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中心城区建设转型期低收入家庭致贫原因分析

    时间:2020-09-20 08:01: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文章利用深圳市福田区城市住户调查及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中心城区建设转型期低收入家庭致贫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家庭负担系数重、知识与技能储备不足、思想观念禁锢、社会资源欠缺等是导致低收入家庭贫困的主要特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造成低技能人员失业、初次收入分配制度不公、物价上涨等因素是低收入家庭贫困的社会原因,并对增加低收入家庭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心城区 低收入家庭 致贫原因 福田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80-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城乡居民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福田区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持续快速的发展带来更为丰厚的成果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群体的分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改革发展、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使经济社会快速、和谐、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状况。

    一、低收入家庭的界定

    低收入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没有统一界定标准的概念,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及财力上的差异以及标准测算方法的不同,我国仍没有统一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目前国内外对于低收入群体的界定采用较多的有绝对值法、比例法、恩格尔系数法和美元标准法。本文主要根据深圳市福田区2011年140户城市住户抽样调查数据,将样本家庭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低到高依次排序后平均分成五组(即每组各占20%的样本家庭户),并采用20%的比例法,把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最前的20%家庭确定为低收入家庭。

    二、低收入家庭的致贫特点

    1.家庭经济结构失衡、负担系数重是低收入家庭致贫的重要原因。根据城市住户调查资料,低收入家庭普遍存在人口结构不平衡,家庭负担较重的问题,其中包括不少多学生家庭、多代合居家庭、残疾患病家庭等。在这样的家庭中,由于有经济收入的家庭成员少,过重的家庭负担使部分家庭陷入贫困。2011年,福田区低收入家庭户均居住人口3.21人,比福田区全区平均水平多0.11人,其中有收入人口户均1.72人,比平均水平少0.44人;19岁以下人口比重达21.3%,高出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其中在校学生比例19.1%,高出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负担系数2.07,较平均水平高0.11。

    2.就业者知识、技能储备不足是低收入家庭致贫的关键因素。失业和收入水平低是致贫的直接原因,从福田区的实际情况看,受教育程度与收入的高低有着高度相关性。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时间增加一年,国民生产总值就相应增加9%,知识、技能的储备不但能提高一个人的生产效率,还能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容易成为胜利的宠儿,把握更多的创收机遇。根据住户调查数据,2011年福田区低收入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与全区平均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19岁以上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为21.5%,比全区平均水平低26.6个百分点,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人口比重更仅为2.9%,低于平均水平19.9个百分点。受文化水平低及缺乏具有竞争力的职业技能影响,低收入家庭成员只能以从事低层次的零散就业岗位为主,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收入也相对较低。

    3.思想观念禁锢,不能满足中心城区快速发展的市场需要。福田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是创新的排头兵,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必然带来生活方式的快速变更,它要求人们不断打破旧规则、树立新观念、培养新技能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低收入家庭对新事物的认知力和对环境变化的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不足,进而在就业能力、发展理念、投资观念上出现严重的守旧心理和自负心理。在住户调查走访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低收入家庭信息较为封闭,具体表现为对国际形势的不明了、国家大事的不关心、深圳新政的不了解、现代技术发展的无兴趣等。由此可见,他们并不关注社会及其变化发展,进而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潜力,体现在收入上反映为低收入家庭30周岁以上人口的收入明显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4.疏离社会和自我弱化倾向较重,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不足。贫困者是低保制度、医疗、教育等优惠政策、亲友资助的受益者,但在获得这些社会帮助的同时低收入家庭也被戴上了贫困这样一顶帽子,贴上弱势群体的标签,周边的人对待其的态度和眼光也会发生变化。来自这些家庭的孩子同样被另眼相看,久而久之演变成一种心理压力,自我封闭和自我弱化倾向比较严重,对自我价值不认可,对生活乐趣感不足,对未来发展信心不强,产生自卑、不平衡和依赖等弱势心理。在这样的情绪影响下,部分贫困者越来越疏离主流社会,社会关系网络进一步退化,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大大缩减。

    三、低收入家庭致贫的社会原因分析

    1.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造成大量低素质、低技能人员失业。福田区产业结构升级迅速,短短的20多年时间经历了从农业到工业再到现代服务业的转变,当前已经初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方向,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形态,楼宇经济为重要载体”的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经济格局。众多新兴产业崛起,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难以为继,产业结构调整是导致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失业的重要原因。现代服务业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对员工有着很高的学历要求和技术要求,而对非技术劳动者的需求有限。在快速的转型过程中,大量的低素质人员失业而又不愿或无法迁徙,成为城市贫困人口的重要来源。

