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于淑珍,从学徒工到歌唱家,因为歌唱我的生活充满阳光

    时间:2020-11-21 07:57:1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今年央视羊年春晚的舞台上开场出现了一批老艺术家的身影,李光羲、刘秉义、杨洪基、陶玉玲、雷恪生等,其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正是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歌剧表演艺术家于淑珍。

    歌唱家于淑珍是姥姥和妈妈生活的那个年代的大明星,她演唱的《泉水叮咚响》、《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月光下的凤尾竹》、《漓江谣》等这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红遍大江南北的经典歌曲,一直被传唱。已经79岁的于淑珍老师虽然德高望重却异常低调,她不带学生,不接受采访,不出画册,甚至不愿意再出光盘。记者可以说是硬闯入老人家中的,要不是因为老人面儿薄和熟人带路,恐会有被赶出家门的可能。因为老人很少接受采访,我们也是随意的闲聊,于淑珍老师的人生轨迹伴随着歌唱事业呈现在记者眼前,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没有刻意。她的人如她的歌声,委婉甜美,清淡秀丽,真诚优雅。

    淡泊名利,一生没留下什么资料

    “我这个人一生不刻意留一些东西,做过来就完了,好多资料都没有留下。”于淑珍老师微笑着淡淡地说。好朋友送给于淑珍一本书,书的扉页写着:于淑珍功成名就,自己没有为生活和艺术设计什么。“确实,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我也没留下什么东西。”于淑珍告诉记者,当年广播里放她的歌曲时,从有了“小砖头”后,她自己用“小砖头”录下来,录了15盘,为了老了以后可以听自己年轻时的声音。

    天津音乐学院石惟正院长的一个研究生要写一篇关于于淑珍演唱的毕业论文,后来因为耽误了于老师很多时间,她希望为于淑珍做些什么,于淑珍就请她帮自己做了个目录,此时她才知道自己首唱的有400多首歌。于淑珍老师微笑着说自己很幸运,在每个阶段都受到别人的帮助:“这个目录很费劲,歌名按照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顺序编排。”对于每一个为她做过事情的人,于淑珍都会铭记于心,她总是心怀感恩。

    春节前于淑珍老师的艺术专辑终于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了,9张唱片容纳了175首代表作品。一生淡泊名利的于淑珍曾经拒绝过不少想为她出个人专辑、画册的朋友,最后促成这件事的竟然是她的歌迷。75岁时于老师才知道自己有个粉丝团,他们对她的歌曲的理解感动了于老师,于老师给歌迷听了不少他们没有听过的歌曲,歌迷听了跟她说:这么多好听的歌压箱底,唱了再多好作品,不给喜欢听你歌的人听又有什么意义?这句话触动了于淑珍老师,才有了9张光盘的出版,2015年春天这套光盘终于问世了。于老师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感谢中国唱片社的朋友、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和她的歌迷。

    从学徒工到歌唱家,每天只想着练歌

    1998年于淑珍从天津歌舞剧院退休,和许多老艺术家不同,她不带徒弟。对于带徒弟的事,她说:“有的人能唱但未必是好老师,我就属于这一类。我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做老师,带徒弟是要负责任的,当我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时就不去做。我只会唱歌,那就只唱歌!”

    20世纪70年代,于淑珍是享誉全国的歌唱家,她和那个年代许多来自基层的艺术家有着类似的经历,于淑珍也是从工厂走出来的。1936年于淑珍出生在河北,在姊妹9人中,她排行老大,父亲从事会计工作,养活一大家子人。生活在动荡的年代,她家的生活并不富裕。1945年于淑珍8岁,在日本投降前因为战乱,她从天津被送回河北农村,在农村上了4年小学。13岁回到天津后她便离开学校,做工贴补家用。于淑珍吃了不少苦:“我纺过麻袋线,砸过云母,生活很苦,16岁我到天津市中大化工仪器厂,我是学徒工。”

    从小喜欢唱歌的于淑珍积极参加文艺活动,起初父亲并不同意她这么热衷于文艺活动,认为女孩子不能当戏子,所以不让她参加文化馆的活动。1955年,特赦一部分日本战俘,于淑珍到工人剧场给他们演出,她借了件花棉袄,演唱《兰花花》。为了让父亲更了解,她特意请他去看演出。台下的阵阵掌声让父亲认识到演员这么受人尊重,才同意于淑珍业余时间唱歌。1956年,在天津职工业余会演中,她演唱了新疆民歌《美丽的姑娘》,获得第一名,此时于淑珍的演唱才华被关注。

