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应用文书 > 正文

    【糖尿病眼部合并症的相关知识】糖尿病尿毒症的危害

    时间:2019-01-25 05:30:4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在逐年增加。我国每年新增糖尿病患者100万~200万,其中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糖尿病可以引起全身多脏器损害,如心脏、肾脏、神经系统等,同时也可合并眼部的损害。我们将发生于眼部的合并症称为糖尿病性眼病。
      目前,许多人对糖尿病及眼部合并症的认识不足,有的患者是因为发生了眼部合并症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糖尿病,也有患者虽然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但是不了解糖尿病对眼睛会造成哪些损害,直到眼睛出了问题才找眼科医生。因此,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糖尿病眼部合并症的相关知识。
      
      屈光变化
      
      很早就有人发现,血糖的波动可引起视力的变化。高血糖时可出现暂时性的近视,称之为糖尿病性屈光不正。患者感觉看远处时视力模糊,戴近视镜可以提高视力;老年人则主诉看书报比以前清楚了,甚至不戴老花镜也能阅读。这种近视的特点是双眼突然发生,近视度数往往低于3.0D,并且有明显的散光。血糖恢复正常后,近视性屈光不正逐渐消失。
      糖尿病性近视的产生是由于晶状体与房水之间渗透压的变化,使水分过多进入晶状体内,晶状体的凸度增加,导致屈光力增强。因此,对于近期视力频频变化且突然出现近视,或者原先近视的患者度数突然增大,需频繁更换眼镜,则应该考虑是否患有糖尿病。对于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近期发生明显的视力和屈光度波动,应该意识到是否存在血糖异常。此外,糖尿病患者配眼镜应等待血糖控制在较稳定水平之后再进行。
      
      眼表损害
      
      糖尿病患者常主诉眼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等,这些症状提示了患者可能存在眼表功能的损害,表现为慢性结膜炎和干眼症。其发生机制是因为患者(尤其是病程长且血糖控制不良者)的组织代谢紊乱和功能失调导致抵抗力下降,加上高糖环境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繁殖,因此常易招致眼部的炎症感染而出现结膜炎、睑缘炎、泪囊炎等。并且由于患者的角膜感觉迟钝,瞬目减少,加之基础泪液分泌下降,泪膜蒸发过快,易发生角膜上皮的干燥、点状脱落、丝状角膜炎、复发性角膜糜烂、上皮延迟愈合等现象。临床检查发现患者的泪膜功能异常,泪液分泌量减少和角膜损害等干眼症表现。干眼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眼表疾病,其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糖尿病患者的干眼症发病率大大高于正常人群。调查显示,65~84岁美国人群中,干眼症患病率为14.6%,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为70%。对糖尿病眼表疾病的治疗以控制炎症感染和补充人工泪液替代品为主要手段,但是同时应注意积极控制血糖。
      
      眼外股麻痹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使患者致残或生活质量下降。有人统计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生在30岁达50%,而>50岁者高达70%,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病变,少数人可影响脑神经。当支配眼外肌运动的脑神经(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等)受损害时,则发生眼外肌麻痹。患者主观感觉到头晕、头痛、眼痛、视物双影,因空间定位功能紊乱而行动不便,并表现眼球偏斜,眼球转动受限制,有的还出现上睑下垂和瞳孔放大。因此对突然出现这种眼位偏斜、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者,需做全身体检。发现有糖尿病时,应该积极控制血糖,并且采用神经营养支持疗法。多数患者经过几周或几个月治疗可恢复正常。
      
      虹膜改变
      
      由于房水内糖尿病性新陈代谢产物的刺激可引起虹膜色素上皮的水肿和变性,也可形成虹膜囊肿。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眼外伤,或接受白内障、青光眼等内眼手术后,发生眼内炎症的机会比其他人多,而且反应也较重。病史较久的患者,瞳孔反应比较迟钝,对常规的散瞳药不敏感,当检查或手术需要散瞳时,瞳孔往往不易散大。另外,患者瞳孔缘周围可出现排列如花冠状的粉红色蔷薇疹,这是虹膜表面的新生血管,这种血管很脆弱,易于破裂而发生反复性的前房出血,并且很难吸收。
      
      白内障
      
      糖尿病患者中>60%的人会有晶状体混浊,称此为糖尿病性白内障。一般分为2类,一类为真正的糖尿病性白内障,其形成与晶状体渗透压变化及新陈代谢紊乱所产生的毒性产物刺激有关,多发生于病情较严重的年轻人。这种白内障的特点是双眼性的,先是晶状体后囊呈锅巴样混浊,病情演变快,数周或数日(最快者仅48小时)晶状体完全混浊,视力迅速下降,往往伴有血糖的极度升高,甚至有早期酸中毒症状。另一类白内障为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白内障。在老年人群中,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4~6倍,并且发生年龄较早,成熟也较快,临床表现与一般老年性白内障相同。白内障成熟后可以手术摘除,但一定要在血糖控制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之后进行。由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后眼内炎性反应较重,并发症较多,因此需特别注意手术技巧,减少损伤,并且术后积极抗炎治疗。
      
      青光眼
      
      青光眼的患病率在正常人群为2%,糖尿病患者的青光眼患病率为5%,其中开角型青光眼占大多数。患者一般无眼痛、头痛等症状,常在不知不觉中损害视功能。因此糖尿病患者除定期检查眼底外,还应经常测量眼压。此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常是继发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之后的较严重、较棘手的合并症,由于持续性的眼压升高,伴有剧烈的眼痛、头痛,一般药物治疗和常规抗青光眼手术难以奏效,往往需行睫状体或视网膜冷冻手术。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部最严重的合并症之一。有报道显示,在失明人群中,19%是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与糖尿病患病年龄、病程长短及血糖控制的好坏有关。一般患糖尿病5~9年即可发生眼底改变,病程>15年者发生率为50%,而>20年者,高达90%。因此,对于病程较久,且血糖经常波动的糖尿病患者,除定期到内科检查、控制饮食及药物治疗外,还应定期到眼科进行检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根据眼底改变,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前者表现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斑及棉絮斑;后者出现新生血管、玻璃体出血及纤维组织增生。一般非增殖期病变可以稳定不变或退行性变,而不至影响视力,但是一旦进展到增殖期,则可能继续恶化,最终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甚至失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关键是在发生增殖性病变之前,采用激光封闭法以求达到控制病情进展的目的。非增殖期患者如出现黄斑视网膜水肿,也可用激光治疗。对出现玻璃体有纤维化者,可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如并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还应同时行视网膜复位手术。由于患眼病情与手术条件不同,一般手术成功率仅为50%~70%。

    相关热词搜索: 合并症 眼部 相关知识 糖尿病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