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应用文书 > 正文

    奥斯卡女导演_传奇女导演,,奥斯卡神话

    时间:2018-12-24 17:02:0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奥斯卡史上“第一女导演”      北京时间2010年3月8日,第8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铺满红地毯的好莱坞柯达剧院拉开了帷幕。   电视直播开始后,全世界的观众都在猜测:靠科幻巨制《阿凡达》出尽风头的好莱坞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会不会被其前妻――影片《拆弹部队》的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击败?
      随着颁奖典礼的进行,在全球各地,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拥到了电视机前,等待答案的揭晓。
      凯瑟琳终于出现了。当她走上通向颁奖舞台的红地毯时,台下出现了一阵骚动。只见她身着典雅的银灰色长裙,微笑着,显得很含蓄,甚至有点羞涩。谁能想到,这位风姿绰约的漂亮女人,已经58岁了!
      没过多久,答案产生了――《拆弹部队》的制作团队,将最佳导演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音效剪辑奖、最佳音响效果奖和最佳原创剧本奖这6项大奖收入囊中!
      当颁奖嘉宾拆开信封,大声宣布最佳导演奖颁给凯瑟琳时,她兴奋地大喊:“这一天终于来了!”“这是我生命中十分重要的时刻。”接过“小金人”(奥斯卡奖杯)后,凯瑟琳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首先,我要向其他被提名的导演致敬,也感谢所有演员。我在这里向美国士兵致敬,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阿富汗及世界其他地方执行任务,希望他们平安归来!”
      在奥斯卡奖82年的历史上,只有3位女性被提名为“最佳导演”,但直到今年,才由凯瑟琳拿下这一奖项。据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排在北美票房榜前250位的电影导演中,女性仅占7%。这一比例保持了近20年。从这个角度看,凯瑟琳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无疑“具有历史意义”。不过,她一再强调,希望人们只把这看作是一名优秀导演的胜利,而不要总盯着她的性别。但在后台,她又说:“妇女争取平等地位是一项长期的斗争,如果我此次获奖能作为一个灯塔照亮后人,那是我的荣幸。”
      
      “地狱”里拍出《拆弹部队》
      
      凯瑟琳导演的《拆弹部队》有何“过人之处”?
      影片《拆弹部队》,是由好莱坞编剧兼制片人马克・鲍尔根据其本人的回忆录改编而成的。片中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伊拉克战场上。一组美国拆弹专家被派往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执行任务,在那里,每个当地人都像是潜在的敌人,每一个目标都像是伪装好的炸弹,专家们必须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故事中处处透出高度紧张、恐惧和焦虑的气氛,是这部电影最突出的特点。
      该片当初预定的投资金额为1100万美元。凯瑟琳在美国没有找到资金,最终靠法国人的投资才得以开拍。2007年,她带着有限的资金,来到了约旦和伊拉克交界的沙漠地区。
      一些剧组成员后来回忆说,选择约伊边界的沙漠地区作为外景地,几乎等于是选择了一个“地狱”。当时,那里的气温高达46摄氏度,不断有人病倒。摄影师巴获里・埃克劳德就曾数次中暑,使拍摄工作被迫停顿下来。而男主角杰瑞米・雷纳,在高温下似乎变得迟钝起来,结果在一场戏中从楼梯上滚了下去,被摔成重伤。不过,凯瑟琳承受住了“极端环境”的折磨。雷纳曾回忆说:“我年轻,身强力壮,但我也累得快趴下了。可是,凯瑟琳竟然还有精力喂骆驼吃苹果,像个女学生那样跑来跑去。”
      凯瑟琳对拍摄工作的要求非常严苛,且能身体力行。在一场表现队员在沙漠中拆弹的戏里,为了获得最好的画面效果,她坚持爬到沙丘顶部拍摄。当年轻的男演员们还在摇摇晃晃、费力地往上爬时,凯瑟琳早已到了坡顶。
      2008年上半年,影片完成最后的剪辑。但是,始终没有一个发行商愿意接下凯瑟琳的这部作品。直到2008年9月,在第65届威尼斯电影节上,《拆弹部队》才首次亮相。影片首映后,凯瑟琳并没有听到多少叫好声。当时,只有美国《时代周刊》独具慧眼,认为这是一部“值得关注的电影”。
      2009年,凯瑟琳带着《拆弹部队》出征多伦多电影节。这次,她时来运转,获得了大量好评,并因此得到了发行商――顶峰娱乐公司的支持。然而,该片2009年在北美上映至今,票房只有可怜的1800万美元。
      