    1956年公私合营,工会和公私合营办公室都想调走于淑珍,于淑珍在天津艺术馆给农民示范演出时,天津歌舞剧院的领导也来看演出,也看上了她:“工会和公私合营办公室都想要我,两边正在僵持不下时,文化局也调我,两边就不再争了。我还记得一个小信封装着我的档案,我就去了天津歌舞剧院报到。”19岁的于淑珍就这样懵懵懂懂地从一个学徒工成为一名专业演员,“刚进团,正好赶上歌舞剧院大队人马去山东演出。我第一次上专业舞台就是在山东大剧院参加大合唱,就这样一步步从合唱队员到民歌小合唱、独唱直到歌剧演唱。”从学徒工到成为天津歌舞剧院的正式演员,于淑珍甚至没有参加过考试,所以她始终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也因此她不愿意参加残酷的选秀节目的录制:“谁被淘汰下去我都难受,有些节目本身没有可比性的,太残酷了。”

    喜欢唱歌的于淑珍能够进入“正规军”唱歌很高兴,但也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在河北农村成为儿童团团长,八路军教他们唱的都是抗日歌曲:“以前我一直都挺有优越感,小时玩过家家我得当小姐,不让我当小姐我不跟她们玩,到农村后我是城里去的,到工厂后考上文化馆,到了歌舞剧院我的优越感就没了,什么都不懂,连歌谱都不识。”因为有压力,又是自己喜欢的事,于淑珍练歌下了不少功夫,除了唱歌外其他的事情她都不管不问,也因为只潜心自己的歌唱,她因为不关心周围事物挨批,于淑珍说:“那时要汇报思想,还要给周围同志提意见,我脑子里都是怎么跟上工作,就是练歌,没有干别的事的精力,就挨批评,我一辈子只记得歌唱,其他都不记得。”于淑珍老师就是这样简单的人。

    于淑珍学习民歌、各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并借鉴西洋传统唱法,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她的歌声圆润甘甜,亲切感人,格调清新,素雅而质朴,富有独特的魅力。她的歌唱以抒情见长,善于把握各种地方音乐的特点和韵味,融会贯通,既能显示北方歌曲的质朴明朗,又具南方的柔美细腻,恰到好处地表达作品的意境和深度,人们赞誉她的演唱“高如行云,低如流水;声从情发,歌由心飞”。并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于淑珍说她是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于淑珍说,民歌,顾名思义就是中国民间的歌曲。作为一个唱民歌的演员,对全国各个民族的东西都要有所了解:“要一听就知道这是哪儿的歌曲,要知道这歌怎么唱。尽管唱不了像人家‘原生态’的歌曲一样,但要往这个方向努力,向民间学习。而且,充满浓郁地域性的地方戏曲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到歌舞剧院后,我们学了曲艺、戏曲,领导说大家都唱京剧样板戏,就让我唱河北梆子,我的声音纤细,不适合唱梆子,虽然下了很大功夫,别人还说是甜梆子。”

    在天津歌舞剧院,于淑珍开始演唱民族歌剧,她告诉记者,会演歌剧的人,唱独唱比较容易,歌剧中有人物,一首歌像演一部歌剧一样,就能带着情感演唱。著名作曲家吕远先生曾用“她是拉着你的手在歌唱”来形容于淑珍亲切质朴自然的演唱风榴,并且这样称赞于淑珍的歌唱艺术:“她不是用声音去征服你,而是用感情去感动你。”

    经典曲目,创立自己独特的风格

    1959年,于淑珍主演了第一部歌剧《向秀丽》,在歌剧中扮演为抢救公家财产而牺牲的一个制药厂女工。她那年才23岁,对如何演戏懂得很少。但团里的同志们关系相当好,大家互相学习和帮助。团里让一位老同志专门教她唱第二天排练的唱段,仅用九天时间就排成了这部九场歌剧。演歌剧对于淑珍来说,是将中西唱法结合起来很好的实践,她的演唱技巧也趋向成熟。她说:“这对我以后演唱各种风格的创作歌曲很有帮助。”这之后她又主演了《刘三姐》、《洪湖赤卫队》、《江姐》、《煤店新工人》、《宦娘》等歌剧。上述几部歌剧,于淑珍和剧组成员在天津、北京、上海、西安、南京、唐山、青岛等地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1963年,于淑珍灌制了第一张唱片,收录了歌曲《新剪窗花》和《李双双小唱》,在农村大队广播里备受宠爱,非常风靡。后来上世纪90年代初她随“心连心艺术团”去镇江演出,于淑珍在台上演唱,台下大家跟着一起合唱。时隔30多年,大家还能记得这几首歌。

