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意趣盎然的石湾陶塑

    时间:2021-02-06 07:59: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被世人称为“石湾公仔”的石湾窑陶塑,是岭南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迄今已有千年历史。石湾窑是民窑,其作品素材取自民间,内容不拘一格,风格自然、浑厚古拙、豪放泼辣,在中国陶艺史上独领风骚。从明代起,先后出现了祖唐居、可松、黄炳、陈渭岩、潘玉书、刘传等一代代陶艺名家。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旧石湾器物达1000多件,以人物、动物、器皿三大类为主,其种类繁多,题材丰富,造型多样,为研究石湾窑的发展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本文挑选馆藏明清至民国时期部份历代名家的代表作品以供鉴赏。

    人物类

    俗称“石湾公仔”的石湾陶塑人物,以古朴、传神、夸张、浑厚的风格著称。明代至清代早期,陶塑人物题材单调,以仙佛造像为主,作品古朴,线条简单,通体满施厚釉。清中晚期至民国期间,是“石湾公仔”的鼎盛时期,特别是以胎泥直接塑造人物肌肤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形成了“石湾公仔”的一大特色。“石湾公仔”题材广泛,多取材于仙佛、戏曲、鬼神、释道、历史、闲情、传说等,有新创作品,描述当时社会百态或民间传说故事,也有不少题材是代代相传的。民间艺人在继承人物的传统创作手法上,吸取国画人物的表现手法和体态造型的精髓,注意调动人物神情、动态、衣纹,强化人物的性格特征,赋予作品更深的思想文化内涵。为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人物创作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有工整的写实,有粗犷豪放的写意,也有变形夸张艺术处理等等。艺人善于把生活中的身边人物作为创作素材,细心观察各类人物的言行举动和性格特点,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来塑造出形态万千、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创作过程中不受约束,多采用贴塑、捏塑、捺塑、刀塑的四种雕塑技法,艺人熟能生巧,挥洒自如,往往两三下动作,便交待了人物服饰和动态,使人物线条潇洒,姿态活灵活现,衣纹褶皱飘逸流畅;在强化人物面部表情的塑造上,特别重视眼睛的刻划,以眼传神,有的采用搓珠填眼的手法塑制眼睛,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艺人在长期制陶的经验中,不断探讨和摸索陶土配方,善于利用陶土的特性和色泽,不同的人物配以不同的陶泥,表现不同的肌肤,肌肤部位多不施釉,以保持胎泥原色和突出肌肤纹理,使肤色筋肌趋于真实自然,同时更能突出人物粗犷雄浑的风格。人物服饰一般施釉,釉色根据作品的题材需要而定,色彩丰富多变彩。

    晚清石湾窑葱白釉孔子像(图一)

    高30厘米,作者陈渭岩。孔子立姿端庄,身穿宽袖长袍,束发于后脑,前额微隆,面形饱满,慈祥的面容带着微笑,左手持书,右手轻轻地抬起,似在谆谆教导弟子,外貌文质彬彬,神韵极其生动,惟妙惟肖。作品工整利索,手法写实,衣服施葱白釉,釉面开片,衣褶简洁流畅,真切地表现出人物丰富的文化内涵。底钤篆书印章“粤东渭岩氏制”、“陈渭岩制”和“养云居士”款。

    陈渭岩是清光绪至民国年间的陶塑大师,号养云居士、诚一道人、壶隐老人。他博采众长,以百家为师,曾偕同潘玉书到景德镇交流技术,将两地的技法融会贯通,提高艺术造诣。其作品工整精细,手法写实,并善仿古代名窑造型和釉色。

    清代石湾窑拍蚊公(图二)

    高10厘米,作者刘佐朝。该作品被称为“公仔行”中一绝,作品以生活中最常见的题材,塑造了一个极为有趣的生动的艺术形象。农夫身穿半袖布衣、短裤,赤脚,坐于石上。一只蚊子伏在他的左膝上,蚊子的六足敛翅,伸针翘尾,丝毫皆见。农夫神情紧张地盯住蚊子的举动,缓缓抬起左手,看准时机欲拍下去。作品为素胎,人物的表情、动作和眼神注视点,都配合得恰到好处,含蓄而传神,把农夫拍蚊子的瞬间微妙变化塑造得极为逼真。底钤楷书印章“石湾刘胜记”和“佐朝制”款。

    刘佐朝是清光绪至民国年间陶塑名家,他善于塑造社会市井小人物,作品有渔、樵、耕、读、瘦骨仙等形象。他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塑造的人物手法与众不同,极具个性。他还对石湾釉彩颇有研究,釉色自成一派。

    民国石湾窑白釉钟馗(图三)

    高21厘米,作者潘玉书。钟馗头戴黑色官帽,身穿白色长袍,袒露着右臂,蹬靴露左足,身体半蹲,目如铜铃,凝视前方,浓密的须眉怒张,张口呼叱,刚劲有力的左手按着剑鞘,右手拔剑似杀向妖怪。作品构图严谨,衣纹流畅,形象鲜明突出,把犷悍、威风凛凛的钟馗塑造得栩栩如生,虽然没有让鬼怪出现,但足以使人联想,令人回味。底钤篆书印章“潘玉书制”款。

