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应用文书 > 正文

    奶牛肉是最差的牛肉吗 全球最差标准”下我们喝什么奶?

    时间:2019-01-16 04:58: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近日,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表示,我国奶业产品的标准,处于世界中等偏上。但生奶标准几乎是全球最差。除了“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指标大大落后以外,国际奶业标准还要求检测生奶中抗生素、亚硝酸盐含量等指标,但国内标准对此甚至都不作要求。郭本恒说,用如此低的标准要求生产出高级产品,根本无法做到。“垃圾生产出来的就是垃圾”。
       低蛋白、高细菌,不如喝水?
       此前,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直言不讳地批评中国乳业新标准是全球最差的牛奶标准。说其最差,主要体现在“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两项指标。2010年以前,我国生乳收购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不超过50万个,蛋白质含量最低每百克含2.95克。而新修订的标准,将每毫升细菌限量总数提高到200万个,蛋白质最低含量下调至2.8克。新标准中蛋白质含量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而菌落总数放宽3倍后,是美国、欧盟(10万个)标准的20倍!堪称“世界最低,全球最差”的标准。王丁棉由此成为人们瞩目的风云人物,郭本恒此举是对王丁棉的回应。
       那么,这个新标准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损害吗?笔者就此采访了某乳品企业高级工程师、国家乳品质量评审员刘策。
       刘策先生认为,这个标准虽然针对的是收购的原料奶,还不是上市面销售的液态奶,但对消费者的健康营养有影响是肯定的。就说蛋白质,由于标准降低,奶农就可以堂而皇之往里兑水;消费者在喝奶的时候,会感觉奶味比原来寡淡了不少。不要看蛋白质比原来标准只少了1.5%这么一点小数,但实际上营养少了很多,味道肯定不一样,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王丁棉也是这么认为。
       再说细菌总数,每毫升200万个细菌里面,除了包含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益菌以外,还有诸多致病菌。细菌总数越高,致病菌的分泌产物保留在牛奶里面的就越多,这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虽然牛奶细菌高一点不会立即生病或者死人,但其中可能存在着看不见的、潜在的、长期的威胁,对人体健康肯定有损害。王丁棉直言:很少的蛋白质,那么高的细菌,还不如喝白开水。消费者钱花了,得不到应有的营养回报,还损害健康。
       国情不是借口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还要降低标准、做损害消费者健康的事儿呢?
       据说,这是由我们自己的国情决定的。我国奶牛是以散养为主的格局,70%以上的奶牛是散养的。而散养的卫生条件差,保证不了菌落总数达到高标准。
       但专家认为,事实上细菌群落总数与农民的养殖技术没什么大关系,牛奶在刚离开牛的乳房的一瞬间,菌落总数其实非常低,最多也不过一两万个。菌落总数之所以后来能达到200万个甚至更多,主要是牛奶进入加工环节前的时间太长。另外,牛奶刚挤出来的1小时内没有迅速将其降到4摄氏度(没有低温抑菌措施)。再有就是装牛奶的桶、运牛奶的罐子消毒不彻底,导致菌落残留,繁殖迅速,这都不涉及什么高技术。也不是农民做不到,而是企业的设施跟不上。如果采取分散养殖、集中挤奶等方法,加上后续的冷链运输,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提倡喝保质期短的“巴氏奶”
       刘策高级工程师说,说到底,“新国标”之争实际上还是巴氏奶和常温奶之争。消费者可能不太清楚,市场上销售的液态牛奶主要分为“巴氏奶”和“常温奶”两种。这两者有何区别呢?在牛奶加工过程中,以135℃――152℃高温瞬间消毒杀菌制作的牛奶称为“常温奶”,因其高温灭菌,保质期相对比较长,可常温存放半年左右;以75℃――85℃缓慢加热杀菌的鲜奶称为“巴氏奶”,因未做高温杀菌,保质期比较短,需低温储藏,以酸奶为代表,保质期多在一周左右。理论上来讲,“巴氏奶”的营养比“常温奶”要高。因为杀菌温度过高时,菌类被杀死,营养成分也随之流失。
       新国标将菌落总数提至每毫升200万个,用这样的牛奶做巴氏奶不太合适,可能会引发一些不确定的食品安全问题;但这对超高温加工的常温奶倒是影响不大。所以有人认为,新国标过于偏向惯于做常温奶的北方乳品企业,因为低标准的奶源不能做巴氏奶,就由做常温奶的企业收购。做巴氏奶的南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巴氏奶在我国液态奶中所占的份额不到20%。王丁棉说,在发达国家,常温奶被称为罐头牛奶,很少有人喝。而巴氏奶由于质量标准高、营养丰富,所以喝的人比较多。
       有的专家指出,北方大乳品企业绑架了乳业新标准。对此,刘策认为,新国标不无企业的影子。他透露,当初最早制定乳液标准的时候,蒙牛制定的是巴氏奶标准,伊利制定的是超高灭菌奶标准,光明制定的是酸奶标准。这次修改依然有企业的影子。
       刘工告诉我们,新“国标”被大多数专家不看好,也与我国乳品长期发展战略背道而驰。《中国乳品发展战略分析》指出了我国乳品行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建议在制定长期发展战略过程中,不断提高质量标准,向发达国家看齐。
       还有人提出建议:恢复到原来的“国标”。原来执行了25年的乳液收购标准并不是很高,属于中间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还很远。从长期发展战略来看,乳液国标不应该倒退。我们处处提倡与国际接轨,在这个问题上为什么不与国际接轨呢?

    相关热词搜索: 最差 标准 全球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