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光耀千古的324个字

    时间:2020-11-12 12:08:4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余秋雨

    我们长久地把我们的学问和把我们的文化全部寄托在文本上,这个文本不是直接的一个审美对象,它是一个转换性的文字,多少年来,在黄卷青灯下练就的眼神对于美的信号缺乏敏感、缺乏判断能力。文本很重要,但是我们多么真心地希望一旦有形象出来,我们能捕捉它。遗憾的是到今天为止,我们很难捕捉到非常重要的、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记忆的形象,不管是诸子百家,还是屈原、司马迁,形象感都是不强的,他们没有留下更可靠的形象。但是就在魏晋南北朝,有形象可以供我们谈论、供我们记忆了。我们先从王羲之开始,激活我们关于形象的记忆,激活人们对于线条的一种敏感。

    中国在很早的时候曾经享受过这种非常抽象的线条美,一直像经纬一样贯穿着中国历史的始终,我很想和大家谈一个问题,就是书法到底重要吗?重要到什么程度?

    我觉得书法在历史上很重要,它用一种单纯的、也是高贵的颜色传承着文化。但是近代以来,尤其是白话文运动和简体字推广以来,我觉得书法重要性丧失了,我觉得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书法更多的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且把写书法当做一件附庸风雅的事情,导致了书法艺术很小众,而且也很自恋,所以我觉得它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

    我认识一个同学,她写字非常漂亮,人也心平气和的,她跟我说她小时候脾气很不好,然后父母就送她去练书法,书法让她变成现在的样子,非常的平静,不张扬。

    概括地讲,书法对中国文化有一种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就是那种线条了,它的内容倒反而已经不重要了,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有类似的艺术,其他民族也有文字,但是从来没有把文字当做一种最高的艺术,极抽象的,以线条的流动来表现一种民族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典雅的、曲折的、游动的、收敛的,但是又可能是狂放的,它全部体现在这个上面了,和里面的内容其实不是很有关系。

    王羲之应该是这个领域里至高无上的一个人物,他开创了一代典范,《兰亭序》的认知度是非常高的,哪怕绝大多数认知它的人读不下来那个文句,但看到那两个字就知道这是中国,象一个民族的记号,不必要很宏大。《晋书》的《王羲之传》里提到王家是当时的名门,文化程度高,也有一定的官职,而且孩子一个个都是出落得比较的潇洒漂亮,所以有一个叫郗鉴的太尉来到王家招女婿,男孩子们觉得是这么一个高官来找女婿,每个人都有点装模作样,唯独在东边的床上有一个人,袒露着肚子在吃东西,潇洒到了极点了,这就是王羲之。大家知道吗,现在我们之所以把女婿叫做东床,就是由这个典故来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可爱的魏晋南北朝,郗鉴看中了这么一个怪人,选对了一个王羲之,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那个时候他字就写得非常好,名气越来越大。最有名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就是有个老太太卖扇子卖不掉,王羲之看着可怜,魏晋名士总想表现一下,他就在上面写几个字,老太太就哭了,觉得干干净净的扇子都卖不掉,你给我涂得乱七八糟怎么卖得掉,王羲之说你可以增加十倍的钱去卖,这是王右军的字,结果大家来抢购,第二天老太太又来找王羲之写字,王羲之觉得挺麻烦了,就拒绝了。这种事情在当时晋代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大。

    王羲之写字寻找一个审美对象,他所寻找到的最美的审美对象是鹅,鹅的潇洒、鹅的洁白、鹅的这种动作太像书法了。王羲之知道有一个老太太养鹅养得特别好,就到她家里去看,那个老太太就把鹅先蒸熟了给王羲之吃,因为贵客来临,所以就变成了个悲喜剧。后来他只要见到鹅就不肯走,而且问人家要,后来有个道士就说其实你用不着给我钱,也用不着这么求情,你写一点东西来换就可以了,这个道士真是聪明,换到了稀世珍宝,王羲之也获得了自己所喜爱的鹅。所以山阴道上的道士用鹅来换取王羲之的《黄庭经》这样的故事,就成为一个非常美的文化传说。

    我们必须记住王羲之,因为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峰,在他之前也出过不少杰出的书法家,却都被他的光辉掩盖了,在他之后优秀书法家更是代不乏人,但都把他看作是永恒的导师。

    有各种好的书法,但是王羲之奇迹般地成了最高峰,而且王羲之的《兰亭序》成了最高峰,所以我们要直接面对一下《兰亭序》。很多中国古代文人无数次地把它临摹,所以这324个字就像图腾一样,深深地刻在中国文人的心头,连王羲之写错的地方你也得写错。有趣的是王羲之本人也觉得这一幅写得好,他后来也无数次地重新写过,但都没有这幅好,所以他说是神的力量推动自己把它写出来的。

