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对“共享”伦理特质及其要求的四重思考

    时间:2021-02-05 14:00: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共享發展既需要物质利益分配的实现,也需要伦理精神力量的支撑。面对社会发展差异性的客观现实和社会主体需求的多样性,我国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个差异性社会。由此,新时代共享发展一定是包含多个层次的差异性共享。当下,我们可以将差异性共享具体划分为兜底型共享、普惠型共享、比例型共享以及道义型共享等多个层次。差异性共享的不同层次分别体现出“平等”“公正”“自由”“友善”的伦理特质及其要求。因此,基于伦理视阈,实践中推进共享发展不能仅局限于“公正”这一单一的伦理特质及其要求,应依据不同层次的伦理特质及其要求而具体展开。

    〔关键词〕 差异性共享,伦理特质,兜底型共享,普惠型共享,比例型共享,道义型共享

    〔中图分类号〕B8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20)03-0031-07

    当代中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基本事实: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差异性社会” 〔1 〕。差异性社会是认识和分析我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们把握共享发展实现层次的前提条件。由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不同区域的生产力水平差异、地区状貌差异以及人的素质能力差异等,因此在此阶段的共享发展一定是包含多个层次的差异性共享。为此,一方面共享发展应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区域差异、人群差异发展的现实国情,不能脱离国情急于求成而追求无差异的共享;另一方面我们应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追求平均主义,否则会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而无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差异共享既是全社会范围内保障人民的生产生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又是尊重资本在人民主体规范下有限发展的历史规律。对各阶层人民主体地位的承认,对资本占有形式的历史合理性承认,对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合法性承认等等都构成了现阶段社会主义共享的差异性。” 〔2 〕

    共享伦理是支撑共享发展理念的道德力量,是共享发展理念的伦理支撑。

    〔3 〕我国共享发展是多层次的差异性共享,可以将共享发展具体划分为兜底型共享、普惠型共享、比例型共享以及道义型共享等多个层次。共享发展不同层次的伦理特质及其要求是有区别的,分别体现为“平等”“公正”“自由”“友善”多个伦理特质及其现实要求。当下学界主要从社会公正视域研究共享发展及其实现问题,当然有其合理之处。我们认为,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差异性共享,推进共享发展不能仅局限于“公正”这一单一的伦理特质及其要求,应依据不同层次的伦理特质及其要求而具体展开。

    一、兜底型共享的伦理特质及其要求

    所谓兜底型共享,主要是针对社会群体中处于贫困线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或相对贫困人口,为保障其基本的生存发展而实施的共享形态。这些特别困难的群众、弱势群体往往处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由于区域自然环境、历史发展基础、社会发展机遇的某些差异性而导致陷入了贫困状态。如果仅依靠个体力量,难以享有同全国其他区域人群平等的发展成果,更难走上致富道路。因此,只有依赖国家政策的支持、企业及社会的援助与帮扶,才能保证他们享有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条件。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4 〕79社会主义的共享发展必然包含关系人们生存问题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共享。因此,对于处于贫困线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或相对贫困人口而言,满足基本的生存发展需要即为兜底型共享,这也是共享发展的最基本要义。

    从伦理视角看,兜底型共享体现出“平等”的伦理特质。现代的平等“既包括传统的基于民主权利和人格尊严的政治平等,也包括基本资源和福利的经济平等,还包括重要机会和基本能力的社会平等” 〔5 〕。具体而言,兜底型共享“平等”伦理特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其一,维护人们的平等地位与人格尊严,保障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权利。平等是“对个体人基本种属的肯定和保护” 〔6 〕100。平等不是仅指物质生产、利益分配的合理化,而是更多地包含着人们平等的社会地位和人格尊严。这种对平等的社会地位、人格尊严方面的肯定,在现实中具体落实为对人们生存发展基本权利的确认与保障。“个体人在缔结社会方面的基本贡献和肯定个体人在种属方面的尊严应当具体地体现在确认他们的基本权利上面。” 〔6 〕100对于贫困人口而言,如果其基本的生存发展权利都得不到保障,那么他们在社会人群间的平等地位、人格尊严也根本上难以得到维护。其二,保障人们基本生存发展根本利益方面获得的均等性。平等的最一般意义,指的是一种无差别的结果或状态。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必然带来人们利益获取方面的差异性。但人类社会不可能也不应该单独地受经济生活的支配,必然包含着伦理精神的渗透以及对伦理价值的追求。所有人的基本生存发展也即在基本资源和福利方面必需得到平等保障,强调根本利益方面获取的均等性,这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鲜明体现。当然,这种均等在不同时期不是绝对的,但在同一时期,“不会因差别的存在而放低自己的本质要求——均等” 〔7 〕。其三,虽然强调利益获取的均等,但重要的是要求发展条件的平等。“平等主义者较多地把公平理解为条件平等” 〔7 〕。就我国目前的贫困人口而言,其陷入贫困境地同个体的勤劳与否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因自然状貌、历史发展基础、社会发展机遇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这对于贫困人群而言,属于发展条件的不平等。“个人在社会分配、制度设计等方面受到了制度上的差别对待。” 〔8 〕因此,兜底型共享不是刻意强调结果的平等,而是更多追求发展条件的平等。人们只有在发展条件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增进发展能力。

