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建设工程远程异地评标的现状与思考

    时间:2020-05-23 09:40:4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汤骏 陈洲 何永龙 虞骞 鲍相宇

    [摘    要] 建设工程远程异地评标是规范评标行为、提高评标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将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从地域上进行隔离,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克服专家资源不足问题,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远程异地评标;协调配合;建设工程;招标投标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7. 045

    [中图分类号] F2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07- 0101- 04

    1      引    言

    评标工作是招投标活动中的核心环节,专家评委在评审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拥有决定项目“花落谁家”的“生杀大权”。从评委的来源分类来看,一般可以分为本地评标和远程异地评标[1]两种方式。在本地评标模式下,评委一般都是从当地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因此常常成为投标企业公关和围猎的对象,加之评委的角色身份并不固定,今天可能以“评委”身份参加项目评标,明天也许就以“投标人”的身份参与竞标,他们参与评审时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评委的专业技能、职业操守是影响评标质量的直接因素。为了维护公开公平的交易环境,杜绝“关系标”、“人情标”,同时为了解决一些领域(生僻、冷门专业)评委人数不足的难题,不少地方在电子招投标程度较高的建设工程项目中倡导推行“远程异地评标”。

    远程异地评标的评委来自多个地区(除招标人评委以外,其余评委一般都分布在两个以上地区),在评委所在地的交易中心指定的评标地点,通过统一的协调系统在网上在线评审项目,实现评标过程的多方联动、协同评审。相对于本地评标方式,远程异地评标的评委不在项目所在地的专家库中产生,能够更加独立、客观地参与项目评价,不太容易受到项目所在地利益相关方的干扰,公正性、独立性程度较高,有效弥补了部分地区和专家评委资源不足的缺陷[2]。

    2      某省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的现状

    某省是全国比较早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的地区,一方面,该省的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程度较高,具备比较良好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省内的评委分布不太均衡,一些地区采用本地评标难以满足需求,迫切需要远程异地评标提供异地专家资源支援。早在2009年,该省住建厅就规划搭建了全省统一的远程异地评标协调系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见表1),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经过多年的实践,远程异地评标已经成为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的一项常态化工作。

    2010年开始,该省各地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在主管部门的统一指挥下陆续开展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目前覆盖该省70多个县(市)区共计约500个机位接入了远程评标应用终端,每个二类以上交易中心均专门配备了一到两个远程评标室,均安排有专职服务人员。据估算,全省各地每天进行远程异地评标项目超过15场次。

    3      远程异地评标面临的缺点和不足

    近三年来,由于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原来隶属于住建系统条线的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撤并,重新组建整合成立新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纳入政府服务管理系统管理。但远程异地评标的做法仍基本保留。

    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开展以来,对于规范和约束评委的评审行为,斩断干扰公正独立评审的地方利益关系网,解决稀缺专业评委资源不足等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度还成为先进经验为不少地区来效仿、学习。但是其中凸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于远程异地评标的诟病也多了起来,目前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体制机制不顺,协调一致难度大

    如前所述,该省自2010年就开始推行基于全省统筹的远程异地评标工作,任务分工一般是由招投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政策制定,由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具体负责执行,它们均属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在推进远程异地评标的过程中,涉及兄弟城市交易中心之间的横向配合和省市两级招投标管理机构的纵向推动两个维度的共同协作,属于同一体系内下的“同频共振”,政策制定部门(招标办)和执行机构(交易中心)属于“一致行动人”,因此政令畅通确保了“全省一盘棋”,工作得以顺利开展。2015年以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始整合,原隶属于住建系统的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撤销,组建成立新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划转到新的主管部门管理(各地体制不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般隶属于政务服务管理系统或者发展改革系统等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部门),这种行业监管与交易服务“行政上脱离”的局面客观上使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的顺畅运转造成一定的阻隔,远程异地评标的协同性因行政管理体系的分割造成了影响。该省建设工程远程异地评标系统的管理构架如表2所示。

    另一个方面,省级层面虽然构建了远程评标协调系统,但是各地的电子交易系统、开评标系统不是省级统建,均各自为政,在数据交互、内网通讯等技术上不太完善,尤其是在评标过程中主副场之间的交流、协调很不方便,在远程答辩、评委签章等方面的做法也迥然不同,每次评标都是一场“心力交瘁”的战役。

    3.2   片面强调程序公正,评审质量不稳定

    远程异地评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评标工作受到当地相关利益主体的影响而失去公正、公平性,因此该省明确要求“采用综合评估法且对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方案进行评分的国有资金工程项目,应当采用远程评标方式对技术标部分进行评审。”这种“一刀切”式的刚性要求使招标人不敢“越雷池一步”。可是,副场的评委毕竟对主场的工程项目概况不够了解,仅仅通过协调系统阅读电子投标文件才有初步感知,评标前的准备工作普遍不足。有些评委缺乏敬业精神,工作态度敷衍、马虎,很短时间内匆匆浏览投标文件就随意给出判分,有些索性直接抄袭别的评委的打分。还有一些副场评委固执己见,不顾招标文件的规定按照自己的习惯武断给出评定结论,拒绝接受主场的解释,这些都给招标人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副場的招标监管部门虽然有规范评委评标行为的职责,但很难真正管理到位。这样的结果,往往是远程异地评标的质量反而不如本地评标,失去了“异地评标”的意义和价值。

