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应用文书 > 正文

    [“帮闲”:开报业竞争一片蓝海] 大众报业集团蓝海

    时间:2019-02-07 04:32:4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自“蓝海战略”传入中国,越来越引起新闻界的重视。那么,报业竞争的蓝海在哪里?   多年来,我们的报纸在“帮忙”的红海中拼命厮杀,为什么不考虑亟待开发的“帮闲”呢?
      
      一、 算算闲、算算钱
      
      “帮闲”如何可能?我们先来探一探这个潜在的市场。
      闲暇时间占了国人的两个1/3。一是每天的1/3,即工作、睡眠的“8小时之外”;二是全年的1/3,即国家法定假日114天―――52个双休日,加元旦及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长假。增加了闲也增加了钱,从2003年算起,中国经济连续4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我国消费支出中的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2004年,城镇居民增长10.5%,农村居民增长5%;2005年,城镇居民增长6.3%,农村居民增长19.3%。
      钱之外,还要考虑其他因素。韩国教授孙海植等著有《休闲学》,说20世纪以来,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休闲都在以各种形式不断地增长,其主要原因有:收入增加、劳动时间减少、平均寿命延长、社会老龄化与老年人更闲、交通工具发达、信息社会发展、社会高学历化与青少年闲暇时间增加等等。①―――所有这些,不正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现实么?电视比报界更早感应潮流的变化,湖南卫视要“快乐中国”,安徽卫视做“电视剧大卖场”,还有各地电视层出不穷的娱乐节目,难怪电视几乎霸占了晚上的休闲时光,报纸再不警觉,还把“帮闲”拱手相让―――爱人不见了,向谁去喊冤!
      
      二、“帮闲”四途径
      
      “帮闲”,也就是帮受众提高休闲质量;也就是把潜在市场(闲)开发为现实市场(帮闲)。它有四条基本途径:
      
      1. 休闲信息
      
      商家要广而告之休闲时尚、休闲设施、活动及花费……消费者要据以做出规划,安排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用什么工具、去干什么……提供休闲信息联系起商家与消费者。但这绝不只限于广告,更多的还属于新闻。
      新闻怎么做?李仲广和卢昌崇先生把休闲活动细分为7类:
      ―――创造活动:发明、做木匠、制陶器、作曲、园艺、养宠物、制贺卡、绘画、写报道等等;
      ―――搜集活动:收集古物、签名、钱币、枪支模型、昆虫、装饰品等等;
      ―――教育活动:动物研究、书籍研究、旅游、天文活动、帽子设计等等;
      ―――竞争性运动和游戏:体育竞赛、击剑、赛球、猜字谜、下象棋等等;
      ―――非竞争性运动和游戏:骑马、舞蹈、演戏、骑脚踏车、划船、露营、钓鱼、徒步旅行、唱歌等等;
      ―――观赏活动:观看芭蕾舞、电影电视、歌剧戏剧、音乐会……
      ―――社会团体活动:领导露营,辅助育婴室和运动场活动、参加唱咏组织、社团组织、学生联谊、合唱团、青年会、管弦乐队……②
      就这7种大略划分,业已给报纸策划选题、开辟专栏或专版提供了很多灵感。只说旅行,《精品购物指南》做过“逍遥两日游”,因为其读者喜欢京城周边游,以北京为中心,500公里为半径,这个区域路况较好,人们可以在周末驾车出发,半天多到达,再玩一天返回。报社派记者沿着设计的路线走,根据亲身体验告诉读者如何安排时间、如何选择加油站和就餐、沿途景点介绍及路况,并且提供几种方案供读者选择。这是有车族的玩法,无车也玩得转啦!英国《考文垂晚电讯报》请一位退休工人开设“乡村漫步”专栏,每周一次,介绍考文垂周边的野外观光路线,专栏连开9年,结集出版还成了畅销书!
      