    兜底型共享这一“平等”的伦理特质在现实中有其具体的伦理要求。推进共享发展的最基本任务就是抓好兜底型共享,实践中应依据“平等”的伦理要求而具体展开。

    一是从维护人们平等地位与人格尊严的视角,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确认与保障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权利在现实中必须落实好扶贫开发工作。实践中,一些人将扶贫开发工作主要视为资金支持、物质帮助等经济领域的工作,这是很狭隘的。我们要从维护人们平等地位与人格尊严出发,站在保障人们生存发展基本权利的高度,全面支持困难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关涉贫困人口吃穿住行、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权利,必须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等来兜底。资金支持、物质帮助只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还不足以保障人们多方面的基本权利。当然,兜底型共享应该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9 〕84。

    二是树立底线思维,保障基本资源和利益方面获得的均等性。保障基本资源、利益获得的均等性,应树立共享发展的底线思维,实行无条件和无差别的社会平等。就全国而言,脱贫应该是一盘棋、一个标准,保障贫困群体利益获得的均等性。正如习近平强调,“‘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9 〕84。当下,各民族、各群体、各地域人们利益的获取都应该有最低的保障线,不能随意降低标准、突破底线,否则,就违背了“平等”的伦理要求。

    三是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及相应的民生建设,保障发展条件的平等。兜底型共享主要追求发展条件上的平等。实践中,一些人往往存在误解,过分强调利益分配等结果的平等而不是追求发展条件上的平等,很容易造成人们“等、靠、要”的局面。习近平指出,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9 〕85。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主要强调的就是发展条件的平等,而不是利益分配结果的平等。实践中应加大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贫困地区教育、卫生、生态环境等民生建设;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特色经济,“重点发展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产业” 〔9 〕89,以创建平等发展环境与条件,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重视提升贫困人口发展能力,让人们通过提升自身能力进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均等利益。

    二、普惠型共享的伦理特质及其要求

    所谓普惠型共享,是指社会中的一些群体虽然解决了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但在社会公共服务、民生保障以及个人收入分配等方面同其他群体还存在一定差距,为了促进社会公正,满足其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的要求而实施的共享形态。当前,受发展水平制约,我国东中西部之间、城市与农村人群之间在收入分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差距较大,影响了人民公正地享有发展成果。普惠型共享就是基于社会公正视角,尽可能补齐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民生短板,保障这些人群公正地享有社会发展成果。

    普惠型共享具有“公正”的伦理特质,可以基于以下三个层面来把握:其一,“公正”是一种价值要求,不仅是利益分配上的經济调适,更是对人们切身利益的道德调节。就社会公正而言,我们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差别,允许人与人之间在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合理差距。就全国不同区域、不同人群而言,共享发展目前还无法实现无条件和无差别的利益均等,只能提供大致均衡的条件和机会以及公平、合理地分配物质和其他利益。防止利益差距的任意扩大,要缩小差距而不是消除差距。按照公正原则和程序分配资源,其“结果可能是平等,但并不必然是平等的” 〔5 〕,即保持大致的均衡而不是均等。其二,“公正”所涉及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指向了社会公共资源,要求以一种不偏不倚的原则,保证社会成员之间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意味着不同群体在承担相同义务的前提下,享有的社会权利却不一致。强调社会公共资源公正地分配,就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机制在公共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或者局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共享成果的价值诉求,避免因供给不足或供给不均衡而导致权利与义务方面的失衡。其三,“公正”要求在必要的情况下适度调节分配,旨在缩小初次分配中出现的差距。初次分配主要依据效率,容易导致贫富不均,而通过政府主导的再分配,主要就是为了弥补第一次分配的不公。把优化收入分配作为重要抓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可以防止人们因利益分配的心理失衡而造成相互之间关系的紧张,及时消除矛盾、冲突,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社会的整体发展。