    2014年,该省某市的一个大型地下隧道工程采用了远程异地评标方式开标,结果抽取到了该省某一个从未有过地下隧道工程项目地区的评委参与评审。这种“盲选”出来的评委虽然程序符合规定,但是他们的专业技能、经验水平都难以保证,评审质量也就可想而知。

    3.3   制度设计不完善,主观能动性不强

    某省在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工作中想了不少对策,但是制度设计依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导致部分地区主观能动性不高。

    由于远程异地评标项目一般都是技术难度比较大的重大项目,评标办法比较复杂,投标家数也比较多,评标消耗的精力和时间成本都比较高,通常平均评标时长在6~7小时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2个小时,为此不得不启用“隔夜评标”设施或者临时封标次日再评。各地的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必须提供长时间的值守服务,频繁加班成为常态,这对于场地有限、人手紧缺的交易机构而言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例如,该省部分地区有较高频次的远程异地评标需求,而其自身因评委数量有限却较少对外提供服务,这就造成了主、副场之间服务供给与输出的不对等性。一些地市,几乎每周都有三场以上作为副场向外提供服务的情况,而作为主场,需要其他地区提供副场服务却不多,有时一个月只有一两场,主、副场需求比不到1∶4,换言之,付出与需求、奉献与索取严重失衡。一些地区疲于应付评审需求不得不临时关停机位,但这样一来,其他地区被抽中的概率更大,最后也不得不关机了事,造成恶性循环。省级主管部门曾发文提议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采取远程异地评标监管服务人员定期轮岗、给相关人员一定的加班补助或调休的等方式解决经常加班的问题。事实上,受到财经纪律约束,这些规定“听起来很美”,实际上成为“空头支票”,交易中心一線工作人员长期超负荷加班却没有相应的补助待遇保障。

    4      推行远程异地评标的思考和建议

    远程异地评标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是完善的顶层制度设计、密切的协调配合机制和健全的监督考核体系,因此要聚焦问题,统筹考虑,科学谋划。

    4.1   扩大评委来源,建立大范围、跨区域合作机制

    远程异地评标首先要扩充评委来源,变局部“小远程”为广域“大远程”。只有评委资源足够丰富,可供选择的区域足够多样,他们被“围猎”、“公关”的可能性才会更小,才能从根本上体现“远程评标”的优势,真正有效地杜绝“人情标”、“关系标”。2018年4月11日,江苏和安徽联合组织了首次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合作试点,连云港、启东、宜兴、合肥四地的评标专家协同完成了评标工作。这是大范围、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4.2   调整适用范围,还招标人以自主权

    当前,我国在政务服务领域大力推行“放、管、服”改革举措,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领域也开始逐步推行“招标人清标”、“评定分离”等充分保障招标人权益的新政新规。因此,要适当保持远程异地评标制度的弹性,增强灵活性,改变以往“一刀切”的政策导向,把是否采用远程异地评标的选择权还给招标人。招标人作为项目招标主体,经过科学的评估,结合项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自主选择合适的评标方式。

    4.3   完善制度设计,充分激发各方交易主体的积极性

    在优化远程协调系统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建设,对于交易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超出工作时限的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应当支持发放一定的加班补助并适当安排调休。进一步改进监督考核办法,对于提供超比例服务(即主副场服务比例超过一定限度的)的地区,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在评优评先工作中予以适当倾斜。

    4.4   强化标后评估,积极推行评审质量评价制度

    评审质量的优劣是决定采用何种评标方式的根本出发点。要建立科学的评标质量评价方法,对远程异地评标的质量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总结。利用对比分析等办法,综合比较本地评标和远程异地评标两种评标方式的优缺点,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为后期进行政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5      结    语

    远程异地评标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评标质量,规范评标行为,在特定的阶段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也要清醒地看到,远程异地评标还存在不少缺陷,如果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推行,不但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反而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特别是近三四年以来,我国各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逐步完成整合,不少地方正在加速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多数是将它作为一种亮点特色来宣传推介,鲜有对其实际价值的深入评估,这就有舍本求末之嫌。我国应当正视远程异地评标的不足和缺陷,充分调研、论证,在制度设计、机制体制、统筹协调、监督管理等多方面综合施策,把这项工作的积极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不断提高评标工作的公信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史东波.关于建设工程远程异地评标的建设与思考[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7(3):50-52.

    [2]陆大枋.论远程异地评标在实际评标阶段的意义与作用——以江苏省远程异地评标实践为例[J].招标与投标,2018(3):60-62.

    相关热词搜索: 建设工程 异地 评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