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剖析整改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事迹推荐
  • 考察鉴定
  • 述职述廉
  • 会议主持
  • 主题演讲
  • 就职演说
  • 领导致辞
  • 周年庆典
  • 晚会游戏
  • 慰问贺电
  • 结婚典礼
  • 悼词殡葬
  • 竞职演说
  • 精彩演讲
  • 信息简报
  • 毕业典礼
  • 节日祝福
  • 开幕闭幕
  • 现实表现
  • 廉政谈话
  • 实习报告
  • 策划方案
  • 合同协议
  • 规章制度
  • 申报材料
  • 情书信件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体裁范文 > 就职演说 > 正文

    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时间:2020-09-29 07:51:1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

    ..

    南昌市2019年中考语文质量分析

    2019年南昌市语文中考倍受教师、考生、家长及社会关注,因为本次中考

    是全市使用部编版教材以来的首次中考,会考什么、怎么考,会有哪些新的变化都希望通过本次中考找到答案。今年中考语文的试题特点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中考复习乃至日常教学的重要参照。本次中考的试卷结构维持不变,依旧是以往中考的“一版四块”结构: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古诗文阅读与积累、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在试卷整体求稳的情况下,今年中考卷又结合部编版教材的特点呈现很多微妙变化。本次质量分析主要根据采集的相关数据对本年中考语文试题及考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总结成功经验,找出使用新教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我市初中语文教学,提升教学水平。

    【总体情况】

    本次有效答卷59011份,全卷满分120分,平均分75.52,标准差为19.53,众数为84,难度系为0.6293。得分情况:最高117分,最低0.5分,优秀率11.7%,及格率65.1%,低分率8.3%。相较往年中考,今年在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几个关键指标上有所下滑,因此我们更要对本次中考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具体数据参见附表一、附表二、附表三)【具体分析】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共5小题,每小题2分,均为四选一的客观题,考查内容为字音字形、词语使用、语病分析、语段排序和语句衔接,共10分,平均分为6.65。

    下表是选择题第1小题的情况:

    这道题属于语音、语汇题型,正确率是64.90%,考查的都是教材“读读写写”中的重点词语,作为最基础的一道题,这样的得分率并不如人意,说明教师还是要进一步抓好学生的基础,并对生活中容易犯错的字音字形重点突破。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这道题考查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C,得分率55.41%。考查的也是课本中出现过的重点词语,该题的得分率不算高。目标选项中的“浮光掠影”容易让学生望文生义而犯错,说明教师要在教学中重点关注这些易错词语,落实好“双基”。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这道题是语病题,得分率是62.87%,分别考查了不合逻辑、搭配不当和成分残缺几种病句类型。有相当多的考生选择了C,说明他们对成分残缺,尤其是主语残缺类型的病句掌握情况不好,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第4小题是语段排序题,得分率80.66%,是所有选择题当中得分最高的一道,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语序题得分一般偏低,但是今年这道题得分较高,证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

    .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第5小题是考查语句的衔接,该题得分率不高,只有64.81%,从题中的语句内容及是否得体这个角度是比较容易做出正确判断的,该题的不理想说明学生在特定语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需要加强。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 比较阅读两首同名古诗《春尽》,共4分(6、7两题)。

    该题考查了两首同名古诗的比较阅读,是本次中考的突出变化之一。之前十几年的中考一直考查的是一首古诗或词的阅读,而本次却令大多数人意外地考查了两首古诗比较阅读,确实给考生造成了较大困扰,该题的平均分较低,只有1.67分,得分率为41.75%。

    两首《春尽》均选自课外,从内容理解和艺术赏析角度考查。第6题选择对该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通过对两首的了解,很容易体会出甲乙两诗中都流露出伤春之意,但是说两诗都有家国之悲就很牵强了。所以第6题的正确选项为A。第7题是选择对两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通过对选项的分析,A选项中“细”“浮”“别”“断”“孤”等词语描写景物反衬悲凉情绪,很明显是错误的,但该题得分率只有26.95%,说明大多数考生在做题中不仔细,审题不认真。

    (二)阅读文言文《季布》,共12分(8-11题)。

    第8题考查朗读节奏的划分,该题平均分只有1.06,得分率53.18%。但是这题的目标选项中“上默然惭”中,很明显应在主语的“上”后面节奏停顿,或者可以根据“默然”对这个短语的理解“沉默的样子”也很容易找出正确选项,但是有近一半的学生选错,说明他们对划分节奏的基本原则及短语知识还需加强。

    第9题,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每空1分,共3分。该题考点分布均匀,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字词的积累和运用,平均分为 2.10。该题立足基础,源自课内,都是课本注解里出现过的,考查了“是”“贤”“恐”三个加点词的解释,“是”,解释为“这”,考生多解释为“于是“;“贤”解释为“品德高尚,贤能”,考生多解释为“贤人”和“贤者”;“恐”解释为“担心,害怕”,考生多解释为“恐惧”。

    第10题翻译文中划线语句,每句2分,共4分,该题难度适中,但大部分考生漏译或错译关键词语“面”“去”“谀”“以”等,还有一些考生翻译发语词“夫”为“大夫”“夫人”,导致该题平均分仅1.84,得分率为46.00%,翻译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得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第11题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共3分,题目..