      2.休闲引导
      
      休闲信息是关于“是什么”的报道;休闲引导是关于“应该是什么”的报道。休闲总是受社会利益、民族文化、伦理道德等等的制约,总有个“应该”与否即涉及标准的问题。
      首先,引导休闲意识。特别在我们这个长期信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国家,玩,似乎总有几分“不正经”―――“玩世不恭”、“玩物丧志”、“无聊玩艺”直至“玩火自焚”……要不然走向另一极端,让玩负载太多的宏大使命―――“文以载道”、“寓教于乐”、“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醉汉上街,不东倒就西歪。不必照搬西方提倡的“休闲比工作重要”理念,毕竟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闲暇时间占国人1/3这个铁的事实,至少足以提醒我们,哪怕让他“杀”时间也是好的呀,哪怕让他不至于闲得无聊、闲得发慌、闲得“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也是好的呀!那么,“无害就是有益”―――至少可以作为当前休闲观的底线。
      其次,引导休闲行为。休闲并不天然就是“好”的,有学者认为闲暇增多比核武器更有威胁性!饭吃得饱饱的,蛋白质过剩大大的,感觉来得太快,都是月亮惹的祸,月光下出现一个半兽人,世界末日般寻找周杰伦……李仲广、卢昌崇先生认为:“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个人休闲活动起码应该与身心健康和社会利益相容。”我认为,与上面“无害就是有益”作为休闲观的底线相对,这也应该是休闲行为的底线。
      休闲正如发展,解决问题又带来新问题,这就是“休闲失范”。尤其在社会转型期,传统规范丧失约束力,休闲失范更多。李、卢两先生总结出4种休闲失范类型:一是赌博、酗酒和暴力;二是富足生活中的纵欲与堕落;三是上瘾行为,包括吸毒、性、吃喝、看电视、跑步等等,沉溺其中丧失时间感与自制力即为“成瘾”;四是滥用休闲时间,在意义不大的休闲活动中投入了过多的时间。③这几种休闲失范,涉及多么宽广的领域,更凸现引导的必要。
      
      3.休闲体验
      
      同样的活动,像跑步,对普通人是休闲,对运动员则是工作―――有句小幽默:运动员就是努力锻炼以把身体搞垮的人―――那休闲与非休闲的区别何在?研究者逐渐从主体状态定义休闲,如纽林格强调:休闲是为了达到自己目的而进行的,从中得到幸福与满足的,与个人内心世界密切相关的体验与心态。④
      把休闲落实到体验,那报纸就是休闲纸,或者说,报纸从来就有“消闲性”―――这是我们强调新闻性、实用性时往往忽略的一个性。贝尔纳•瓦耶纳指出:“只要翻一翻报纸……就能觉察到,即使是最‘正经’的报纸……都程度不同地超出了新闻和观点的范围。其中的部分内容,如小说、漫画、游戏、趣闻等,显然是为了填补人们的空闲时间,让人们轻松轻松,或者引起人们的梦想。”⑤
      报纸这从来就有的消闲性怎么会被忽略呢?约翰•凯利对体验的强度进行研究,认为有一个逐渐增强的阶梯,从最低的消磨时间→放松→卷入(参与)→陶醉(爽)。⑥据此可以看出,报纸的体验长期停留在“消磨时间”与“放松”;而电视与电脑则有大量的“卷入”与“陶醉”。于是,无论中外,电视成了最耗时间的休闲,学者还在议论它是“时间窃贼”;话音未落,来了电脑这更凶的“时间强盗”。人家有更强的卷入与陶醉呀!报纸再不能满足弱势体验了―――“小强填字”一做几十年,新新人类以为“小强”是“蟑螂”!我近几年反复强调:“新闻纸也是体验纸”,要在发生了什么事中挖掘人物故事,在客观报道之外增加人文报道。这绝不只限于副刊,而是包括正刊,即严格意义的“新闻纸”。我提出报纸要加强感官体验、加强情感体验、加强行动体验,就是要让报纸有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就是让你觉得爽”!⑦这是竞争的基本要求―――人有我有!
      当体验纸与报纸的传统优势,如一览性、便携性、详述性、解说性等等相结合,这“人有我有”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成为“人无我有”的竞争利器。英国《太阳报》采访贝克汉姆1小时,却翻出一些旧料,用两天的时间,做了10多个专版!还有报纸文字引发体验的独特韵味,曾见流沙河先生报上撰文:“成都人旅游看桃花,到了便打麻将。杀得昏天黑地,有谁管桃花乱落如红雨,亦不问种桃道士知何去,更不知洞口桃花也笑人。赌到傍晚,农家吃了所谓乡村风味,然后驱车回成都去,算是看了桃花。”这样耐读的文字,广播电视一闪而过,电脑手机感觉不对―――网络上点击率最高的是什么?下载量最高的是什么?是美食和美女―――食色之外的耐看文字,还是穿拖鞋翻纸媒慢慢品味才过瘾。
      