    潘玉书是清光绪至民国年间的陶塑名家,名麟,号玉书。早年跟黄炳学艺,后拜陈渭岩为师。他善于吸取石湾传统的精华,借鉴西方绘画艺术的长处,加深研究,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塑造的人物比例恰当,衣纹流畅,特别擅长塑造仕女形象,以眉眼、嘴角、唇边动态的微妙变化来突出女性的温柔妩媚。

    民国石湾窑白釉木鱼罗汉(图四)

    高21.2厘米,作者刘传。罗汉盘膝安榻于垫上,僧袍覆盖双脚,膝上放置木鱼,手持鼓棒,面宽额广,仰面露齿微笑,双眸凝视上方,其表情憨态可掬,表现出罗汉在诵经礼佛后露出的怡乐神韵,也传递着一种红尘俗世的快乐。作品注重人物眼神、表情的刻划,衣袍施灰白釉,突出罗汉朴素的衣着,衣褶自然流畅,形象可爱生动,在动与静之间捕捉到人物刹那间的神韵,以朴实典雅的艺术风格刻划出人物内心世界。底钤篆书印章“湾溪刘传”款和手写体“十八罗汉迦理迦尊者”。

    刘传,1916年出生于广东佛山石湾镇。他潜心学习和钻研前辈潘玉书及各名家的作品。他塑造的人物既注重脸部的表情,又注意身段和衣纹的刻划,吸取中国绘画的长处,把作品形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他提出“动中有静,粗中有细,强中有弱,起中有伏”( 刘传:《论传神》)的对比衬托方法,使作品生动而富于节奏感,克服了“千人一面”的流弊。他在继承和发展石湾陶艺方面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1979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x

    动物类

    ?石湾陶塑动物历史悠久,早在澜石汉墓出土的陶鸡、陶牛已极具神韵,明代的陶羊简洁明快,明朝后期,陶塑动物更是人们喜爱表现的主要题材之一。明清以后,石湾陶塑动物与陶塑人物一样空前繁荣,名家辈出,名家有黄炳、朱谦、廖松、霍津、梁南隆等。陶塑动物的题材相当广泛,现实和传说中的飞禽走兽虫鱼等都是艺人喜欢塑造的素材。艺人对动物的着力点不是去描绘动物的形体比例准确度,而是像人物塑造一样,注重动物神态和性格的塑造,不是单纯追求形似而忽略神似,而是要把形、神统一起来,使作品达到传神的艺术效果。为了塑造出妙趣横生、活灵活现的动物,采用“搓眼点睛”技法,使眼睛玲珑浮凸,炯炯有神。还采用胎骨出毛的技法刻划羽毛,使毛发更加生动飘逸,其工艺精致,质感极强,富于装饰效果。鸟兽有素胎和施釉两种,素胎动物选用极幼细的陶泥塑制,嵌上漆黑的眼珠,蹄、角上涂以石墨,突出精雕细琢的手工。施釉动物则以釉色取胜,但不会因亮丽的釉彩掩盖其神韵。有的作品采用胎、釉结合的技法,主题部位不施釉,而在衬托物上施釉,形成粗与细的强烈对比,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石湾陶塑的釉彩是共通的,不论人物、动物和器皿,艺人们按照作品的需要,采用何种施釉方法和施多少色釉,各施各法,使作品的釉色产生五彩斑斓、千变万化的艺术效果。

    清代石湾窑黑猫(图五)

    高11.8厘米,作者黄炳。猫四肢伏地,弓形背,身体丰满结实,圆脑袋,嘴巴紧闭,双眼炯炯有神盯着前方,似在观察四周的动静,一副随时扑出捕鼠之势。猫眼施绿釉,墨彩点睛,眼睛熠熠生光;身体为黑色胎骨泥,胎质幼洁;幼细的毛纹用“胎毛”技法精雕细琢,神情逼肖。底钤篆书双印章“云屿氏”款。

    黄炳是清代中后期陶塑名家,字云渠,号云屿、云渔,别署海湾居士。他擅长塑制动物和人物,特别以鸭、猴、猫等动物著称。他利用时钟发条为工具,勾勒鸭子羽毛,这种石湾特有的“胎毛”的技法,刻划出非常逼真的毛绒绒的羽毛效果。黄炳还擅于绘画,他的山水、花鸟、人物画有很高的造诣。

    民国石湾窑坐熊(图六)

    高16厘米,作者霍津。坐熊如雄狮般威武,昂首瞪眼,侧蹲坐姿,一爪按地,一爪舞动,阔口獠牙,锁眉突额,大耳垂肩,脊梁披上粗长的鬃毛, 一丝丝的幼毛清晰可见,眉、眼、唇、鼻、爪、毛涂以石墨,安上白陶泥的牙齿,凶猛逼人,雄浑拙朴。颈部钤楷书椭圆印章“霍津造”款。

