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应用文书 > 正文

    大学生网络群体的心理特征分析

    时间:2021-02-06 02:01:1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李想 邢巧娜

    [摘 要] 大学生网络群体是由大学生参与网络活动而形成的集体。同现实网络群体相比,大学生网络群体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并且由网络群体特点带来的心理活动特点也备受关注。本文从心理学视角出发,针对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概念、特征以及产生的心理效应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论述,并对大学生网络群体安全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群体;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9-0044-02

    大学生网络群体作为网络时代的一大独特群体,其本身不仅独立于其他群体网络,并且与传统大学生群体相比较具有其自己的心理特点。本文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概念、特征以及产生的心理效应进行分析与考察,进而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依据。

    一 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概念

    网络群体是网络中的个体以电脑为沟通媒介,以信息为纽带而组成的集体,其目的主要是学习、兴趣、沟通或者需要(昝玉林,2005),而大学生网络群体则是由大学生在网络上组成的集合体。大学生网民在网络上进行的活动并非个人单独的活动,而更多的是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的活动,因此大学生网民在网络虚拟空间进行的交流行为则组成了大学生群体网络。对此,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网络群体进行了划分:第一,从大学生网络群体范围上来看,可分为广义的大学生网络群体和狭义的大学生网络群体。广义上认为大学生网络群体是指由全体大学生网民组成的群体,而狭义的则指所有大学生网民内部存在的因各种目的和原因而组成的小团体,如一些学习论坛、兴趣论坛或者交友群等(张洋,2012)。第二,从大学生网民性质来看,可分为成瘾群体和未成瘾群体。成瘾群体是指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时间超出了正常水平,并且伴随着不正常的网络心理和行为,而非成瘾群体则是指正常使用网络的大学生网民(蒋国林,2013)。从两种分类来看,对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概念虽无统一界定,但都认为大学生网络群体包括大学生网民、网络媒介、非正式组织等因素在内。对此本文将大学生网络群体概念界定为为了学习、工作、兴趣、爱好等目的,大学生凭借网络媒介工具在虚拟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流而组成的集合体。

    (二)大学生网络群体的特征分析

    大学生网络群体具有非常复杂的特征,其复杂性主要来源于网络自身的特点以及大学生本身的身心特点。现有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网络群体特征进行了分析,如余佩媛和苏翔飞(2012)的研究认为是以网络为平台、以兴趣为基础,并以感情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群体,且具有五大新特征:虚拟性与真实性、非正式性与非营利性、自发性与自主性、网聚性与开放性以及自律性与他律性。崔雨晴(2013)的研究认为大学生网络群体特征主要有六方面:真实性与虚拟性的交互体、时空的非限制性、群体类型多样性、参与群体的广泛性、群体价值观念的倾向性以及群体的不稳定性。此外,牟丽琴(2013)在其论文中认为网络群体除了具备现实群体所具备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特点,主要包括:网络群体交流的特殊性、群体内部关系的松散性、网络环境下参与主体因匿名性而享有的平等权以及建设性群体和破坏性群体共存等特点。从这些特征分析可以看出,在虚拟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群体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与现实群体具有本质上的区别,正是因为这些特征导致了大学生网络群体独有的心理特征。

    二 大学生网络群体的心理特征分析

    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大学生群体会因网络的虚拟性、交往的广泛与开阔性、交往对象的匿名性以及交流的随意性而呈现出许多不同的心理特点,其中包括大学生网络群体的动机特征和心理效应。动机特征表示大学生进行网上活动而形成群体的目的,主要包括需求心理、逃避心理和释放压力的心理;而心理效应是指网络给大学生群体带来的心理影响以及出现的一些群体现象,主要有大学生群体的去个性化和去抑制效应、群体极化和群体从众。

    (一)大学生网络群体的动机特征

    1 需求心理

    网络世界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世界,网络资源的广阔性与多元性为大学生提供了各种需要,其中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群体对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远远超过了社会所能给予他们的,而虚拟网络社会则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需求。如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时可以使用网络资源进行问题解决,因而网络上出现的各种以学习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各种论坛和组织就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丰富的网络资源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也满足了他们的各种需求,因此网络更加吸引人。