    .

    本身难度不大,得分点较多,但学生因审题不清,概括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把握分值与采分点的分布,平均分为 1.56。从答题情况看,部分考生不能正确把握文章大意扣住要点作答,而且缺少快速捕捉有效信息和对潜在信息的分析能力,考生在答题时应结合上下文通读课文,多选角度,抓住关键点来概括,摘录原文中的关键词语并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概括回答。

    (三)古诗文积累(8分)。

    该题难度适中,均为新课标要求的必背诗文,题型为上下句填空,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大部分考生能写出,但一部分同学诗句填写不准确或者书写错误,例如将“徒”写成“徙”,“浙”写成“渐”,“历历”写成“沥沥”,“婵”写成“蝉”,导致严重失分,该题平均分仅5.76。古诗文积累要注意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诗文的积累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更要在积累感悟中运用,感悟准确,默写才能准,考生可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教学建议:1.教授古诗文时,应知人论世,介绍作者的生平、创作风格及写作背景等等,关注蕴含深厚文化的元素。2.立足课本,做好文言实词、虚词的归纳积累和迁移拓展,让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由课内拓展迁移到课外,有机识记,牢固掌握。3.三年书写要常抓不懈,不但要规范书写,还要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争字字落实。4.背诵、默写要落到实处,做到篇篇、句句、字字过关,对难字、生僻字、容易搞混的同音形近字要特别讲解,做到有效记忆。5.要教给同学做选择题的方法:反复读题,弄懂题意,关注细节,选择法和排除法双管齐下。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马》,17分(13-16题)。

    《马》是吴伯箫先生以“马”为线索回忆家乡童年生活的叙事性散文。本文创作时间较早,为1934年,文章的语言习惯和现在有较大的区别,给考生形成一定阅读障碍,而且选文篇幅2200字左右,超出往年中考同类型阅读文章300字以上,给考生的心理造成较大压力。因此考生得分情况并不理想,该题平均分8.01,得分率47.12%。

    第13题是图表填空题,考查考生是否能正确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并做出准确概括。该题难度不大,平均分为3.63,得分率73.00%,说明大多数考生能在考题的提示语的帮助下准确概括文章内容。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答题中或概括顺序颠倒,或忽视文章的关键词“马”,或表达有误,词不达意等,造成一定失分。也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不但能很好的梳理概括文章内容,还能模仿提示语的短语结构,工整而有文采,显示较高的语文素养。

    第14题要求考生以‘端阳访友,骑马赏景’为例分析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中两种表达方式的作用,该题总分4分,平均分2.33,答题并不理想。学生答题暴露出来的问题是:1.基本概念不清,把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概念混淆。

    ..

    .

    2.一部分考生能明确表达方式的概念却对该表达方式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3.理解和语言表述有困难,词不达意。学生答题好的现象有:部分学生抓取关键语句很准确,也有不少学生答题规范,思维缜密。

    第15题要求考生分析“文章语言是如何做到节奏明快与典雅的”,该题4分,平均分1.13,得分率仅有28.25%。学生答题暴露出来的问题是:1.审题不清,或概念不清,相当多考生把本题要求分析语言特色的题与分析修辞手法类型的考题混淆,很多考生回答排比手法的运用、比喻的运用使得文章语言节奏明快、典雅。还有一部分考生把文章的推进节奏与语言节奏混为一谈,把文章中反复出现时间转移的词语当作语言节奏明快的证据。2.相当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作答,完全答非所问。

    第16题要求考生分析文章的“感情基调”,并分析文章与《灯笼》主旨的相似之处,这道题的答题情况极不理想,平均分0.92分,得分率仅为23.00%,满分率也仅为0.07%。学生暴露的突出问题是:1.概念混淆,把“感情基调”与“思想感情”混淆,至少有70%的考生在答感情基调时答成了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2.对《灯笼》课文遗忘,完全不知该答什么。3.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不足,绝大多数学生不懂结合时代背景,只能感受到较浅层的“思乡”“怀念童年”之类的情感,不能结合创作时间1934年的抗日背景,很难体会到文章后半部分中的“家国情怀”。