    霍津是民国年间陶塑名家,以制作人物和鸟兽闻名,尤其善于塑牛,刻划牛毛纤毫毕现,颇得神髓。他不懂配釉,一般采用市上出售的白釉、蓝釉和黄釉,故作品多无釉。他当年曾受聘于冠华窑,专仿制黄炳、陈渭岩、祖唐居等名家作品,其技艺之高,令人真假难分。

    器皿类

    石湾陶塑器皿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石湾陶塑器型、釉色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除大量生产日用陶器外,实用器物也趋艺术化,造型更别出心裁,从实用性很强的日用品发展为摆设、赏玩的艺术品。有供陈设用品的仙桃、佛手、石榴、柚子等瓜果器皿;有文雅脱俗的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等器物;有取材于鸟兽虫鱼和瓜果花木造型的器物,在其造型上加以变化,实用和装饰相结合;还有大量仿制古器物和仿名窑的代表作品,器型显现其浑厚沉实、古掘稳重的特点,从明代晚期以来,制品上往往印有店号、作者姓名等款识。不但仿其器型和纹饰,也仿其各种釉色,釉色斑驳淋漓,千变万化。

    晚明石湾窑黄釉双兽头耳三足炉(图七)

    通盖高17.5厘米 口径14厘米,“祖唐居”款。器物为陶胎。鼓形,敛口,鼓腹,三足,腹两侧巧妙地堆塑兽首耳装饰。通体施黄釉,黄中泛绿。底钤楷书椭圆印章“祖唐居”款。炉配精致的木座和顶盖,雕刻别具心思,如意形座承着三足,美观大方;顶盖镂空金钱花草纹,以做熏香之用。器型古朴稳重,釉彩素雅,既实用又耐看。

    此炉是祖唐居具有代表性制品之一。祖唐居是明代晚期石湾陶塑名店,店主的姓名已不可考,只知其店主人善于仿制唐陶,故店号命名为“祖唐居”,从传世的艺术品看,多制作日常生活用具,型制讲究,器物多施黄、绿、青、蓝、褐等釉色,并以黄釉取胜,蓝釉较罕见。

    明代石湾窑翠毛釉笔筒(图八)

    高14.5厘米,口径11厘米,“可松制”款。器物为陶胎,胎色灰。手捏成型,直身,平底,胎壁较厚,器型稳重,造型规矩。口沿一圈微有露胎,器内及底部施赫色护胎釉,器外施仿钧窑翠毛釉,经窑变后,釉中翠蓝与白色或聚或散,浓淡不一,口沿下釉料垂流细而致密,蓝白色相互交融,有如蓝天中的白云,釉色极美。此器物实用与观赏相结合,斑斓的釉彩使人有赏不尽的韵味。底刻阴文楷书“可松制”款。

    可松是明代晚期石湾陶塑名家。他的器物格调高雅,简洁而不俗气。他善于仿制钧窑色釉,尤以烧制仿钧翠毛釉最为出色,传世品多仿商周青铜制品,款识字体工整,而且书法造诣深厚,楷书行笔稳健、端庄隽永。 .

    晚明石湾窑觚形瓶(图九)

    高64厘米,口径26.8厘米,“吴南石堂”款。器物为浅黄色陶胎,胎质幼洁。全器素身,侈口,口和底呈大喇叭形,器身塑四棱,腹部微鼓,长颈向腹渐收,足部外撇,底足边沿有两个对称小圆孔。器身出四棱,上下为回字纹地,刻蕉叶纹及浮雕兽面纹饰。口沿、足沿边刻如意云头纹,腹部上下塑鼓钉纹,中间为海棠形开光,内浮雕盘龙纹。作品器型古掘,塑制精美,整体流畅自然,器物较大,在传世品中不多见,是件难得的珍品。

    底钤篆书阳文方印“吴南石堂”款。南石堂是明清时期的陶塑名店。南石堂的制品以土质极佳的泥土制成。历来有关南石堂及其陶店始末历史众说纷纭,到目前为止仍未有准确出处,还需继续考证。

    清代石湾仿舒窑山水挂画(图十)

    画心直径30厘米,作者黄古珍。挂画为陶质圆板,镶嵌于板面中央,米黄釉色作地,用浓淡的蓝、黄、赫彩釉,以国画的传统技法绘画山水图案。画中峰峦起伏,高山流水,林木深秀,山下茅屋掩影,一途人柱杖远眺前方。作品构思高雅文秀,气格清新,笔法遒劲,构图精练,意境深远,色彩层次丰富,极具民间传统的装饰效果,是黄古珍的代表作品之一。

    黄古珍是清道光至光绪年间著名艺人,字鉴荣,号樵谷山人,又名黄荣。他精于制作器皿、文玩,善写山水及金石文字,尤其喜欢在作品中题诗作画,把书画、陶艺融为一体而自成风格。传世品以挂瓶、笔筒为多,存世画屏作品少而珍贵,诗情并茂和仿江西舒窑器物是黄古珍陶艺作品的一大特色。

    相关热词搜索: 石湾 陶塑 意趣 盎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