      4.忙闲革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兴起了休闲革命。强调休闲是生活的目的,人是通过休闲而不是工作来充分展示个性和自我价值。我们不能照搬。毕竟,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毕竟,2005年中国人均GDP才1700美元。我们面临特殊难题,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道远;另一方面,中国人的闲暇时间,又与发达国家基本相等。我们又要忙,我们又要闲,特殊难题要有特别解,我们要有一场忙闲革命。
      忙闲革命,闲不能老样子,忙也不能老样子。忙闲革命,就要跳出休闲谈休闲,把休闲报道扩展开,报道中国人生活的基本变化。当代休闲有三特征:一是闲、钱增多。二是娱乐普及。它使休闲娱乐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从“量”上进入社会各阶层;也使休闲从“质”上更丰富,空闲时间不再是无事可做的空洞时间,而是生气勃勃的“第二生活”。三是制度支持。1981年5月,法国政府率先组建一个新部―――空闲时间部。各国政府为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与节省能源,或出台政策,如中国的双休日、黄金周;或积极建设公共休闲设施,如地方政府投资公园、步行街、运动场等等。
      仅从休闲三特征就可看出,休闲报道涉及多么宽广的领域,休闲视角将拉动或刷新了一大批报道题材。只说忙闲革命,闲要对接于忙:休闲的身心完善,休闲的拉动内需,休闲业创造的就业机会与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及区域协调发展……忙要对接于闲:减轻工作压力,增加工作满意,消解工作与休闲的僵硬对立促成“互渗”……这是中国式休闲,也是中国式发展,也是中国的忙闲革命,它由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1/3进而提升中国人的“幸福指数”。记录和推动这场革命,是历史中不可多得的机会……三、内容形式革命讨论过“帮闲”的潜在市场、开发途径,最后转向异域的同行,看他们对“帮闲”的响应―――或不响应。
      
      1. 美国的“专题革命”
      
      《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资深记者出版专著―――《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谈到1960年,传统的报纸新闻开始改变。《纽约先驱论坛报》打出广告:“谁说好报纸必须迟钝?”开始了令人兴奋的试验。可惜它失败了,但在1968年,《华盛顿邮报》受其影响,创立了邮报的新风格:增加长篇通讯和侧记、闲谈、艺术新闻和评论、电视报道以及更多的每日杂志。作者说“这是美国通讯专题革命的开始”,很快影响到其他报纸。⑧
      这场“专题革命”似乎一直没有得到认真研究,我敢说我挖出了“独家新闻”!其背景就是“休闲革命”。研究现代化和社会结构的学者雷比在1966年指出,“到目前为止,美国经历了三次大革命,第一次是18世纪美国独立的政治革命;第二次是20世纪前后的大批量生产革命;第三次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休闲革命。”⑨1968年,国际社会学会在布拉格建立国际休闲研究中心。1970年,联合国在布鲁塞尔召开国际闲暇会议,来自30个国家的500多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出席,通过了著名的《休闲宪章》。在这些背景下,才有美国报纸的“专题革命”。休闲都革命了,报纸还不革命?以至汤姆•布罗考谈到报纸改革时说:“如果你只制作报纸的前半部分,而没有体育、风格和其他专题的话,在华盛顿的市场上你会觉得自己赤裸裸的。”⑧―――联想到国内一些报纸要做“全新闻纸”,那它也是“赤裸裸的”。尽管乍一看,它裸得比较有格调,但多看不行,会把“有点意思”搞成“不好意思”……
      为什么?报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读者。读者闲暇增多,报纸就要多“帮闲”。随之就碰到资源有限的瓶颈,要在帮忙与“帮闲”之间分配版面。值得深思的信息仍来自上述美国作者,说1990年,“许多美国人认为,跟踪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件简直是浪费时间。调查表明,可以从新闻中获得很大乐趣的人数在稳定下降,到2000年,降到总人口的45%,在80年代和90年代,报纸发行量也在缓慢下降。”
      当然,美国人仍然认为新闻很重要,“但他们感兴趣的主要是重大事件,而不是日常新闻。”在皮尤研究中心“媒体与人”的系列调查中,大多数美国人说他们跟踪90年代的新闻:海湾战争、总统大选、重大自然灾害与高校枪击;“但是如果没有大事,大部分人不加注意。”⑩―――大新闻永远重要,它帮着“监测环境”这个大忙。值得讨论的是,日常新闻在严格“实用”意义上的帮忙,且不说这种实用需求是非常个性化的千奇百怪,报纸的投入与产出经常严重不成比例。只说两个新背景,一是多媒体,“点对点”的互动帮忙,其实新媒体做得更好,从电话查询到网上交易,还有“百度知道吧”……第四、第五媒体就迅猛发展吧,把个性化的帮忙功能都拿去吧;报纸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啦!
      另一背景是信息超载。人只能接受有限的信息,超过某一点,脑子就拒绝正常工作。已经是信息洪水、信息过量了,弄些“渣渣新闻”去塞给读者,下水道一堵一报,闯红灯图文并茂……不是浪费他的时间么?不是让超载的心智更加发热、更加添堵么?帮忙其实是帮倒忙!明乎此,报纸就要认真审视那些曾被行业认为“理所当然”的帮忙因素,由于竞争态势和读者偏好的变化,它们可能不再有价值,或大大减少了价值。剔除或减少它们,把资源腾出来帮闲,增加新闻的乐趣吧。
      
