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应用文书 > 正文

    民俗学视角下川东“坐歌堂”婚俗的文化内涵

    时间:2021-02-06 08:01: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刘婷婷

    摘要:川东“坐歌堂”是四川汉族民间婚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川东民俗中不可或缺的民俗事项。“坐歌堂”是指姑娘出嫁前夕举行的一种歌唱仪式,其中蕴含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民俗的发展与文化相伴相随,民俗体现着文化,而文化又通过民俗得以延续与传承。本文将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学相结合的方法,从民俗学角度分析川东“坐歌堂”对川东人们的生活模式的影响。它既对该群体语言、行为和心理所起着维系作用,又反映着人们对爱、对美的追求。

    关键词:川东;坐歌堂;文化;民俗

    “坐歌堂”是川东地区源远流长的优美动情的民俗传统文化,闺女出嫁前夕,要唱嫁女歌,又叫“坐歌堂”。目前在广东、湖南、四川等地都有流行,但川东地区的“坐歌堂”与其余两地相比,又表现出独特之处。不管是在举办的时间长度方面,还是具体婚嫁唱词方面,川东“坐歌堂”明显带有自己的地域风格,它是巴文化、蜀文化和移民文化在长期积淀中,逐渐形成一种和谐的融合状态。为了更多的收集川东“坐歌堂”婚俗的资料,笔者选取以川东名城邓小平的家乡广安市作为田野调查的对象。在广安市广安区兴平镇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查,并对收集资料的进行整理和分析后,本人希望更有利于帮助大家理解“坐歌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广安民俗“坐歌堂”的文化传承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同时也是指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1]川东“坐歌堂”婚俗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坐歌堂”由巴人传入四川,与蜀文化碰撞交融。川东因与巴文化相交距离近,受巴文化的影响大,特别是广安。《广安市志》中记载:“广安上古属梁州,殷属雍州,周立巴子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设巴郡于江州(重庆市)。广安属巴郡。”所以广安的婚俗“坐歌堂”[2]中巴文化更突出,但曲风曲调上又保有陕南民歌的韵味。再加上后面湖广填四川,将湖南江永的女书文化传入过来,经行了再一次的融合与发展。可以说,广安的“坐歌堂”具有巴文化、蜀文化以及移民文化的特色。

    (一)文獻记载方面

    “坐歌堂”这种婚俗,在许多的古代文献资料中都有提到。其中宋代曾慥《类说》一书中写道:南人尚乡歌,每集一处共歌,号“歌堂”。明代广东香山人黄佐《泰泉乡礼》卷一《乡礼纲领》有云:“凡亲迎,其女家先一夕宴,女聚亲戚唱乡歌,谓之歌堂。”而《永明县志》也对湖南江永地区的“坐歌堂”习俗有着比较详细的记载:“先三日,亲懿咸集,名将愁屋,悲将离也。翌日,男家送花烛并花粉钱,至入夜,女冠龙冠,御红衣,扶坐中堂,两旁女伴,艳装列坐,红烛排筵,中宵燕集,名坐歌堂,赴席者各给花粉钱,次日如之。”[3]通过广东和湖南的“坐歌堂”的描述,笔者发现与广安的“坐歌堂”习俗,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

    清代《广安州志》所载:“婚前一日,女家扶新娘拜先祖尊亲,张筵曲,室廷诸少女入席,新娘独坐上,诸少女伴坐四隅,一妇持钱主殇政,以次唱歌,新娘倚声和之,曰坐歌堂。”在最新编纂的广安地方志《广安市志》(1993-2005)中也有着该习俗的记载:婚期,双方都举办酒席,女方叫“花筵酒”,男方叫“喜酒”。娶亲的前一天,待嫁姑娘要拔掉脸上的毛须,俗称开脸,头发要挽髻,表示不再是姑娘了;晚上“坐歌堂”,又叫“哭嫁”,以唱歌的方式哭诉离家别娘之情。哭诉的内容包括骂媒婆、骂引娘、怨爹妈、骂押礼先生等,以反映既害羞又不适应新家庭生活的矛盾心情。在广安境内山区乡村,唱婚嫁歌是一个古老的民间风俗。少男少女通过媒妁之言,相亲、开庚、选日期后,女方在男方迎娶前一天要办酒席,成为花筵酒。晚上,女方新娘要坐歌堂。在堂屋上摆上几张桌子,放上糖果、瓜子、花生、胡豆,侧边放一缸老荫菜。女方的朋友、四邻亲友,随意坐着站着,闹闹热热,恭贺新娘出嫁。先起哄叫新娘唱嫁歌,其内容是告别父母亲友,或者歌颂父母的养育之恩,舍不得离开等。唱了感谢父母恩情的歌后,就唱友情、爱情的歌,唱到谁时,谁就向桌上丢钱,名曰“压箱底”。直唱到夜深,才慢慢散去。

    到2005年,婚嫁歌这一古老的民间风俗和民间音乐在部分乡村仍有传唱。在2007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将《婚嫁歌》(坐歌堂)列为“四川省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安“坐歌堂”虽说受湖广地区的影响,但在它的传承发展中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味道,就在现今,仍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二)田野调查方面