      凯瑟琳胜在何处
      
      残酷的票房现实,并没有使凯瑟琳和发行商顶峰娱乐公司对《拆弹部队》丧失信心。紧接着,他们开始了周密的部署,试图用这部电影去“拼”几个奥斯卡奖。
      顶峰娱乐公司规模很小,而且以前发行的电影也从没获得过奥斯卡奖。它自知实力有限,便将《拆弹部队》“冲奥”的任务,交给了经验老到的好莱坞著名女制作人辛西娅・施瓦茨。
      在好莱坞,施瓦茨被人称为“幕后推手”。影片《老无所依》、《撞车》等,都是在她的运作下获得奥斯卡大奖的。她接受邀请后,直到2009年12月才将《拆弹部队》的DVD发送出去。这一招,使《拆弹部队》避开了其他影片的公关高峰期,让每位评选者都抽得出时间来观看这部电影。同时,施瓦茨还煞费苦心地将影片的DVD送给美国编剧工会的每一位成员。正是这一决定,最终让《拆弹部队》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原创编剧奖。此外,施瓦茨还成功策划了多次活动,让凯瑟琳频频抛头露面,用其“好莱坞为数不多的女强人”这一“品牌效应”,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施瓦茨的一系列公关措施,使《拆弹部队》迅速成为好莱坞乃至全球电影界的热门话题,为其挣足了印象分。
      不过,在本届奥斯卡奖评选结果揭晓后,包括《好莱坞报道者》在内的很多专业媒体都认为,凯瑟琳和《拆弹部队》打败卡梅隆和《阿凡达》,根本原因还在于影片本身。
      自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到《拆弹部队》公映,6年间,好莱坞制作的直接或间接反映伊拉克战争的影片不下50部。战事紧张时,这一题材的影片大都能受到观众的青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人对陷入泥潭的伊拉克战争产生了审美疲劳,对此类题材电影的兴趣也越来越小。《拆弹部队》获得6项奥斯卡大奖后,美国影评界人士认为,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将一时一地的战争行为,提升到了永久不变的人性高度。一些人从影片中看到了美国大兵的骁勇善战;而反战人士则从中读出了完全不同的含意――战争就像毒品一样残害着美国士兵的肉体和灵魂。这一结果,不仅完全迎合了奥斯卡评委会“偏爱人性诉求的习惯”,还巧妙地回避了美国舆论界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立场之争,从而使《拆弹部队》能够被大多数评委所接受。相比之下,卡梅隆导演的影片《阿凡达》,虽然票房已超过20亿美元,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票房冠军”,但除了视觉效果,该片的其他方面乏善可陈,因此只得到3项“边缘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艺术指导奖和最佳视觉效果奖。
      另有美国影评人士认为,《拆弹部队》打败《阿凡达》,也有“道义”上的原因。从票房和影响力上看,《阿凡达》无疑已是一个“巨无霸”,再给它贴金,会让人产生奥斯卡评委会“只会巴结权贵”的印象。而《拆弹部队》的全球票房,到目前为止只有可怜的1800多万美元,把奥斯卡大奖“送”给它,更像是雪中送炭之举,显然更得人心。
      
      一生拍摄“男人戏”
      