      2.日本的“轻快文体”
      
      看过西洋景,再看东洋景。据朝日新闻社原总编中马清福介绍:1980年的日本,意外地成了“语言的时代”,可以用“简洁”、“轻快感”来描述其特征,构成轻快的第一要素是句子的简短。这个背景可不是笼统的休闲,至少在1990年前期,日本人均劳动时间还居世界首位,日本人以终日辛劳的“工蜂”形象闻名于世。但就是这些工蜂,创造了卡拉OK、狂喜动漫、现在我们知道还有个“轻快文体”……这意味着什么呢?当代社会,纯粹的“休闲阶层”已经消失,在大多数情况下,忙人闲人就是一个人。正因为一些时段太忙,就更渴望休闲!
      中马先生说,许多日本报人没有意识到要创造新的报道风格,还是用语生硬、内容晦涩、文章每一节都很长,导致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远离报纸!⑾这给我们敲响了另一口警钟:“帮闲”,除了内容革命,还要形式革命,要有新的报章文体或报道风格。因为报纸的读者大多是在地铁里、在餐馆里、在集体宿舍或家务劳动之余,忙中偷闲读报,社会压力越大,生活节奏越紧张,恐怕报纸越需要“轻快”的文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推开窗,邓丽君就在水中央……新文体“应该怎么写”还有待创造,但“不应该怎么写”可以说说。它首先要清除“闹哄哄”的“新闻体”!这个词是美联社特稿部主任杰克•卡彭说的:“新闻记者也有他们的被称之为新闻体的陈词滥调,这种东西会使人陷入一个闹哄哄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壮观的事情总要说成是色彩缤纷;火灾总要描绘为惊天动地,形容火势总要说席卷而从不说燃烧;河水总是暴涨,爆炸总是撕裂;……刑事调查总是规模宏大,谋杀总是残酷无情,以区别于温文尔雅的谋杀;记者未曾料到的事情总要说成是突发性举动;而发生在市政厅里的、实际上使90%的市民都感到厌倦的丑闻总要说成使整个都市都为之震动。”卡彭说,“它试图制造一种人为的刺激,但其效果却适得其反,它产生了一种平庸的、早已陈腐不堪的夸张文风。”⑿
      阿尔卑斯山有块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啊!我们也慢慢走,想一想,我们身边的报纸,哪一张最“闹”?我们熟悉的记者,哪一个最“闹”?如果以报种论,我看当前最闹的报纸是―――都市报!它并不缺少“帮闲”的内容,如那些文娱、体育、社会新闻,那些服饰、美容、影音专刊;但它缺少“帮闲”的形式,一味追求“轰动”、“冲击力”、“扯眼球”……报个“渣渣新闻”也“声嘶力竭”……这大概是各地都市报老想开发节假日市场,却总遭挫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读者好不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给你闹闹嚷嚷一搅,终日昏昏睡梦间,不丢开报纸去洗手,难矣哉!
      
      (作者系四川省社科院新闻所研究员)
      
      注释:
      ①④⑨孙海植等:《休闲学•前言》第6、27页,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③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第112~113页、第221~22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⑤贝尔纳•瓦耶纳:《当代新闻学》第29页,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⑥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第3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⑦张立伟:《新闻纸也是体验纸》,载《新闻记者》2005年第3期⑧⑩伦纳德•小唐尼、罗伯特•凯泽:《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第80页,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⑾中马清福:《报业的活路》第20~21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⑿杰克•卡彭:《美联社新闻写作指南》第5页,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 帮闲 报业 竞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