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城市家具设计中传统造物艺术的传承与再造

    时间:2020-09-30 07:56:2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探讨传统造物艺术在形式、技术及内涵上的特点。以赣鄱区域为例,分析其在现代城市家具设计中所具有的价值。从不同视角分析阐述现代城市家具设计中传统造物艺术的再造创新途径。

    关键词:城市家具;区域文化;造物艺术;赣鄱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184—02

    从象征统治权威的国之重器到承托居食之需的日用百物,从远古洪荒的浑拙铁石到蜚名海外的炫彩瓷玉,或厚重、或空灵、或质朴、或精雅、或求居用之利或重型色之工,中国传统造物艺术是古代中国风俗、民情、哲学、礼制交融积淀、凝聚汇通的辉煌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完整和最生动的物化载体。

    中国传统造物艺术品类众多,成就辉煌。彩陶、青铜器、瓷器、服装、建筑、园林、雕塑等造物艺术, 各具特色、精美绝伦。在技术上,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代表的传统物质观在造物艺术中得到完美的诠释和实践,巧妙利用相生相克之理,熟练驾驭各种材料。在形式上,多取有雅质、富生气、丰气度之自然生灵,抽象凝练、变化组合而成妍姿百态。在理念上,器以载道、物有其礼,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和谐共生的观念以及传统的宗法礼制、人伦纲常都是造物艺术所恪守遵循的内在法则。

    现代设计是联系技术、艺术与商品的纽带。相对传统造物来说,其生产方式、服务对象、核心理念等具有本质上的差异。但无疑二者具有着一脉相承的直接关联,传统造物艺术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和灵感,当我们面对技术和商品化所带来的负面困扰时,也往往从先祖的智慧中寻求启示。

    城市家具作为城市公共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和市民城市生活品质的一种体现。和一般性的产品设计相比,城市家具设计更加注重文化上的独特个性,在造型、功用、内涵等方面传承文脉,展现人文特质。作为区域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造物艺术无疑对城市家具设计具有重要价值。

    一、传统造物艺术之于城市家具设计的意义——以赣鄱区域为例

    “城市家具”一词源于欧美,是指在城市公共场所设置的各类服务设施。其设计需要具有四个方面的综合考虑:一,在生产、使用、维修等环节上的低成本和便利性;二,良好的服务性和人性化设计;三,和使用环境的协调;四,彰显区域文化特色。

    传统造物艺术对于现代城市家具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一)具有区域文化特质的造型元素和装饰手法

    由于地理、经济、民俗等差异,在华夏文明大体系下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圈,造物艺术是其最直观的表现。以赣鄱区域为例,其文脉源流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具有显著特点的几何形印陶纹。新干大洋洲所出土的商代玉器揭示了在距今3000年前,赣鄱区域形成了以凤鸟和虎为图腾的本土文明系统。在器物造型审美意向中,多温和、秀雅、神秘、飘逸的“仙气之美”,其狞厉、威严的成分明显少于中原区域。宋代始,景德镇瓷器崭露头角,并在元代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工匠来四方,器成走天下”,瓷器成为赣鄱造物艺术中最为辉煌和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片。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装饰丰富、风格独特。其典型代表“青花瓷”素净、雅致、取材丰富、构图丰满,注重纹饰的祥瑞寓意,达到了传统造物艺术的最高水平。

    图腾符号、造型特色、装饰纹样等传统造物艺术的主体构成以鲜明的特点彰显出区域文化脉络。而究其应用,作为室外公共场所使用,承载整个城市氛围营造、旅游形象、文化传承的城市家具无疑是最佳对象。这些元素出自于器物,用之于器物,并且独具特色,其协调搭配、综合变化,很容易达到和使用区域的文化环境相融合。这些特质使基于传统造物艺术的设计手法在城市家具设计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在情感上的文化归属感

    “人”自古就是非常注重情感体验的群体。情感归根于文化,文化上的归属感是城市居民幸福感的重要组成,文化的支撑对于情感的作用更甚于经济的繁荣。

    从赣鄱区域来看,由于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等因素限制,其经济实力一直处于全国较低层次。正因如此,通过城市家具及整体环境设计彰显文化底蕴,强化文化归属感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赣鄱传统造物艺术是华夏文明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产业兴盛、积淀深厚,足以据此为荣。历史上地位显赫的瓷都(景德镇)、木都(吴成)、铜都(永平)、纸都(铅山)等制造业中心都云集此地。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工艺和技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现代城市家具设计中深入研究区域造物艺术特色并予以传承发扬对于赣鄱区域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及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式上的借鉴

    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直接映射到了传统造物艺术之上。应天之时运,承地之养气,在工艺、材料、器型、装饰等各个方面,传统造物都以合乎天然作为重要法则。《考工记》中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强调了“天”、“地”、“材”三种自然因素与人的和谐统一。这是中国形而上的文化精神之“道”对形而下之“器”的规约,亦是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之精华的扼要表述。