    被访对象:唐蓉(新娘)及参加她婚前“坐歌堂”的亲朋好友

    时间:2017年1月20日

    通过在兴平镇参加的“坐歌堂”显示,目前“坐歌堂”仍然保留了大量相同的仪式,女方会在出嫁的前一晚举行。新娘子会由村上资深的妇人,引导出闺房。未婚的女孩也会跟随一起,其中两名伴娘会在前持着红蜡烛,然后随新娘移到家中堂屋里。堂屋会有两张八仙桌拼凑在一起,上面摆满各种小吃,有糖果、干咸菜、花生、胡豆、瓜子,还会有一些茶水等。新娘会坐在两张桌子上席的正中央,于是便会开始哭嫁,因为现在年轻人不会以前的那套哭嫁歌,便会请会哭嫁的来帮哭。这类帮哭的人,称为“知客师”,她也会主持该活动的进行。八仙桌上还会摆放一个大盆子,哭到谁,谁就会往那桌上丢钱,一般哭的对象是新娘子的亲戚,相当于为新娘出嫁前再填补一份“嫁妆”,表示对新娘的关爱与不舍。整个院中的村民都会聚在这个堂屋,当新娘的哭嫁歌唱完后,就唱各种吉祥的歌曲,重点是为新娘送祝福,整个环境会变得十分热闹。八仙桌周围坐着新娘和两个伴娘,初此之外,就是村里的细娃儿和小妹崽。堂屋其余的地方,就会坐着女方家的亲戚朋友们。年轻人唱着年轻一代的歌,老年人唱着老一辈的歌曲。有对新人的祝福,有对她的嘱托,有谈各自结婚时闹得笑话,互相打闹取笑着,总的说来是在活跃气氛。在“坐歌堂”快结束时,女方家会把桌上的吃的分发给参加“坐歌堂”的所有人,参加的人们还会每人得到一份红包,是为了感谢大家来为新娘子送祝福。

    新娘刚移到堂屋的情景   坐在桌子周围的细娃儿和小妹崽

    对比以前“坐歌堂”和现今“坐歌堂”,笔者发现,“坐歌堂”在传承过程仪式大体保存了,但遗憾的是传统的“婚嫁歌”却流失太多。因为传统的“婚嫁歌”[4]一直是口耳相传,无纸质的记录,歌词和曲谱在年轻人中出现的文化断层的现象,只有少数年纪大的妇人会唱。

    二、广安民俗“坐歌堂”的文化功能

    被访对象:兴平镇新平村的村民

    年龄:60岁至80岁

    时间:2018年5月1日

    重返兴平镇新平村进行调查,笔者有幸采访到该村年长的老奶奶们。在与被访者的谈论着,她们谈到许多该地“坐歌堂”习俗的信息。笔者对她们的口述进行了录音,这些宝贵的音频会在另附的文件夹里为大家呈献。在问道为什么要举办“坐歌堂”时,她们多数回答道,因为这样可以给女方带来好运,大伙儿也借此热闹下,沾沾喜气。笔者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认为除了当地人直观的感受外。

    接受采访的三位老奶奶       婚嫁歌传承人周婆婆

    还可以用理论来对此加以解释。根据特纳的《结构与反结构》,我们会发现“坐歌堂”存在着许多反结构的场景,新娘在仪式进行中会坐在八仙桌上最尊的位置,而她的父母却不能坐在桌子周围。而平时都是让院中的老年人坐在桌子周围,那天却是一些小孩子坐在周围。这种不同于日常社会生活及社会关系的仪式状态,是处于稳定结构交接处的反结构现象,仪式过程就是对仪式前和仪式后两个稳定状态的转换过程。特纳把仪式过程的这一阶段称为“阈限期”。而“坐歌堂”就相当于处在“阈限期”。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则把“意义”与“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认为文化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符号是指作为观念载体的物、行为、性质或关系——观念象征的意义。笔者将依此为理论依据,尽力对“坐歌堂”习俗的文化功能做出分析。

    被调查对象:周婆婆

    时间:2018年5月1日

    这次的调查,笔者还非常感谢民间婚嫁歌的传承人周婆婆的支持。因为她的积极配合和奉献,演唱了大量的歌曲,现将歌曲录音会附录在补充材料里,以供大家查看。据周婆婆所说,以前女孩在出嫁前会学会唱“婚嫁歌”,以便在正式婚礼举办前夜演唱,根据新娘的演唱,可以来评判该新娘是否具备一个准新娘该有的素质,或者可以以此测验新娘的智力和品行。因为在过去的坐歌堂仪式中,更多是对答式的歌唱方式。以下是笔者依据婚嫁歌的歌词,并结合相关理论,来分析说明“坐歌堂”习俗中所具有的文化功能。