    对于初露头角的首唱歌曲《李双双小唱》,人们是不能忘怀的。记得那是1963年春,她还是基干民兵,一天上午坐着大卡车和大伙一起去实弹打靶,回来已近中午才去电台录音,不久就出了唱片。1964年春,周总理在天津俱乐部开会。会后,于淑珍等为领导演出节目,她唱了《李双双小唱》。唱完后,总理招手叫她,开玩笑地说:“怎么刚过三八妇女节就骄傲了,这首歌不是四段词吗,怎么只唱了三段?”她问总理:“您怎么知道歌词是四段?”总理回答:“我听了你的唱片呀!”她说:“团领导觉得歌词太长了,改成了三段。”于淑珍很受感动,总理日理万机,连她的唱片都听了,而且还记得歌词是四段,总理的记忆多好呀,而他对文艺工作者又是何等关怀!

    1978年,电影《甜蜜的事业》成就了一首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也成就了这首歌的原唱者于淑珍。1978年由吕远、唐诃作曲,由秦志钰作词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是“文革”后第一首电声乐伴奏的歌曲。这首歌曾经“霸占”了全国的电影院,本是一首电影插曲,却先于电影播出前半年的时间唱红了全国,当时大街小巷到处都飘扬着这首歌。在全国的电影院里,电影正式放映之前的加演短片都要放这首歌。而且这首歌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当时婚礼上最流行的婚庆曲。于淑珍回忆说:“《甜蜜的事业》的导演谢添是天津人,1978年底他打电话给剧院领导,让我到北影厂录音。这首歌录过两个版本,现在传唱的就是最后用电声伴奏的那一版。”后来这首歌曲的曲作者吕远当着于淑珍的面说,这首歌的演唱非她莫属。自这首歌后,于淑珍开始了和吕远、唐诃的合作。2012年唐诃老师去世,于淑珍自费出版了一盘全是唐诃老师作曲、自己演唱的专辑,以示纪念这位老朋友。

    1979年于淑珍去青岛演出,作曲家施光南给她带去了六首歌,《月光下的凤尾竹》就是其中一首。施光南和词作者倪维德去云南体验生活。傣族有一种古老风俗,男孩子到了成年以后,喜欢哪个姑娘,就用毡子裹了那个姑娘,如果哪个姑娘没有人裹,家长还会担心自己的女孩子没有人喜欢。这首歌是针对这种情况宣传婚姻法的。所以,歌词最后一句是“……走向结婚登记处哎”。词作者倪维德曾对于淑珍讲这首歌词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主题就是“登记”才是合法婚姻。于淑珍在长期实践中,对地方的民族的音调有丰富的积累,对演唱带有一些地方色彩的歌,心领神会。她从作品的情调、意境出发,触景生情地加以勾画,犹如身临其境,味由情生。她演唱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动人的歌声,仿佛把人带到了在摇动着的树影下对对情侣喁喁私语的场景。征得词曲作者同意,整首歌的歌词也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她说:“唱这首歌最主要的是要把意境唱出来。所以,是用一种平静的、旁观的、叙事的心情演唱的。

    1989年于淑珍获得首届“金唱片奖”,歌名是河北民歌《扎风筝》;其演唱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音乐教材。北方的质朴明朗,南方的柔美细腻,经由她婉转晓畅的歌喉,演绎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1984年于淑珍参加央视春晚。她演唱的《滦水香茶斟满杯》、《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泉水叮咚响》、《月光照着太湖水》等歌曲传遍大江南北。于淑珍首唱的歌曲很多,著名的还有:《扎风筝》、《捎上一束茉莉花》、《最美是中华》、《幸福歌儿永不落》、《姑娘的爱情》、《万里长城迎春风》、《浪花啊,浪花》、《天蓝蓝,水青青》、《大雁啊,告诉我》等。

