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试论魏晋文人玄学观的行成及其影响

    时间:2021-04-18 07:55:4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魏晋时期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使得文人远离政治,逐渐游离于政治的边缘,寻求精神之自由。魏晋文人基。-对外界社会政治环境的否定,开始了内心的有意识的挣脱和反抗,走向人格的独立、人性的自觉,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即魏晋文人的玄学观,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魏晋文人 玄学理论 玄学观

    一、魏晋玄学及其主要思想

    玄学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融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丰要内容的哲学思潮,文化史上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

    玄学的中心问题就是关于本末有无的理论。在正始年间,淡玄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为名士所推崇。在儒家思想并未完全丧失影响力而新的价值观念也尚未完全确立的前提下,王弼、何晏等作为“温和派”的代表,并不是特别的推崇“名教”,但其思想观念也并未主张废弃“礼法”,他们希掣用中唐的方法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一种内在的和谐。而另一派即“激烈派”的代表人物嵇康和阮籍,对于“名教”的态度是决绝而彻底的,他们非常坚决地与儒家思想划清了界限,完全否定名教。

    魏晋文人的玄学观其核心在名实之争和自然之辩中,这些玄学家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是玄远的,甚至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它是人们孜孜追求却又遥不可及的理想。

    二、魏晋玄学兴起的原因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两汉时期知识精英们终日埋头于研究儒术、皓首穷经,然而东汉末期以后,世风日下,统治阶层曾经推崇的道德和价值观念被他们自己的卑劣行为彻底摧毁,随之而来的是政治高压下把文人作为宣扬其所谓美好德性的政治工具。政治上的混乱和社会的痛苦却换来了思想上的极大解放和自由,逐渐形成了新的哲学思想。

    (一)社会的动荡不安,统治者热衷于军事斗争,文人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汉末以来,中国政治局面异常混乱,国家日益衰微,百姓开始了暗无天日的生活。曹丕篡汉建魏,建立了三国中第一个政权;刘备在西川称帝,成为三国中第二个建立的政权;孙权在江南称王,建吴国,但此时的孙权称东吴是魏之附庸国,直至公元229年,东吴政权才正式成立,从此三国鼎立。魏景元四年灭蜀,两年后_司马炎篡位建晋,之后晋灭吴,归于统一。又有八王之乱,整个中华大地又开始了长期的军阀割据和混战。中国历史上几次著名的战役都发生在这时期,战乱纷呈,惨状可想。

    (二)魏晋玄学的产生是儒道文化合流交融的必然结果

    思想史的发展总是会在继承的基础上才有所发展的,它都是孕育在上一阶段,不断蜕变而来,那么魏晋时期的思想当然也会受到儒学的影响。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中国思想界儒术为尊,它既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同时又成为整个封建文化的代表。可以说,儒学思想文化是和封建统治紧密结合的,随着大一统地位的确立和儒学的自我完善,儒学便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即便到了汉魏之时,为了维护整个封建体制的正常运行,统治阶层亦不得不选择儒学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工具。然而太和六年曹植去世,文学思想史上的建安时代也随之结束了。另一批重要文人,如何晏、阮籍、向秀等相继出现,文学思想的发展也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当文人们从经学的束缚中解脱时,便自觉不自觉地开始了多元的不同的反思和探索新的出路。也就是说,在儒学并未完全丧失其统治地位的时候,产生玄学的许多因素已经在相互交融,共同作用r,进而成为玄学理论的催生剂。在政权中儒学无疑是占主导地位的,但是在广泛的人中,玄学已经悄然成为时代的主流,并有不可阻挡的趋势。其时谈玄命题之广,士人之多,兴趣之浓厚已然成风。