    赣鄱区域丰富的物产成为其制造业兴盛的基础。传统造物崇尚就地取材、物尽其用,地利之便使得青铜器及瓷器制造在此崭露头角。以具有典型意义的瓷器而言,景德镇瓷器瓷胎取材于当地特有的优质高岭土,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材料性能,配合巧妙工艺烧制而成。既包含了对天然材料的尊重,又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材美工巧造就了其“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绝佳品质。而对于用量较少的釉色颜料则不拘产地,有些甚至通过进口以丰富瓷器釉彩种类。在现代城市家具设计中,这种趋天时、顺地利,深入研究当地材料特性,以恰当的工艺技术“唤醒材料自身处于休眠状态的自然之美”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式应该秉承的法则。同时,当今的技术条件之下,更应该学习传统造物中恰如其分的引用和整合资源,以达到更佳设计品质的做法。另外,传统造物在器型和装饰中多取自然题材,在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合理转化应用也可以从审美上产生贴近自然、天人和谐的引导作用。

    二、城市家具设计中传统造物艺术的再造

    传统造物虽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灿烂的文化光辉,但当时的经济条件、技术水平、社会状况、认知水平等和现代存在着诸多差异,其生产制造方式、服务对象等与现代设计有本质上的区别。现代城市家具中基于传统造物艺术的设计方式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取其精神实质和审美规律中的精华,与时俱进,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再造和创新。其中常采用的方式包括:

    (一)符号的提取与重构

    传统造物艺术中的造型、纹饰等蕴喻了丰富的内涵,但其产生在手工业生产的背景下,往往纷繁琐细,多繁文缛节。在城市家具设计的具体应用中,多需考虑抽象提取其最具文化特征的元素和基因,在保留其韵味和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分解转化、打散重构。

    (二)和区域现代产业的结合

    城市家具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构成,在设计中和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产业相结合,可以使设计更富时代感和生命力,尽情展示新材料、新工艺所带来的科技、现代之美。如赣鄱区域有色金属、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等产业具有独到优势,有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可以从材料、技术、造型元素等方面为城市家具,特别是和产业相关联的特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家具,在设计上提供古今结合,融会贯通,创新再造的途径。

    (三)系统化设计

    使用环境和功能要求使城市家具更为注重整体化、系统化的考虑。以核心主题元素为基础,进行重复、外延、转化等,在不同功能、尺度、使用方式的设施中应用,以达到和谐统一,协调一致的效果。如国家奥林匹克公园的公共设施设计就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在基于传统造物艺术的城市家具设计中,系统化的设计思路是其拓展延伸,创新再造的重要方式。取之于器物的主题元素通过系统化的再创作,不仅可以在城市家具各类别的产品中得以应用,还可延及标识、印刷品、公共服务人员服饰等。

    (四)设计中的“和而不同”

    虽然同处一个区域文化圈,有诸多相通之处,每个城市在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产业结构等方面都会有明显差异,相近文化背景中的个性特色为设计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以南昌、赣州、九江为例,三者同处赣鄱文化圈,史情相通、文脉相近,但各具鲜明特色。南昌既是历史文化名城,也以革命英雄城知名天下;赣州有“江南宋城,客家摇篮”之誉;九江抱匡庐、跨长江,风景秀美,多才子美文。三个城市的城市家具设计虽然都可以借鉴融合赣鄱传统造物文化元素,但无疑需要结合各自特点,凸显城市特色。既有包容相济,又重独有之格,“和而不同”是对传统凝练再造、创新重构的重要原则。

    三、结语

    城市家具作为城市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其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对城市形象、生活品质等具有重要影响。国内,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其设计的关注缺失,大多以基于功能性和成本降低的设计方式为主,相同形式的产品遍及各地。忽略市民情感要求,缺少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近年来,随着各地新城区建设,区域文化渐受到关注,但大部分仍是采用雕塑、文化墙等形式,缺少和生活的直接联系及使用体验。

    传统造物艺术是区域文化的物化载体,其造型、装饰、材料、工艺等方面的积淀对于现代城市家具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其可借鉴之处不单单停留在形式上的可取元素,更有设计哲学上的深层启迪。同时,对传统的传承绝不意味对创意的禁锢,如何在尊重和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再造创新更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研究项目“传承与再造——赣鄱区域传统造物艺术的现代意义研究”(YS1118)。

    参考文献:

    [1]刘启文.浅析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文化精神[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04),P99.

    [2]曾为胜.从新干大洋洲古玉探寻“赣文化”源流[J].南方文物,2004(03),P29.

    [3]吕欣.传统造物观对现代产品设计的启示[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04, P15.

    相关热词搜索: 造物 再造 传承 家具设计 传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