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丹纳文艺理论与中国当代艺术

    时间:2021-03-07 08:00:5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近来国际艺术市场中,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行情暴涨暴跌,本文尝试运用丹纳文艺社会学理论中的“三动因”公式分析国际艺术市场环境中,中国当代艺术主流风格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用他的艺术品价值判断“三标准”来对国际市场环境中的中国当代艺术进行批评,并尝试提出中国当代艺术评价体系应有的模式。

    关键词:丹纳 “三动因”公式;艺术价值判断“三标准”

    丹纳认为,艺术的产生,其精神面貌和特征及历史发展,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样,取决于三个因素或称“三个原始力量”,即“种族”、“环境” 和“时代”。他指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状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由此对“风筝不断线”的创作原理含义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一、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民族性的异化

    “种族”是指一个民族在生理学和遗传学意义上所固有的性格、气质、观念、智力等方面的文化倾向,与民族特性概念相混同。这种民族的特性、心理素质、审美习惯和爱好是民族历史的产物,“与民族的生活相连,生根在民族性里面。”整体看来,中国当代艺术品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更多不是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和人们心境的真实写照。“中国符号”是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语汇的一种,它是用西方人熟悉的形象作为图示的创作语言,所以容易为西方认可。西方人所关注的是自己设想的东方情调和想象中的东方形象的作品。“西方对自己的当代艺术的评判是沿用自古典艺术史以来的艺术至上的标准,而评判中国当代艺术的时候是以获悉中国的时事状况为标准。换言之,西方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趣,只是新闻猎奇。”当这些被西方认可的艺术家取得“成功”,并囿于某种形式与符号时,它最终所反馈的效应,将是对本土价值判断的颠覆。究其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自觉地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不自觉地吸取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对文化艺术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此后中国当代艺术价值观念是由西方树立起来的,这些艺术品成了世界认知和评价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基准点。中国当代艺术由此披上了西方所认定的“中国民族化”。

    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中的自然精神与平常心态,玄学式觉悟与含蓄表达、文艺伦理道德观,因不易被西方标准所接受而被中国当代艺术弃之殆尽。“由于不易变化,这些特征具有比别的特征更大的力量,更能抵抗一切内在因素和外来因素的袭击,而不至于解体。流行的、甚至占据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都有其发生、发展及消亡的过程,但一个民族的本质特征却能始终不变。这是人类精神的“原始意识”。这是我们对中国当代艺术品价值进行判断的重要标尺。具有艺术史上重要历史地位的艺术品,应具有中华民族最深刻特征的反映民族整体风貌的艺术品。

    二、国际市场环境中的中国当代艺术

    丹纳认为民族特征是构成精神文化的一种永恒的“内在动力”,环境则是构成精神文化的一种巨大的外力。丹纳所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这里主要分析人类环境中,国际艺术市场环境给中国当代艺术所带来的外部压力,以及使之产生的种种变化。对于古代艺术的创作者,自然环境为其提供生存环境和艺术视野。而当今,艺术市场为艺术创作者提供生活和创作条件,并成为一个批判者,亦可以说是一个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为了在市场中获取高额的回报,大部分投资没有明确的艺术性目的,也就是说,这些资本不是投向收藏这个终端环节,而是出于市场运作这个中间环节。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一件作品的成交额所产生的影响力远大于关于这件作品的学术判断的影响力。价格的“暴力”动摇了艺术价值评价体系。在市场中,艺术品的自然发展规律被资本的逐利天性所淹没,使艺术符号价值与资本的运作有很大关系。如果说艺术风格、观念的不同是因为艺术家主体世界和经验的不同所造成的,那么一个艺术风格、流派的蔓延和发展是离不开资本的支撑的。但是中国当代艺术品在西方市场中的火热并不能证明西方市场对中国当代艺术精神的理解,同样,在国内民间资本涌向当代艺术,并不能说明中国人已经非常喜欢当代艺术了。面对这样的生存发展环境,当代艺术家们选择以市场遴选出的“典范”作为标尺,应用西方人熟悉的语素与符号进行创作,市场成为了创作的风向标。

    艺术批评是通过批评话语不断创立或赋予艺术以价值。这需要批评者保持他的独立性,不受市场干扰,需要当代艺术批评家认清两个问题:一是不把市场上的成功的当代艺术当做合理的价值取向;二是不可以市场是否认可来衡量自身艺术判断的正确与否。但现实中,不仅当代艺术卷入了市场,同当代艺术共同成长起来的当代艺术批判也被卷了进去。这使传统经典的艺术评价体系被动摇,在对当代艺术的批评中丧失了强有力的话语权。

    三、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时代性

    丹纳所论述的时代,是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是一种时间上的前后承继关系。被西方所认可的当代艺术家中,“后八九”是一群风格鲜明的创作群体,他们以文革时期的一些符号为灵感,这在西方收藏家看来是非常有趣和感到新鲜的,是具有非常鲜明的文化和个人风格的艺术品。“后八九”多出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大多经历了生活的转折和磨难,在80年代后期开始形成有独到见解的个人创作风格。他们的艺术中国从文革到改革开放的历史痕迹。而70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年艺术家,尤其是“80后”,他们在富足的环境中成长,能够以更平和的姿态看待艺术问题。虽然市场所带来的问题仍然需要面对,当这个问题不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是压倒一切的,所以,在前一代牺牲自己的艺术品质,以“中国符号”来迎合西方市场并引起了世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之后,年轻一辈的艺术家被赋予极大的希望。现在应当深入思考的是在赢得国际关注和积累了国际市场的经验之后,怎样回归到真正体现本民族意志,反映本民族面貌的艺术作品;怎样从自己的艺术传统中汲取精粹,从而摸索出自己的现代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是一种人类摆脱现实沉沦,寻求精神慰藉的表征和载体。艺术创作也不仅仅是个体性的宣泄,而应存着强烈的社会属性。德国著名美学家本雅明认为,在最高意义上说,艺术收藏者的态度是一种继承人的态度。在这种收藏中,灵魂徜徉在过去的精神财富之中,本雅明说:“同对象建立最深刻的联系方式就是拥有这个对象。”但这不是私有制意义上的占有,“收藏者”不会把每一件作品都打上个人记号,也不把他的藏品当做股票来获取利润。

    丹纳的学说是十九世纪中叶文艺理论史上的一颗明珠。他用文艺与自然、社会、种族、时代等各方面的关系,建构了文艺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框架。但他的理论毕竟是实证的、以进化论为基础的世界观。他企图从人的自然中去寻找艺术的 及其终极原因的观点是错误的。在当前国际环境中,我们应当给于丹纳的文艺社会学理论以历史的、公正的评价。结合历史唯物观、方法论和艺术史资料,辩证地运用他的分析模式对当前的艺术现象进行分析,仍然是有借鉴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丹纳 著、傅雷 译.《艺术哲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赵宪章.《文艺学方法论》.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3]胡经之 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上

    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李胜利.《艺术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1。

    [5]《艺术市场》月刊.2006年1月—2006年12月。

    [6]《美术观察》月刊.2006年1月—2006年12月。

    (作者单位:中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文艺理论 中国 当代艺术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