    于淑珍从开始就觉得自己的声音条件不是很好,嗓门小,唱刚强的歌曲声音就破了,所以她一直走抒情路线:“我从不刻意去追求什么,就是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也没想过一定要当歌唱家,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水到渠成时该来的就来了。我知道自己不能拼嗓门,也不能拼长相,逼得我只能走自己的路,所有的突破都不能抛开自己的条件,我记得作曲家、二胡演奏家张锐老师说过:石雕石玉雕玉,我很清楚自己的条件,如果我就是一块‘石头’,那我不会强求自己有‘玉’的效果。也曾有人提议我在演唱时要表现出无产阶级气势磅礴的情绪,但我就是唱不出来,坚持按照我的条件和理解处理所有的歌曲。”于淑珍这样评价自己。

    这种以坚韧为基础的平和还表现在她对歌曲的理解上。在所有演绎过的歌曲中,对《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歌的理解更见于淑珍柔韧的性格。1979年夏,正值于淑珍随团在山东青岛召开独唱音乐会,施光南亲自带着包括这首歌在内的6首歌到青岛给她。这首歌一共录制有三版:最先在天津录过一版,1980年在北京的中国唱片社录了一版,1982年在广州中国唱片社又录了一版。这首歌在当时的广播里一经播出,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唯美的音乐是新中国建国几十年不曾听到过的,再配合于老师清甜唯美少女般的歌声,给当时的人们耳目一新的美的享受。每当这首歌曲在广播中播出,人们都会沉醉在这美妙的音乐和歌声当中。后来不少著名歌唱家都演唱过这首歌曲,于淑珍老师说:“一首好歌,大家都唱是好事,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处理,这也是百花齐放。”

    演出拼命,观众永远是第一位

    在近60年的歌唱生涯中,于淑珍走遍了大江南北,足迹遍布祖国城乡边陲,她深入工厂车间、农村田间地头、部队前线演出,到第一线演唱,带病演出,冒雨演出等等,甚至到农家的炕头为一个农妇演唱,这些对她来说都是再平常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著名歌唱家于淑珍盛名享誉全国,她演唱的歌曲在全国广泛传唱,但她从来不搞特殊化。出外演出,和大家一起吃住。对于成名后的认识,于淑珍说,虽然站在舞台上的是你一个人,但是周围有很多人是在为你服务。唱歌是一个综合艺术,演员站在台上,需要灯光、音响、服装、化妆、伴奏的努力,演出才能获得成功。出了名,不仅不搞特殊化,于淑珍对自己的要求没有丝毫放松,观众永远是第一位的,就算身体出现问题也要带病坚持工作。1981年,于淑珍随剧院出去演出3个月,她要同时参加歌剧和音乐会的演出,最后一站到了西安,于淑珍演了6场歌剧,还有5场音乐会,演出结束大家就可以回家了。在演出完最后一场歌剧的第二天一早,于淑珍的嗓子出不了声音了,她到医院检查,是放弃演出还是继续,大家都心里没底:“我从医院回来后,看见黑板上打了一个‘?’,大家都在问我怎么办,票已经卖出去了,只能演。谁知道嗓子什么时候能好,5场的票已经卖出去了,怎么能退票。我跟乐队说声音小一点,本来要唱7、8首歌,后来改成5首。”于淑珍这样坚持了5场演出,有人对她说,演完后,她可能要改行了,她说当时想就是改行也得先演出。事后医生告诉她,她的声带已经不是充血而是有出血点,好在后来声带恢复得比较好,此后她又唱了30多年。

    1982年4月29日天津宣传部和天津市文化局举行授奖大会,授予于淑珍为“心灵美的模范文艺工作者”称号。在这之后,全国多家报纸、杂志都争相报道于淑珍“心灵美”的光荣事迹,并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都学习于淑珍老师心灵美的事迹。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专题纪录片《歌声美,心灵更美》,介绍于淑珍老师。

    1982年5月8日光明日报在头版以《歌唱家于淑珍获“心灵美的模范文艺工作者”称号》为题对于老师获奖进行了新闻报道。1982年7月,人民日报又以《歌声美,心灵更美——记天津歌舞剧院演员于淑珍同志》为题,在第五版专栏对于淑珍的事迹进行报道。于淑珍老师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和尊敬的不仅仅是她的艺术成就,还有她与人为善、不争名利的高尚品德,而在红火中闪光的则是她那美丽的心灵。