    这幅书法前面是写时间、地点、风景,实在是很通俗,像"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已经成为了成语,但到了后面就慢慢地变艰深了,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了。这篇散文的结构基本上受到了魏晋名士清谈之风的影响,但是对魏晋名士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他认为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有各种各样的境遇,有各种各样的感觉,都会不断地产生,但是实际上呢我们要选择,古代和今天、未来是一件事,这是王羲之在《兰亭序》里非常精采的表达。魏晋名士讨论到最后,就认为生死是一件事,长寿和短命是一件事,但是王羲之说不是,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但是他觉得最好玩的是我们有没有可能把古人、今天和后人连在一起,所以这样一来,我们今天的聚会就很有意思了,把每人写的诗结合在一起写给《兰亭序》,多少年以后看到以后就会想起我们的聚会,历史就像流水一样贯穿起来了。

    关于《兰亭序》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就是《兰亭序》以后的命运。我前面讲过王羲之自己写了很多次,都觉得不如那一幅,可见它非常珍贵,王羲之也非常地爱惜它。一代代传到第七代孙子,是个和尚,叫智永和尚,他年纪非常高的时候又把《兰亭序》传给自己的一个徒弟叫辨才,那时已经到了唐太宗时代,李世民是一个书法的狂热爱好者,他利用自己的政治权力收集了几千多个王羲之的书帖,但最重要的那幅《兰亭序》没收集到,所以他就利用各种各样的力量打听它的下落,打听下来在辨才和尚那儿。李世民也派人去谈过,辨才坚决不交出来,然后李世民就动了个计谋,他派了一个叫萧翼的人到辨才那儿聊天,谈得非常投机,文人在一起谈得非常投机的时候,最后就会有点显摆、有点斗气了。辨才说我藏有王羲之的好多字,萧翼说这不奇怪,谁都会藏一点王羲之的字,但《兰亭序》谁也没见过,连我们的皇上都没见过,辨才和尚心性还不够稳定,终于忍不住讲出来了,而且还拿了出来,那么萧翼当然很快就拿到手了,并且宣布圣旨归唐太宗所有。唐太宗实在是太喜欢它了,所以就把它一起葬了,之后不知下落了。所以《兰亭序》的真迹就这么失踪了,好多文人练的都是它的摹本,摹本就是当时唐太宗得到《兰亭序》以后让朝廷里很多书法家来模仿,我们现在看得比较多的是冯承素的那个摹本,那个摹本是在真迹上面用比较薄的纸双线勾画以后再填满的,所以它特别符合真迹。

    在王羲之去世以后不久,在中国的文化界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段时间大家都觉得王羲之的字没有他儿子王献之好。王献之的字和王羲之的字相比到底好在哪儿呢?用现在最普通的一句话讲叫做漂亮,那么的生气勃勃、那么的舒展,所以大家一头都扑到了王献之的字上。后来慢慢地,包括唐太宗本人在内,也包括很多极有书法修养的一些皇帝,就觉得说到底其实还是他爸爸的字更好。就我个人来言,两个人的字都喜欢。譬如上海博物馆的《鸭头丸贴》,那是王献之非常著名的一个贴了,《中秋贴》我也非常喜欢,真是充满了一种力度,但是就端庄、雍容华贵而论,那当然还是王羲之更胜一筹。

    第二个我需要提一下的是,在我做中学生的时候,中国文化界曾经发生过一场争论,由郭沫若先生提出,说《兰亭序》好像不是王羲之的笔墨,他甚至于提出文字应该是智永和尚写的,理由也很充分,因为王羲之写过很多类似的这样的文章,很容易组接在一起,最重要的是按照王羲之所处的年代,他的字应该有更多隶书的笔触,而不会写成这个样子,这个样子是跨越时代的。当然有好多人和郭沫若先生讨论,其中一个比较著名的是南京的高二适先生,他们也举了各种各样的例子来证明这在那个时代是可能的。我只能这么说王羲之既然作为一个开山祖一般的艺术家,那么他不会完全因循时代潮流,这样的话他就不是王羲之了,他一定是有非常惊人的划时代创造,所以在我想来,我还是偏向于《兰亭序》是王羲之写的。

    《兰亭序》作者是谁有争议,但是《兰亭序》的艺术水平没有争议,譬如那么多皇帝对它痴迷,还有对于《兰亭序》去向的谜团,这就说明文化的力量真是无限,你别看一个小小的《兰亭序》,它居然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政治气氛当中,成为一个永恒的、安静的话题。

    相关热词搜索: 个字 千古 光耀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