    (三)文人对于寻找心灵的自由和对精神苦难的解脱的内心渴望

    在政治斗争当中,帝王将相之家骨肉亲情尚且不顾,文人的命运有能好到哪里去。在这样王纲败坏、政局动乱以及社会上钩心斗角的时代里,士人常常怀才不遇,纵有鸿鹄之志亦难高飞,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曹魏政权和司马氏政权表面上标榜“以孝治天下,但却都是依靠弑君篡位的手段爬上皇位,曹魏政权叶中更是兄弟叔侄竞相逼迫,留下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样同室操戈下失败者的干古悲情。在充满血腥的政治斗争中“忠孝仁义”被统治阶层践踏殆尽。上行则下效,朝野上下杀机四伏。儒家建立起来的价值体系逐渐崩溃瓦解。在铁与血的残酷现实中,魏晋文人的心中产生了严重的信仰危机,他们便“希冀在形而上的思辨王国中逃避现世之出苦难,以精神之自由弥补行动之不自由甚且难全其身的困苦”。

    三、魏晋文人玄学观的影响

    魏晋时期的思想文化在我国文化史和思想史上都很具特色,有学者认为魏晋时期的淡玄是一种严重脱离现实的文化行为,甚或文人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批斥“竹林七贤”、王衍之流清谈误国,清代学者顾炎武更是把魏晋国家的败归结于清谈。随着我国哲学基础的不断完善和价值观念的不断进步,现在无论是文学界还是哲学界,对魂晋玄学理论都有比较理性和客观的认识。

    (一)魏晋文人玄学观的消极影响

    魏晋文人所崇尚的玄学是建奇:在继承和发展老、庄的道家思想的基础之上,然而老、庄所强调的是的是虚无的理想主义。魏晋名士过于热衷于清谈,人虽在朝,却不去做-些实事,有的则遁迹山林,远离尘嚣,有是故作放荡旷达,也有人佯狂装疯。魏晋文人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清谈,在当时造成了整个文化集团的集体消沉和世风忽转,使得魏晋文人逃避不了“清谈误国”的嫌疑。

    (二)魏晋文人玄学观的积极影响

    1.魏晋文人的玄学观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生话和风俗习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文士大兴空谈之风,他们崇尚虚无,蔑视礼法,放浪形骸,任情不羁。在服饰方面,他们穿宽松的衫子,衫领敞开,袒露胸怀,南京西善桥出土的竹林七贤砖刻,便是当时文士服饰的写照。反映了社会意识和服装形式具有内在的关系。当时的妇女们能够离开织机,走出厨房,和男子一样走在大街上,有说有笑,做她们想做的事情,甚至引吭高歌,举杯痛饮,可见魏晋时期整个社会风气的开放。

    2.魏晋文人的玄学观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

    在玄风盛行的时代,上流社会都以能清谈玄理为荣,清谈名士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个文化精英阶层在他们精神的避难所里对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创作实践活动,在文学方面,阮籍和嵇康,把老、庄的人生境界带到文学中来。嵇康在《声无哀乐论》这篇音乐专著中,把音乐的本体归结到老、庄所谓的自然之道上。玄学家王弼提出“言不尽意”的学说,提出给人以思考和回味的机会。自魏晋以后,我国艺术理论、艺术欣赏及创作,都注意要求有不尽之意,反对一览无遗,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受了“言不尽意”的影响。“言意之辩”的意义在于,老、庄思想和其思辨方式融进了文学理论,一方面使文学理论更加远离了政教的功利;另一方面给重意象的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提供了理论的支撑,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魏晋玄学家的玄学观最后形成了一个文化精神家园

    在严酷的社会现实下,魏晋文人越名教而任自然,挣脱在世俗中的束缚,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以归还自然的生命意识、无为自适的价值观念、清简玄远的审美标准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政治理想不能实现时,一方面能够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另一方面也没有放弃对“道”的追求,而能够在精神上追求绝对的理想人生。魏晋文人建立的这一模式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中那些失意的文化精英们共同的归宿。尤其在中晚唐时期,士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进取心消匿后,便把自己的生命追求寄托在艺术创造上,也就是采取人生的艺术化或是艺术化的生活态度,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奏,艺术便成为士人全部的生命意义。也因为这样,才有了今天艺术宝库中无数的瑰宝。

    相关热词搜索: 玄学 魏晋 文人 试论 影响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