    2.初次收入分配制度不公造成贫富差距拉大,低收入家庭难以脱贫致富。首先,劳动力要素在收入分配制度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现状,使主要以劳动力为要素参与初次分配的低收入家庭难以脱贫致富。其次,不同行业和职业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使贫富差距拉大。由相关数据可知,不同行业之间从业人员的平均劳动报酬存在明显差距,即使从事同一行业也可能因为就业者个人素质不同和居于不同职位而存在巨大的收入差距。如同样是从事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低收入家庭人员则因为主要占据协管员等较低层次的职位而收入要低得多,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区平均水平的26%。同时,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低收入家庭就业者由于受自身条件限制,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建筑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对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的行业,占据的职位也主要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员等层次较低的一般性岗位,因此收入只能处于较低水平。再次,全国统一的个税制度对中心城区调节力度不足,使低收入家庭生活雪上加霜。作为国际化中心城区,住房、交通、餐饮等方面的成本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劳动者的工资也相对较高。2011年,福田区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601.89元,但人均消费支出同样也达到14561.79元,说明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根本没有过多的结余。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低收入家庭中的有收入就业者其收入水平也达到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3.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差异,致使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更大。物价上涨并不是一个均衡的过程,每个家庭收入的增长与市场资源价格的上涨速度是不同的,如果一个家庭在物价上涨过程中其自动补偿所得要快于物价上涨水平,那么它就是通货膨胀的获益者;反之,则相反。从福田区低收入家庭收入和支出两方面情况来看,低收入家庭是通货膨胀的最大受害者:一是低收入家庭收入结构难以获得自动补偿。低收入家庭主要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相对较少。然而,工资性收入比较固定,相对物价上涨其有明显的滞后性,且上涨幅度也难以跟上物价水平。以2011年为例,低收入家庭全年可支配收入增速仅为5.6%,全区平均增速则达到了12.9%。相对当年涨幅达5.4%的物价水平而言,低收入家庭实际购买力几乎没有增长。二是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特点使其在物价上涨过程中负担更重。由于不同阶层其消费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加之不同商品的涨幅也并不相同,因此,物价上涨对于不同收入阶层家庭的影响也迥然不同。从表2可知,福田区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结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差别最大的是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两者之间相差19.1个百分点,而恰恰八大类商品中食品价格的涨幅是最大的,达11.9%。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大大削弱了低收入家庭的消费能力。根据高、低收入组家庭消费结构计算出的实际物价指数更直观地反映了物价对于两者的影响。2011年,福田区低收入家庭实际消费价格指数为106.4,高收入家庭则为104.3,低收入家庭在应对物价上涨时的经济压力更大、负担更重。

    三、对策与建议

    目前,全国已经步入改革发展的深水区,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家庭失业人口增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群体分化加剧等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均带来不利影响。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使经济社会快速、和谐、可持续发展,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施更为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强失业与就业援助。一是建议政府在建设转型过程中扶持部分劳动密集型和中小型企业,让其得以在中心城区生存。这些企业一方面可以缓解低层次劳动力就业压力,解决部分城市贫困家庭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工作过渡,使其扎根,续谋发展。二是完善低收入群体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时,适当加大投入,提高失业补助,保证失业家庭的基本生活。三是加强失业者再就业培训服务,注重对低收入劳动者的就业升级服务。如定期公布就业信息,宣传职业健康知识,举办技能培训,帮助低收入劳动者制定职业规划,让低收入劳动者“劳而不惑,劳而不病,劳有所学,劳有所向”。

    2.加强人文关怀与舆论宣传,推动社会力量介入帮贫事业。一要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培养公民社会福利权利观,传播现代社会救助理念,促进贫困家庭与社会的融合。二要更为人性化地实施救助政策,充分尊重贫困家庭,注重隐私保护。三要倡导社会力量进入社会帮贫事业。引入帮贫志愿者,针对不同情况的贫困家庭开展个性化的辅导,激发他们的潜力,增强其对生活的控制力和适应力,进而激发其向上流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社会组织定期举行心理咨询会、情感联络会等活动,使贫困家庭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

    3.加强区域合作,引导人口流动。充分利用中心城区的经济辐射能力,加强区域合作,引导人口二次分流。有序推动产业转移,引导失业人口外地再就业,一方面缓解区内贫困家庭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城区新一轮发展腾出人口空间,降低生产要素成本。

    4.建立贫困家庭投资基金,完善价格补助联动机制。一是建议由政府牵头,探索建立贫困家庭投资基金,以政府重点投资为保障,帮助贫困家庭通过投资手段获取稳定可靠的投资回报,拓宽收入来源渠道,平衡贫困家庭收入结构,增强收入稳定性。二是建议有关部门以贫困家庭实际物价指数为依据发放价格补助,及时帮助贫困家庭缓解物价上涨压力,确保贫困家庭在通货膨胀时期基本生活稳定。

    参考文献:

    1.汤佩杰,张海峰,沈祎菁,郑江峰.物价上涨对我市城镇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影响研究[EB/OL].[2011-12-29].海宁统计信息网http://tjj.haining.gov.cn/tjfx/201112/t20111229_203293.htm.

    2.洪大用.试论中国城市低保制度实践的延伸效果及其演进方向[J].社会,2005(3)

    3.石彤.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排斥——以国企下岗失业女工为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王大超.转型期中国城乡返贫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

    5.陈立中,张建华.中国转型时期城镇贫困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经济,2006(8)

    6.刘春怡.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问题研究—以长春市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2011

    7.李厚喜.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8.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年鉴2011[M].

    (作者单位: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 深圳广东 518045)

    (责编:贾伟)

    相关热词搜索: 转型期 低收入 城区 原因 家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