    教学建议:1.教师要真正立足教材,尽快抓住部编版教材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很多考生对本次中考考题出现“水土不服”的反应,将很多概念混淆,可能就是很多教师依然按照老教材老方式去教,如能踏踏实实立足教材,问题定能大大缓解。本阅读中的考题,其实在部编版教材中都有过极为类似的练习:如《社戏》课后的思考探究题一,就与第13题极为类似;在《回忆我的母亲》的“思考探究”中就有分析表达方式作用的练习题;在《背影》《列夫托尔斯泰》《回延安》等课文的“思考探究”中就有对“节奏明快”“典雅”等语言特点进行分析的探究练习;在九年级上第一单元的“任务一”中就有对几首诗的感情基调的探究等等。所以只要立根于教材,真正吃透教材远比盲目的刷题要有效果得多。2.加大阅读量,立足教材上,而不局限于教材。大量的高质量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有更广泛的经典阅读,让学生能阅读更大时间跨度、更大空间跨度的文学经典作品。3.加强审题的训练,指导孩子不盲目答题。

    (二)阅读《谈语言》,13分(17-20题)。

    《谈语言》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创作的议论文,该题平均分4.85,得分率37.31%。

    第17题是要求考生概括作者的两个观点,该题满分4分,平均分1.29分。考生暴露的主要问题有:1.学生对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模糊,混淆论点、论据、论证。2.学生没有仔细阅读文章或者读不懂议论文,不知道如何抓关键句和中心句,

    ..

    .

    只是随意找个句子充当论点。3.筛选信息能力较差,分不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习惯性答题,答题套路化,缺乏灵活性,甚至有考生把疑问句或词语当作作者观点。也有部分学生答题思路清晰,能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能准确抓住文中关键句,且会分点作答。

    第18题是分析文章中事实论据的作用,该题满分4分,平均分1.81分。考生暴露的主要问题有:1.答非所问,随便抄了一段文字或空白卷。2.审题不清,没有看清题干要求中的“试各选一处分析其作用”,很多学生只分析了一个事例。

    3.概括能力差,有些学生抄大段的原文,缺乏概括能力。

    4.对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学生不清楚事实论据的作用。

    第19题是考查学生对文章议论的思路的把握,让考生回答作者从哪几方面补充论述语言的规范化问题,满分3分,平均分仅0.68分。考生暴露的主要问题有:1.审题不清,学生错误回答为论证思路题和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或者答题时没有关注到题目中的“补充”二字,错误回答为作者重点阐述的两个观点。2.答题机械,死记硬背一些答题模式,生搬硬套。3.答题不全面,漏掉得分点。

    第20题要求考生概括文章的语言特点,满分2分,均分1.07分。考生暴露的主要问题有:1.学生概括能力较差,文体知识较模糊,不了解语言的特点是什么,直接抄文章中的某一句话,根本没有概括语言特点。2.文体模糊,部分考生误认为本文是说明文,答案写成说明方法,如“举例子”“打比方”等。也有部分考生答题规范完善。有很多的满分的学生不仅能准确概括语言特点,而且能找到具体的语句作简要分析。

    教学建议:1.阅读教学还是要回归文本,树立文本意识。2.教学中少讲套路,不要用惯性思维看待每一道题。要真正把理解议论文到底在论证什么,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为什么要这么论证,论证思路是什么这些问题作为阅读议论文的重点,而不是满足与教给学生某些答题的所谓模版。3.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寻找关键词,提炼信息的能力。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21题)。

    此题在今年中考中也呈现出较大的变化,一改由13年至18年的考题形式,不是往年的在一个特定目标下的对多则材料的分析整合与提炼。这道综合性学习考题强调了语文学习与名著阅读相结合,交流与写作相结合,多渠道、多层面的考查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用书信格式写作的实践能力。解答这道题的关键:一是有阅读积累,有阅读体验。二是迁移——表达技能的迁移,是交流探究成果。三是用书信格式。侧重点是考查学生在实践中各方面能力(听说读写,与人交际,搜集整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人合作等)的综合,检验学生名著阅读的水平及独特的体验。该题的平均分较往年有较明显的降低,全市均分3.55分,得分率为59%,而往年该题得分率都在80%

    ..

    .

