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当代大学生先进典型效应弱化及省思

    时间:2020-11-28 16:08:4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大学生先进典型人物事迹感人至深、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能量。然而,现实中大学生优秀典型人物群体典型示范、感召引领效应没能够充分显现甚至呈现弱化趋势,要破解大学生先进典型效应发挥中存在的“偏差”“误差”“温差”及“落差”问题,需要完善典型考评机制、注重典型过程性培养、彰显典型本质以及强化典型的价值标准等。

    关键词:大学生;先进典型;典型效应;弱化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20)01-0091-04

    Abstract:
    The deeds of the advanced typical fig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touching and profound, and of enormous educational energy. However, in reality, the typical demonstration and inspirational leading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 outstanding typical figures cannot fully manifest or even shows a trend of weakening.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typical evaluation mechanism, pay attention to typical process cultivation, highlight the typical essence and strengthen the typical value standard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deviation”, “erro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nd “fall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typical effects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Advanced model; Typical effect; Weakening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近年来,注重大学生先进典型人物的培育、选树、宣传、教育(以下简称“大学生先进典型人物培育”),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大学生先进典型人物表彰体系,是教育部等主管部门和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显著特点和亮点[1]。以“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为例,评选活动开展至今已有十四年,每一届评选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近亿张选票投出,近百万条网络留言。这种广泛关注源自于“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这个独特群体先进事迹的感人之深、蕴含的教育能量之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事迹感人之深、蕴含教育能量之大”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这个群体身上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似乎没能发挥出来,换句话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典型效应没能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确切的说,具有弱化趋势,值得引起我们关注。这种典型效应弱化趋势,既是当前大学生典型人物培育工作的困惑,也是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先进典型效应弱化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先进典型效应弱化主要表现为选树典型认识上的偏差、典型评选举措上的误差、宣传时机上的温差以及感召引领上的落差。

    (一)选树典型认识出现“偏差”

    现实中个别高校的领导、教师及工作人员在选树大学生先进典型人物认识上存在着“偏差”,对挖掘、孵化培育典型工作不够重视,坐等学生典型自己出现,甚至有学生典型呈现时,也没能及时选树;有的部门领导认为,典型是什么?领导说你是典型,你才是典型,才有可能选树你,否则你在多优秀,都不顶用;还有人甚至认为,选先进典型要慎重,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出现“选树一个、压低一片”,会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等等,这些认识误区或偏差的背后,实质上是典型虚无主义作怪,觉得典型可有可无,典型教育更是无足轻重。这种误区和偏差必须予以扭转,否则大学生先进典型示范效应将会消逝得无影无踪,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传统将被“束之高阁”。

    (二)典型评选举措存在“误差”

    受现实施行的学生评奖评优制度、规则的先验影响,往往是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学生比例指标分配学生先进典型人物选树遴选推荐,院系按照比例完成“推报任务”,此评选学生先进典型举措貌似很公平很公正,事实上则不然。学生先进典型不可能“匀称地存在”于各个院系,常常出现典型较多的学院只能优中选优,限额推荐,没有典型或典型人数不充裕的院系只能“鸡蛋里挑骨头”,甚至是敷衍了事,推选出来的典型没有“典型之处”,在这种制度规则下,只有“典”没有“型”,使得典型较多的院系学生备受“伤害”,更是打消了未被推荐学生典型的积极性。值得关注及需要反思的是,这种学生典型评选“误差”的实施,没能引起院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把焦点较多地集中在“推选过程中”,没有更多关注具有“典型培养潜质”学生,错失了把“典型种子”培养成“现实典型”的契机,“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典型群体效应也就无法形成。

    (三)典型宣传时机形成“温差”

    對选树或评选出来的大学生先进典型,往往要等到开表彰会或特殊纪念节日时隆重表彰,也通常是选读完表彰决定或领导颁奖之后即告结束,没有其先进事迹介绍,更没有跟踪报道。这种宣传方式和时机似乎更多的是在告诉我们,表彰会或领导颁奖更多是意味着典型身份“正当性”和“合法性”,而非在于彰显典型的示范引领和感召效应。学生先进典型在大张旗鼓、热热闹闹的“评选运动”后迈出的“第一步”瞬间变成了“最后一步”,典型宣传没有系统性方案和需要时宣传“加热”,不需要时“冷却”。典型宣传时机出现“温差”现象,既与典型宣传力度不够相关,也与宣传“错位” 有关,要针对类型各异、层次不同的先进典型人物进行分众化宣传,极力促进典型与听众的共情互动,形成典型宣传震撼人心、催人奋进,学典型热情高涨、信心满满生动局面。