    温暖的家,有家人支持走到现在

    于淑珍就是这样对自己的事业认真到几乎用尽全部时间和精力,不仅周围的事情她不关心,甚至家中的大小事情也都是丈夫打理,她很少有时间陪儿子、女儿。于淑珍说女儿小时候问她:“妈妈,你有没有8小时之外,8小时之外能不能陪陪我们。”

    于淑珍知道孩子们需要她抽出时间陪伴,但她是真的很少有时间陪伴儿女。在说起自己的成功时,于淑珍觉得在工作上做出成绩是应该的,她觉得自己在每个时期都有贵人相助,这其中包括她的领导、同事、老师,还有家人。

    丈夫更是对她的事业几十年来一直默默奉献。进了天津歌舞剧团,热心的老大姐就张罗给她介绍对象,刚刚20岁的于淑珍从来没想过今后要找个什么样的人,老大姐们轮番给她做思想工作,于淑珍也被说动了:找爱人要找像自己父亲的,父亲不爱说话,人好就行。就这样于淑珍把自己嫁了出去。于淑珍说老伴是个很严肃的人,孩子们更愿意她在家里,经常问她:妈妈,你有演出吗?当听说她没有演出时,孩子们都高兴地说:太好了!于淑珍感慨地说:“我外出演出时,我老伴在家里又当爸爸又当妈妈,很不容易。”而老伴虽然不苟言笑,对她是真的好。

    “他的性格内向不浪漫,我们家一直他主内,孩子们听他的,我不操心。”于淑珍老师讲起自己的老伴都是溢美之词,尽管现在老伴身体不好,要留人在身边照顾他,于淑珍老师也心甘情愿为他推掉不少演出,专心在家陪着老伴。因为年轻时,他为她付出太多太多了。

    于淑珍老师告诉记者,那时为了她晚上演出有饱满的精神,爱人会背着孩子在楼下绕圈,让她在家睡觉。在舞美队工作的老伴,晚上去装舞台经常忙一整夜,早上7点才回家。后来于淑珍才知道,其实凌晨4点就完事了,老伴怕回来吵她睡觉,影响她晚上演出,一直在外面待到天亮才回家。每次出去演出,收拾旅行箱、整理歌谱都是爱人帮她打理。就这样在爱人默默的支持下,于淑珍的事业走向了高峰。

    1961年7月于淑珍在结婚的第二年生下了女儿,她对工作没有丝毫懈怠,甚至带着女儿出去演出。1961年11月,女儿刚刚4个月,于淑珍要去塘沽演出10天,剧院领导考虑半天同意她带着孩子去演出,于淑珍对此万分感谢。虽然条件艰苦,但至少可以把哺乳期的女儿带在身边了。

    就这样,于淑珍带着女儿去演出,演员晚上都住在后台的大炕上,二楼办公室里临时搭了个小床,于淑珍带着女儿住在那里。当时正值11月,炉子还没生,晚上睡觉很冷,但有女儿陪在身边,于淑珍觉得心里很温暖。白天排练,她把女儿放在后台的大炕上,谁有空就帮忙照看一下,晚上演出于淑珍把孩子送到同事妈妈家。

    于淑珍不仅自己一生低调,对儿女的教育也是非常严格,她认为越是名人的孩子越要严格要求,夹着尾巴做人,孩子们在外面也不允许提自己的妈妈是于淑珍。她出去演出做节目绝不会带着孩子,于老师说:“做名人子女不见得是件好事,因为成为知名演员被人尊重,可能对你的子女也另眼看待。我的孩子从来没有沾我的光,我也不用自己的关系帮他们。”于淑珍说当初女儿考大学差一分,有人提出让她去走走关系,找人说说,于淑珍愣是不找人,女儿因此进了工厂上职工大学,班上有同学问她,听说于淑珍的女儿也在这上学,于淑珍的女儿说,不认识。

    于淑珍告诉长大成人的女儿、儿子,自己有多大能力办多大的事,不要指望家里帮助,找朋友也要找志同道合的,不要靠家里。

    为人低调,朋友众多

    辛勤耕耘于中国歌坛六十载,问起几十年歌唱生涯的体会,于淑珍这样说:“我提高自己的方法,除了实践,就是博采众长,多看多听,丰富自己,充实自己。”1998年于淑珍从天津歌舞剧院退休,于淑珍表示,自己从年轻时最大的一个心愿就是想好好上学,“但一直没这个机会,现在时间充裕了,我报名上了天津老年大学。我去上学就是个学生,老老实实上课,认认真真听讲。小时候扒后台追明星的事自己也干过,所以现在如果有人想和我照张相、签个名,也觉得是很高兴的事,人家能提这样的要求也是人家愿意接受你啊,自然要热情地去做。”

