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从市区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指导体育教育的方向

    时间:2021-03-16 07:56:0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调查分析发现群众体育人口在从事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体育习惯和意识、体育健身方式大多形成于求学时期,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体育活动的质量和体育人口的数量。在抓好当前工作的前提下,应锐意改革,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式,充实教育内容,使体育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促进自身的提高。

    关键词社区调查 体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问卷调查法。在公园、文化广场、厂矿等场所,随机发放调查问卷3000份,收回2380份;访问体育行政官员2名,内容包括:每周活动时间、次数、活动方式、健身指导、健身消费开支等。研究对象:在校体育人口、工人、行政事业单位干部及离退休人员。

    2 对市区群众体育现状的调查与反思

    群众体育人口的界定:为便于研究和数据统计,暂把每周进行健身活动3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的人,定为体育人口。

    市区各级学校共有303 所,在校学生158921人,学生的体育行为和习惯牵动并影响着千家万户。从调查结果看,市区群众体育人口约为12.4%,12—24岁的学生作为当然体育人口占总体的89.4%。余下的体育人口中,又有82%在学生时代就接受了体育教育,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还保持着浓郁的体育情节和热情。这说明市区体育人口的形成及体育人口运动习惯的养成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学校体育教育,市区体育教育对发展市区体育人口的数量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3 对市区群众体育消费的调查与反思

    市区体育人口的体育消费观念比较狭隘,用于体育方面的有限消费又大多支出在体育实物上,用于体育欣赏和体育健身方面的消费较少。人们认为花钱看病是理所应当的,但认为花钱健身却是一种奢侈行为。反溯形成原因,可以看到体育教育在培养教导学生形成健身习惯、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方面尤其体育消费意识上存在着较大的不足。每个教育者要把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传给受教育者,健康等于财富,财富也要为人体健康服务。经过科学合理的体育消费,去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和振兴。

    4 从健身项目及组织方式,反思体育教育

    健身项目参加人数多少排列如下:(1)散步或跑步;(2)街头广场歌舞;(3)羽毛球或乒乓球;(4)篮球;(5)太极拳及健身功;(6)台球、牌、棋;(7)其它。

    居民参与方式主要有:自发型、传统型、娱乐型和社交型。前几年,有组织的群众体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厂矿,近两年体育活动转移至各市直行政机关,且组织活动带有浓厚的行政特色,活动次数和参与人口较少,对于发展体育人口推动效果不大。多数的体育人口,健身参与呈分散零落型。

    现在市区体育教学强调整齐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接触、学习体育时,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拟定的传授内容。这种教育的最终后果是学生离开学校后,则远离体育,造成群众体育人口的减少。体育教育中非常注重学生体质的提高及运动技能的培养,通常通过体质测试和运动竞赛来督促、检阅教学成果,并成为考核教师的硬性指标。而对学生体育欣赏能力、体育活动的裁判与组织能力及体育文化涵养方面却处于偏废状态。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喜好,选授不同的教材,把体育这一个大学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爱好分成若干小学科,进行学科系统教学考核,使学生在体育的某一方面有特长,并积极投身于此。因为体育教育并不要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奥运冠军,而要使每个人的体质通过体育活动得到增强,体育文化涵养得到提高。

    5 从体育人口健身设施、健身指导、活动经费,反思体育教育

    目前,市区体育人口活动场所不外乎市区的两三座公园和几个文化广场,群众体育设施极度匮乏,绝大部分体育设施集中在学校,而学校的健身场所在休息日仍然对外关闭,造成群众闲暇时间健身地方难寻,而体育场馆却大度闲置。

    体育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而应充分发挥学校丰富的体育设施和体育人才资源优势,构成以学校为载体的社区群众体育,使学校成为群众体育运动的核心。通过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和学校体育人才的参与和指导把学校体育推向社会,使社会了解并支持体育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呼唤体育产业化人才,体育产业人才的匮乏期待体育教育内容的充实和体育教育体系的完善。

    6 研究结果

    从市区群众体育调查的各种结果表明: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实际上已成为群众体育普及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体育不但要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还要锐意改革,发挥强大的教育优势,培育社会体育文化涵养。

    参考文献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C].国家体委科研所.

    [2]体育理论(第一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3]熊斗寅.学术论文[D].从国际大众体育发展趋势展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发展前景.国家体委科研所.

    相关热词搜索: 市区 方向 指导 现状调查 群众体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