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的固守
时间:2020-12-15 04:01: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薛丽琴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随着手机的智能化和网络化,人们每天不由自主地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手机上浏览信息。通过手机,人们掌握了大量信息,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以前,人们曾讽刺对外界了解很少的人为“井底之蛙”,而今,人们又发现自己似乎知道得太多,以至于无暇分辨真假,无法明辨是非。我们究竟是该知道得多,还是该知道得少?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选择。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选自2018届湖南省重点名校高三入学大联考)
优秀作文
愿做一只“井底之蛙”
对处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他们是幸福的——科技日新月异,资讯空前发达,曾经一些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如今都变得唾手可得。然而,他们又是痛苦的,因为他们知道得太多。
何为“知道得太多”?就是当你每天醒来时,只要打开手机,各种消息就会从各种渠道扑面而来,让你整天都昏昏欲睡;
就是当你和旁人谈起各路八卦之时,你会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却又猝不及防的转移话题,给人一种你无所不知的假象,以掩盖你内心的空虚。
当你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之时,事实往往是你“无所不知,却样样不精”。
著名电影《心灵捕手》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我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到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但你连西斯汀教堂的气味也不曾嗅到;
如果我和你谈论战争,你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的诗句,但你从未亲临战场,未试过把战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垂死向你求助……”
正如这段话所说,“知道得太多”有时并不值得夸耀,因为你从未切身体会、领悟过,也没有考证落实过。那些资讯如春汛,带来润泽的同时,泥沙俱下。与其花大把的时间去过滤泥沙,不如退守“井底”,做一只“井底之蛙”, 洗去喧哗与躁动,守护一方清泉,方能更纯粹些。我们拥抱科技,享受资讯的快捷,同时,当我们驻足回望,好像越是那些资讯匮乏的时代越能让人记住有用的东西。
王开岭曾说过:“正是满眼的浮尘和不实感,让我急于寻求有根的生活。”而我想说的是,正是因为人们“知道得太多”,我才怀念起“无知”的生活。“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安守本分,守望星空便是“井底之蛙”的可贵精神。
著名作家福楼拜可谓是“井底之蛙”的代表。他每天上午用四个小时写作,下午用四个小时来写作,晚上再用四个小时来写作,守住“写作”这方净土,埋头耕耘,就是他成功的最大秘诀。“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的《劝学》也告诉我们“专精”才是获得成功的法宝。
我愿做一只“井底之蛙”,守望一方净土,修得一事精通。
考场点击
此文立意切合材料命意,在充分肯定科技的进步和资讯的发达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生活的前提下,批判地分析了资讯泛滥的弊端——浪费时间却不能求得真知,似乎样样都懂却又一样不精。然后作者引用《心灵捕手》中的台词,讽刺那些夸夸其谈者的浅薄无知,又巧妙地设喻,将泥沙俱下的资讯潮比作“春汛”,说理形象透辟。作者先破后立,在批评了泛滥的资讯让人沉迷其中而不自知的状态后,旗帜鲜明地主张做“井底之蛙”,并且将“井底之蛙”界定为“固守本心、专注不移”的精神,再用具体例子加以佐证,最后明确回答材料中的问题。全文运用对照式的结构模式,观点鲜明,思维辩证,语言流畅,说理形象。
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明确的新材料作文。材料包含一种现象(智能手机带来海量资讯占用大量时间)和两种态度(欣喜还是伤悲)。立意时,要有“你的思考和选择”,也就是说要站在材料整体的立场上,通过辩证的思考和权衡,做出你的立意选择。参考立意为:
①资讯发达,时代之幸。知道得多,当然是好事,没有必要视之如洪水猛兽,科学分类,恰当利用,可以带来便利,可以创造财富,可以实现共享。②信息泛滥,时代之殇。信息不加筛选,铺天盖地而来,浅薄浮泛,正在吞噬人们的心灵,虚假欺骗,正在动摇社会的根基。加大整治力度,提高辨别能力,是当务之急。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看,资讯发达是好事,可以为我所用,知道得越多越好;
而信息泛滥、污人眼球、乱人心性的信息,則知道得越少越好。
为了引导同学们辩证思考,请阅读下面的文章。
时文链接
驾驭手机而不是被驾驭
晁 星
398亿小时!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这些时间,足够建造109座金字塔。近日,波士顿大学讲席教授詹姆斯·卡茨公布的这项数据,再度引人深思:手机等技术产品在引领社会进步之时,是否也在将人类推入泥沼?
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的时间正越来越多地被手机消磨掉。不论是家人团圆还是朋友聚会,不论是上班路上还是工作之余,说话的人越来越少,埋头“屏幕”的越来越多。最新调查发现,中国人平均每天看手机3小时,仅次于巴西,位居手机沉迷度全球第二。显然,如今的手机已不仅仅是手中的工具,俨然变成了身体的“器官”。有人说,长这么大,唯一能坚持下来的事,就是每天给手机充电。虽有些戏谑,但的确戳中了现实的痛点。
痛在哪?不仅在于手机占据了人们的生活,更在于我们终日把目光拴在手机上,丢掉了很多能力,消磨去许多斗志。有人认为,现在的智能手机越来越“聪明”,而手机用户却越来越怠于思考。更有研究发现,如今年轻人的记忆力越来越糟糕,有人甚至患上了类似于脑损伤的数字痴呆症。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不妨自问,那些“建造109座金字塔”的时间,我们都用来做了什么,有没有给自己的人生成长路添一块砖,加几片瓦?
当然我们不拒绝科技的进步,理性来讲,我们也无法逃脱技术编织的复杂网络,但如何与它相处,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中介绍了阿米什人对待科技的方式:他们有选择、有节制地运用技术元素,通过集体的选择方式,适应科技的进化节奏,最大限度地消除其负面影响。这种方式或很难大范围推而广之,但其依然启示我们——科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往往是人的局限所致。当下,我们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一种博弈,如果你落入对方的棋路并迷失了自我,那么一定会是输家。
(转自2017年9月22日《 人民日报 》)
点化借鉴
本文探讨了究竟是人在操控手机还是人被手机操控这个话题,其实质仍然是在探讨人究竟该如何对待手机带来的信息问题。我们可借鉴:一是事实清。数据确凿,现实触目惊心,事实胜于雄辩。“398亿小时”,“建造109座金字塔”,“每天看手机3小时”,世界第二,还不能引起国人重视吗?二是观点明。反对沉迷手机,呼吁国民振作,远离手机,运用智慧,摆脱控制。三是手法新。列现象,析实质,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层挖掘人们沉迷手机的心理动因,催人猛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