    于淑珍老师告诉记者,她退休后本来没想学画画,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个画家朋友约她去深圳看他们的画展,提出来让她学学画画。当时于淑珍没往心里去,回天津后,碰着过去的同事在老年大学,她也报了名。她说老年大学的生活过得很开心:“学了两年书法后,又学了画画,今年还准备和老朋友搞个画展。”

    今年春晚,观众惊喜地发现,不少老同志在春晚上亮相,其中就有于淑珍。对于和自己同年龄的老伙伴们同台表演,于淑珍老师表示很高兴:“距离自己第一次上春晚30多年了,七八十岁的我们还能上春晚,能和广大观众见上一面,我觉得很高兴。”

    于淑珍虽然为人低调,但朋友众多。86岁的歌唱家李光羲这样评价:“于淑珍是一位老老实实、顺顺当当地从事歌唱艺术的歌唱家,可以作为榜样屹立于文艺界,是真正的谦和、律己的好人,从不张扬、傲慢,笑容可掬发自内心。专辑收录175首保留曲目,可谓洋洋大观,值得热烈祝贺。”81岁的歌唱家罗天婵这样评价:“淑珍心美德纯善,歌如其人众者赞。”80岁的歌唱家胡宝善这样评价:“于淑珍的巨著出版,在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中特别是女声演唱中早就盛开着一朵鲜艳不败的花!听了她的演唱就感到很亲切、优雅、清新!于老师的音色特别美,而且声区统一,高不喊,低不压,而是难得的胸腔,太可贵了!怪不得快80岁了歌声还保持这样好,太棒了!向您学习。”80岁的歌唱家刘秉义这样评价:“于老师的歌声是世纪的歌声,从做人到歌唱艺术是真挚的、深沉的、内含的。于老师的歌唱特色是优美而不造作、不夸张,抒情且恰到好处。为人谦虚、低调、好学、辛勤,默默耕耘,是我一直尊敬且尊重的老朋友,向您致敬!”80岁的歌唱家姜嘉锵、金家勤伉俪这样评价:“秀外慧中,歌如其人,人生如歌,赞善良贤淑的人民歌唱家于淑珍。”78岁的歌唱家才旦卓玛这样评价:“于淑珍是我最信赖的人,在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她很诚实,对人很谦和。她的歌声唱出了人民的心声,我有这样的挚友非常高兴。祝身体健康,扎西德勒!”77岁的歌唱家柳石明这样评价:“于老师做人很正,艺术兢兢业业,我由衷地赞佩她,您是歌唱界的一面旗帜,向您学习。”74岁的歌唱家杨洪基这样评价:“于老师几十年来演唱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好歌,至今仍在老百姓当中传唱。声音甜美,基本功扎实,现年近八旬,声音不减当年。祝于老师永葆艺术青春,再为老百姓唱出更多的好歌!”69岁的歌唱家卞小贞这样评价:“于老师德高望重,德艺双馨。向您致敬,向您学习。”

    采访手记

    于淑珍老师的低调是出了名的,要不是“硬阉”进了她的家,恐怕这次采访遥遥无期了,采访中于淑珍老师娓娓道来她不平凡的歌唱之路,言语中充满感恩、平和。与那代人共同的一点是,于淑珍老师很怕给别人添麻烦,更怕自己的言行影响了别人,所以谨言慎行成为她和家人的习惯。看稿子的过程也是这样,尽管已经年近八旬,我们还是认真的反复修改,对于一些措词她反复斟酌,尽量做到“别让人觉得烦就好”。我们来来回回几次,于淑珍老师终于满意地说:嗯,就这样吧!

    值得一提的是于老师除了歌唱艺术上的成就,还有美满幸福的家庭,此前她从没讲过,也源于老伴低调的个性。这次采访中于老师破天荒的讲了自己的另一半和孩子们的故事,她也坦承是老伴这么多年无私的默默支持、全心奉献,让自己在事业上更加安心。

    相关热词搜索: 学徒工 歌唱家 歌唱 充满 阳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