    2 逃避和释放压力心理

    虚拟网络因其自身的隐蔽性、匿名性而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网络世界的交流活动中来而形成特殊的群体,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搜索渠道,满足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需求,另一方面也会给大学生提供不正确的导向。大学生在进入校园以后希望与周围环境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并得到他人的支持与鼓励。然而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大学生会因为孤僻的性格而回避交往,会因为不善言谈而恐惧交往,也会因为自卑而拒绝交往,种种特征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感到孤独压抑,内心的感受不能与人分享,也没有谁能倾听(邓为民,2007)。因此,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大学生把注意点放在网络上,只有网络能给自己提供狭小的空间,暂时逃避现实生活的困苦。同时,在虚拟的网络上,大学生可以释放生活学习工作压力,让他们的情感得以暂时的释放。

    (二)大學生网络群体的心理效应

    1 去个体化

    津巴多对去个体化(Deindividuation)的概念进行了详细地定义,认为去个性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一系列社会先行条件的作用下,个体对社会的知觉发生了变化,使得个体对一些受限行为阈限变得更低,对社会规范所限制的行为更加地忽视(古斯塔夫. 勒庞,2011)。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群体是匿名的,他们的言谈举止并不为人所见,并且由此造成的后果也不会受到直接的惩罚。在这些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各种超出社会规范约束的行为活动,并且导致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下降。大部分的大学生群体会借助网络的隐藏性和网络群体的宽容性来合理化自己的网络行为,他们在论坛里畅所欲言,全身心地融入群体的讨论中而并不担心由此带来的行为后果或由此带来的社会他人的判断与评价。因此,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大学生群体在进行网络活动时需要正面自身角色,以网络规范为标准,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此外,也有研究者把网络中的去个体化命名为“去抑制效应(disinhibition effect)”,表示在虚拟空间中自由无拘束地表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表达的言行。一方面,群体成员可以减少由情景带来的压力,更自由地表达意见,而另一方面,去抑制效应也促使群体成员之间产生意见分歧、相互攻击和谩骂的现象。

    2 网络群体极化

    网络群体极化是指网络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团体的作用得到了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1]当网络群体最初的意见倾向于保守时,群体讨论后的意见将更加的保守,而当网络群体最初的意见倾向于激进时,群体讨论的意见将更加的冒险。在大学生网络群体中,群体成员会因为个人因素而参与到自己志趣相投的团体中,从而成为网络群体成员,他们相互讨论着各自的主题,并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当网络群体成员对群体感受到高度的认同感时,网络环境会造成强烈的极化效应。在日常网络生活中总是会看到不同的网络群体组织会因为某个中性的话题而相互争论,进而演变成相互之间的攻击与谩骂,这就是一种网络群体极化的表现。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中的重要参与人员,他们也会因为某些兴趣而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如许多BBS上就会出现大学生因为学校食宿等问题而产生激烈地言语攻击,这种论坛形式的讨论最终会演变为现实生活中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因此,对于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极化现象还是不容忽视的,学校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对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教育与管理。

    3 网络群体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意见一致的现象。而在网络环境中从众心理同样是存在的,并且已有实验研究证明了此种说法[2]。如一组在互联网上证实Asch从众效应的实验发现,在网络环境中,个体的从众心理并未消失而是从众比例有所下降。因为互联网的匿名性一方面减少了个体向他人意见保持一致的线索或条件,从而导致网络从众心理的比例下降;而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科技的日益发达,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网络群体自发形成的规范和日渐形成的网络准则制约着网络群体中每一个人,个体只有在接受群体内部规则时才会被接受或者得到认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网络中的个体也是出于对孤独的恐惧和认知失调才会产生从眾心理。因此,在这种条件下,群体中的成员会接受群体大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从而放弃自己原有的想法。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从众心理不仅表现在从事网络活动时对群体某些意见的支持与服从,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对同学以及他人网络行为的模仿。

    三 结语

    网络环境的复杂多变一方面给大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资源,满足了大学生对物质与精神文化的追求,然而虚拟的网络世界也改变了大学生的心理活动方式,使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表现出多种异常的思维或行动。针对这一社会现象,国家、社会和学校所做的就是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群体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大学生网络群体是现在学生群体中的主要成分,在引导他们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利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网络群体进行教育和指引;其次,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最后,培养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能力,增强他们识别网络病毒与网络垃圾的能力。总体而言,只有从多方面入手,对大学生网络群体进行规范管理才能构建一个良性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毕宏音.网络舆情形成与变动中的群体影响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270 -274.

    [2]王金凤.网络群体的心理分析[J]. 社会心理科学,2010, 25(5):
    33-37.

    (责任编辑:张宏玉)

    相关热词搜索: 群体 心理特征 大学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