    (四)典型感召引领呈现“落差”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现实中由于对典型宣传、后续培养教育跟不上等缘故,学生先进典型的感召力引领力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弱化,这种弱化主要体现在“落差”上。首先,在选树、评选典型过程中各院系“下足力气”美化,将学生典型尽可能打造的“尽善尽美”,其身上的“闪光点”被最大程度的放大,然而在典型事迹报告时,学生先进典型表现出来的“现场印象”与“纸上形象”相差甚远,导致学生学习典型信心损减。其次,某些学生先进典型参评典型人物动机不纯,把先进典型作为一种炫耀的资本,得一点实惠或好处的手段,获评后,在学生中间不注重严格要求自己,显摆炫耀,造成不良影响,少数学生对典型百般挑剔,甚至孤立典型,学典型就更无从谈起。

    二、大学生先进典型效应弱化的原因分析

    致使大学生先进典型效应弱化的影响因素、原因具有复杂多样性,既有外部的,亦有内部的,既有表面的,也有深层次的,具体而言,主要源自于主体意识增强与价值取向多样化、正负面信息交叉传播代入评论不足、重视典型前期性选拔轻后续性教育以及典型过度美化失去本质真实可信性等原因。

    (一)主体意识增强与价值取向多样化

    主体意识是指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对个体心理、行為起着重要的调节和监控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而引发的社会转型,造成了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以及利益关系的多元化,它决定了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2]。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不像过去那样,不再不假思索地被动接受崇尚社会本位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主体意识不断增强,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已经或者正在向复杂化、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转变,注重多样化的个性选择,更加注重个人奋斗、注重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些大学生在进行价值选择时,轻视无私奉献,注重追求物质利益,存在一定程度的功利色彩。这种个体价值多元化,会对大学生先进典型不再盲从,更多地是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进行选择和取舍,典型面对的不再是价值取向相对一致的集体,而是分散的、主体意识增强的分散个体,对典型人物身上所具有的主流价值取向认同无疑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分散和消耗,这是导致大学生先进典型效应弱化的根本原因。

    (二)正负面信息交叉传播代入评论不足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篇幅限制及对话语权利的垄断,人人都是“麦克风”,都是“信息源”。近年来,随着对网络传播特点、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把握,用网治网水平不断提升,正能量传递不断拓展,主流声音不断壮大,网络空间逐渐清朗起来。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网络空间治理仍然充斥着大量鱼龙混杂的信息,一时也很难全部精准“过滤”掉。面对这一客观事实,对正负面信息交叉传播进行有效管控,就显得尤为关键。一方面自媒体技术为大学生先进典型宣传提供了很好的阵地和平台,同时,如果管控和引导跟不上,也为负面典型或典型负面新闻广泛传播提供了土壤。比如,《一站到底》节目,捧红了某知名高校一对儿“学霸情侣”,高颜值、高材生、履历斐然等标签,甚是惹人钦羡,一时间蹿红网络,成为当代青年学生学习的榜样,然而,一条“微博”导致剧情“大逆转”,爆出学霸情侣私生活混乱,让人大跌眼镜,引起一片震惊和哗然,“学霸情侣”的光辉形象瞬间“轰踏”。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没能够及时代入评论,“学霸情侣”的私生活被“不断挖掘”和“深度解读”,使得网民的聚焦点发生“偏移”,这种负面信息的过于泛滥,如果不加以及时引导,会极大伤害甚至颠覆人们对“典型”认知,会使典型宣传走向另一个极端,典型效应弱化更是无法避免。

    (三)重视典型前期性选拔轻后续性教育

    大学生典型人物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阶段性和长期性,它一方面取决于典型人物自身的成长规律,另一方面离不开系统性、持续性的培养[3]。在对大学生先进典型人物挖掘、孵化、培育、宣传及教育过程中,现实存在着重视学生典型“前期性选拔”轻视“后续性教育”问题,导致典型的教育和宣传形成“温差”,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与学生先进典型的后期骄傲自满心态及放松要求有关,也与现有的典型评选制度“僵化”关联,更与大学生优秀典型培育考评机制的“缺席”密不可分。没有专项或专门的学生典型人物培育考评制度或机制,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就会变得“可有可无”,在院系年度考核中变得“无关紧要”,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典型人物培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典型培育认识上出现“偏差”、评选举措存在“误差”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一方面,也直接影响了典型后续性教育展开,失去进一步把学生典型培养成更高层次典型的动力。

    (四)典型过度美化失去本质真实可信性

    对大学生先进典型人物进行适当地“包装”是必要的,既利于丰满学生典型光辉形象,又益于聚焦典型学习的价值导向。但是,如果对学生先进典型的“过度美化”和“添枝加叶”,就会使得典型的群众基础和可信度大打折扣,无所不能的“高、大、全”人物形象,使人感觉到“高高在上”,高不可攀,这种“事例典型”代替了“本质典型”的做法值得反思,直到如今,仍习惯于注重典型事例的宣传,而较少从本质上去探析和把握。所谓本质典型就是要强调典型的真实性,失去本质典型,也就失去了真实,可信性无从谈起。其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要警惕注意学生典型自身的“自我膨胀”,对自我成绩夸大吹牛,对自己身上的缺点“视而不见”和“闭口不谈”,容易导致身边学生的反感,无疑损害了优秀典型人物在普通学生群体中的形象。

