“高分”评价其实是缺乏教育意义的,它既不能真实反映大学生在专业实践过程中的真实表现,也不能发挥评价对大学生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实践评价环节沦为“走过场”。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确立见习、实习和研习的“三结合”,形成先见习后实习、见习中有研习、实习中有研习的推进机制。研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对见习、实习等专业实践进行反思,反思专业实践中的所感、所知和所悟,为此后更高质量地理解实践、介入实践乃至创新实践奠定认识基础。理想信念、职业情怀、职业伦理等思政元素应与“一践行三学会”的育人要求相结合,转化为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并通过专业实践的反思性评价实现升华。条件保障机制建设也是思政融入的重要工作领域。思政融入的条件保障主要体现在规章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思政资源支持等方面。规章制度建设工作重点是完善思政育人主体责任的落实机制和激励机制,确保思政融入工作有章可依。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重点是化解思政焦虑,激发专业课教师思政建设的内在动力,完善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胜任力支持系统。思政资源支持工作重点是整合校内外思政资源,构建思政育人共同体协作机制。


    相关热词搜索: 课程思政 专业建设 理念与路径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