    实践中推进共享发展,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抓好普惠型共享。依据“公正”的伦理要求,现实中应做到:

    一是提供均衡的发展条件和机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表明,我国东西区域、城乡人群等在发展条件和机会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差异发展是社会发展不平衡原理的直接体现,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但一定时期过分的差异即发展差距的拉大会带来一系列消极效应,最终会损害甚或抵消社会发展成果。因此,普惠型共享的“公正”要求我们既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又要依循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还要考量社会发展的速度与效益。基于此,就全国而言,只能要求逐步缩小发展差距,提供大致均衡的而不是均等的发展条件和机会。

    二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公平、合理地分配物质和其他利益,渐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促进“公正”的直接体现。当下,很多学者指出我国的收入分配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方面,如:初次分配中,个体劳动报酬占比偏低,整个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再分配在国民收入中占比太小,社会调节力度还很不够;社会保障水平总体较低,社会保障覆盖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对特殊的低收入群体的援助尚有待加强;税收调节机制不健全、不规范等。一些学者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并不断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优化要素配置,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这些建议或者措施当然是合理可取的,这里要指出的是:普惠型共享蕴含的“公正”的实际内容是具体的、历史的。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总体上看是一个渐进的适度调适过程。一定时期,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既要基于经济视域考察发展中的效益问题,也要基于伦理视域考量人们对社会公正的接受程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张力关系。

    三是构建全民均衡享有的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会不断拓展与丰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短期内虽然无法实现公共服务体系全方位的均等化,但其中包含的基本公共服务可以逐步实现均等化。而现实中的问题是: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方面的公共支出相对不足,造成基本公共服务的失衡;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于公共服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部分地方政府对如何提升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质量、如何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重视不够。因此,做好普惠型共享,既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保基本、均等化原则,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重大现实难题,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增加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公共产品和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也需要以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坚持普惠性、可持续发展原则,努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提高全社会公共产品的质量和公共服务的水平。

    三、比例型共享的伦理特质及其要求

    所谓比例型共享,是相对于基本共享而言的,主要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基本共享之外,要依据人们能力的大小、贡献的程度来分配财富,反对平均主义,提高社会效率,为保障多层次的差异发展而实施的共享形态。“在稀缺资源、高端服务、精细商品、奢侈产品等无关人类社会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允许根据价值规律的原则,由市场需求来实施比例共享。比例共享满足了部分群体对社会资源的更高诉求,同时,基本共享与比例共享的张力成为调动社会各阶层发展积极性、全面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10 〕应该说,比例型共享是差异共享的最鲜明、最主要的体现。

    从伦理视角看,比例型共享体现出“自由”的伦理特质,主要体现的是经济自由。具体而言,“自由”的伦理特质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深入认识:其一,从个体看,自由侧重于主体性本身的实现。自由的出发点是个人,重在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潜能的发挥。追求自由是人的本质特征。“因为人不仅是一个生命,而且是一个主体,他的主体性需要和潜能要求得到满足、实现和发挥,否则,人就会永远停留在动物般的生存状态。” 〔11 〕从社会整体看,人类社会就是追求自由的过程。马克思认为,“自由被看作是历史进步的产物,……人类创造历史的过程,就是争取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的过程” 〔12 〕109。其二,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市场经济领域中的自由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平等前提下,经济交往的自由状况决定着社会活力和创造力的状况。市场自由使得整个社会创造财富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汇聚和释放,并最终提升社会发展效率。市场经济要求平等、自由的发展空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了人们合理的经济交往自由,有利于激发个人潜能,进一步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就市场经济而言,“自由原理相信人们能够自发地形成某种‘社会合作的扩展秩序” 〔11 〕。其三,自由不能突破一定的限度。自由是历史的具体的,任何社会都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虽然不能保证结果和起点平等,而且必然产生结果和起点不平等 〔11 〕。但自由要以权利平等、规则平等和机会平等为前提。否则,没有限制的自由就会损害他人的自由、侵占他人的合理利益。另外,自由的限度是社會合作。极端化的自由损害了必要的社会合作,也会间接地损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空间 〔6 〕99。