    左右。大部分同学选了专题一“孙悟空的‘不变’(《西游记》)”,但满分率不高,有分析孙悟空性格的,有写孙悟空七十二变的。选专题三“探讨诗歌的意象(《艾青诗选》)”的同学虽然不多,但满分率高,而且答题规范,书写大部分整洁美观,充分表现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三个专题有层次,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名著水平。

    考生暴露的突出问题: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没有交流语言,只写一小片段作文。2.不懂书信格式或不够规范,没有称呼和结语。3.缺少模拟中考训练,有些学生过于紧张,将大作文写在综合性学习答题区域内,导致综合性学习失分。

    4.没有认真阅读名著,混淆作者,内容张冠李戴。

    教学建议:1.教师需加强对学生名著阅读的指导,要紧扣文本,真正落实部编版教材的名著阅读要求,进行专项教学,专项训练,不能让学生泛泛去读、去写。2.不能忽略应用文体的写作训练,学生有不少不懂书信格式,不会用交流语言。3.加强对学生探究学习的训练,不让学生背或套格式,否则学生只懂皮毛,没有掌握实质,这样导致综合性学习题失分严重。

    (二)写作,50分(22题)。

    作文命题:钥匙,可以是开锁或上锁的工具;钥匙,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门径;钥匙,还可以是……看似平常的钥匙,有时却意义重大。请以《钥匙》为题,写一篇作文。

    该命题既浅白如话,此物家家有,人人知,物件小,用处大,寓意深,可以放射到学习生活工作的每一关键要害之处;既朴实又豪华,不起眼的小物件,其象征意义却不可估量;既狭窄又宽泛,仅落脚于钥匙本身写作范围很窄小,赋予其象征意义的写作范围就阔大无边了,考生绝大多数都立足于此写作。作文提示语亦降低了写作的难度,38.53的平均分便是明证。

    优作扫描:1.关注众多,立意深远。抓住钥匙是开锁的关键这一特性,引申到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赋予“钥匙”坚持、毅力、视野、亲情、友爱、知识等丰富的象征意义,关注自我成长,关注社会人生。2.联想自然,感情真挚。由钥匙这一平常之物,联想到生活中相关的人和事,娓娓道来,生动感人。3.善于思辨,感悟深刻。由钥匙特性生发出解决问题要抓关键的议论,表现出考生的较强的思辨力,良好的思维品质。4.形式灵活,呈现多样。结构形式既有纵式,也有横式,还有纵横交错式,横有情趣,纵有深度。5.语言流畅。文从字顺,表述清楚,极富文采,或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或排比铺陈,气势磅礴,或引用诗句,精妙典雅,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不足之处。1.立意不明,没有中心。写几件关联钥匙之事,但全是孤立的,事件与事件之间毫无关联,全文没有一个统一的灵魂。2.不会作文,胡编乱造。全篇东拉西扯,不知所云,根本不清楚自己要写什么,毫无写作意识。3.投机取巧,侥幸心理。全篇抄袭或拼凑抄袭前面的现代文阅读选文,抱有侥幸心理。4.

    ..

    .

    随意套作,缺乏生活。写关爱就是雨中送伞、公交让座,写奉献就是清洁工雪天清理道路、教师晕倒讲台。缺少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独特感受,没有打动人的细节。5.篇幅不足,内容空洞。作文空洞无物,写不足600字。6.书写潦草,乱涂乱改。

    教学建议:1.目中要有“标”,系统训练。教学要有课标意识,依照部编教材的单元作文要求,有规划,有安排,不随意,不盲目,练扎实。2.文中要有“字”,书写漂亮。训练作文的同时,要重视“字”的书写,教师要狠抓书写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作文格式,学会排版布局,注重作文“颜值”。3.文中要有“魂”,中心明确。指导学生学会审题立意,围绕中心选材组材,运用方法技巧,写出个性作文。4.文中要有“格”,层次分明。指导如何谋篇布局,安排详略,开头如何迅速点题,结尾如何漂亮收官,等等。5.文中要有“情”,学会思考。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现生活。文学源于生活,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启发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挖掘身边富有个性的典型材料,并且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

    . 附表一:全卷试卷属性表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

    . 附表二:全卷难度分布图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分数段人数人数% 累计人数累计%

    [110,120] 212 0.36% 212 0.36%

    [100,110) 3363 5.69% 3575 6.05%

    [90,100) 10458 17.70% 14033 23.75%

    [80,90) 14358 24.30% 28391 48.06%

    [70,80) 12057 20.41% 40448 68.47%

    [60,70) 7986 13.52% 48434 81.99%

    [50,60) 4948 8.38% 53382 90.36%

    [40,50) 2666 4.51% 56048 94.88%

    [30,40) 1032 1.75% 57080 96.62%

    [20,30) 540 0.91% 57620 97.54%

    [10,20) 750 1.27% 58370 98.81%

    [0,10) 705 1.19% 59075 100.00%

    (执笔:邹波)..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