      在很多观众和影评人看来,一位女导演拍出《拆弹部队》这样的 “男人戏”,令人不可思议。但事实上,在长腿高个美女的外表下,凯瑟琳的性格中有“很男人”的一面。
      1951年11月,凯瑟琳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小的时候,她在绘画方面表现出很高的天赋。上世纪70年代中期,她曾在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后来又喜欢上了电影艺术,转而攻读久负盛名的维特尼电影艺术项目课程。此外,她还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过一段时间,主攻电影评论硕士课程。
      1978年,凯瑟琳执导了一部名为《搏命者》的短片。这部只有17分钟的影片,描写了两个男人之间的战斗。这是她初次展示自己的电影风格:强调雄性、暴力和权力。4年后,她与别人合作,联合导演了第一部长片处女作《无情》。从那以后,凯瑟琳在“男人戏”上一发不可收拾,相继拍摄出《血尸夜》《霹雳蓝天使》等。
      在朋友们看来,凯瑟琳原本可以凭靓丽的长相和诱人的身材,在演员行当里混出个名堂,但她认定自己是当导演的料,并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不过,凯瑟琳早年间导演的影片,无论票房还是专业口碑都很平淡。直到1995年,她拍摄的科幻惊悚片《末世纪暴潮》,才在好莱坞引起一些关注,并以此收获了一点知名度。不过,这部影片并没有得到多少票房。
      此后的7年间,凯瑟琳的事业依然没有多大起色,她的名字随之逐渐被人们淡忘。2002年,她拉到了1亿美元的投资,推出一部大制作:《K―19:寡妇制造者》,并据此让自己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里。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苏联潜艇指挥官制止一场核爆炸,从而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故事。然而,电影情节的紧张、刺激,并未为凯瑟琳换来高回报。最终,《K―19:寡妇制造者》在全球的票房也只有6500万美元。这对凯瑟琳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她只好暂时收起锋芒,转而靠拍电视剧维持生计。
      不过,“很男人”的一面,仍然时刻在凯瑟琳的血液里涌动。她近乎偏执地认为,她的电影理念必将大放异彩;她虽然是个女人,但完全可以拍一部轰动全世界的电影。
      
      与卡梅隆的情感纠葛
      
      在凯瑟琳的人生旅途中,与好莱坞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婚姻,是极其重要的一站。
      1989年,35岁的卡梅隆与37岁的凯瑟琳偶遇,并一见钟情,两人在当年秋天就结了婚。就这样,她成了卡梅隆的第三任太太。
      这段婚姻非常短暂,只维持了两年时间。有报道称,卡梅隆在拍摄《终结者2》的过程中,与女主角琳达・汉密尔顿生出了恋情。夫妻俩的关系因此亮起红灯,并于1991年离婚。另一种说法则是,两人1991年在合作拍摄一部电影时产生分歧,感情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分道扬镳。
      也有人认为,凯瑟琳和卡梅隆都是强人,“两强相遇”的婚姻,不可能有好的结果。事实上,卡梅隆有“好莱坞最恐怖的人”之称。在影片《泰坦尼克号》(卡梅隆为该片导演)中扮演女主角的温斯莱特曾说,跟着卡梅隆拍电影“简直就是受刑”――在他的要求下,剧组成员每天都要在冷水里泡10多个小时,结果被折腾得集体感冒,有的还患上了肾炎。也有人透露,在拍摄《终结者》时,卡梅隆威胁工作人员:“谁上厕所就解雇谁。”他的第四任妻子汉密尔顿曾说:“卡梅隆是一个控制欲非常强的导演。我们都是他的道具,都没有发言权。”汉密尔顿披露,与卡梅隆离婚前,她曾不得不陪着他去沙漠里探险、开飞机……作风强硬的凯瑟琳,哪能受得了这样的“暴政”?!
      凯瑟琳与卡梅隆离婚后,并没有成为死敌,而是继续在电影事业上保持密切联系。有意思的是,当初还是在卡梅隆的鼓励下,凯瑟琳才决定拍摄《拆弹部队》的。卡梅隆在接受《今日美国报》记者的采访时曾透露,2007年的一天,凯瑟琳拿着两个剧本给他看,一本是她准备拍摄的《白城魔鬼》,另一本就是《拆弹部队》。“我(看完后)鼓励她先拍《拆弹部队》,赶紧从《白城魔鬼》里跳出来!”
      在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举行前,卡梅隆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达了对《拆弹部队》的支持。“这是一部非常有实力的影片,在所有入围影片中无疑是最强悍的。今年显然会属于凯瑟琳,输给她我会很高兴……如果别人获奖我会很生气,但如果她赢了,我不会介意。”
      摘自《环球人物》

    相关热词搜索: 奥斯卡 导演 神话 传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