    我国的共享发展是差异性共享,必然要求并鼓励比例型共享,以满足人们多层次的利益需求。“自由”的伦理特质在现实中也有其具体要求。

    一是以市场经济中的“自由”促进共建共享。共享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共享水平;共享作为手段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我们应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市场经济中的“自由”促进共建共享,进而获取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不断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依据人们的能力大小、贡献程度来进行分配;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以激发个人潜能,保障每个人自我利益的合理追求。实践中需要加快完善产权制度,尤其是知识产权制度,实现产权有效激励。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着力加强产权保护,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探索对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发挥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激励作用。在此基础上,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二是加快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监管不到位和市场体系不完善,不利于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影响经济发展的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使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技术标准等手段引导调节经济社会活动。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提高服务水平,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合理发挥政府对市场活动的引导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要继续深化以商事制度为突破口的“放管服”改革,加快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预。另外,积极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按照统一、规范、效能原则,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大力惩治各种形式的腐败,坚决杜绝以权谋私现象。规范市场秩序,严厉禁止坑蒙拐骗和市场欺诈行为,尽可能限制垄断的消极作用,提倡公平竞争。

    三是正确把握自由与平等的关系。实践中应建立新形势下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培育包容的社会文化,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进取意识、致富愿望是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营造一种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的重要社会基础。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人生观,引导群众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努力消除社会发展中不正当的仇富心理,最大限度地消解社会戾气,塑造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我们既要提倡合理致富,弘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也要进行人文精神方面的创新,大力培育宽容、理性、秩序等观念。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应提供更多的人本关怀,以防不当的仇富心理产生。同时,基于国情处理好基本共享与比例共享之间的关系,保持好自由与平等二者之间的适度张力,以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状态。“国家应当通过确定适当的(公平的、公正的、正义的)税率(当然还有其他种种办法)来保证自由与平等之间的一种适度的、合理的平衡和张力。” 〔11 〕

    四、道义型共享的伦理特质及其要求

    所谓道义型共享,是指除了政府或市场、社会主导的兜底型共享、普惠型共享、比例型共享之外,人们自主自愿地将财产或服务直接或间接地向社会转移,促进社会弱势群体共享社会财富或服务的一种共享形态。这种以自愿为前提的民间捐赠、慈善活动和志愿服务等被称之为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它是在道德力量的推动下,在自愿基础之上,以募集、捐赠、资助和志愿服务等公益方式,实现部分社会财富、社会服务由高收入阶层向低收入阶层的合理转移,有利于增进弱势群体、贫困群体的利益,进而促进社会分配的公平正义。

    从伦理视角看,道义型共享体现了“友善”这一伦理特质。我们这里探讨的“友善”,不是泛指社会中一般的人际间的相互友善,而是特指人们基于道德情感与良知,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贫困群体的无私援助和帮扶行为。具体而言,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其一,“友善”体现了个体的仁爱之心。“友善”价值观植根于“仁爱”的道德心理,要求人们能够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以特殊的无私奉献行为表达对“友善”价值的坚守;以道德同情心关注并改善弱者的生活境况,在成就他人中体现济人危难、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其二,“友善”体现了个体的博爱情怀。这里的“友善”从范围上看,并非特指一定范围内的熟人、亲人或友人,而是摒弃了传统友善对象的狭隘性,指向社会中不特定的弱势或贫困群体。强调以“友善”的眼光看待人际间的差异,消除对弱者的歧视和轻慢。因此,“友善”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时空界限,肯定了所有人的价值、尊严。其三,“友善”体现了人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属性决定了个体走向社会生活的必然性,这也决定了人们除了获取合理的利益外,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友善”既体现出人们善待弱者的道德情怀,也体现出人们善待社会的道德责任。在促进和实现自我权利的同时,更加关照弱者的生存发展权利,谋求人们在相互协作中的共享,体现出更高层次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生活方式。为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道义型共享要求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民间组织,并以灵活的社会机制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公益活动。这样,能让人们在追求共同善的過程中取得普遍的道德认同,以达成自觉的“友善”行为。

    就我国差异性共享而言,道义型共享是较高层次的共享体现。“友善”的伦理特质在现实中也有其具体要求:

    一是提高对慈善、捐赠、志愿服务等公益事业重要性的认识。我们知道,政府不是万能的,市场也不可能总是有效的,道义型共享可以作为前两次分配的有益补充。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拉大是不争的事实,但社会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慈善文化与捐助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慈善捐助机制,社会公益性慈善捐助活动迅速发展,对社会分配格局产生了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也成为促进共享发展的有力因素。“根据中华慈善总会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接受捐赠的75%来自于国外,国内捐赠只占25%,我国企业捐赠只占1%。” 〔13 〕因此,应站在促进社会分配正义的高度,激励人们的“友善”行为,充分认识公益事业在社会分配中的重要功能。

    二是大力弘扬传统友善文化,倡导共建共享的社会伦理与良善风俗。共建共享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对弱者的无私援助和帮扶是一种特殊的共建共享形态,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分配正义。这需要人们在理念认同、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因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观念而达至自觉的行动。“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不仅有财富最大化行为,还有利他主义(altruism)和自我约束的行为,而这些不同动机会极大地改变人们实际选择的社会结果。” 〔14 〕7实践中应将传统友善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渗透,促进“友善”理念的大众化,实现“友善”理念在人群中的内化,引导人们在慈善捐助等活动中获得社会的认同和归属感,增进社会生活的成就感、幸福感。同时,促使人们之间相互的思想感染和行动影响,依靠实践感悟强化人们对“友善”行为的价值认同。

    三是完善社会公益机制,为实现共享助力。公益机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引导社会力量的自发生成,防止政府的过度干预。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拓展扶贫助弱的渠道。就慈善事业而言,针对当前我国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低的状况,应注重选拔高素质人才,并对其进行专业系统化的培训,推进慈善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立和完善慈善立法,梳理和完善现有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慈善组织的独立法人地位;要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建设程序规范、运作透明的慈善组织工作机制和严格的内部监督和自律机制,规范慈善组织活动,加强慈善活动的监督,防止慈善事业失信行为。另外,建立社会激励机制,对各种社会公益行为给予及时的褒奖,引导人们以友善行动为实现共享助力。

    总之,共享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目的与归宿,这一新的科学理念对保持社会稳定、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立足差异发展的客观性,我们提出差异性共享不同层次的伦理特质及其要求,根本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伦理调适利益关系的功能:一方面更好地促进社会分配正义,不断缩小差异性共享的程度,保障不同人群共享发展成果;另一方面,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人们的素质与能力,进而促使人们享有更高层次的生活水平。现实中推动共享发展,既要依靠政府为人们提供最基础以及基本的民生共享,又要通过市场经济保障人们不同层次的共享需求,同时,还需要发挥社会力量自觉参与社会分配。当然,差异性共享不同层次的伦理特质及其要求只是理论上的区划,实践中各个层次有着不同的作用,它们既相互协调也相互补充。其中,兜底型共享的“平等”、普惠型共享的“公正”之伦理调节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序,比例型共享的“自由”之伦理调适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道义型共享的“友善”之伦理引领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包容和谐。并且,共享层次的区划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差异性共享将日益走向大致的均衡共享,共享的各个层次也必然会渐趋融合。

    参考文献:

    〔1〕任 平.论差异性社会的正义逻辑〔J〕.江海学刊,2011(02):24-31.

    〔2〕吕鸣章.共享发展:从包容性发展到差异共享〔J〕.苏州大学学报,2017(06):54-58.

    〔3〕向玉乔.共享发展理念的伦理基础〔J〕.伦理学研究,2016(05):15-1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5〕俞可平.重新思考平等、公平和正义〔J〕.学术月刊,2017(04):5-13.

    〔6〕吴忠民.社会公正何以可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洋 龙.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之比较〔J〕.文史哲,2004(04):145-151.

    〔8〕刘 晶.共享发展理念的民生导向〔J〕.人民论坛,2017(12):74-75.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0〕任 平,吕鸣章.走向共享发展:中国发展正义道路的出场逻辑〔J〕.南京社会科学,2017(08):1-8.

    〔11〕王江松.论自由、平等与正义的关系〔J〕.浙江学刊,2007 (01):37-44.

    〔12〕俞可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主和政治文明的基本观点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3〕孙迎联.收入分配机制:共享发展视野下的理论新思〔J〕.理论与改革,2016(05):155-159.

    〔14〕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苏玉娟

    〔收稿日期〕2020-02-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享发展理念的哲学底蕴与实践路向研究(17BKS026),主持人罗健。

    〔作者简介〕罗 健(1974-),男,安徽广德人,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发展伦理。

    相关热词搜索: 特质 伦理 四重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