    (一)心理调节方面

    世界各地绝大多数哭嫁歌,都具有心理调节的功能。但更多人关注的是对新娘子的心理安慰,很少人考虑它对于家中其余人情感调节的作用。同样,“坐歌堂”中新娘通过唱哭嫁歌,将离开家、转变角色的不安,得以宣泄出来,可以缓解心中的焦虑。女方家人也同样需要这样的仪式,既是向亲戚朋友们表达自家女儿将要出嫁了,又是体现女儿未嫁前最后一晚留在娘家的郑重,希望以此自己也得到安慰。

    骂媒歌在“坐歌堂”习俗中非常受欢迎,留下来的歌曲相对较多,现将兴平村的一首骂媒歌,大致翻译:四季豆儿,开白花哟,背时媒人夸婆家哟;夸起婆家堂屋大哟,三兜秧子,栽不下哟;四季豆儿,开白花哟,背时媒人夸婆家哟;夸起婆家阶檐大哟(指房屋外的“阶级”大),三个姑娘,站不下哟;四季豆儿,开白花哟,背时媒人夸婆家哟;夸起婆家地坝大哟,晒个谷子晒不下哟。这歌词里面所提到的“四季豆儿,开白花哟”,在当地人的解释中,指形容十八岁的姑娘,非常美丽,到了适婚的年龄了。其实这种风格,是运用了《诗经》中起兴的手法,特富农村生活韵味。在骂媒的过程中,参与者其实就已步入了“阈限期”。在以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婚姻缔结的常态,很多姑娘在出嫁前都未见过男方。一些不良媒人就随口夸赞男方家好,导致女方嫁去后才发现被骗了,慢慢就将这种现象的不满、怨愤,通过歌曲流傳了下来。现在演唱这歌,更多的是缓解新娘的害羞、不安,以及还具有打趣,烘托气氛的作用在里面。

    (二)教育教化方面

    新娘在“坐歌堂”中可以得到来自父母双方对她婚后生活的告诫,如何去促进家庭和睦,并对她婚后生活送上“最真挚的祝福”。[5]保留的老歌中,虽说体现更多的是那个时代,川东女性婚后生活的不易。但细细品味,也有告诫新娘婚后要更加勤劳,学会担当。如歌中所唱的“一根丝线绿油油哦,扯根丝线说孩郎哦;这个孩郎不好说哦,这个媳妇不好当哦;我不打柴,柴不来哟;我不打水,水不来哟。”唱着当媳妇的辛苦,告诫男方的好坏对女方婚后的影响大小,但同时通过“我不打柴,柴不来哟;我不打水,水不来哟。”也可看出自食其力的重要性,要想维持生活,也必须的付出辛劳。这些歌曲的传唱何尝不是潜移默化的对人们起着教育教化作用呢!

    (三)强化集体认同感

    整个“歌堂”中气氛十分活跃,哭嫁只是它的一个过程,并非全部。回顾全部仪式过程,会发现哭嫁环节仅占三分之一左右,更对的是人们嬉笑打闹、对新娘的祝福。人们在其中会感到开心、快乐,认为这是喜庆的事,都积极主动的参加,体现着该地区共同的情感需要。“坐歌堂”的环节,在他们眼中,就是一种美好的象征,对此他们已形成很强的集体认同感。大家在女方出嫁前夜围坐在一起,也是拉近了亲戚朋友的距离感,增强同乡之间的感情。乐于参加这种仪式,就是集体认同的体现,在该群体中起着维系的作用。

    广安“坐歌堂”随着时代的潮流,具体形式有所损益,比如红包的分发就是后世的发展中形成的,而以广安为典型的川东“坐歌堂”,虽被设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快节奏的生活,城市化的强势入侵,许多年轻人为了简洁,会选择放弃这种婚礼仪式。一般举办“坐歌堂”在冬春交际,也就是春节来临前后,这样打工返乡的人多,也能为“坐歌堂”增添人气;而夏秋季举办的婚礼,几乎没有采用“坐歌堂”的婚前庆祝仪式。所以广安“坐歌堂”具有季节性。作为一个民俗事项,有其产生、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分析它内在的结构,并提炼它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更好地认同乡土文化,并促进它的发展。

    三、结语

    本文其实是基于文献学的方法和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广安地区“坐歌堂”仪式中的民俗文化内涵进行简单的梳理与分析,以此为研究川东地区“坐歌堂”婚俗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坐歌堂”作为川东地区的民间风俗之一,是该地区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从产生之日起,就成为规范当地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川东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研究它,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想通过它了解川东文化的内在,更好的为现实服务,这便是笔者的志向与追求。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第2版。

    [2]匡天齐:《四川汉族民间婚礼与婚嫁歌》,《民族民间音乐》,1994年4期。

    [3]秦晓黎、王亚敏、容炜楠:《女书文化下的坐歌堂习俗》,北方文学,2015年10版,第148页

    [4]周玉波:《中国喜歌集》,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6—121页。

    [5]李秀明:《川东坐歌堂民俗音乐文化研究》,《四川戏剧》,2018年第5期,第116—120页。

    相关热词搜索: 民俗学 婚俗 视角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