    三、强化大学生先进典型效应的对策思考

    正确认识、把握和分析当前大学生先进典型效应弱化主要表现及原因为进一步强化新时代大学生先进典型效应,发挥示范引领、感召激励等巨大作用明确了努力方向,要着力破解典型效应弱化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在完善典型考评机制、注重过程性培养、彰显典型本质以及强化价值标准等方面下功夫。

    (一)完善考评机制:构建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考核测评体系

    破解当前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及偏差,建立完善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考核测评机制,正确发挥考核机制对其的激励鞭策、导向引领作用至关重要。通过考核,引导师生纠正对大学生优秀典型人物选树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解决好宣传引领上的“温差”和“落差”等问题,推进优秀典型人物培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培育实践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进一步增强学生优秀典型培育成效,孵化出更多学生优秀典型人物,形成“群体效应”。构建一个具有科学性普适性的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考核测评体系,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点:一是注重先期性调查。广泛听取院系师生意见和建议,现实中许多高校制定出台一份文件或制度,往往是成立个小组,闭门造车,制定的文件或制度与基层教学教育单位实际“水土不服”,导致实际执行中不能一以贯之,而是“选择性执行”,严重影响政策执行实效性。二是注重考评手段立体化。注意吸纳优秀典型人物、学生代表等参与测评,防止考评主体与被考评对象是同一单位现象,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做法,会直接导致典型人物培育工作的成效。三是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互动统一。激励院系基层单位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摸索適合新时代学生成长特点的好做法好方式,及时跟进总结,形成成熟经验后,逐步推广应用,扩大典型培育“溢出效应”。

    (二)重过程性培养:达成典型局限性及过程性统一

    任何典型都是在具体的时间里、具体的范围内产生的,既受时间性的限制,亦受因素方面性的制约。任何典型都不可能是全面的优秀,往往在某一方面具有先进性和典型性,这就决定了典型影响力局限性,然而,传统的观念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实中人们容易忽视先进典型力量的局限性,可以放大典型、美化典型,陷入典型作用发挥的误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对典型力量局限性的认识不足,对典型人物成长的过程性关注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优秀典型人物的后续教育,也制约了优秀典型效应的发挥。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认为,人的现实本质的差异决定了人的多样性和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多层次性[4]。优秀典型人物的成长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典型本身也存在着缺点和不足,需要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典型也可能被他人超越。这就启示我们,在对大学生优秀典型培育过程中要注重过程性,正视理解和看待优秀典型的缺点和不足,进行持续的跟踪培养,进而有效预防“先进典型”变成“负面典型”悲剧的发生。

    (三)彰显典型本质:用本质典型代替事例典型

    典型宣传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用事例典型代替本质典型[5],具体事迹或事例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本质,但不等于本质。现实中对大学生先进典型宣传过程中比较注重事例宣传,而较少地从本质上去提炼、考虑本质是否具有典型性,更没能从本质上去把握典型,往往出现事迹感人但不是典型的情况,导致身边同学对学生优秀典型人物的“典型”认同度不高。所谓本质典型,它体现为典型的真实性和时代性。通过对数十位“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事迹材料梳理及实证分析发现,部分大学生的典型事迹文本有些具有夸大成分,没有“血肉”,不接地气,套话空话较多,尽管取得的成绩是优异和真实的,但是展现出来的形象是空洞的;有些部分学生典型的叙事文本中集中阐述的事迹或事例不具有代表性;还有些学生典型在事迹所列举的事例中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失去本质典型,也就失去了本质真实,宣传典型的意义或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值得引起注意和重视,在宣传过程中尽可能还原典型真实,引导广大同学能够在“真实事例” 中体验感动产生共情,探寻事例背后的“本质”,使得典型宣传既“顶天立地”又“接地气”。

    (四)强化价值标准:适度地淡化道德标准

    个体与社会的价值关系问题是社会价值论探讨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它既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也重视人的自我价值。所谓个体的“自我价值”,它既表现为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个体需求的满足,也表现为社会对个体的尊重和满足。个体的“社会价值”则主要表现为个体对社会需求的满足以及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如今,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而引发的社会转型,加速造成了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关系多元化以及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社会个体更加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然而,现实中我们在选树及宣传学生优秀典型时,存在着过于注重道德标准,忽视了价值标准。当然,并不是说不要道德标准,而是要适当地淡化道德标准,最终达成两者关系的协调统一,以更好地契合及适应人们价值观多元化的客观实际,强化大学生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效应。

    参考文献:

    [1] 培育“好苗”四步曲: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座谈会专家代表一席谈[N].光明日报,2011-07-22(16).

    [2] 陈锡喜.政治认同的理论思辨——与大学生谈实现中国梦的自信与自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3.

    [3] 任少伟.新时代大学生先进典型人物培育机制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4.

    [4] 陈菊平等.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机制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17.

    [5] 白云.典型人物报道直抵人心的三步骤[J].采写编,2018(6):4.

    [责任编辑:吴晓红]

    相关热词搜索: 先进典型 弱化 效应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